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滄州身邊事:疫情防控期間賣出百萬公斤西紅柿

“這下我們120萬公斤西紅柿可算賣完了。在防疫的關鍵時期,多虧了當地政府的支持,讓我們能夠採摘、裝箱,順利地把西紅柿運往北京。”昨天,獻縣段村鄉西永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路佔永雖然戴著口罩看不出表情,但他的眼神透出感動和感激。

獻縣段村鄉西永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是農業農村部命名的果蔬標準園,是京津等大城市的“菜籃子”。去年秋季,他們種植了98個溫室,共計佔地500多畝的“羅拉”西紅柿,並與北京新發地批發商簽訂了購銷合同。春節前後,正是西紅柿採摘的季節。然而,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這讓採摘成了難題。

“春節這段時間,正是防疫的關鍵期。一邊是北京運菜的客商辦好通行證,裝菜的車輛等在了合作社的門口;一邊是菜農在家防疫,出現了用工難。”路佔永說,西紅柿摘不下來,裝不了箱就無法運出,北京市民“菜籃子”無法解決,這讓他急得團團轉。得知此事後,段村鄉黨委、鄉政府主要負責人決定,無論多麼困難,也要保證北京市的蔬菜供應。他們與段村鄉東、西留路兩村的村幹部及合作社協調,幫助購買了4000餘個口罩、電子體溫計及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組織包村幹部對工人進行逐個排查,確保工人沒有涉武漢人員密切接觸史,沒有發燒史。同時,採摘工人每天從村到棚兩點一線,每天三測體溫,登記造冊管理,一律佩戴口罩,進行安全採摘。這樣,160餘名採摘工人在確保安全的同時,順利進入大棚進行採摘,解決了一時的用工難題。看著一車又一車西紅柿順利地運往北京,路佔永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如果沒有當地政府部門的幫助,這500畝地的西紅柿就只能掛在秧上、爛在秧上。不僅合作社沒有收成,股東沒有收入,北京市民的蔬菜供應也成了難題。”路佔永說,有了政府的支持,春節前合作社以每公斤7.4元的價格批發出去了60多萬公斤,春節後又以每公斤8元的價格批發出去了50多萬公斤。正月十五前後,所有的西紅柿已全部銷售完。

“現在,我們正在進行大棚甜瓜的栽種和葡萄的管理。我們有決心快速恢復生產,確保果品蔬菜供應。”路佔永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