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釋讀二代《個人信用報告》對信用卡的影響

1月17日央行徵信中心啟動二代徵信系統切換上線工作,從1月19日起面向社會公眾和金融機構提供二代格式信用報告查詢服務。關於二代徵信系統上線問題,從去年開始就一直有很多傳聞,直到17日方才塵埃落定,二代徵信系統正式上線。

什麼是個人信用報告

信用通常是指在交易的一方承諾未來償還的前提下,另一方為其提供商品或服務的行為。信用既是社會經濟主體的一種理性行為,也是一種能力體現。信用報告是依法設立,以經營徵信業務為主體的信用機構,通過對個人的綜合信息,包括個人完整信息、銀行貸款與還款信息、進行採集、整理、保存、加工,並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記錄文件。它是徵信基礎產品,系統記錄個人的信用情況,全面反映信息主體的信用狀況。

释读二代《个人信用报告》对信用卡的影响

徵信報告中都有哪些內容?

徵信提供的信用報告中,包含了個人基本信息、信貸交易信息明細、公共信息明細等內容,通過報告可以查詢到個人基本情況、其在金融機構信貸交易與還款情況,以及個人有關的行政處罰與獎勵信息、法院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等。

此次二代徵信系統上線,豐富和完善了基本信息和信貸信息內容,改進了信息展示形式,提升了機構信息更新效率,更為全面、及時地反映了個人的信用狀況。讓個人徵信報告中展示的信息全面、客觀、準確地反映出個人綜合狀況。

個人信用記錄最大的用途,還是用於商業化的信用貸款業務,如果沒有信貸業務的話,個人信用記錄的用途應該大打折扣。因此個人信用記錄中,不僅需要各種信貸業務的詳細信息,同時也需要越來越多的個人相關信息作為重要“維度”充實到個人信用記錄中,令個人徵信的“畫像”更趨於完整和清晰,也更有利於使用者對個人的評判更為準確。

截至2019年底,個人徵信系統收錄10.2億自然人的信息,規模已位居世界前列;個人徵信系統分別接入機構3737家,基本覆蓋各類正規放貸機構;2019年,個人徵信系統累計查詢量分別為24億次,日均查詢量分別為657萬次。

徵信系統對個人信用卡業務有何影響?

自二代徵信系統要上線前,一直就有很多針對它對信用卡的影響進行的各種解讀,徵信系統對信用卡的影響不言而喻的,但是如何影響的呢?

個人信用記錄所起的作用是將個人的所有相關信息記錄於其中,包括正常還款的明細,以及貸款逾期的信息,信用記錄本身並不針對被記錄人具有信用“好”或“壞”的評判作用,而對被記錄人做出“好”或“壞”判斷的是該記錄的使用者。

1、信用記錄對辦理信用卡的影響

1)對於正處於逾期狀態的

凡是各類被記入信用記錄的貸款行為正處於逾期狀態的用戶,毋庸置疑,這樣的用戶再行申請任何信用卡,基本上不會被批准。

2)對於未處於逾期狀態的

即便就是信用完好的用戶,沒有處於逾期狀態的用戶,是否辦理信用卡就沒有影響呢?其實並非如此。

徵信記錄中明確地記載了個人的各類被記入個人徵信記錄中的信貸交易信息、信貸交易違約信息、信貸交易授信及負債信息(未結清/未銷戶)等,其中包括了所持有的信用卡張數、授信總額、單家最高/低授信額,以及違約金額、違約時間,同時,針對每張信用卡顯示了近五年中每個月的還款記錄。可以說,即便沒有違約逾期的現象,這些信息對於申請其它銀行信用卡有著重大影響。

*髮卡總量限制

释读二代《个人信用报告》对信用卡的影响

通過個人信用記錄,可以清晰地看到個人持有的信用卡總數。持有過多銀行的信用卡,代表著多頭授信現象的嚴重,這是信用卡風險潛在的危險源。這兩年,很多銀行已經針對持卡數量實施總量控制,對於持有多家信用卡的情況,其它髮卡銀行對申請要求就可能予以拒絕了。

但是,由於在《個人存款賬戶實名制規定》(國務院令第285號)以及中國銀保監會的相關規定中,只是針對借記卡進行了不超過4張的限制,對於信用卡應該限制多少家銀行,並沒有硬性規定,應該屬於髮卡銀行自行掌握。

*授信總額限制

释读二代《个人信用报告》对信用卡的影响

如果持卡量不多,是否就會批核信用卡呢?信用卡的授信總額也同樣是受到限制的因素。信用卡數量多,還未必完全是信用風險的源頭,但是額度過高則肯定是風險的根源,因此新的髮卡銀行會特別關注申請人所持其它髮卡銀行信用卡授信總額,有些卡民提出“自己**銀行額度很高,為什麼另外的**銀行額度很低”,很多都是受此影響。

商業銀行在向客戶發放信用卡時,也應該遵循“剛性扣減”原則,規避“多頭授信”形成的潛在風險。所謂“剛性扣減”原則,是指銀行在給申請人確定授信額度時,應該扣除在其他銀行已經獲得的額度。但是,一個申請人的“總授信額度”如何量化,到底應該授信多少額度最合適,其授信額度的標準該如何把握,對其提供的相關財力證明如何參考等,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2、信用記錄對於信用卡額度的影響

由於個人信用記錄中對於授信總額、單卡額度記錄的非常詳細,任何髮卡銀行都可以在被申請人授權的前提下進行查詢,同時會根據授信總額決定是否髮卡,或者髮卡的授信額度。

有一些媒體提及新版徵信系統對套現現象有所遏制,從實際情況看並沒有直接針對套現行為,但是由於有五年的還款記錄,以及對授信額度的使用情況,包括已用額度、最近6個月平均使用額度,從中可以對該用戶信用卡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與判斷。

關於銀行是否能判斷出持卡人的套現行為,前幾天某銀行自媒體中發了一篇文章《你真以為銀行不知道你在套現嗎?》,文中提及銀行對信用卡的交易情況可以說是一清二楚的,這主要是通過對交易記錄、交易行為等一系列的數據就能很容易識別出來。如果經常使用信用卡進行套現的話,很容易被髮卡銀行對額度進行下調或者封卡。

通常來說,正常用卡消費的持卡人的消費交易的金額是很紛亂的,而且交易場景多種多樣,日常中的單筆大額消費也是極少的,但是套現則不同。所以從這樣一個簡單的現象中就很容易識別出用戶的套現行為。

3、個人信用記錄的查詢

有時候經常可以看到**銀行因存在違反徵信管理規定,未經本人許可查詢了個人信用記錄而遭遇央行處罰的情況。雖然銀行有權查詢個人信用記錄,但是也是受到規則限制,即未經本人授權,任何銀行是不允許查詢的。

释读二代《个人信用报告》对信用卡的影响

如果用戶申請信用卡,那麼在填寫申請表時,已經從實際上確認允許髮卡銀行對依法建立的金融信息基礎數據庫或徵信機構查詢本人的個人信用報告中所記錄的信息。如果用戶發現有未申請過信用卡的銀行,或者沒有其它貸款業務往來的銀行查詢本人的個人信用記錄,可以向查詢機構質詢,也可以向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投訴。

释读二代《个人信用报告》对信用卡的影响

有用戶反映在某銀行手機APP中,無意中看到消費貸的產品介紹,於是他想知道自己能貸款多少錢,就填寫了相關材料並點擊了額度試算後,過了幾分鐘顯示出了貸款額度,不過該用戶並未進一步申請貸款。但他在二代個人信用報告中看到該銀行查詢過他的信用報告,原因是“貸款審批”。這說明了他應該是勾選了授權文件,授權金融機構查信用記錄,並對其進行消費貸款授信,因此信用報告中有查詢記錄也是正常的。

但是機構查詢個人信用報告是否會影響批貸?這個倒是不確定,主要看發放貸款的金融機構的風控政策。如果很介意金融機構查徵信,用戶在互聯網上勾選任何的協議之前,最好仔細閱讀,有些授權隱藏很深同時還是“默認允許”狀態。

4、逾期還款對個人信用記錄的影響

释读二代《个人信用报告》对信用卡的影响

信用卡較嚴重的逾期對個人信用記錄影響很大,因此相關規定要求凡是出現過貸款逾期還款而造成不良信用記錄,待其全部還款後,該記錄保持五年刪除。當然這個記錄是以單筆計算的,如果是大額、高頻、重複的逾期現象,對用戶影響最大。

一般來說,銀行查詢個人信用記錄時,也會針對其中不良記錄的具體發生情況進行分析,經常使用信用卡的用戶都會遇到偶爾性的忘記按期還款的現象,通常也很快就歸還了。對於這種情況,有的銀行可能筆筆上報徵信中心,也有的銀行可能根據用戶實際情況,就不一定立即上報徵信中心,因此並非每個銀行的信用卡有過小額、短期逾期的情況都會影響到個人信用記錄。當然保持個人信用記錄的健康還是很必要的。

正是由於個人信用記錄的重要性被社會認可,不良信用記錄“洗白”的非法產業鏈條也應運而生。經常能看到一些小廣告,宣稱可以通過付費幫助消除個人徵信記錄中的不良記錄,但是這不過是一個“大坑”而已,個人徵信記錄中的數據是由商業銀行等機構直接報送央行徵信中心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是無法經未授權的他人之手隨意修改的。但是如果本人發現個人信用記錄出現錯誤,可以向上報銀行提出申請,經確認後由上報銀行通過相關程序進行修改。

寫在最後

近年來,在一些地方或部門,失信懲戒呈現出隨意化、擴大化和濫用懲戒的趨勢,一些更多屬於道德範疇的不良行為,諸如:闖紅燈、亂扔垃圾等,還有職業跳槽等一些與信用直接關聯度不高的行為被納入徵信系統的趨勢,引發公眾對失信懲戒矯枉過正的憂慮,也與徵信系統應有的嚴肅性、明確性,構成了不小的反差。

隨著個人徵信系統的完善,失信者所要付出的代價越來越高,那麼對失信行為的界定,在標準和程序上,必須足夠嚴格、規範,才能體現公平,並讓社會真正信服、敬畏。

本文為作者授權發佈,不代表移動支付網立場,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未按照規範轉載者,移動支付網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