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高三學生報考的時候到底以專業、院校還是地區為主呢?

用戶34986404958


這個問題是個很具象化的問題,說起來每個人遇到的境況都不同,在學校和專業之間作抉擇總是困難的,那我就提供一些在這個艱難抉擇之前可以搜尋的信息,如果這些信息沒有能夠提供幫助,那最後還是得回到艱難抉擇,這個放在文末聊。

一般來說遇到這種情況,從選大學角度出發的那些學校一定名氣更大或者綜合實力更強,分數也略高一點,且稱為A類大學,具體有多少所、是哪些取決於考了多少分;與此對應的那些從選專業角度出發的學校認定為B類學校。

瞭解信息1、去了解這些A類學校的你喜愛的專業的綜合水平,可以參考的數據包括學科評估數據,院系過去幾年引進了多少優質老師、發表了多少學術成果,以及很重要的一點,最好能找到一些大三大四的本科生問一問,因為很多數據針對的是學術研究,對本科生而言的參考價值要小一點,學生能告訴你的東西有很多,甚至包括院裡的領導是不是和藹之類的(個人覺得這個其實挺重要的)。

如果發現上面的信息比較負面,那最好把這個學校從你的理想學校上去掉吧,因為你去了這個學校最後也基本沒可能去學到自己喜歡的專業。

2、瞭解一下A類學校的轉專業政策和二專政策,這裡瞭解的信息需要詳盡一點,包括學校對於二專的開放程度,對於選修其他專業課程的開放程度,對於轉專業具體的要求是什麼。這裡幹說比較抽象,我就以我的學校和我知道的一些學校舉例子說明一下區別吧。

以下是案例,略冗長:我的母校南京大學個人認為是一個在轉專業方向上比較開放的學校,全校所有專業課程都向全校開放10-30個名額,同時為了給轉專業和修二專的同學提供便利,在前期積累了一定的跨專業課程的同學能夠以更高概率選到跨專業課程。轉專業一般需要gpa不低於4(5分制,即均分80,這個對應到排名的話可能50%-70%甚至更靠後),參加轉專業面試,修滿一定量的待轉入專業課程(不需要所有,部分課程可以跨入後補修,但是一般來說不接受完全等到轉專業後補休)。總體來說轉專業和二專的成本都不高。

此外我知道的,科大是大學四年每年都可以不限制地轉專業,專業隨便選;另外我知道的兩所985,一所是院系前30%能拿到轉專業名額,然後再考試決定能否轉入,且一般來說不降轉,需要後期補之前的課;另外一所是直接考試,但是需要降轉,也就是多讀一年……

這裡還是也建議去找學校的學生了解,這裡面也涉及到很多很細微的問題,其中比較重要的是你可能進去之後要讀的專業的領導的態度,個人記得知乎上也有很多這樣的討論,有些院系的領導對於學生轉出是持抗拒態度的,這些細微的東西是很難從學校的大方向的政策上看出來的。

總結一下,如果這個學校的轉專業政策比較寬鬆,那麼如果你對這個學校比價心儀,那是完全可以先選學校再進去謀求轉專業的,但是學校有利的同時也要注意弊端,譬如學校到底有沒有你想要的專業,譬如我的母校南京大學的優勢學科在理學,而工學學科就少一些;同樣的,科大轉專業方便的同時也存在學科豐富程度不足的劣勢,切莫興沖沖進去了之後發現沒有自己想要的學科這種事。

同時還有一些小tips,在轉專業之外也可能有一些另類的轉專業方式,譬如我在入學之後,直接參與了學校的理學學科的拔尖計劃考試就轉到了物院,比起轉專業省掉了一年的等待期,個人覺得性價比更高。這種方式一般取決於你想轉到什麼學科,多挖掘一些學校的信息是有可能挖掘到這樣的機會的。這裡還是要表明下我的核心思想:考慮的核心不在於存不存在機會,而是機會的難易程度,儘量少做華山一條道的事情,失敗了賠上的是4年的本科。

上面說的這兩點如果真的去做好的信息挖掘我覺得是能夠從裡面淘到不少有價值的信息的,淘信息中的第一要義是問人,第二才是去找書面信息,人永遠能夠告訴你更多紙面上找不到的信息,譬如轉專業寬鬆的學校裡依然有院系不願意讓學生轉出去,有時候你想要轉的院系是有一些額外的轉院的辦法的,有些時候二專是及其難修,很難堅持下去的,這些人能告訴你的比起網站告訴你的要多很多。

如果在這些信息的搜尋裡一無所獲,個人建議還是考慮下一個問題,大學和專業的衝突是如何爆發的,你對心儀的專業瞭解多少,是由於什麼樣動機想要學習這個專業?

如果是出於熱愛想要學習一門學科,那麼最好先去了解一下這門學科的主流職業規劃是怎樣的,大學大概要學習哪些課程,學習體驗如何;如果是處於前景學習一門學科,那麼在A類學校是否有一些同樣前景不錯的替代專業,自己對這些專業的接受度有多高;同時,考慮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在A類學校裡那些自己有可能被錄取的專業裡,是否有自己抗拒度不高的專業,如果那個學校的錄取線低的專業自己都很抗拒,且該學校轉專業的阻力較大,非常不建議報考這樣的選擇。在中國,即便是最頂級的學校還有清北相互為伴,沒有哪個學校值得為了低可能性去拼命一搏,我認為報考志願的核心是保障下限,而不是拔高上限。

如果這幾個問題考慮之後覺得有可能說服自己,我認為A類的學校還是值得考慮報考一下的。

如果上面的理由都不能打動你 ,那麼我的建議是專業高於大學。

我當年畢業的時候老師對學生的建議都是學校大於專業,985大於211大於雙非,但是從我自身的經驗來看,學習一個自己學不來、沒興趣的專業的痛苦遠大於想象,且大學用於修正自己航道的時間其實很有限,容錯率並不高。

一來,學校也是呈金字塔型分佈的,而且優質高校越發有向經濟發達地區集中的趨勢,足以讓你在學校和專業之間糾結的那些學校一般來說差距都不會那麼明顯,產生檔次差距但是卻都足夠讓你選擇的學校一般還有其他因素,譬如學校位置不佳,發展勢頭不好等,為了專業選擇一個略差一點的學校不會有質變的,有些在高中看來很大的差距,進了大學之後用以彌補學校差距的方法也不少(但是這話也可以反過來說,有些學校之間的差距不是靠個人就能彌補的,但是我認為還是前一種出現的多一些)

二者,本科不是教育的終點,為合適的專業作合適的事才是大學最重要的任務,選了不喜歡的專業然後把大量的精力停留在希望不大的轉專業或者懊惱和猶豫中,只會不斷荒廢大學時光,這個我覺得我是有看到不少案例的。

總的來說,如果不能以比較低的成本去實現在更好的大學學想學的專業,個人建議志願這件事保下限,而不是衝上限。使得在學校選擇這件事情上可以無限制地衝上限,因為可選地學校實在是太多了,但是在學校和專業衝突時,它沒有辦法兩者兼顧,因為一旦投檔成功,如果不選擇服從調劑,被退檔就沒機會了。

另外,志願填報這件事一定會存在看到周圍的人撿漏這件事的,有時候別無選擇也可能是最好的選擇,那些看上去境遇比你差的人也許最後結果會比你好。但是決定做在事前,思考也做在事前,一旦結果確定了就不要懊悔了,在事後追求結果的最優是一種貪婪的表現。


舞步boss


報考大學以什麼為標準,要因人而異。

1.以成績區分,為優秀,一般,較差。

優秀級別,首先考慮的是學校。雙一流大學,教育教學資源是普通大學無法比擬的,升研率更是高出很多,就業根本不成問題,同時好大學的上升空間大,沒必要去選擇普通大學。

成績一般的,要考慮就業,畢竟就業是王道。所有的學習結果是為了就業,那麼選擇城市就特別重要了。比如沿海地區東部地區的大學,如浙江工業大學,即使不是211,僅僅是省屬重點,但是就業在阿里巴巴,網易,華為的人數不在少數。

成績差的,就要考慮技術問題。學一技之長,保生存無憂,那麼專業就特別重要,同時要考慮城市,而大學不是特別重要了。

2.從家境出發,可以分優良差。

家境優越的,甚至家裡有企業,有資源,不需要解決就業問題的,那麼讓孩子長見識,積累人脈圈才是考慮的重點。結合成績,推薦優秀大學優先,其次是城市。

家境一般的或者比較差的,就業優先,那就城市優先。

3.從文理科性質而言,理科重學校,重實力。畢竟重點大學所研究的某些知識是普通大學根本無法觸及的,而文科的東西雖然有差距,但是一座城市的經濟,文化底蘊特別重要,它對人的薰陶是無形的,是潛移默化的。這對於開拓學生的眼界特別重要,所以推薦以城市優先。


燦哥填志願


要回答高三學生報考的時候,是以院校為主,還是以地區為主的問題,首先就要回答,在人才招聘會的現場,人家是問你在哪個大學讀書的?還是問你在哪個地區讀書的?你在參加碩士研究生的招生報名時,人家看的是哪個大學的畢業證書?還是看你是在哪個城市讀書的?你回答了這兩個問題,在填報高考志願的過程中,如何對院校的選擇和專業的選擇的答案就非常清楚了。

在填報高考志願的過程中首選院校的城市,這是一種非常不道德的,對考生家長誤導誤判的一種行為。因為我們考大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到一流的院校去接受一流的教育,按照你的這個邏輯,美國國的麻省理工,英國的劍橋錄取你的孩子,你還不去了嗎?沒有任何一位思維正常的家長,會讓自己放孩子放棄一所偏遠地區的985工程大學,而選擇一線城市的三流大學,四流大學的。因此,在填報高考志願的過程中,把城市的選擇放在首位的思想理念是非常錯誤的,也是非常膚淺的認識,會耽誤了孩子一生的前程。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先給我的結論:

城市》學校》專業

1.先選城市。可以的話最好去北上深去讀大學。去不到北上深,也去杭州,成都這種強二線城市。(怎麼感覺和買房有點像,一線城市的房子就是保值,一線城市讀書的娃更有競爭力,哈哈哈)。

理由:屁股決定腦袋,環境造就一個人。

到了一線城市讀大學,就能接觸到最優秀的人,有最多的機會,都說你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什麼環境裡。一線城市的基礎建設,教育,文化,人文環境,最主要是人才資源就是最好的。一線城市最重要的就是有最優秀的人,和優秀的人在一起就是容易成功。三四線城市相對說比較依賴人情關係,大學畢業後找工作也許會出現不公平競爭,甚至找不到工作,然而一線城市的平臺相對二三線城市更公平好友些。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東北憑藉才華吃飯的人,都跑到上海,深圳,杭州來發展。舉個例子,我有個朋友在上海開個網上外賣店,就是會有很多人下單,繁忙的時候幾千單,他說同樣開在老家蘭州這個根本沒有那麼多人消費,也沒有這個消費實力啊。再舉個例子點,在上海送外賣的一月基本工資加班費什麼算起來都能掙到一萬多,你放到二三線城市同樣工作能有這個收入嗎?可能公務員,白領都拿不到這個收入。我的意思是,有人的地方才有工作,有優秀的人加上完善的商業競爭機制的地方才能賺到更多的錢。

讀大學最重要目的是以後就業和生活。一線城市雖然生活壓力大,競爭大,但是工作機會多,只要肯努力方法對都能活下來。比如上海對優秀的人才政府都是給上海戶口的。

當然如果本來在當地就是有資源的娃家長們可能覺得不想娃出來受這個苦,能幫娃搞定工作,所以我接著從以後婚戀角度給您分析,如果考慮到娃以後的婚戀幸福水平,去一線城市讀書看也是非常有利的,從古到今大家都知道婚姻也可以改變人的階級和命運的。除了工作好不好很重要,婚姻好不好也很重要,是不是?大學裡認識未來老公老婆也是比較高概率的事。等於提前買了找到一線城市未來配偶的門票。何況大學時童鞋之間建立的戀愛關係還是比較單純的。筆者就知道很多相貌比較普通的家事也一般女生,到了國外大學去讀書,反而在國外找到非常優秀的大學同學甚至富X帶結婚,如果這些女生在國內可能就未必嫁得那麼好。因為國外的留學生圈子並不大,男生選擇女生的範圍也比國內會小點(畢竟能出國讀書的女生還是相對少的)。可能比方不太確切,筆者就想用實際例子說明,你到了一線城市讀書,就多了認識優質配偶的機會。那如果您家正好是二三線城市的土豪,也可以因為娃的對象是一線城市戶口,利用到一線城市的其它各種資源來整合您家的資源,有沒有這個可能呢?撤的看似有點遠,但是都是筆者在真實生活中看到的事情。您且看之。

2.選定了城市以後,就以985,211大學為優先考慮。最後考慮專業。

理由:現在社會真的是幾何數在發展,誰都想不到今天在學校裡學的,4年後會不會賺大錢或者收入穩定。而能上985 211大學已經是被社會認可能力優秀的,也是用人單位第一個會去看的。如果特別在意學習專業,可以進了大學再輔修第二專業,或者外面參加培訓考證書。

總結:考上好大學,讀了熱門專業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因為現在除了個人能力,還看你的情商和平臺,當然更重要的還有運氣,哈哈哈。就算你找到好工作,也不代表你會成功幸福,還有日後結婚生孩子,等等,大學只是人生剛剛開始,以後的成功大概還需要時代和環境來成就你吧?

希望我說的個人觀點對您有點幫助,歡迎留言討論。祝好!



QIANBaby


志願報考是個系統的工程,是分數+院校、專業、城市+自身條件資源綜合選擇形成的結果,每個人情況不一樣,志願方案也因人而異。

一般考慮幾個維度.

1、分數,分數是最核心競爭力,決定能進哪些院校和專業

有什麼分上什麼學校,當然對分數使用也要把控好,填報好了可以使分數增值,進入更好的學校和專業,填報不好,也有高分低就甚至滑檔的。一般參考排名位次, 院校的最低分和平均分大致可以圈定自己的院校範圍。

2、專業,專業連通職業和行業,一定程度上決定人生的發展方向和領域。每個院校專業有強弱,同樣名字的專業發展方向和側重也可能有不同。需要提前瞭解。

3、院校,就是一個舞臺和圈子,影響個人的發展深廣度。按照層次來分, 雙一流 985 211 小985 小211 原重點 省部共建 部屬 省屬 ,從辦學性質上分有公辦 、獨立學院 民辦、中外合作等,從院校特色上來分有理工 農林 醫藥 師範 綜合 財經 語言 政法 民族 藝體 等等。


4、城市,提供人生髮展的視野和平臺,一線 二線 三線城市, 東南西北中部等地域,經濟發展程度,文化環境等是不一樣的,它是讀大學的更大的一個背景。發達的大城市有更多的資源和機會,在哪裡上學,在那裡就業,這個角度上其實有很大便利。

5、自身條件,身高 性別 視力等 ,有些院校和專業是有要求的,比如軍警院校,航海化工等類院校對身體條件是有要求的,這些也要提前瞭解清楚。

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也需要考慮。

6、 家庭資源,院校收費方面有免學費 低學費 高學費等不同類別,另外涉及就業的時候,家庭有行業背景其實也可以發揮作用。

還有就是較長時期的規劃方面,以後就業還是、考研、留學,等等 都需要先期考慮進來。

關於城市、院校、專業,哪個為主?不同的人選擇是不一樣的。多數人面對的城市、院校、專業方面是有衝突的,就是好學校好城市好專業,自然是最優選擇,可是這個需要分數任性。如果不能的情況下,志願就需要確定優先順序,需要協調關係。比如想去北京上海,城市好,以北京交通大學這樣的學校,630、640的分,211院校,喜歡城市就拿分數來換。這個分數如果不選北京而選擇其他城市的話,那麼像山東大學、四川大學、吉林大學、中南大學、哈工大、重慶大學這樣的院校都可以選。這些都是985,院校上了一個層次;從考研、就業的不同角度出發,選擇也是不一樣的。如果專業優先,而又想報考臨床、口腔、金融、計算機類等熱門專業,則在院校層次上就不得不下降一步,這樣才能保證進校又進專業。專業意向明確的,就要專業優先,確保進入想要的專業;專業意向不明確的或專業接受度較大的,可以適當兼顧院校層次;專業都可接受,就可以院校為主,衝院校層次。每個人情況有別,多維考量排序,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冷暖有痕


這種問題主要看學生的意願。看學生偏向於哪一個因素。

其實最好的方式還是學生成績好,這樣學生有更多的選擇,能更多的綜合三個因素進行選擇。

家長可以不用慌張,在進行報考之前學校會統一進行訂購相關書籍(包含招生學校、專業、學費等),家長可以根據書籍裡的內容進行選擇。同時現在還有很多的app可以根據學生的成績和意願進行選擇匹配相關的學校,十分方便。




寧小夕葉葉


分數足夠,都兼顧到最好,分數不是很高,還是應該以院校和專業為主,要不是特色專業要不就是選個高層次學校不考慮專業,根據個人身邊資源情況,地域考慮最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