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上百萬人蔘與催貨螺螄粉,疫情期間速食食品“爆紅”

螺螄粉萬萬沒想到,自己也有今天……

萬萬沒想到,這些日子發不出貨的,除了口罩,還有螺螄粉。

近日,“螺螄粉還不發貨”被頂上熱搜,字字句句都是吃貨們對於美食溢出屏幕的渴望。

上百万人参与催货螺蛳粉,疫情期间速食食品“爆红”

宅家一個月,由於無法外出就餐,日常外賣、採購也不如以往方便,速食食品在這特殊的情況下被逆向激活,銷量暴漲,甚至在網上一度脫銷,不得不通過預售才能訂到。

速食食品火了,我買的螺螄粉還要等40天才發貨

“只是發了一碗螺螄粉而已,卻引起無數人的羨慕。”胡朵在朋友圈上傳了一張吃螺螄粉的照片,很快便引來眾多好友的留言。其中有個朋友評論說:“我買的螺螄粉還要等40天才發貨!40天我螺螄都能養一批出來了。”

吃貨們的迫不及待直接反映在外賣數據上。根據餓了麼2月25日公佈的數據,近一週螺螄粉的外賣訂單環比飆升了58%,而且大多數都是送往寫字樓。增長前五的城市為南京、桂林、廈門、長沙、北京。

在線下餐飲門店尚未完全復工的情況下,除了外賣,能夠享用美食的方式,還有網購半成品後自己加工。

吃貨宅家都在吃什麼?1月24日至2月2日,京東平臺的方便食品成交金額增長3.5倍,蘇寧的自嗨鍋品類銷量同比大增370.27%。2月3日至17日,淘寶上,螺螄粉、火雞面、方便麵、自嗨鍋、自熱小火鍋、酸辣粉等速食食品進入熱銷榜單前十。

上百万人参与催货螺蛳粉,疫情期间速食食品“爆红”

吃貨們高漲的購買熱情,很快讓速食食品的庫存告急。記者在淘寶上搜索幾個知名螺螄粉品牌的官方旗艦店,都已標註了“店鋪預售”字樣,有的發貨日期甚至已經排到了4月4日。同時,購買自熱火鍋也並非易事,店鋪預售的排隊同樣需要等待至3月10日之後。

於是,“螺螄粉還不發貨”上了熱搜,各大螺螄粉品牌只好紛紛在評論區道歉認錯,底下則是一眾網友“求求你快發貨吧”的呼聲。甚至2月21日曾發佈 “轉發送螺螄粉” 微博的淘寶店鋪,面對“螺螄粉背後女人們”的熱情,不得不在2月24日“打下欠條”。

"我土生土長的廣西人做夢都不會想到,竟然有一天在廣西吃不到螺螄粉。"有網友如此感慨。

上百萬人參與催貨的螺螄粉:它們在哪裡呀?

其實,和許多“復工難”的企業一樣,螺螄粉廠家也面臨著不少難題。

廣西柳州市螺螄粉協會會長倪銚陽稱:“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市場需求量非常大,但很多企業的工人都沒有到位;其次,有些食材還沒跟上,有些包裝材料也沒有辦法及時補充,所以現在產能也低。”

“今年銷量已經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但產能僅恢復了70%,報表顯示目前已經缺貨600多萬包。像我們每天能生產出5萬包來,供本地市場都供不應求。”廣西柳州一廠家稱:“因為疫情,原材料比較緊張。其中最缺的是幹米粉,米粉廠也就開工了三四成。”

另一廠家表示,物流也比以往慢了:“原來兩三天就可以到消費者手上,現在可能要一個禮拜。”

2月21日,為緩解柳州螺螄粉企業用工緊張等問題,廣西柳州市魚峰區組織近200名志願者進入7家企業,支援企業復產復工。

上百万人参与催货螺蛳粉,疫情期间速食食品“爆红”

工人與志願者正在生產線上忙碌。 朱柳融 攝

志願者黃熹玥進入柳州市螺狀元食品有限公司,協助粘貼快遞單。“看到‘螺螄粉還不發貨’登上微博熱搜,我們柳州人也很著急,希望出一份力讓他們快點收到貨。”黃熹玥表示,和其他3個志願者一起半小時貼400單,效率還不錯。

速食食品咋就突然“爆紅”了?

在這個不能串門的春節,根據中國餐飲協會消息,93%的餐飲企業都選擇關閉門店,其中73%的企業關閉了旗下所有門店。為了減少非必要外出,大部分人選擇在家下廚。

一個“饞”字,永遠是美食界的第一生產力。

在對涼皮蛋糕油條下了一圈手之後,很多人難免會懷念一些重口味。同時,許多年輕人復工後脫離了父母的“投食”,吃飯不便又對外賣存有顧慮,只需要十幾分鐘左右,就能製作出配料豐富的螺螄粉或者有著“沸鍋”效果的自熱火鍋,對吃貨們來說可謂是相當友好。

上百万人参与催货螺蛳粉,疫情期间速食食品“爆红”

廣西柳州螺螄粉企業復工,每天檢查3次體溫。中新社記者 王以照 攝

“疫情期間,消費者無法外出聚餐、食物貨源缺乏,因此包括京東超市、天貓超市等在內的線上自嗨鍋訂單量增加了200%-300%,”自熱火鍋的頭部品牌自嗨鍋創始人蔡紅亮說,“其中有部分新顧客嘗新,還有部分老顧客進行囤貨。”

疫情過後,速食食品還能繼續紅火嗎?

說到因為疫情紅起來的速食食品,就不得不提速食界的“前輩”方便麵。據凱度消費者數據,在17年前的非典疫情期間,方便麵在疫情高峰期滲透率激增,疫情控制後回落。

上百万人参与催货螺蛳粉,疫情期间速食食品“爆红”

非典期間方便麵滲透率變化。

有人表示,隨著消費升級,吃油炸食品的人越來越少,方便麵行業近年來遇到不小的困難,“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方便麵行業起死回生了”。據統一集團的工作人員介紹,疫情期間,他們的方便麵銷量,線下同比增長了50%,線上則超50%。

但螺螄粉十幾元一包的均價並不比街邊小飯店有太大的價格優勢,也比“前輩”方便麵要貴出許多;主流價格區間在20-30元的自熱食品和一次外賣價格相當。

口味的同質化、消費場景有限,方便麵行業曾經走過的路,或許新興速食食品也無法避免。近期社交網絡上“想吃火鍋”“想吃烤肉”的聲音已越來越多:憋壞了,在疫情結束後,要衝去自己喜愛的餐廳,好好享受一番。

你近期都吃過哪些速食食品?有沒想念的餐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