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現在這麼急著讓幼兒園的孩子就學小學的知識了?在70年代我們7歲上小學才認識1?

用戶6143003378087


其實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有個無憂無慮的童年,吃好睡好,健康快樂,這也是他一生難買的快樂時光。可是一切都源於社會,家長讓孩子學習的初衷並非是為了顯擺、超越。只是別人都學,自己不學,到時候老師叫家長,天天在群裡批評,甚至話語很難聽。孩子也可能因為學習不好不自信,越來越不想上學。到時候惡性循環,更麻煩。目前來說只能隨大溜,不然孩子大了,你還是比不上別人,到時候連後悔的時間都沒有了。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了,沒有哪個孩子自願學習的,等他自願自主的學習,估計要在社會上吃了虧,碰了壁,為時已晚。寧願現在逼他一把,不是家長逼的,是這個誰會逼的。


江南賦


作為一線教師,很樂意來聊聊這個話題。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我一個表姐,有兩個孩子,老大教育上有些失敗,老二現在上學,特別重視,幼兒園時,就開始學一年級知識,除此之外,鋼琴課,舞蹈課都上。給我的感覺,幼兒園的孩子,比小學生都要累。但,孩子小,沒有反抗意識。我也不止一次跟這個表姐說,教育是馬拉松,不是百米衝刺,但奈何,無法改變她!

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她常掛在嘴邊的那句,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唉!

這番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更多的時候,是被像我表姐一樣的成人,妖魔化了!你五歲開始學,我就四歲開始學,我家孩子必須要比別人強。必須要多學……

太極端了!

我見過很多家長朋友,一二年級的時候,跟打了雞血似的,對孩子的學習特別上心,各種輔導班都上,可以說,週六週日排得滿滿的。可是呢,到了高年級呢?

孩子成績下降了,家長沒辦法了,開始放任了!

一二年級那份心情,已經變質了,變得沒有激情了,變得沒信心了!

這正常嗎?

不正常!

與其讓孩子起點非常高,不如一直陪伴孩子,始終如一地陪伴孩子!不能說小時候用心,大了,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或者說,孩子成績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自認為付出了很多,沒有回報,便不付出了, 這都正常嗎?

再者,一些輔導機構,利用了家長這份焦慮,或者說無形中擴大了家長的焦慮,開始花巨資讓孩子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可是,請別忘記了孩子的實際情況。

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這是最好的!

提前做,不一定就真的好!

恰到好處,才是最好!

列位怎麼看呢?


說文寫作


其實,這不是我們著急著讓小孩提前學習知識,大環境變了,是時代在推著我們這麼做。有沒發現現在三歲的孩子都很聰明,懂很多當年的我們都不知道的事和知識。這也未必是壞事。想想我們三歲的時候還是不是隻會玩泥巴?現在的三歲的孩子說他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對內能熟背唐詩三百首,對外能一口流利的英語一點都不過分,這是時代的進步,他們提前學習並不妨礙他們成長髮育。

想想我小的時候除了玩泥巴其他時間也在玩,父母也想教你知識,但是他們字都認識沒幾個,文化水平有限,也教不了你什麼。現在都是80後90後的當爸爸媽媽了,我們這代人再怎麼樣至少都是初中畢業吧?文化水平比我們父母那輩高得多,自然教的東西會更多。

不能拿我們這代人的情況跟我們的後代比的,一代更比一代強才是符合大自然發展規律。我們小的時候很多溫飽都還是問題,群眾普遍不會那麼重視教育問題,現在溫飽已不是問題,大家的重點都是轉移到教育上來了,這是這個時代的浪潮。你可以批判它,但你不能違背它。

未來的競爭只會更激烈,將來普通流水線被人工智能取代,很多無技術含量的職位也會被取代,中國也不斷融入世界舞臺之中,所以對後代的要求只會更高。

舉個例子,現在社會英語培訓班一大堆,有些孩子從小就雙語教育,在這種氛圍下,想想以後招聘的基本要求會不會都變成英語熟練了?這些環境是和我們現在所處的不一樣的,在這種環境下你不重視孩子的教育,你的孩子將來怕是會趕不上時代腳步的。他們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只會比我們更強。

現在出現了很多為了孩子的將來著想而焦慮的父母。他們從小就讓孩子報各種補習班,檔期排得滿滿的,也不管孩子願不願意,合不合適。我是不太贊成這麼做的,焦慮是該有,但也是要結合孩子成長規律及尊重孩子本身意願的。學貴以專,不是越多越好。能讓孩子在感興趣的一兩個方面持續學習鑽研下去,有一兩種特長就可以了。


彤仔媽媽


我也不想讓孩子學,但是幼兒園已經開始教簡單數學了,孩子不懂,還被老師留堂了,幾次之後,我覺得對孩子自信心打擊很大,再一個,我們這邊進入小學之前 最好能掌握5-600的識字量,拼音那是一個月就教完的,你不事先學一點怎麼跟的上,當然也有家長是不讓學的,結果就是一進小學,頭破血流。不是現在家長怎麼樣,我覺得學校,特別是老師需要改革,比如我小時候拼音那是足足交了一個學期,那現在呢?一進小學,老師說每天都要閱讀,還要分配任務,你試想一下,孩子連字都不認識怎麼讀啊。當然了,公辦學校是不會告訴你上學前要怎麼怎麼樣,還說什麼快樂學習。不懂的家長如果當真那你就完了。。


bitmama123456


首先糾正問題中所說“中國人……”應改為“有些中國人……”,從國家到個人都已經意識到幼兒園小學化的弊端,幼兒園學小學知識的現象也已經有所改觀。

從我個人的經歷來看,提前學習小學知識並不能起到“贏在起跑線上”作用。我小時候,七歲(虛歲)就被送到學校,但是死活也不在學校待著,八歲依然如故,直到九歲才真正的上了學。我們學校是幼兒班和一年級在一個教室,能跟上一年級學習的算一年級的,跟不上就在幼兒班待一年。我不光跟上了,還一直名列前茅,直到中學畢業上了師範。當然這也不能證明晚上學就好,因為和我同時考上師範的還有一個早上學的,他比我小一歲,卻比我早上一年學,在初中復課一年又和我同年考的師範。再看看小學和初中的同學們,不管是早上學的還是晚上學的,都有初中沒畢業就去打工的,打工的也是有人混的好有人混的差;也都有上高中繼續學習的,上高中的也是有人考上了大學,甚至是名牌大學,有人連高中都沒上完……總之,上學早晚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你的努力到底堅持了多久。所以,不管孩子上學早晚,好習慣才是他人生中最堅實的基礎。


嶗山楊


幼兒園不學知識,上小學就跟不上。

家長們大多都要求幼師教授知識,老師也知道六歲之前不建議孩子學太多,會扼殺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但是經不住太多家長的要求,也就只好隨大流了。

公立幼兒園相對教的能少一點,還是主張讓孩子多運動,多玩耍,多接觸大自然的點點滴滴。

私立幼兒園運動,玩耍,接觸大自然也一樣不落,但是私立的會要求孩子學習,比如我女兒,這才小班,老師已經要求認字和背古詩了。

因為女兒之前在公立呆過一段時間,現在轉私立,老師說她好多字不認識,也跟不上節奏,讓我課餘時間多多教一點。

希望私立幼兒園可以根據家長需求,進行分班,也有家長的建議是六歲之前不需要學太多,玩的開心就行。

個人感覺,幼兒園學習不好的孩子,不代表會一直學習不好。

我自己會沒事多讀書,女兒現在不識字也能自己多翻翻繪本,我有空會帶她去山川大海,至於她會多少拼音,識多少文字,數多少數字,我覺得不重要。

但這只是代表個人愚見,老師是一直反對的,要求她必須學習,從小班抓起,適應中班,適應大班,然後適應以後的十二年寒窗苦讀!



周小周熬粥


我是土生土長的80後農村娃,想從我自身的經歷來談下這個話題。

    七八十年代,在農村大家還都處在解決溫飽的時代。沒有金錢和精力去關注孩子的教育。有些家長在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能準時送到學校就不錯了,甚至有的家長根本沒有接受學校教育的意識,導致孩子錯失了上學受教育的機會。即使有些家長想讓孩子接受教育,苦無沒錢,孩子從而輟學的也不在少數。所以,那個時候幾乎沒有學前教育,沒有幼兒園,更沒有幼小銜接。興趣班特長班更是不敢想。

但是很感謝我的父母,他們比同時代的家長有長遠的眼光,給了我們受教育的機會。我是八週歲上直接上一年級,沒有讀幼兒園。那時候沒有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每個學期要交學費,父母都是農民靠著幾畝薄田過日子,家裡五個孩子,根本沒有那麼多錢。後來大姐輟學。以至於很長時間內我都不理解“九年制義務教育”是什麼意思。剩下的我們四兄妹苦哈哈的熬到了大學畢業。現在除了我大姐在老家,剩下的我們四兄妹都在深圳,立住了腳跟。雖然接受了高等教育,有一份可以的工作,但是心裡一直有遺憾:沒有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只學了一門英語,雖然過了六級,但是口語一直欠缺,不敢開口說。

後來自己有了孩子,從在肚子裡開始規劃對他的教育。一到三歲學習智力開發,雙語學習,選雙語教學的幼兒園,報各種興趣班,到選小學……現在讀三年級,已經考慮初中要去哪裡讀,是否需要買套學位房……

偶爾累的時候會懷疑自己做的這一切是否值得,是否有必要。即使不給他做那麼多他上學的環境物質條件也比我那個時候強太多。然而,因為自己有能力去達到更高的更好的學習條件就會不遺餘力的去支持他,滿足他。現在已經不僅僅是滿足他的文化知識的學習,還想讓他得到更多的精神方面的富足,培養他的興趣愛好,開拓他的眼界……

古語云“倉廩實而知禮儀”,現在大概是“經濟力而教育前”吧。


琪源快樂


如果可以的話我是希望能讓孩子好好玩,不上補習班的。現在小學的教學大綱是,一年級上學期漢語拼音一個月學完,一年級識字600個。數學要求一年級暑假要背乘法口訣表的。

我以前覺得孩子只要能跟上班裡正常的教學進度就可以了,跟著學校上應該沒有問題。等孩子上了小學我才發現,學校教的東西根本就跟不上教學大綱,怎麼辦呢?只能出去上課,家長也是無奈啊。


滅麒麟牙


現在一二年級內容深度遠超我們小時候。所以不提前學習,確實跟不上。還有,以前都散養。我爹媽教師,我讀一年級時,自己名字都不會寫。沒人覺得需要提前教育。而現在天啦,上一年級前,我兒子已經學了三年英語,一年幼小銜接。我以為他會非常牛逼,然而,他剛剛跟上,是個中等偏上的學生。只有我抓特別緊的時候,才會擠入優秀行列。而沒有學前教育的同學,基本墊底。


折空空折


因為現在小學的知識要比七八十年代的時候範圍更廣認知更深,而且現在小學上課時間很短,一共能有五個小時就不錯了。更多的作業和鞏固練習都丟給了家庭。七八十年代的時候,早上五點半起床去早讀一個多小時,然後中午三個多小時,下午三四個小時,時間足夠在學校學習複習。而且現在幼兒園的中班大班學東西的很少,以玩為主。這就造成了如果不學幼小銜接,有大部分孩子在一年級的時候會不懂跟不上課。家長現在攀比心都很嚴重,所以百分之九十的家長都會讓孩子提前學習,提前適應,希望小學之後不那麼吃力。我個人的觀點是不會讓孩子去外面報幼小銜接班的,但是我會在平時的空閒教給孩子一些相對較淺容易理解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