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中海地產:灣區三十餘載浮沉,“掉隊”的利潤之王能否逆襲?

中海地產:灣區三十餘載浮沉,“掉隊”的利潤之王能否逆襲?


中海地產:灣區三十餘載浮沉,“掉隊”的利潤之王能否逆襲?

根據億翰智庫華南分院發佈的《2019年1-12月廣東省典型房企銷售業績TOP50》榜單顯示,粵系老牌房企中海地產2019年在廣東省的銷售金額累計359.7億元,未能挺進前十,排名第12位,約佔集團銷售總額的10%。

圖:2019年廣東省典型房企銷售業績TOP15

中海地產:灣區三十餘載浮沉,“掉隊”的利潤之王能否逆襲?

中海地產1979年創立於香港,1988年開始向內地發展,進入深圳。中海地產作為我國最早發展房地產行業的老牌房企之一,同時也是最早佈局大灣區的房企之一。至今,中海地產已深耕大灣區三十餘栽,中海地產在過去的發展過於穩健,直到2019年才完成了泛大灣區11市佈局,從而錯失了搶佔大灣區紅利的先機。

表:截止至2019年底中海地產泛灣區城市佈局情況

中海地產:灣區三十餘載浮沉,“掉隊”的利潤之王能否逆襲?

中海地產在大灣區的佈局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88-2002年):只佈局一線城市;

第二階段(2003-2013年):穩步下沉,重倉佛山;

第三階段(2014年至今):規模快速擴張,加重灣區佈局


第一階段(1988-2002年):只佈局一線城市

深圳:堅持深耕

1988年8月,深圳中海地產有限公司成立,這是中海第一家內地子公司。1個月後,中海地產通過招拍掛的方式以總價816萬美元在深圳羅湖區獲得1宗宅地,後續開發為深圳海富花園。

中海地產始終堅持深耕一線城市,並重點佈局深圳。深圳中海在2002年以前共佈局了12個項目,其中大部分都在羅湖區、福田區和南山區三個區域。

表:1988-2002年中海地產在深圳佈局的項目

中海地產:灣區三十餘載浮沉,“掉隊”的利潤之王能否逆襲?


廣州:樹立標杆,打造品牌效應

1993年8月,中海首入廣州,併成立廣州公司。1994年中海開發了在廣州的第一個標杆項目——錦城花園。之後,中海又依據在香港的房地產開發經驗,首次引入住宅開發的環境設計概念,注重營造戶外社區空間,打造了中海在廣州的第二代標誌性產品——中海錦苑,廣受置業者的好評。

在2002年以前,中海在廣州並沒有過多注重規模上的發展,僅開發了錦城花園、中海錦苑和中海名都三個項目,但通過樓盤品質的不斷提升,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並逐漸在競爭激烈的廣州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


第二階段(2003-2013年):穩步下沉,重倉佛山

2002年之後,中海在大灣區的佈局開始進入初次規模擴張階段,2003-2013年間,只進入了中山、佛山和珠海三個城市。

中山、珠海:佈局緩慢,穩健發展

2003年,中海地產通過招拍掛拿地切入中山沙溪鎮,打造了第一項目——中海翠林蘭溪園。中海地產進入中山時間雖早,卻沒有過多拿地。2013年以前,僅通過招拍掛購入了3個項目。

中海2007年進入珠海以後,整體發展較為穩健。推出的首個項目——中海環宇城,位於珠海前山河畔,總規劃建面約48萬平方米,分多期開發,是珠海真正意義上的首個大型綜合體項目。之後,中海又在珠海陸續開發了中海富華里、中海左岸嵐庭等多個地標項目。

表:2003-2013年中海地產在中山和珠海項目數量

中海地產:灣區三十餘載浮沉,“掉隊”的利潤之王能否逆襲?


佛山:招拍掛拿地為主,聚焦臨廣區域

中海在佛山拿地的主要方式是招拍掛,首次進入佛山的區域是與廣州接壤的南海區,也是中海地產後續在佛山佈局的主要區域。

2004年8月,中海地產在佛山土拍市場上以近7億元的價格拿到了在佛山的第一個項目,後續開發為中海萬錦豪園項目。2005年10月,中海萬錦豪園一期開盤,當天成交485套單位,成交金額4.03億元。之後中海繼續重倉佛山,並相繼推出瞭如中海金沙灣、萬錦豪園、千燈湖1號等代表性銷冠樓盤。自進入佛山以來,中海銷售額一直居佛山房地產市場前列

表:2004-2013年中海地產在佛山招拍掛拿地情況

中海地產:灣區三十餘載浮沉,“掉隊”的利潤之王能否逆襲?


第三階段(2014年至今):規模快速擴張,加重灣區佈局

近兩年,由於中海集團內部的一些人事變動和戰略規劃調整,以及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公佈,中海地產開始在大灣區內提速拿地佈局。不僅在2016和2017年迅速完成了大灣區9市全佈局,還在灣區內增加了大量的土儲資源。

多元化完善灣區佈局

不同於以往中海地產僅通過單一的招拍掛拿地模式進駐灣區城市。此次,中海地產為完成大灣區全佈局,拿地方式多元並舉,涉及招拍掛、收併購、合作等多種方式。

通過收購中信地產進入東莞、惠州。2016年3月16日,中海正式收購中信地產,共獲得全國3155萬平方米的土儲資源,其中包括廣州、佛山、珠海、東莞、惠州和汕頭等多個灣區城市。

收購的東莞和惠州項目中,在售和待開發項目共有7個,總新增土儲建面約200萬平方米,總貨值近70億元。其中,惠州中海湯泉、惠州中海凱旋門等大盤項目,更是助力中海地產在2018年和2019年,連續兩年獲得惠城區銷售額冠軍。

招拍掛拿肇慶地王項目。2017年8月,中海地產一改往日利潤至上的穩健風格,以17. 065億元獲得新區地王項目,成功打入肇慶市場,。該地塊溢價率159%,樓面地價5657.25元/平方米,地價1244.6萬元/畝,首次突破肇慶1000萬元/畝的地價。

與碧桂園合作進入江門。在集團戰略轉型後,中海地產也逐漸加大了與其他企業的合作力度。2017年10月,中海地產首次進入江門,便選擇了同為頭部房企,且深耕江門多年的碧桂園合作,共同開發了碧桂園·中海瓏悅府項目。其好處是同時降低了打開江門市場的難度和項目開發所帶來的風險。

中海宏洋地產進入汕頭和清遠。此外,在2014年1月,中海宏洋以6.8億元競得汕頭市東海岸新城項目,正式進駐汕頭;在2019年7月,進入清遠。至此,中海地產共在大灣區佈局了11個城市。

表:中海地產首次進入東莞、惠州、肇慶、江門、汕頭、清遠的情況

中海地產:灣區三十餘載浮沉,“掉隊”的利潤之王能否逆襲?

利用資金優勢,加大灣區拿地力度

2014-2016年,中海地產在大灣區內的新增土儲項目僅有10個(不包含收購的中信地產的項目),在深圳和廣州兩地也僅各有1個新增項目,引得不少業內曾一度懷疑“中海是否要淡出一線城市”。

提出戰略轉型後,穩居盈利能力第一的中海地產,開始利用自身資金優勢,加碼大灣區投資拿地力度。2017-2019年間,中海在大灣區共新增了25 個項目,其中在深廣兩個一線城市共獲得9個項目。

根據中海地產2019年中期報告公佈,中海地產淨利潤率為26.7%,銀行結餘及現金為1120.4億港幣,淨借貸比率為35%,財務狀況穩居行業一流

2019年,在外部融資環境不斷收緊的情況下,中海地產繼續加快在大灣區的拿地節奏,共獲得8個項目。累計新增規劃建築面積132.14萬平方米,拿地總額為233.5億元,佔集團拿地總額的20.6%,且大部分新增項目集中在廣州和深圳。在投資力度、增加土地儲備等方面均展現了少有的“激進”態度。

表:2014-2019年中海地產大灣區新增項目數量

中海地產:灣區三十餘載浮沉,“掉隊”的利潤之王能否逆襲?

強勢補倉深圳

在過去幾年,中海在深圳房地產市場的存在感逐漸變弱,主要原因就是中海深圳過去拿地傾向於“淨地”,再加上深圳土地供應量逐漸減少,導致中海深圳可售項目短缺。

面對這一問題,中海深圳決定改變以往過於穩健的投資策略,加大深圳投資拿地力度。在中海2018年年度業績會上,中海集團董事長顏建國也明確表示:“只要深圳有宅地出讓中海都不會缺席,並且,還會積極投身到城市更新領域,多渠道拿地”。

目前。中海深圳公司組建多支拿地小分隊,任何優質土地,任何獲取方式都會嘗試。中海在2018至2019兩年內,通過招拍掛已獲得3宗地塊,拿地總金額116.8億元,新增總土儲建面40.4萬平方米。其中在2019年6月和11月舉行的兩次深圳“史詩級”土拍中,中海地產均有斬獲。

中海地產:灣區三十餘載浮沉,“掉隊”的利潤之王能否逆襲?

小結

總體來說,當前中海地產在大灣區的發展狀況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其一,從當前灣區銷售業績角度來看,在同為灣區本營的頭部房企中,中海地產已掉隊。對比碧桂園、萬科地產、保利發展在大灣區的銷售業績已達千億,中海地產因早年錯失了搶佔大灣區紅利的先機,導致業績表現並不亮眼。

其二,迎頭趕上完成灣區全佈局,並加大核心城市佈局深度,未來可期。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出臺,中海地產緊抓本次灣區發展的新機遇,依託自身健康的財務狀況和央企背書等優勢,快速擴大規模,尤其是加大深圳和廣州兩個一線城市的佈局深度,未來可期。


往期回顧:

房企灣區揭秘第1期丨陽光城:從一家房企中報看過江龍的大灣區佈局策略

房企灣區揭秘第2期丨新力地產:一城22盤,新力“惠州模式”揭秘

房企灣區揭秘第3期丨藍光發展:外圍蓄力,核心難入

房企灣區揭秘第4期丨旭輝集團:合作之王的灣區破局路徑

房企灣區揭秘第5期丨新城控股:入粵三年,基礎奠定,未來可期

房企灣區揭秘第6期丨融創中國:“準狠快”,灣區過江龍之首的三大成長秘訣

房企灣區揭秘第7期丨中國奧園:廣東大本營之外的糧倉如何分佈

房企灣區揭秘第8期丨世茂房地產:入粵九年,三階段,四轉變

房企灣區揭秘第9期丨龍湖集團:入粵六年,縱深初成,任重道遠

房企灣區揭秘第10期丨遠洋集團:“十年探索,百億跨越”背後的發展路徑

房企灣區揭秘第11期 | 金科集團:2年10盤的佈局之道

房企灣區揭秘第12期丨華潤置地:沉睡巨獅,已經甦醒

房企灣區揭秘第13期丨中國金茂:灣區佈局發力,2年拿下11盤

房企灣區揭秘第14期 | 綠地集團:政企合作破局,資源優勢明顯

房企灣區揭秘第15期 | 龍光地產:14年25盤,龍光在南寧是如何區域深耕的

房企灣區揭秘第16期 | 華潤置地:2年21個項目,華潤在東莞起飛了

房企灣區揭秘第17期 | 招商蛇口:曾經的“招保萬金”四大金剛之一,如今灣區佈局如何

房企灣區揭秘第18期 | 金地集團:“理科生”灣區佈局,有深耕,也有錯失

房企灣區揭秘第19期 | 雅居樂:揭秘“中山之王”的灣區佈局現狀

房企灣區揭秘第20期 | 中南置地:聚焦灣區三四線城市,善於合作借力

房企灣區揭秘第21期 | 中駿集團:商住並舉加碼,下沉灣區三四線

房企灣區揭秘第22期 |大灣區銷售過千億!解碼保利發展大灣區超級區域佈局路徑

中海地產:灣區三十餘載浮沉,“掉隊”的利潤之王能否逆襲?

———— / END / ————


億翰股份

億翰股份,專注於為房企提供發展戰略、運營策略顧問服務,已成為70%以上百強房企的顧問夥伴。

在行業多變時代,企業諮詢模式轉型之秋,億翰股份始終堅持以企業研究為抓手,專注於行業發展週期、企業運營模型和城市投資風險的研究探索,以求為房企在快速擴展、價值提升的道路上盡一份綿薄之力。

———— / JOIN US / ————

長按二維碼

關注億翰智庫華南分院

獲取華南區域最新動態

中海地產:灣區三十餘載浮沉,“掉隊”的利潤之王能否逆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