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食医》说,吃饭等于吃药吗?


几千年来,中医一直提倡以食为药,以食代药,药食同源。很多像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这部分人群,一日三餐把药当饭吃,然而聪明的人是一日三餐把饭当药吃。

什么是免疫力?

就此次疫情来说,由于缺乏抗病毒的特效药,而对症治疗并不直接作用于病毒,机体真正将病毒清除干净,依靠的还是免疫系统,从而达到人体自身真正的防御功能,我们称它为“免疫力”。

《食医》说,吃饭等于吃药吗?

《食医》说:真正的健康就是每天多一点点,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而不是亡羊补牢,更可怕的是亡了羊,还不会补救,而营养是身体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健康来自于一日三餐,它不但能有效保障机体免疫功的发挥作用,同时还能增强抵抗病毒感染能力。

据数据统计显示,人体95%的营养是通过肠道吸收,约80%的毒素靠肠道排出,约70%的免疫力由肠道掌控。那么,食医真的能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吗?

免疫力和食医有什么关系?

食医说,人体就是一个海、陆、空三层防御系统,能够对抗外界的侵袭。第一层就是人体空军防御系统,它是通过皮肤来对抗外界大约90%以上病毒和细菌侵袭,如果这些病毒不幸进入到体内,身体就启动第二层陆军防御系统,把外界来的这些病毒、病菌杀灭大半。

《食医》说,吃饭等于吃药吗?

而这人体第三层防线海军系统就是人类机体绝大多数的免疫系统。

食医说,以食代药,以养代医,药食同功。

所以免疫力抗体的蛋白质则完全来源于每天的膳食。这才是健康的源头。膳食是将不同药物与食物进行合理组方配伍,所调制出的具有治病和保健功效的特殊菜肴或者食品。它既有“药”的属性,也有“膳”的属性。

说到这里的时候,我记得去年10月份在广州,曾经听一个食医药膳研究者陈农夫说,“吃胃容量的三分之一,喝三分之一,留下三分之一的空,最后留下一份智慧。”我发现这个更比三分治7分养更显智慧。

当时我就被他对食医精辟的哲理所折服,他认为大家对中医有非常错误的看法,就是中医效果慢,从历史还是现今事实中看到,中医大多方面比西医药更快,真正专业的食疗跟中医药一样,效果都是非常快的,甚至多数人当天就有效,无效是人的问题,不是中医的问题,更不是食医的问题。

为什么食医和免疫力有关系?

因为这些黏膜分泌的黏液,以及我们自身细胞产生的抗体,都是蛋白质。而蛋白质的摄取,完全通过我们一日三餐的食疗。”食医说,自古传承就鲜明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中医只是把难吃的归为药,好吃的为食,所以才有药借食力,食助药威这一精辟论要,更能看出只是口感的分工而已,其实大家都是食物,所以真正的健康来源于“好吃的食借助难吃的食”来实现味养兼顾的一日三餐,从而实现源头上的健康,让保健品,化妆品都通通丢掉吧,回归整体自然健康美。

《食医》说,吃饭等于吃药吗?

“虽然人体不像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人体必须靠自己这张嘴,从一日三餐中把营养吃进去,最后吃出我们的抵抗力。听说为了实现中医食疗效果显著进行了历时17年研究,为了让千万营养熔于一炉,化繁为简,把良药苦口变良药可口,让我们的汤药走上餐桌,实现源头上三餐人人健康理念,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在全国各地都能享受这种健康,这次疫情可能就是一次食医药膳受到国家,全国人民的重视,也将是一次中医复兴的契机,不久我们将见证,收益于中医食医的复兴。

如何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食医说,要把一日三餐当药吃,而不能把药当饭吃,而食医的好处就是让人每天健康一点点,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免疫力。

《食医》说,吃饭等于吃药吗?


中医自古就提出《食医》。也是历代帝王将相的专属养生,最早都是为帝王配餐而盛行,所以健康来源于一日三餐,我们要把饭当药吃,而不是把药当饭吃。

食医说,欲以治疗先以食疗,如果食物配食不当,日积月累,就会从量变到质变,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