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極簡主義斷舍離 做“減法”的高級智慧 舍了什麼又得什麼

荀子說:“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你需要的東西越多,就越容易迷失在物品之中。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受日本禪院生活的啟發,總結出了一套從整理雜物到整理人生的“斷舍離”之道:

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

舍=捨棄堆放在家裡沒用的東西;

離=脫離對物質的執念。


“斷舍離”並不是單純地處理雜物、拋掉廢物,而是在充滿閉塞感的人生長河裡喚醒“流通”的生命氣息。而“生命機制”就是新陳代謝的機制,一種最原始、最根本的宇宙規律。一個生物體的代謝機制決定了哪些物質是有營養的,而哪些是有毒的,進而不斷吸收營養排除毒素,依此不斷,循環往復。


極簡主義斷舍離 做“減法”的高級智慧 舍了什麼又得什麼


物質上,只擁有自己需要的最少量


托爾斯泰也曾經說過:慾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人生最大的苦惱,不是在於自己擁有得太少,而在於自己慾望太多。慾望本身不是壞事,但慾望太多,而自己的能力又達不到,就會構成長久的失望與不滿。


在現代社會里,我們都覺得擁有更多的財物,才能擁有足夠的安全感。這種想法有一定的道理,食物、水、衣物和住所等,是我們生存所必需的。但是,事實上,真正生存所需的物品其實很少,家財萬貫,一日不過三餐;廣廈萬間,夜眠不過三尺。


隨著消費水平和購買力的提高,我們每天被各種廣告包圍,購買了很多不是必要的東西,買來時滿心歡喜,可是很快就被遺忘在一邊,佔用空間,扔了可惜,可是平時又不大用得到,僅僅是滿足了一時的渴望和佔有慾。某位哲學家曾說過“人們總是習慣思考‘有效性’,卻往往忽略了

作為‘有效性’前提的‘必要性’”


心靈上的“斷舍離” 成為更好的自己


“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涼風冬聽雪,心中若無煩惱事,便是人間好時節。”這就是極簡主義怡然自得的境界。


心靈上的“斷舍離”,生活中無論遭遇什麼困境,工作上無論碰到什麼難題,內心被壞情緒肆意擺弄時,如果能狠心的“斷舍離”,驅走烏雲,才能心如明鏡。 拋掉過去的不愉快記憶,輕裝前行,就可以去體驗更多的新的事物,遇見下一站美好。因為只有當心如明鏡的時候,才能客觀的觀察眼前的人和事物,感知和活在當下。


極簡主義斷舍離 做“減法”的高級智慧 舍了什麼又得什麼


斷舍離的取捨,推動你理性思考,強化你的價值觀和方向,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真正想要的什麼,提升決斷力和行動力,提升自信。丟掉東西的時候會猶豫,萬一將來用的著呢。原來的工作不太好,但是我拋棄掉,未來可能找不工作。現在的男朋友雖然經常吵架三觀不合,但是分了,我可能找不到下一個。面對真實的自己,不迴避問題,不糾結痛苦。


獲得自由感。為什麼要通過斷舍離騰出空間?空間被各種堆積的物品佔滿,或者心理有東西太多煩惱佔據,會讓你們有壓迫感,沒有呼吸的自由的感覺。就像演講要停頓,留給聽眾聯想和思考的空間。一幅畫的留白,給欣賞畫作的人以遐想空間。人和人之間,也要保持適當距離,給彼此的心靈留下一點空間,讓彼此都感覺自由。


極簡主義斷舍離 做“減法”的高級智慧 舍了什麼又得什麼


專注對你最重要的事情


在一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科技帶來便利的同時,我們的生活沒有被簡化,反而讓我們的注意力更加分散。各種手機應用,時不時的看消息,刷朋友圈,看社交媒體的碎片內容。


就像心態浮躁的小孩子,看到兔子就想追兔子。正在追兔子,旁邊躥出一隻鹿,他又想追那隻肥大的鹿。這時一隻野雞從頭上飛過去,他又想彎弓射箭打下野雞。孩子就這樣看到什麼想打下什麼,結果一個也打不到。回頭想找一開始看到的那個,動物們早跑沒影了。忙了一天,他兩手空空。 避免貪心,才會捕獲獵物。


當你需要關注的事情沒那麼多且雜時,你就可以更容易地為生活中那些給你巨大滿足感的事情騰出空間和時間。但在這之前,你必須確定這些東西是什麼。比如你人生中最看重的三件事是健康、家庭和我在技術方面的事業。然後把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些事情上。


專注對你最重要的事情,還意味要學會拒絕。人最寶貴的就是時間,只有這麼多時間,不要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填滿。“對不想做的事情說不。”詹姆斯·阿爾杜切James Altucher曾寫過很多文章說“不”,以釋放時間,金錢,精力等。每個人都“如此忙”,但實際上沒有人做任何事。 說不,可以騰出時間對真正重要的事情說“是”。他說,“當你開始對不好的事情說“不”時,“是”每天都會增加。 它會自動以利息的方式在非美國銀行進行復利。”


極簡主義斷舍離 做“減法”的高級智慧 舍了什麼又得什麼


極簡人際關係


極簡主義者試圖消除消極關係,轉而支持積極關係。 這意味著要淘汰那些使你失望的人,而要由那些使你成長的人來代替。


失業,破產的時候,你會發現那些所謂的朋友,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樣。這時候,你會選擇,花更多的時間和你愛的、愛你的一小群人在一起,他們關心的是你這個人,而不是你的職位,工作關係,利益關係。


與一些不想產生聯繫的人建立了聯繫,自己的思想、行動和真正的內心需求錯位越來越大,並且越來越擺脫不了這個社交泥潭。


我們常常會忽略的是,生命是有限的,時間和空間也是有限的,可用的能量也是有限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極簡主義思維生活方式。精選值得我們花時間的事情和人,將這些事情做到極致,對我們愛的人付出最真的情感,給予這些人和事最多的時間和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