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天马行空·自在武威"线上博物馆】《武威文物精品图集》连载十九——汉、魏晋、五凉时期文物

莫道武威是边城,文物前贤启后生。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给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威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体现了“崇文尚德、包容创新”的武威城市精神,是建设文化旅游名市的丰富资源和不竭动力。武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组织编纂的《武威文物精品图集》以文物类别为构架,以严谨科学的态度,翔实地展示了全市馆藏文物的精品资源,生动地介绍了武威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它是一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学术与鉴赏相结合的精品力作。该《图集》是由读者出版社所出版,我们相信,《图集》的出版发行,对保护历史遗存,延续文明根脉,承载文化灵魂,彰显城市魅力,提升凉州文化品牌,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更好地宣传展示武威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产品“武威市文体广电旅游”微信公众号将长期推出《武威文物精品图集》,欢迎历史文化旅游爱好者浏览、欣赏。

【


汉、魏晋、五凉


陶井

【


汉代,凉州区东河乡王景寨出土,武威市博物馆藏

通高21.1厘米,底边长10.7厘米。有井架,井架盖为屋脊式,井口为方形,井身为八棱形柱状,上小下大,平底。


绿釉陶井

【


汉代,凉州区东河乡王景寨出土,武威市博物馆藏

通高13.2厘米,井口直径10厘米,井面6×6厘米,底径7厘米。“井”字形沿,圆口,圆柱形井身,平底,口沿置水桶,通体施绿釉。


绿釉陶灶


【


汉代,凉州区新华乡磨嘴子墓群出土,武威市博物馆藏

灶面30×27厘米,高15厘米。马蹄形灶面,上设釜,釜上有一甑,灶面前端开一长方形灶门,后设烟孔,三足。


绿釉竹节陶灯

【


汉代,武威西门外出土,武威市博物馆藏

高26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14厘米。从上到下依次由灯碗、两层灯盘、座和灯柱胎接而成。灯碗圆口、圆唇、束颈,弧腹。内底为圜形,灯盘口微侈,浅腹平底,喇叭形高圈足灯座,碗、盘、座由竹节状空心灯柱连接,上小下大,通体施绿釉,圈足表面模印连续如意云头纹和方云雷纹。


黄釉陶盉


【


汉代,凉州区新华乡磨嘴子墓群出土,武威市博物馆藏

口径3.7厘米,高9.5厘米。盘形盖,盖与器身有扣连接。腹上部为弧形短流,另一侧为四棱柱状短柄。通体施黄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