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釘科技快評:6999元起步的三星S20 依然沒走出自掘的“高端陷阱”

[釘科技述評] 市場份額從20%多的高點,一路下滑到不到1%,直至淪為統計機構表單中的others,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隕落讓人唏噓。

至於為何衰落,既有華為、小米、OPPO、vivo等中國廠商崛起的因素,也有三星手機自己犯錯的原因。

在釘科技看來,高端手機領域,三星一直都做的非常出色,S系列幾乎是唯一可以和蘋果iPhone對標的高端產品,華為Mate系列、P系列也長期將三星S系列作為對標對象。

高端產品出色,但三星手機整體上依然止不住下滑,原因何在?釘科技分析認為,中低端市場三星沒有做有效承接,是導致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被華米Ov甚至魅族擊敗的原因。

這屬於比較嚴重的戰略失誤。要知道,中國雖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但手機的平均價格並不高。按照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統計,2014年,中國市場智能手機均價1623元,到2018年這一均價升至2523元。上市價格在1000元至1999元的智能手機,2018年佔市場份額43%,是佔比最大的一個價格段;而上市價格4000元以上智能手機的份額,2018年市場份額13%。

釘科技快評:6999元起步的三星S20 依然沒走出自掘的“高端陷阱”

釘科技快評:6999元起步的三星S20 依然沒走出自掘的“高端陷阱”

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即便在所謂的13%的高端市場有一定的優勢,但如果缺少中低端市場的有效佈局,其整體市場競爭力依然會非常弱。

三星在中端市場有個A系列,但其表現是災難性的,完全無法和在這一市場投入巨大資源的中國廠商對抗。OPPO的R系列、vivo的X系列、小米的數字系列、榮耀V系列、華為的Nova系列等,都完全碾壓三星A系列。

低端市場,三星更沒有任何佈局,幾乎被以紅米為代表的互聯網品牌統治。

而隨著華為Mate系列和P系列的崛起,再加上iPhone的降價促銷和果粉牢固的基本盤,三星S系列在中國市場也基本成為了“第三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手機的本地化工作並不好,尤其是系統。在社交網絡上我們會經常看到網友對於三星手機系統卡頓不友好的吐槽,和中國品牌根據用戶需求深度優化系統和UI相比,三星手機的系統太落後。

如此,三星手機在中國豈有不敗之理?

遺憾的是,即便三星電子更換了大中華區的領導人,但戰略慣性似乎依然存在。2月27日,三星在中國發布Galaxy S20系列旗艦智能手機,雙模5G、100倍變焦、1億像素、120Hz刷新率……和此前一樣,新的旗艦手機總有一大堆炫酷的黑科技登場,但這次就能止住三星手機下滑的頹勢嗎?

釘科技快評:6999元起步的三星S20 依然沒走出自掘的“高端陷阱”

恐怕依然很難。看看價格,Galaxy S20系列最低售價為6999元,最高11199元,中間還有7999元和9999元版本。6999元和7999元,都只有128G存儲。

這樣的價格定位,引發了大量網友的吐槽。在三星手機官微評論中,有很多人吐槽手機定價太貴,且脫離市場實際。

網友的評論是有道理的,同樣是驍龍865手機,小米10起售價只有3999元,iQOO 3起售價為3598元,而三星S20系列的起售價貴了3000元以上。

三星可能考慮到了品牌溢價問題,但現實情況是,三星在中國市場已經沒有比肩蘋果和華為的品牌能力了。當品牌支撐不了高價,這樣的定價很難獲得成功。

並不是說三星S20系列的產品力不行,實際上這款產品依然稱得上是安卓旗艦手機的標杆,但過往的事實已經證明,在中國靠一款堆疊參數的旗艦產品挽救整個三星手機,並不靠譜。

真正有效的策略應該是,高端旗艦做品牌拉力,將產品和市場營銷的重心,投入到中端市場。但顯然,現在的三星依然沉浸在高端夢境中難以自拔。6999元起步的三星S20 系列手機,依然沒走出自掘的“高端陷阱”。

利潤不如蘋果,增長不如華為,這是三星在全球市場的處境。即便還是全球第一,但如果長期處於中國市場的others,三星手機早晚會讓出第一的寶座。實際上,如果不是美國方面的打壓,華為恐怕已經將三星擊敗。

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不振,三星電子在全球同樣萎靡。最新的三星電子財報顯示,2019年三星電子營收和利潤雙雙下滑,其中營收同比下降了5.5%,至230.4萬億韓元(約合1956億美元);營業利潤同比下降了52.8%,至27.76萬億韓元(約合235.6億美元)。

一個企業,不能和趨勢作對。行業權威數據研究公司IDC預計,中國國內5G市場,將由更快下探至主流價位段的終端設備拉動。而各大廠商“走量”的主力價位段,即是國內市場佔比最大的2000元以下價位段,在該價位段內獲取先機的廠商,將在整體市場內佔據更大優勢。5G機型價位大批下探至2000元以內的這段時間,或將成為各廠商,及上游供應商佈局與爭奪的關鍵。IDC預計,2020年內,將有超過20%的5G手機低於2000元的價位。

所以,綜合分析來看,三星S20系列無法起到走量的作用,而遺憾的是,目前也看不到三星其他可以走量的產品。(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註明“來源:釘科技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