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人到老年,沒有質量的活著,不如有尊嚴的離去”對此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這個問題關鍵所在是所謂人活著“質量”的判斷!

無論在戰爭或者和平時代,人始終是希望活著!

今天在和平時代,所有人尤其是老人們更是希望自己可以健健康康的多活幾年,多看看這個偉大的時代。

非常遺憾的是在我們人群中,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病痛在折磨我們人類,尤其是我們人到了老年!生理器官的退化讓老年人逐步“步履瞞珊”,不是返老還童而是“老年痴呆”症上身!嚴重的老人生活自己不能自理,生活中已經徹底沒有什麼生活質量而言!

這樣的情況全世界各個國家有自己的相關法律程序處理,我們中國是採取敬老院形式,以努力幫助,幫困的形式來爭取和改善老年人和老年病人的生存質量。

現在世界上存在最大的爭議,就是關於“安樂死”有效方法去幫助萬般痛不欲生的老年人,身患重病和不治之症包括生活起居不能自理等等疾病,這些人完全不具備半點生存質量,但是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安樂死還是未通過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認同!

因此,每個國家都在根據自己不同的情況努力在改善和幫助這些已經失去生活質量的老人和病人,相信在我們中國的未來發展中,福利條件會越來越好,老年人得到社會的關心和幫助會越來越多,相信這一天已經離開今天已經不遠了!



大提琴心聲


“人到老年,沒有質量的活著,不如有尊嚴的離去”。


說實話,本人不太同意這種觀點。我覺得每個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與其收入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收入不一樣,所以其生活質量就有差別。


各個收入層次的人,其生活質量標準都不一樣。比如:高層老年人,年收入五十萬以上,住房300平方米以上,他們可能每年會用二十萬元的錢來保證其生活質量;中層老年人,年收入十五萬以上,住房150平方米以上,他們可能每年會用五萬元的錢來保證其生活質量;大多數底層老年人,年收入三萬元左右,甚至低於二萬元,如老農民,下崗退休人員,他們收入低,住房條件差,平時過日子只能省吃儉用,就不能談生活質量了,能健康地活著就行。所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收入決定生活質量!


大多數普通老年人過日子,能吃飽穿暖,有個棲身之地就行,能活著就好好地活著。如今黨和國家政策好,十分關心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努力建立各種養老機構,為老年人的生活,娛樂,健康,創造各種條件,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人到老年,有何理由“尊嚴地離去”?


不管是知足常樂也好,苟且偷生也好,在生活能夠自理的情況下,老年人就不要輕易考慮“尊嚴地離去”這個消極的想法。當然,如果身體不幸患上了不治之症,長期生活不能自理,為了給家人和社會減輕負擔,為了自己早日解除疾病痛苦的折磨,那就另當別論了!


總之:作為老年人,不論生活質量如何?都要樂觀地,知足地,好好活著,能多活一天就多活一天,人生雖短暫,世界多美好!決不輕言“尊嚴地離去”,在清貧中享受生活,在知足中品味幸福!


個人觀點,僅供大家參考,謝謝閱覽關注及點贊!


微塵觀世界


我的大娘今年96了,兩個叔伯哥,一個67歲,一個63歲,輪流伺候,想僱人伺候,可老太太不幹,“要兒幹嗎”?(笑)

可問題是那兩個兒子也年紀大了,心臟病、糖尿病纏身,說起來也是滿滿的淚。

可你說人到老年,沒有質量的活著,不如有尊嚴的離去。那因為你現在還沒到老年,你到了老年肯定不這麼說了,真到了大限將至,又有幾個想“利索”的離開的?

記得2012年我岳父因小腦萎縮躺在病床上,大小便失禁,看著兒女給擦屎倒尿,自已也是急的說:我怎麼還不死的?活的有嘛意思?可身子動不了了,想死也沒辦法呀?

所以我想,與其這麼心驚膽戰的設想終老的場景,不如好好活在當下,該吃的吃,該喝的喝,該鍛鍊身體一定鍛鍊身體,目標是不求長命百歲,但求活一天能動彈一天,能高質量的活著。

最後真到了沒法講質量的那一天,那肯定事前準備一兩個預案,以求“有尊嚴”的離去。至於啥預案,對不起,我不告訴你。(笑)


嶧縣西門裡老李


人到老年沒有質量活著不如安樂死,癱瘓在床拉屎拉尿泡,如果在醫院花大價錢滿身管子插著,請陪護人員護理擦身大眾廣庭上光溜溜的擦身,換屎尿,他自己也受罪,沒有尊嚴的活著有些他自己也不願意,家屬把大把錢財投入進去,到頭來人財兩空,負債累累的有,家庭有這樣的老人心理有感受,除非老幹部工資高,醫藥費全報銷,家屬就想他活久點,反正家裡有個癱瘓病人誰照顧誰都累得要死,我親身體驗這種味道,我家婆是老幹部工資8OOO元,醫藥費全報銷,躺在醫院四年,她的工資都不夠,請人,護理墊,人血白蛋白,牛奶,旦白粉,手套,口罩,吃流質從鼻子裝管子喂進去,一年花費國家醫藥費幾十上百萬,我們也累病,死了,我們也因她變貧,如果不是幹部是普通家庭根本成受不了,所以說沒有質量活著不如讓她走,他也解脫痛苦。


用戶9378708239008


我贊同這種觀點。

我的一位朋友,在給他父親辦完喪事後,長長出了一口氣。

他的心情我最理解,因為我是他這麼多年生活的見證人。

十年前,他的父親患病癱瘓在床。母親去世的早,家裡就他一個孩子,當時他也在事業的關鍵期,可父親突如其來的病情打亂了一切。

原來一個喜歡談天喝酒幫別人的人,像變了個人似的。他和媳婦天天既要忙著上班,又要照看父親的生活。喂吃的,按摩,翻身,端屎端尿,種種從未遇過的事情都要從頭學起。

大家的的聚會基本不參加了,啥時候碰見都是一副急匆匆的樣子。就這樣,一年365天天天重複著同樣的程序。

有時候我們也在一起探討過,人到了這種地步,是應該活著,還是應該死掉。得出的結論是一致的,就是與其這樣艱難的活著,還真不如痛快地死去。儘管於心、於情都不願意,可現實是有病的、沒病的都受罪。

人到老年,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各種疾病也就來了。有些不嚴重的疾病,應該盡全力救治。有些有很嚴重的疾病,已經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靠多少人力去延續他們的生命,對他們來說,已經感受不到任何生活的樂趣,活著也是受罪,還真的不如採取安樂死的辦法走掉。


一壺濁酒釣寒江


我父親腦出血後失語、偏癱、不能自理,家人照顧他活了九年。父親一輩子是那麼要強的人,病倒以後連話都不能說了,還要靠家人照顧而活。我們照顧他是應該的,對父親也是盡心盡力。雖然他不能說話,但是一開始我們看得出來他是多麼的不甘心啊!後來他也就只能認命了……

母親去年又腦梗中風,目前恢復得我們感覺已經很好了,起碼比起父親要好得多了!從母親中風那天起,我就沒有上班了,一直在家照顧她。母親常唸叨說:怎麼得了這病。我對她說:你恢復成這樣,我已經很滿意了。

很巧的是,今天下午陪母親在外邊走路鍛鍊的時候,腦海裡突然想到:我們國家目前老齡化問題比較突出。養老基本上還是在靠家庭,而現在五、六十歲的人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如果我以後也跟我的父母一樣……我真的不敢想……


雨寒煙翠


人到老年,沒有質量的活著,不如有尊嚴的離去,對此你怎麼看?我贊同這樣的理念。我鄰居的父親今年九十一歲了,已住院三年多了,什麼東西都吃不下,靠輸液維持生命,其兒女也沒辦法,如此這種現象,的確是沒有質量的活著,真是生不如死。對此,不如有尊嚴的離去,既解脫了自身難保的痛苦,又給兒女常守護在病床前給予解脫了,去忙他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總而言之,有生就有死,這是人生的自然規律,想開了就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了。


華西里2


這句話我同意。到老年,對於無行為能力的人,自己受罪、連累家人受罪,浪費社會資源,為活著而活著,毫無生命意義,早點死早點解脫。在自然界,早就成為食物鏈中的食物而煙消雲散了。

在醫院看到有的老年人身上插滿管子,戴著呼吸機,經常要開刀,左一刀又一刀,跟接受酷刑有何區別?這樣活著純粹成為醫生試驗品,尊嚴何在?不比歸於塵土痛苦嗎?

生命的意義在於質量不在於數量長短。短暫的一生綻放,幸福快樂離開世界就是功德圓滿。

若有安樂死,我是會積極參與的。



閒著聊聊天呀


我也認可這樣的說法,我也和我的孩子、親人交代過:如果我老了,病了,不能自理的時候,活得沒有質量的時候,我願意有尊嚴的離去。

可是,面對自己的老人,作為孩子,雖然精疲力盡,也沒法讓他有尊嚴的離去。

老人生活沒有質量,孩子的生活也沒有質量。

我的一個男同事的父母,都是八十歲了,父親各種病已經臥床多年了,喂水就喝水,餵飯就吃飯,不喂就不知道吃喝。我同事的母親白天照顧他父親,同事下了班過去,晚上照顧父親。

就這樣運行了一年多,同事也和妻子孩子分居了一年多,父親在床上躺了一年多,一家人都是精疲力盡。很慶幸,他母親身體尚好,還能幫著照顧父親。

突然有一天,同事的母親腦出血住進了醫院,在重症監護室搶救,父親在家裡躺著,好像有感應似的,一直叫著母親的名字,不吃也不喝,看起來讓人心酸。

母親出院了,也不能自理了,一套房子裡躺著兩個老人,都是神志不清,不知道吃喝,不知道拉尿。

老人受罪,孩子也受罪。

我的同事又不能不上班,就給老人僱了兩個護工。一個照顧父親,一個照顧母親,同事晚上下班過去陪著父母。他的收入都給了護工,還不夠。

我們也多次去看望過同事的父母,我們也感覺他的父母活的實在是沒有質量,把孩子拖累的生活也沒有質量。老人受罪,孩子也受罪。

大家都明白沒有質量的活著,不如有尊嚴的離去,可是做不到啊!

其實,我們心裡都在想,與其這樣沒有質量的活著,真沒有意義。 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我的同事更明白,不光是他的父母沒有生活質量,我的同事也是累的疾病纏身,只不過根本顧不上自己。

同事心情不好的時候總是感嘆:活著好累啊!

但是老人有一口氣在,怎麼忍心讓他們有尊嚴的離去呢!怎麼下得去手呢! 做不到!我的同事做不到,我想我們大多數人都做不到。



如果真的讓父母有尊嚴的離去了,自己會內疚的沒有尊嚴可言。父母生病活得沒有質量,如果讓父母有尊嚴的離去,我們會活得更累,內疚會將自己壓垮。


生活需要條理


這個問題提出來,真難為他她咋想的呢?好死不如賴活著是人普遍認識的吧,死,不是病死,看這意思是說人自行了斷,提問者我不知道是怎麼出生的,也是悟空那個樣子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嗎?我不知道咋回答[打臉][打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都有老這個時候!姥爺壽元96歲走的,因為是繼子,大舅是我姥爺弟弟的兒子,姥爺有五個閨女,跑反時姥爺把正式工作扔了,姥爺不但養自己的孩子還得養弟弟一家,二姥姥是地主家的閨女,會看書,不會耕地,不會奶孩子,更不會做飯,都是由我姥姥把三個舅舅一手帶大,姥爺跟二姥爺分家,就把大舅過繼過來,姥爺和我媽媽等四個姨掏錢,給大舅娶了媳婦,之後,姥爺就跟著大舅一家過,又幫著把大舅家三個孩子拉扯出來,直到姥爺的大孫女,二孫女都結婚了,姥爺才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大舅的老婆,那可是窮山惡水出刁民啊,等姥爺幹不動活了,態度就變了,孩子們都跟她對著幹,孝順爺爺,給我姥爺買買買,姥爺說得孫女孫子紀了,但最後悔的事還是過兒子這事,在姥爺彌留之際姥爺說活的還是挺幸福的,農村人,一輩子勞動,不後悔。吃的喝的穿的都是在人群中比上不過比下有餘,有五個閨女伺候,有一群外甥外女的在跟前,還有更小的一群叫不上名了,五代人同框,姥爺就會笑,分不清誰是誰了,紮根在姥爺心裡的我是姥爺的最愛,就是姥爺昏睡彌留之際,一瞬間清醒都認識我,我說姥爺的耳唇大,是有福氣的老人家,姥爺說,瞎活著,不計較事活著就開心,,,這都是怎麼樣的一種人生境界,姥爺不懂花開花謝,看雲捲雲舒,一生低調做人,姥爺是村裡德高望重的人,好像姥爺說啥話都壓重,姥姥家成份比貧下中農高,但也沒有捱整。當下,姥爺離開我們走了十年三個月,2009.9.16。懷念永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