02.27 古人的智慧:“得下情”才能得民心

墨子認為,統治者位居高處,在施政的時候,如果能得到下面的實情,對百姓的情況瞭解得清清楚楚,能夠獎賞善人,懲罰暴人,那麼國家就必然清明。

古人的智慧:“得下情”才能得民心

如果居上位者在施政的時候,不能得知下面的實情,對百姓的善惡不清楚,得到善人而不知賞賜他,遇到暴人而不進行懲罰,那麼國家百姓就必定會發生暴亂。

統治者在進行懲罰的時候,首先應該瞭解下面的實情,考察實際的情況,這樣才能鞏固自己的統治。

如果身處上位、管理國家的行政長官不能體察民情,那麼,他認為可以獎賞的人,可能正是大家所非議的人。眾人都認為他不好,那這種獎賞就不能起到勉勵的作用。

如果他認為應該得到懲罰的人,恰恰是大家所交口稱讚的賢士,那麼,這種懲罰反而會阻止人心向善。

由此可見,統治者能否真實的瞭解下面的情況,對於施政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因而墨子說:

“得下情則治,不得下之情則亂。”

中國古代的統治者很早就意識到“得下情”的重要性,縱觀歷史上各個朝代的明主賢君,無不具有全面真實體察民意的智慧。

古人的智慧:“得下情”才能得民心

早在兩三千年前的周朝,雖然當時的信息傳遞技術非常落後,但周天子還是採取了很多方法體察民情。除了通過各諸侯的上書瞭解各地民情以外,還特意微服私訪,進行採風。

史書記載:

周天子每五年就要到各地視察一次,每到一處,都命采詩官陳述民間的詩歌,通過這些詩歌來了解民間對國家治理的態度。

中國的詩歌經典《詩經》中的《十五國風》都是“採風”得來的。這些詩歌從各個側面深刻地反映和揭示了周代五百年的社會生活,反映了當時百姓的思想,在為統治者提供政治借鑑的同時,也給我們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資料。

在歷史上的諸多朝代中,幾乎都有幾個喜歡微服私訪的帝王,他們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通過親身體驗,得知民間疾苦,為自己指定方針策略提供了最為直接,也最為真實的依據。

清代的康熙皇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到地方上巡察社會、瞭解民情最多的皇帝之一。

《清聖祖實錄》中,有關康熙皇帝巡幸的記載連篇累牘,他東巡山東,西巡陝西,北巡塞外,南巡江浙,京畿之地更是頻繁巡視之地,康熙皇帝的足跡幾乎遍佈了當時的中國。他私訪民間的目的不是為了遊山玩水,而出於鞏固江山統治的政務目的。

乾隆皇帝繼承祖父的傳統,繼續微服私訪,體察民情,嚴整吏制,於是才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康乾盛世”。

古人的智慧:“得下情”才能得民心

古人云:

“得民心者得天下”。

這是歷代統治者總結出的寶貴經驗,然而,如何得到民心呢?

就是要“得下情”,在瞭解基層情況,傾聽百姓呼聲之後,所制定的政策才能順乎民心,自然也就得到了百姓的擁護。

旦凡歷史上出現的昌盛時期,無不出現在能體察民情的君王統治時期。我國曆史上著名的賢德明君唐太宗曾這樣說:

“朕每一食,便念稼檣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績之辛苦。”

這反映出了唐太宗的“知福、惜福”之心。由於他懂得百姓“粒粒皆辛苦”的辛勞,明白“一絲一線,恆念物力維艱”的來之不易。

古人的智慧:“得下情”才能得民心

因此,才在生活鋪張奢華的時候想到節儉,在施政治國的時候考慮到國計民生,所以才有了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的“貞觀之治”,他自己也青史留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