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平安福有坑不好,你倒是說說怎麼買保險?

一般人買保險一般經歷以下幾步

1、保險意識開始覺醒,但完全不懂保險

2、身邊有幾個親戚朋友在幹保險,被動“吸收”了信息

3、覺得他們不夠專業,到某度、某乎、某短視頻平臺上看看,問問

4、確定自己的預算,決定購買幾份保障給自己和家人


第3步到第4不,經歷了什麼?

N多產品的比較,N多條款的研究。

在選購保險的路上越走越遠 —— 想找到“最好”的產品!


“哪個保險產品最好?”這是一個開放式的問題,答案是不唯一的。完美的產品本來就不存在的,如果有,那是我們的“現金”。


“買保險不是買產品?那怎麼搞?你說說怎麼買?”


平安福有坑不好,你倒是說說怎麼買保險?


買保險需要兩個原則

一、保障要全

保障要全有兩層含義,一家裡的人要保全,二每個人的險種要保全。

家裡的人要保全——

看看這個家庭結構圖,請問你能“捨棄”誰? 類似的問題是,你媽和你老婆掉水裡了,你會先救誰? 可能部分大鍋自己都還不會游泳呢!


平安福有坑不好,你倒是說說怎麼買保險?


每個人險種要全,意外險不保疾病,重疾險不是生病就賠。

簡單說,經濟支柱,買壽險、重疾險、意外險、醫療險就能實現風險轉移,全面保障的需求,才有安全感。

老年人至少買醫療險 和意外險。

兒童至少買醫療險 和意外險。


二、保額要足

保險買了,保額不夠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那問題來了,這麼多人都要買,還要每個人都買足夠的保額,多少才是足夠呀?

保額沒有統一標準,當然越多越好,但保額高保費也高,保費高了家庭壓力就大了。所以保額需要根據家庭實際情況來計算。


比如現在讓你一次性準備一筆錢,留給老婆、孩子、父母,還清房貸、車貸,就可以無牽無掛去流浪了,那這筆錢多少才夠?

1、你和老婆、孩子一家三口一個月生活費 1萬元,一年12個月,一年12萬,10年120萬。

2、每個月給雙方父母,一邊500,一個月1000,一年1.2萬,10年12萬。

3、孩子幼兒園到高中讀公立,大學國內普通大學,一年學費加生活費、路費2.5萬,4年10萬

4、目前車貸沒有,房貸一個月1萬,還要20年,是240萬。

5、已有存款為0,不要笑,都轉成了“資產”了。


以上 1+2+3+4+5 = 10年日常開銷120萬 + 10年贍養父母12萬 + 子女教育10萬 + 房貸240 - 已有存款 0 = 382萬 = 壽險額度。

和老婆收入算1:1,那這些費用分攤,一人一半,也就是每人要負擔近200萬。這200萬也就是壽險的額度。

PS:為什麼是10年開銷 和 10年贍養父母?

撇下這麼一大家子,妻子要上班,要照顧家庭,要照顧雙方父母,給個緩衝期吧,一半的收入沒有了,原有的一家三口的生活品質不能因為少了一個人就下降太多呀?還可能,少了一個人,老婆自己要上班也要照顧家庭,需要外請一個保姆來顧家。


但是就這樣一筆賬,很多人都算不清?不信,你算算你一年吃飯花多少錢?

別去找支付寶、微信消費記錄一筆一筆記賬了,有更為便捷的計算方式是按頻率來估算(下回分解)。


除了壽險,其他險種如何計算保額?

醫療險——醫療費用的全面覆蓋,有社保也要買

小病小痛社保報銷了。但很多進口藥社保目前還不能覆蓋,且重大疾病醫療費用很高,幾十萬起步,足夠拖垮一個家庭。希望醫生在問你需要選擇什麼藥時,你能大聲說,用最好的,我有“錢”(保險)。


重疾險 —— 重疾家庭的收入損失

不幸患病,大額費用醫療險報銷了,但一時半會還不能去上班呀。公司沒開除,也不發工資了,那這時候有個“天使投資”給你一筆錢,囑咐你好好養病,你老婆孩子父母我幫你養了,你的房貸我來負擔了。

這筆錢就是 >= 年支出(包括日常+還貸支出) * 5倍

這下,你能放心好好養病了。這個天使就是“重疾險”。

PS:為什麼是5倍。醫學上有個指標,癌症如果5年不復發,就是完全好了。


意外險 —— 意外傷殘或身故的賠付

突發狀況除了疾病還有意外。比你去“流浪”的情況還慘的是,你因意外事故在病床上,不僅沒有收入還需要僱保姆來專門照顧,可能還得常年去康健。

所以意外險的額度一定要高, 意外保額 ≥ 壽險保額


“怎麼買保險”,以上就是除了產品之外需要考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