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且等花開 共盼春來——濮陽市開德小學心連心家校共育空中課堂


且等花開 共盼春來——濮陽市開德小學心連心家校共育空中課堂


且等花開 共盼春來——濮陽市開德小學心連心家校共育空中課堂

 

2月25日晚8:00,濮陽市開德小學教師王曉紅,利用希沃白板5在線直播的形式給全校老師和家長分享了一節家校共育課——《且等花開 共盼春來》。王老師首先感謝各位家長朋友在抗疫期間對學校各項工作的支持與配合;其次指導家長可以在與孩子共處時間裡做孩子的六“科”老師,進而全方面、全方位助力孩子身心健康成長;最後用開德小學家長陳振先生作詞作曲並參與演唱的歌曲《同樣的希望》結束了這次家校共育分享課。直播課堂上家長朋友在留言區積極與王老師互動交流,並表示這堂家校共育課是一場“及時雨”,受益匪淺;更加為今後在家庭教育孩子方面指引了方向,同時表示一定積極配合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孩子的“N”科老師,家校共育共同助力孩子在全民戰“疫”中收穫成長。

開德小學家長陳振先生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抗疫歌曲《同樣的希望》

尊敬的家長朋友:

大家好!

這裡是濮陽市開德小學心連心家校共育空中課堂,我是主講人王曉紅。

首先是感謝大家,感謝您在全民抗疫居家的日子裡,密切配合學校、班主任完成各種表格填報,接龍回覆各種信息上報工作;“停課不停學”線上課堂開始以來,感謝您耐心地陪伴在孩子身邊,完成各項學習任務,並創新性陪伴孩子們完成一項又一項的特色作業。老師們隔著屏幕看到孩子們認真上課的樣子,批閱著孩子們每日打卡上傳的書面作業,心裡滿滿的都是感動,感謝您在特殊又漫長的春節假期,對孩子的付出!謝謝您!

2020年的這個春節假期很漫長,沒有慶祝,只有靜默。對家長朋友來說,沒有家庭聚會,沒有朋友聚餐,也沒有人討論學區房與“起跑線”。所有人都回到了原點,我們開始關注生命,關心健康。

這個特殊的假期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次不同尋常又難忘的經歷。一切戶外活動取消了,各種興趣班不用去了,學校停課、在家上學……前段時間朋友圈有一段話很火,這段話是這樣的:全民成了廚師,醫護成了戰士,公務員成了門衛,老師成了主播,家長成了班主任,只有孩子們,依然是神獸。這段話很火是因為它足夠寫實,試問大家是不是如此?至少我是,很榮幸地成了一位18線的女主播。

大家都知道:每一個家庭都是一所學校,每一個家長都可以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特殊時期,其實您可以做孩子的這6“科”老師。

一、做孩子的“衛生與健康教育”老師

疫情期間,個人衛生是被提及最多的話題之一,“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等等,這些衛生好習慣成了防控疫情的關鍵。

可能家長在平時重複、嘮叨了無數次都未必有效,但現在學校、社區、各種媒體都在反覆強調良好生活習慣對防止疫情的重要性,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認知水平和知識接受能力,讓孩子瞭解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知識,並以身作則,和孩子一次次地把這些習慣做到位:從公共場所回到家以及飯前便後認真洗手,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打噴嚏或咳嗽時曲肘遮住口鼻,外出佩戴口罩等。在上週咱們學校還佈置了讓孩子熟練掌握如何正確帶口罩和七步洗手法,從各班班級群反饋情況來看,各位家長和孩子都很重視這件事,我們這麼做就是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做孩子的習慣養成老師

這個“加長版”的寒假,孩子們和家長們都沒有閒著,為響應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我們的老師們也是提前將課程備好,給孩子們通過網絡教學、批改作業,盡職盡責。如果在假期裡在家放任了孩子,會讓孩子養成很多不良的學習、生活習慣。等春季開學回到課堂上,孩子會很不適應嚴肅、緊張的學校生活,甚至會影響到整個學期的學習。

從昨天開始,家長朋友已經開始全面復工上班了,您不在家,監管方式和力度都和之前的朝夕相處時不一樣了,這時候我們家長可以幫助孩子一起把一日生活、學習安排具體到一張精細的作息時間表上,清楚列出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學習,什麼時候鍛鍊身體,什麼時候娛樂遊戲,完成的時間節點羅列清楚,下班後您檢查驗收即可,一定要有更多的鼓勵,相信孩子可以信守承諾並做好,鼓勵、督促孩子養成好習慣。

特別重要的是,一定要全家人一起培養好習慣,千萬不可家長只是管束孩子,當然了,相信我們的家長不會這樣做。

這個時候是和孩子談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好好學習最佳時期!疫情給出了最好的答案,我們可以堅定地告訴孩子:要做一個像鍾南山教授那樣有知識的人,知識不僅能改變我們的生活,還能救人於水火。當危險來臨時,你不是害怕,而是用知識去武裝自己,戰勝危險。這時候知識就是力量,這樣的例證比天天提醒要有用而且實際得多。

三、做孩子的信息技術老師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社會,當孩子走過來,問從早到晚都捧著手機的你——到底發生了什麼讓你或悲憤或焦慮或偶爾欣慰的時候,千萬不要試圖用一句“你還小,不懂”來打發或搪塞他。我們的孩子都是信息社會的“原居民”,他們有權利瞭解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一切。

讓孩子和你一起利用電子設備,來高效查詢信息——譬如每日新增確診人數的圖表;來思辨和評價信息——譬如紅十字會的行為;來靈活使用信息——譬如為微博上或朋友圈一些求救者提供匹配的幫助信息與資源,孩子的表現將超出你的預期。趁此機會提升孩子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四、做孩子的情緒管理老師

恐慌和緊張情緒和“新冠病毒”一樣有一定的傳染性,家長如果不能調節好自己的負面情緒,也可能會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更加不安和緊張。

疫情期間,孩子需要持續待在家裡,外出活動減少,不能和同伴一起,他們的負面情緒也可能會持續累積和積壓。

家長要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及時進行正面疏導和緩解,也可以通過運動、音樂、閱讀、親子游戲來幫助孩子減壓。疫情面前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活力和資源。不管我們處在疫情風暴的哪個位置,都要心向光明面向未來。

五、做孩子的風險教育老師

今天的孩子們都是被呵護著成長,他為什麼需要了解風險是什麼?千萬別說這事和孩子無關,孩子本來就是社會的一員,他也需要關心國家大事,尤其是和每個人都有關的事。

在眼前這段特殊日子裡,給孩子們引入一些“風險教育”,正是時候。哪怕模模糊糊地多懂得一點,都是有益的——“風險”是什麼,有可能以什麼方式到來,常見的、不多見的風險各有哪些?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很多不確定因素的的地球上、空間裡,社會的發展變化十分複雜。對每個人來說,風險隨時會出現,大環境的風險例如火災、地震、洪水、流感,以及今日的新冠病毒等等。個人風險有人身傷害、生病、財產損失等。讓孩子慢慢知道,要敬畏風險,還要學會發現風險,懂得規避風險,生活裡最大的風險不是風險本身,而是我們看不到風險。風險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六、做孩子的品德老師

家庭是一個小課堂。放下手機,關上電視,可以給孩子講一講故事。故事裡有未來的世界,有科技的發展,有對生態的建設,也有對瘟疫的征服。

責任擔當:告訴孩子災難是一種不幸,但我們可以在“災難中成長,苦難中開花”。這場戰“疫”,我們應該教給孩子的是“勇擔社會責任”。歷史上,多少仁人志士扛起了社會的責任: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周恩來總理在少年時代就立下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壯志。這次的全民戰“疫”很好地詮釋了什麼是使命與擔當。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鬥中,多少感人瞬間讓我們淚目,多少壯懷場景令我們震撼。“我是黨員必須上!”“使命所在,職責所在!”一張張按著紅手印的請戰書,一個個勇往直前的身影,親赴最前線的八旬院士鍾南山,不顧妻子染病、隱瞞自己病情的漸凍院長張定宇,感染新冠肺炎仍惦記著康復後投入戰鬥不幸倒下的疫情吹哨人李文亮醫生……堅守初心、勇擔使命,義無反顧地同時間賽跑、與疫魔搏鬥,為守護人民的幸福安康築起堅固的鋼鐵長城,平民英雄的非凡義舉給了我們戰勝疫魔更強信心,也鼓舞和召引我們做一個富有擔當的人。真切地希望孩子們通過這次疫情“身心智”都能成長,擔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

敬畏自然:法國作家雨果曾說過,“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人們現在日益關注環境問題,也清晰的知道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就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大家學會了關注環境,學會了要守護藍天、碧水、淨土,卻還沒學會要全方位的敬畏自然。野生動物作為大自然的有機組成部分,本來就應該是我們人類要保護的自然生態的一部分。大肆捕獵野生動物、偷食野味嚐鮮,不僅會加速瀕危野生動物的滅絕,破壞物種多樣性,而且會帶來肆虐的病毒,給人類生命健康安全帶來極大威脅。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人類生命本身,希望我們能教會孩子擁有“面對一叢野菊花而怦然心動”的情懷,熱愛生命,竭盡全力過好屬於自己的每一天,不負韶華;善待生命,嚴謹恪守與野生動物的生活界限,敬畏自然。

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孩子的素材。

愛國情懷:另外我們一起和孩子談談是什麼是愛國情懷?其實愛國不僅僅在嘹亮的國歌聲中,也不僅僅在書本的課文裡頭,它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行動中。就像在這次防疫行動中,科學家們使命必達,白衣天使們救死扶傷,後勤保障更是靠一個個普通人在竭盡全力地維持。每一個人,有多大能量,就發多少光芒。當國家有難,團結一致就是愛國,做好自己就是愛國。愛國,從來都不是口號。疫情過去,我們同樣要在個人的崗位上竭盡全力,這就是我們每個人平凡而又崇高的愛國心。開學後,孩子認真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將來為國家做出貢獻就是實實在在的愛國。

再給孩子們講講什麼是祖國的力量吧。首先是中國速度:我們先來看一段視頻,10天時間火神山交付使用,也是10天,雷神山又拔地而起,“基建狂魔”的背後是國力的強大,是九州的協力,是14億中華兒女的戮力同心。其次民族英雄:能夠扭轉疫情的不是奧特曼,不是鋼鐵俠,而是奮戰在一線的戰“疫”工作者。他們是兩鬢斑白的鐘南山教授和李蘭娟院士,是超負荷運轉的醫務工作者,是緊盯實驗數據的科研人員,是千千萬萬個解放軍戰士和警務人員,是無數個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他們是這個民族的脊樑,是我們時代的超級英雄。家國情懷、舍小家為大家,疫情期間,絕不是空話。

當然,我們還可以在生活中教會孩子如何思辨、如何學習醫學通用常識、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全球公民等等。

親愛的家長們,所有這些課程,不用劃分學期,不用搭建課堂,不用準備講義。

它們有個共同的主題,就是幫助孩子認識生命、認識科學、認識家、認識國家。

大人們把自己為人父、為人母的職責盡到,把自己作為社會一分子的職責盡到,課就能講好。

在這個別樣的超長寒假裡,我們一起和孩子手挽手、肩並肩,共建社會文明秩序、共同守護幸福生活,堅定信心,戰勝病毒,且等花開,共盼春來!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我們共同在線相互守望 40分鐘了,感謝各位家長朋友的聆聽和交流,相信我們一起努力,共同給我們的孩子搭建進步的平臺,我們的孩子明天會更好!我們的祖國明天會更好!最後為大家分享一首我們開德小學家長陳振先生作詞作曲並參與演唱的歌曲《同樣的希望》,來結束今天的心連心家校共育空中課堂直播課,謝謝大家,我們開學見!


來源 濮陽市開德小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