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老伴過世,本需陪伴,孩子卻只張嘴要錢。老人:這種習慣,不慣著


老伴過世,本需陪伴,孩子卻只張嘴要錢。老人:這種習慣,不慣著

【1】兒女從小到大的“反差”

胡阿姨和老伴兒退休之前有些積蓄,退休金也不低,老倆生活上經濟條件比較寬裕。從崗位上退下來之後,賦閒在家,沒事做點兒自己的事兒,日子也算充實。

胡阿姨他們有倆孩子,一兒一女。倆孩子畢業也都回來了,跟父母在一個城市生活。

老大是女兒。女兒小的時候,胡阿姨對她管教的特別嚴。女兒性子又比較擰,從上初中、一直到高中畢業,這六年裡沒少跟父母吵架。誰知到外地一上大學,女兒就跟變了個人似的,幾乎天天跟家裡聯繫。那個時候電話還不普及,女兒一個禮拜能給家裡寫三、四封信。後來畢業之後,回到了爸媽身邊。

老伴過世,本需陪伴,孩子卻只張嘴要錢。老人:這種習慣,不慣著

女兒的變化,讓胡阿姨和愛人很欣慰,也有些“慶幸”。在他們眼裡看來,女兒這是懂事,知道小時候爸媽的管教也是為了她好。如果女兒不懂得這些,一飛出去,回不回來不說,弄不好還對他們心存怨念。

兒子小時候是爸媽眼裡的“寶兒”。兒子挺聰明,學習好,成績一直都不錯,也不給家裡惹事,讓胡阿姨覺得挺省心,管的不像對女兒那麼嚴。但有時候胡阿姨也很奇怪——孩子小時候和長大之後,為什麼都是“反”的?兒子小時候聽話,等到畢業回來工作之後,對父母反而不太親。家裡大大小小需要幫忙的事兒,基本上都是大女兒操持,兒子很少過問、幫把手。

這也是退休之後,唯一讓老倆心裡頭琢磨惦記的事兒。

【2】一個“小賬本”

讓胡阿姨他們心裡不舒服的一件事兒,就是女兒經常隔三差五就過來看看他們、陪他們吃吃飯聊聊天,兒子經常一兩個月見不到一面。而且有時候更讓老人覺得不得勁的是,兒子回來都是有事兒求助。

老倆對這倆孩子,基本上是比較公平的,尤其是不想因為財產上事兒,讓倆孩子覺得有偏有向。胡阿姨有一個“小賬本”,這個賬本是給兒子女兒看的:

賬本上記錄的不是孩子給他們“孝敬”多少,而是他們“支援”孩子的數字:

老伴過世,本需陪伴,孩子卻只張嘴要錢。老人:這種習慣,不慣著

“這個小本,對你們倆孩子是公開的。

我沒有記你們給我和你爸買什麼東西、花多少錢。為什麼?我們不給你們提什麼要求,你們來,我們高興。工作忙、來不了,也沒事。這個是你們的心意,你們心裡有數就行了。

為啥記錄的都是我們給你們的?比如,這是外孫上學了,我們給的三千塊錢,給閨女了。兒子,這是你朝我們要的五千,說是買個什麼差的錢。

你們倆的數不一樣,兒子你的多。

我和你爸手頭那點積蓄,到時候都留給你們姐弟倆平分。這些已經給出去的錢,到時候得算進來。

別怪媽事兒多,這麼做,對你倆才是公平的。

當然,從我們心裡,也是希望有時間你們就多過來,我和你爸年紀都打了,咱們一家人在一塊兒多呆呆。”

姐弟倆其實對這種事情都不太以為然,但內心的想法完全不一樣:

姐姐從小雖然挨訓比較多,但是能體諒父母的用心。長大成人之後,懂得應該回報父母的恩情。弟弟是沒感覺:從小爸媽給的比較多,在他心裡,給點都是應該的。

【3】兒子的“習慣性操作”,讓老人寒心

2014年,胡阿姨的老伴兒因病去世了。

家裡忙成一團糟。處理完後事,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是女兒陪著胡阿姨。為了照顧老人方便,女兒乾脆就搬過來住了,這樣屋裡多一個人,起碼能讓老人感覺不那麼孤單。

兒子依然是常規操作,他自己已經習慣了:父親剛去世的時候,回來的還頻繁一些。稍微緩和一點了,又變成“無事不登三寶殿”——但凡回來,肯定是有事兒。

之前老伴兒在的時候,胡阿姨對兒子這種態度就有一些意見,只是沒有提太多而已。現在愛人走了,對家人陪伴的心理重很多。兒子對待她的這種態度,讓她心裡非常不舒服。

老伴過世,本需陪伴,孩子卻只張嘴要錢。老人:這種習慣,不慣著

一天晚上,兒子回來了。一家人吃完飯,兒子對胡阿姨說:

“媽,能再借我點錢不?”

胡阿姨問了一句:

“又幹什麼?”

兒子說道:

“是這麼個事兒。你也知道,現在孩子上課外班挺貴的。前段時間我給你孫子報了個興趣班,一下子要交一年的費用,大概兩萬多塊錢。我們的錢存著定期呢,取出來不是虧了麼?想週轉一下。”

老伴兒走了,胡阿姨本來心理上就一直過不去這道坎。聽著兒子又張嘴要錢,強壓著火回了一句:

“我那點存款也是定期,現在取著也麻煩。”

兒子愣了一下,“不死心”的說道:

“媽,你們存的錢,要那點兒利息也頂不了大用。我這不是著急用麼?要是晚幾天,人家就讓這兩天交錢,過了日子就報不上了。”

兒子的話讓胡阿姨有點火:

“什麼叫我們存錢的利息沒大用?你有沒有?既然都是著急的事兒,你還在乎你那點利息?

你總這樣。之前你爸在的時候,我們還能相互幫襯著,互相照料。現在你爸走了,你沒想想自己該做點什麼?你有沒有考慮過我想要什麼?”

誰知兒子接下來的話,讓胡阿姨徹底寒心:

“媽,我真著急用。這麼著,我不用你的了,我要我爸的總行了吧?我爸應該也有錢吧?他的錢裡面,可是有我一份的。”

姐姐在一旁聽著,一開始還想著打個圓場,實在不行她借給弟弟點應急。一聽弟弟這麼說話,女兒也火了:

“你怎麼說話呢!爸這才走沒幾天。你要爸的,媽都沒說什麼,輪得到你麼?”

看著兒子欲言又止的表情,胡阿姨沒給他說話的機會:

“你說的,沒毛病。你爸有存款,講法律,裡面有你的份兒。

你上班了吧?你不幹活,單位給你發工資不?為什麼到家裡,不想也不幹,張嘴就要?”

兒子還是得空插了一嘴:

“你們是爸媽啊,一家人,用得著這麼功利麼?”

聽到這些話,胡阿姨反而冷靜了下來。只是看了一眼兒子,說了兩個字:

“出去。”

【4】分產

胡阿姨很寒心。

老人幫孩子是應該的。難道孩子孝順老人就不應該了麼?老人並沒向孩子們提出過什麼要求,孩子反而一直把從父母那裡索取當成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且居然把母親的拒絕看成“功利”。

這件事對老人的觸動很大。經過這個事情之後,兒子有多半個月沒來過,也沒聯繫過。

幾周之後,胡阿姨給兒子打電話,把他叫過來了。胡阿姨拿出她的小賬本,對著倆孩子說道:

老伴過世,本需陪伴,孩子卻只張嘴要錢。老人:這種習慣,不慣著

“我把這些帳拉了一下,今天咱們把話說明了。今天我給你們說三件事兒。

這是你的賬,這是你姐的賬。你們自己看看,對一下,有沒有媽記錯的。兒子你自己看看差多少。你姐從來沒朝我們要過一分錢,這些錢都是我們給出去的。你的裡面,差出來的錢數,全是你張嘴要的。這是第一件事兒。

第二件事兒,我把我們倆的積蓄也理了一下,今天給你們也把底透了。兒子你不是說你有份麼,你說的沒錯。你應得的那份兒,扣掉你比你姐多出來的,剩下是你的。我這話說明了吧?你們要是現在想要,就給你們。現在暫時緩緩,就還放到我這裡保管著。

最後一件事兒,這個房子。我提個要求,現在全過戶到我名下。什麼時候等我走了,再說。”

兒子看到這些賬,跟姐“差”那麼多,有點不高興了:

“媽,這怎麼能算進去?這應該算咱們家共同的花銷吧?再說,當時你們給的時候也沒這麼說啊。”

胡阿姨不想多解釋什麼。只簡單回了幾句:

“不是我們給的,是你張嘴要的,別搞混了。之前就跟你們說過這個賬本的事兒,你們應該聽的很清楚。

我剛才說的這幾件事,對你們姐弟倆是公平的,對我也是公平的。”

老伴兒走後,財產分清楚了。胡阿姨讓女兒辦的房子的事情,過戶到胡阿姨一個人名下。

兒子沒好意思讓胡阿姨現在把錢都打給他,女兒也沒要。

事情處理妥當之後,胡阿姨寫了一份遺囑:

屬於自己的財產,全留給女兒一個人。

這件事兒沒有跟兒子提起過,因為沒有任何必要。

【5】結語

通過胡阿姨家庭這個事兒,有幾點提示:

1.任何一個家庭,講的都是“公平”。

“你是父母,就應該給孩子”、“你是孩子,就應該照顧父母”——這些話的道德層次太高了,現實中往往不是這樣:人都是要講求公平的,就像那句雞湯的話——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胡阿姨舉的那個例子很形象:想掙工資的都知道得幹活,對外如此,為什麼對家人就可以白要不給?

老伴過世,本需陪伴,孩子卻只張嘴要錢。老人:這種習慣,不慣著

拿胡阿姨家來說,孩子有困難,幫把手,是父母對孩子的付出,那個“小賬本”,不是老人有多麼計較,相反,恰恰是在老人心裡希望體現出公平;沒有記孩子們給他們的賬,是因為他們更多想得到的,是孩子的心意。

再看看兩個孩子,女兒天天陪伴,兒子有所取的時候才出現,如果老人平均分,對兩個孩子公平麼?女兒如果再不懂事、計較這些事情的話,老人還可能有依靠麼?所以,不能用不公平傷害孝順孩子,否則最後倒黴的肯定是老人。

就像有些朋友講過,好處全給兒子了,養老全靠女兒,女兒不養就是女兒不孝——女兒真狠下心來不養了,你最多也就是譴責一下,最後受傷害最大的是誰?結果顯而易見——天平斜了,倒下來砸的是自己的腳。

2.應該學會使用鼓勵子女孝順的工具手段。

胡阿姨把財產理清楚之後,做了一個動作:寫了一份遺囑。做這個動作,是為了能夠把財產留給女兒,而不是再按照法定繼承的方式,由倆孩子平均分配。

遺囑這個工具,更加鮮明的表達了老人的意思。當然,這個意思在生前要不要跟子女說,看自己的決定。

遺囑雖然全部是個人的意思,給誰都行,但是,依然要體現出公平。

曾經有這麼一個真實的事情:老人寫遺囑的事情誰也沒說,一直由女兒女婿照顧,直到百年。女兒本以為是平均繼承,誰知道兒子拿出一份老人訂立的遺囑,而且還是有效的,指定由兒子繼承全部——結果雖然跟老人已經沒什麼關係了,但是最終的後果就是,子女不相往來。

切記:不考慮公平性的遺囑,保護不了自己,更保護不了好孩子。


99%以上的家庭都會面臨繼承問題!請關注“一紙家書”頭條號,持續為您講述身邊的遺囑、繼承故事,為您系統講解遺囑、繼承專業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