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如何才能讓一個生病的人脫離心理上的恐懼?

躺在發條上的滴滴噠


我們似乎很多時候都想讓自己不要感覺到害怕,恐懼,難過,焦慮等等負面的情緒。為什麼我們想問遠離迴避他們,答案都顯而易見“你說呢?沒有人想讓自己感覺不好受吧,我們趨向於平靜或者積極的情緒”。

但這不“存在即合理”嘛?所以我們有想過它們之所以存在,久久不願意離開的原因會是什麼呢?它們的存在對於我們是否有獲益的部分呢?

比如,人家罵你了,第一反應你很生氣。你告訴自己不可以生氣。為什麼不可以感覺到生氣,你的生氣在告訴你有人在傷害你,我就是很不爽哦。只不過當我們感覺到生氣的時候,我們要琢磨用什麼行為回應對方而已。

比如,生病了,就真的很害怕,最嚴重的,會不會死掉或者導致自身有缺陷什麼的。對於死亡的恐懼,對於未知的不確定自己將來會怎麼樣,會面臨什麼治療手段和結果的恐懼,對於別人未來怎麼看自己這個病的恐懼等等。

但它也在告訴我們,唉,你有危險了,你不能隨心所欲得乖乖配合醫生治療。以前的天不怕地不怕的那個自己要收斂了,要敬畏生命了。我很害怕離開我的家人,我之前都沒好好珍惜和他們相處的時光了等等。如果真沒有了恐懼,這些反思還存在嘛?

最後,死亡恐懼,其實咱們都有,輕重程度不同而已,只不過,我舉的面對情緒的例子,大家可以思考下,我們用何種方式來回應這個情緒,來回應我們身邊的人,以及回應我們自己內在的聲音。


你覺得我是誰我就是了


恐懼,更多的是一種害怕的情緒,不會莫名其妙的存在,一般都是由於童年經歷造成的很多事。

在以往的諮詢案例中,恐懼有可能來自於父母的爭吵,有可能親眼看見了死亡,還有可能是面對著痛苦、欺壓,還有很多是不知情的情況下的誤解別人對自己不好,然後在內心形成了多年的積壓情緒。

生活中有了恐懼的這種情緒,一般表現為害怕,做什麼事情會有無力感,會覺得自己做不好,不信任自己等一些負面情緒。

當內心有了這樣的情緒做起,事情來肯定就會比較痛苦,我們想要去把這樣的恐懼清理掉,那麼在美在《零極限》的這本書上講過一個方法用12字做清理,“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大家也可以去參考,這部分這本書上所表達的清理方式。

還有一種就是從根源上去看到自己所恐懼以及面對的那個事情是什麼,往往很多,是因為當時我們只是其中一個當時人,而沒有看清事件當中,所有的當事人所說出的那些話所做行為背後的想法、多經歷的事情,往往都是由於誤解,沒有全面理解當時的狀況而造成的心理陰影,當然,如果有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陪同會更好。

還有一點重中之重,就是很多時候不是有了恐懼,我們不去處理,而是作為當事人,他不相信我們可以戰勝那些恐懼,當事人並沒有真正的下定決心,想要去戰勝這些恐懼,那麼無論去學習什麼樣的方式擺脫這種恐懼義和使用心理諮詢的方式干預去解決這種恐懼的效果都不會很好,所以一定是我們自己的內心去選擇面對,並解決這些恐懼的時候,才是真正的能夠去擺脫這種感覺。



心之家的源頭


大家對他撒個謊,說她病好了,可以出院,然後保守治療就好了,人的心情好了,沒準病也就好治了,總比在病床上自己嚇自己好的多


清思靜遠3215


正視生病這件事,每個人都會有生、老、病、死,這是自然規律,如果有宗教信仰,就會減輕對疾病和死亡的恐懼


ymn1349


學會和疾病相處,病了是事實,越抗拒,影響越大,不如坦然接受,然後過好現在的日子,爭取早日康復。


遇見自己了


多陪伴開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