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海上钢琴师》——普通人的瓦全与天才的玉碎

2019年底,国内院线上映了一部特别的老电影——

《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首映于1998年,国外影评网站IMDB评分8.1分,而国内的豆瓣则高达9.3分。这是一部文艺气息非常浓厚的电影,也难怪文青聚集(骚气盛行)的豆瓣,给那么高的评分。

当时院线上映没看成,趁着近日再次重温,想法还没凉透,我的创作就献给《海上钢琴师1900》了。

《海上钢琴师》——普通人的瓦全与天才的玉碎


1900是啥?这不是一个数字,不是一个年份,是电影里其中一个主角的名字。他是一个诞生在邮轮上的孤儿,也是一个天才式的音乐家。他的一生都是在船上度过的,从来没有离开过大海。

讲起这部电影,十有八九是专门分析1900这个角色的。在这里,我除了锦上添花外,我还想为另一个备受忽略的主角——小号手迈克斯·图尼雪中送炭。在我看来,这是一部双主角的电影,1900很重要,迈克斯也同等重要。

《海上钢琴师》——普通人的瓦全与天才的玉碎

【钢琴师1900与小号手迈克斯】

《海上钢琴师》——普通人的瓦全与天才的玉碎


【普通人的“瓦全”与天才的“玉碎”】

电影里的故事,先是用倒叙铺开。

小号手迈克斯·图尼因生活困顿,不得不卖掉他的小号。在吹奏最后一曲时,乐器店老板拿出一张碎裂的黑胶唱片,用留声机播放出曲调一模一样的钢琴曲,由此引出1900的故事。

《海上钢琴师》——普通人的瓦全与天才的玉碎


1900是一个不存在于陆地上的人,只有迈克斯这一个真正的朋友。出生于弗吉尼亚号邮轮上的他,被父母抛弃在头等舱,本来指望能有好心的上层阶级收养,结果却是被一个给燃气机轮铲煤的黑人救了,靠吃船员们的百家饭长大。

他是在1900年的1月份出生的,因此有了一个非常特别的名字,Nineteen Hundred——1900。

《海上钢琴师》——普通人的瓦全与天才的玉碎


1900没有国籍,没有故乡,没有身份,没有父母,甚至连个像样的名字都没有,上帝却赐予他无与伦比的音乐天赋,他热爱音乐并为此奉献一生。

《海上钢琴师》——普通人的瓦全与天才的玉碎


迈克斯与1900都视音乐为自己的理想,两人的境遇却大不相同。1900一生都在海上船上,靠自身的音乐才华谋生,可以说,只要这艘船还在航行,没有任何牵绊的他,就不用为生存发愁。

可迈克斯不一样,他同样全力投入进他热爱的音乐里,但天赋一般的他,不得不一边谋生一边追求,祈愿哪一天可以成为音乐家。

《海上钢琴师》——普通人的瓦全与天才的玉碎


是为了生存而活,还是为了理想而活,这是一个问题。

凡人只要活着就行,哪管什么尽头,什么意义,但1900需要,他要确知的东西。他不肯下船,是恐惧于未知的陆地,这艘船太大,已经超出了88个琴键的范围,这是上帝的钢琴,连1900这样的天才也无法弹出音符。

这也是1900跟迈克斯不一样的地方,迈克斯尊重他但并不能真正理解他。当面临生死抉择时,迈克斯卖掉小号换取面包,1900却宁可与船同归于尽。一个是屈服于生存的瓦全,一个是天才式的宁愿玉碎。

《海上钢琴师》——普通人的瓦全与天才的玉碎


两个主角各有所指: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代表,1900;以及追逐理想的普通人,小号手迈克斯·图尼,代表我们。

《海上钢琴师》——普通人的瓦全与天才的玉碎


【存在的意义】

这是一部讲述理想主义者的电影,也是一部存在主义电影,理想主义与存在主义经常交缠在一起。两者相会,隐含的意思即是,实现理想即表达存在。但很多时候,人并没有那么自由,可以选择自己理想的道路前行。

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不可能因此留名千古。光阴奔流,千载一瞬,被时间层叠遮掩后,这些人的名字早就被遗忘了,但这就表明他们并不曾存在于世上吗?

对于这个问题,电影想要表达的观点,早就蕴含在电影开头和结尾,蕴含在迈克斯这一个人物身上。

《海上钢琴师》——普通人的瓦全与天才的玉碎


关于存在的“意义”

电影一开始,迈克斯就是在讲述一个从未存在于陆地上的1900的故事,没有一个人相信。直至出现录有此人钢琴曲的唯一一张唱片。要不是迈克斯告诉乐器店老板,老板都不知道这张唱片的作者是谁,只能是无名氏。

电影的开始和结尾就已经在提一个问题了,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这里存在的意义,是有两层,电影呈现的顺序恰好是相反的。

《海上钢琴师》——普通人的瓦全与天才的玉碎


电影结尾,乐器店老板才完全知晓唱片作者1900的生平。有了真正关于1900的故事,他才真正为老板所知晓,在老板心中,他终于存在了。能长久承载一个人存在过的证据的,是记忆,是名字,是流芳百世或者遗臭万年的事迹。

人生不过百年,普罗大众,儿女辈一定记得父亲的名字,孙子辈可能知道爷爷的名字,但玄孙辈就不一定知晓了,再往后推,世世代代,除非族谱修得非常齐全,不然,在岁月无穷的长河里,他存在于人世的证据,一定会消失。

能在历史上留个名字的人,绝不是泛泛之辈。或才华高绝、或成就至伟、或时运极佳、抑或是恶名远播。总不会是庸碌之辈,超出凡人许多。这也是为什么,从古至今,祭祖盛行,很多家族修族谱,慎重对待之。无非留名于后世,莫使自我遗忘于时间长河里,最后没有一个人记得,存在的证明也就消失了。

这就是第一层,存在于人的意义。

《海上钢琴师》——普通人的瓦全与天才的玉碎


如果不是迈克斯的偶然到访,乐器店老板不会得知1900这个人物。除了迈克斯,没人知道他存在过。只要迈克斯逝世,1900此名字,及其相关的过往,就此消逝,存在的证据也一起消失。

但这只是在人的层面,1900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于天地,于宇宙,他仍然具有存在过的证明。那就是老板手中,1900录制的那一张钢琴曲唱片,只要唱片完好,他的音乐就得以留存,他的音乐留存,就是他曾存在过的证明。

虽然,老板是不知其名的。只是,自我相关的事物存,则自我存,无论是否有人记得,但音乐一定记得,宇宙一定记得。

《海上钢琴师》——普通人的瓦全与天才的玉碎


再进一层,唱片终究也会化为尘土,1900就不再具备存在的证明了吗?并不是,他弹出美妙音符的每一根手指,他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来源于星辰。而他化为尘土,也终回归星尘。人会消逝,但组成人身体的物质不灭。此物质不灭,则宇宙不灭。宇宙不灭,则1900最终无论是以哪一种状态存在,他都曾经存在过。

也就是说,任何事物,只要诞生于宇宙,哪怕毫无知觉,哪怕渺小如蜉蝣,哪怕只存在万分之一毫秒,它都曾存在过。

这也是存在的第二层含义,存在于物的意义。

《海上钢琴师》——普通人的瓦全与天才的玉碎


【关于意义的载体】

1900存在意义的关键,包括小号手迈克斯存在意义的关键,在电影一开头第一个镜头就已经告知观众了。就是他们都痴迷的音乐,以及作为承载音乐的载体,乐器。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乐手的小号。

有趣的是,载体对于陌生的一个人,原本是没有意义的,直至这个人爱上了这样东西,作为兴趣爱好去与它长久共处,这时候,它就有了意义。而相应的,物体也为此人赋予了意义。

就比如电影里,1900爱上了88个黑白键的钢琴,他用这个物品弹奏出美妙的乐曲,这时候,钢琴便被他赋予了他名字的意义。同时钢琴也因能够弹出音符,也赋予了1900音乐的意义。类似的,小号乐手迈克斯与他手里的小号,船长与他的弗吉尼亚号邮轮。

《海上钢琴师》——普通人的瓦全与天才的玉碎

电影第一个镜头——小号

关于意义的彼此赋予

每个人的选择不同,兴趣不同,获得的存在的意义也不同。有些人是作家,有些人是音乐家,有些人是领袖,等等等等,都是意义的赋予与被赋予。这时候你会发现,万事万物其实都有一个本我与超我。

本我,是天生的角色,石头就是石头,人就是人,但只要两个物体产生了联结,产生了彼此关联的联系,互相之间的本我有了交集,他们会产生一个超我,不属于本来意义的另一个我。

就好比是,一个普通的男人,他出生的第一角色,就是一个男性人类,但日后他学习了音乐,有所成就,成为音乐家,这个音乐家的角色,就是在本我之上的超我。

这真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意义可以是上天赋予的,也可以是彼此赋予的。

而《海上钢琴师》也早就用镜头语言,告诉观众,迈克斯的朋友,不单单只是1900,还有他手里的小号。存在于人的意义,及存在于物的意义,两种载体在迈克斯身上的互相赋予,用同一个镜头,传达给了观众。

《海上钢琴师》——普通人的瓦全与天才的玉碎


电影开头的那一段,迈克斯的台词说到“真正的朋友”时,镜头里他看向了自己的小号。这里台词说的朋友,指代的是1900;镜头语言表达的朋友,指代的是乐器,及乐器所承载的音乐。

意义的彼此赋予,重要的关键在于彼此的差异性。有差异,才能有交集,有交集,才能彼此成就与赋予意义。

《海上钢琴师》——普通人的瓦全与天才的玉碎


【关于追逐】


《海上钢琴师》里关于理想的意象有很多:小号、钢琴、爵士乐、唱片等等。

对于理想主义,电影最后的表达,依然是倾向于赞同的。毕竟,乐器店老板在听完迈克斯讲述的,关于1900的故事后,把小号还给了他,把他的理想重新送回他的手上。

他们都痴迷音乐,都对理想不曾轻言放弃,只要音乐存在过,他们就存在过。他们与音乐已经融为了一体,不再能分辨彼此。

电影开头,迈克斯为了生存,不得不卖掉自己的理想(小号),但他不甘心就此跟理想道别,苦苦哀求着乐器店老板,让他最后吹奏一曲。老板同意了,迈克斯便演奏起了1900创作的曲目。

《海上钢琴师》——普通人的瓦全与天才的玉碎


正是他对理想的最后一次坚持,引出了1900的故事,也因此打动了老板,最后没要一分钱,把他的小号还给了他。

迈克斯是泯然大众的代表性人物,就像身边的你我他。他远不如1900耀眼,音乐成就也一般般,但并不表明,他对理想的追逐,是毫无意义的。

因为他对理想道路的坚持,这一段追逐的旅途,就是意义。

这是电影所表达的另一层意思。

《海上钢琴师》——普通人的瓦全与天才的玉碎


是另一种,关于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的诠释。一个人是否存在过,不在于他是否留名千古,不在于他是否取得了多了不起的成就,只要活过,认真追求过,就够了。

成为大师,还是岌岌无名,结果并不重要。一切的意义,在于那追寻的旅途,在于那一个不曾放弃的自己。

《海上钢琴师》——普通人的瓦全与天才的玉碎

《千年女优》

借用今敏《千年女优》里的经典台词改一改:因为我喜欢那个追寻着理想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