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50歲男人為照顧生病的母親,辭職離婚回老家,結局你想到了嗎?

用戶3161622845223


對於中年人,我們經常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上有老下有下,自己夾在中間是整個家庭的頂樑柱,方方面面都要照顧到才行,所以說,這位老兄雖然孝心可嘉,但是事情辦得還是太任性了!

五十多歲的人,母親七八十歲,身體不好臥病在床,做兒子的肯定心裡著急,正所謂父母在,不遠遊;子欲孝,親不在。

如果是獨子的話就更麻煩了,不過這個年齡段的人,原生家庭中一般兄弟姐妹都有好幾個,好好協商的話,辦法肯定是會有的,主要還是錢和人的分配問題。

五十多歲的人,孩子應該才二三十歲吧,如果只有一個,應該才大學畢業這樣子,可能連婚還沒結;如果有兩個孩子,小的肯定還在學習階段。

自己為了照顧母親辭職走人,離婚出家,請問孩子們的學習怎麼辦?孩子將來結婚的房子,車子這些問題怎麼辦?如果真的對母親好,老人家願意看到這樣的結局嗎?這究竟是孝順母親,還是要把母親活活氣死?

五十多歲的人,在這個社會上已經歷練了大半輩子,早就應該學會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如果處理問題還這麼任性妄為,只能說明一點:

他本身是一個失敗的人,工作原本就不順心,而且和老婆的關係也很一般,辭職和離婚照顧母親只是一個藉口,純碎是為了掩飾自己的無能的藉口。


按照正常的邏輯,母親在老家,自己在外地,如果真的想孝順自己的母親,社會通常的辦法有三種。

第一種,也是最常見的辦法,自己如果在外面能賺來錢,父母親和其它兄弟姐妹們在老家過活,真的對母親好,就節假日經常回去看看老人家,平時給照看母親的姐妹們多出點辛苦錢。

第二種,也是最方便的一種,那就是把母親接到自己的身邊,可以隨時隨地孝順老人家,每天陪她說說話,散散步,讓老人家可以心平氣和地渡過最後的時光。

第三種,是比較時髦的辦法,如果真的走不開,或者家裡居住條件不夠好,可以每個月出千把塊錢把母親放到養老院,農村老家這樣的民營機構現在有好多,做的都是當地人的生意,服務非常不錯,鄉里鄉親,他們不敢亂來的。

關於任性的結局,舉個例子就能體會到。

水潤有個親戚就是這樣,他是家中的獨子,母親生他的時候已經將近40了,這在過去那種年代算是超級晚育了,再加上父親走的早,所以母子兩人的感情非常深。

後來,母親八十歲的時候出了車禍,行動不便,他就把生意停了和妻子回到老家照看母親。

他原來做生意的時候是賺了點錢,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母親雖然病病痛痛,卻一直在床上癱了10年。

他們一家人就這樣坐吃山空,等到母親去世前最後幾年,孩子又要結婚,買房子交完首付身邊就沒一分錢了。

那時候,他想重新做生意,但是人已經50多了,急躁和壓力之下,母親去世後不到一年時間,他就跟著走了,給家人留下無比痛苦的教訓。


所以說,世界上的事情從來沒有那麼簡單,五十多歲的人就應該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給家人撐起一片天地,任性行事最終只會一地雞毛,後悔不已!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