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小区有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该如何自我防护?这10个问题一定要看


截至2月25日0—24时,全国累计新冠肺炎78064例,不少居民听说自己小区里有了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或者单元楼里有了隔离的病例,因为不了解传染的风险就非常紧张、恐慌,甚至影响了正常生活,究竟小区住户该如何防护好自己和家人呢?诸葛找房收集归纳了部分热门精选问题为大家解答。


1新型冠状病毒,能在体外环境留存几天?还能出门吗?


病毒在体外环境仍能存活一段时间,但不一定具有传染性。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缺乏了解,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照与其相似度极高的 SARS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作推测:其在塑料、玻璃、马赛克、金属、布料、复印纸等多种物体表面,均可存活 2~3 天;在室温 24 ℃ 条件下在尿液里,至少可存活 10 天。


然而,存活不代表一定有感染性。研究表明:如果含高浓度 SARS 病毒的飞沫落到易吸水材料上(如干燥纸张、棉布),5 分钟就不再有传染性了;如果落在不吸水材料上(如塑料、防水外套),需要 1 小时。


尽量少出门。发现病例后,与病例密切接触的人会被隔离。疾控机构会上门到患者家进行消毒,公共区域则由疾控机构指导物业进行消毒处理。


2坐电梯会有感染风险吗?还能继续坐吗?

同一单元居民乘坐电梯有风险,但能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指出: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电梯狭小密闭,是接触传播的高发区,可能会被其咳嗽、喷嚏、讲话带来的飞沫感染,应戴好口罩。可用纸巾保护手指去按电梯按钮,不要在电梯里用手触摸眼鼻口,回家后立即洗手。


现在朋友圈流行的纸巾包手指,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方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包完手指的纸张、带过的口罩、都不要触碰污染面;如果触碰了,尽快用肥皂和流水洗手 20 秒。

小区有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该如何自我防护?这10个问题一定要看

3为什么要开窗通风?会飞进病毒吗?

不会。飞沫传播病毒的距离一般不会超过两米,随后会坠落。通风能降低室内病毒的浓度,每日室内应通风两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这样可以把室内可能存在的病毒浓度降低。与确诊病例同栋楼的住户还要注意楼道的通风。


4同栋楼病毒会通过下水道传播吗?

新型冠状病毒能否通过粪口传播,以及是否可以在卫生间形成气溶胶传播尚待明确。为防万一,建议在每次冲马桶前盖上盖子,做好卫生间地漏的清洁工作。


5在小区倒垃圾会被传染吗?

不直接碰触别人倒的垃圾,风险很小。倒垃圾时注意不要直接触碰垃圾桶,如果必须掀开垃圾桶盖,可戴上一次性手套,并在回家后洗手。


6居家如何消毒?

可每周消毒一次。家里的桌面、台面、地面等人常接触的地方,以及卫生间的水池、水龙头、马桶和便圈、冲水开关等,可用1:100的比例稀释有效氯为5%的84消毒液来消毒。


7出现哪些症状要及时上报就诊?

出现发热并伴有干咳、胸闷等呼吸道症状,要及时戴着口罩前往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如果被通知成了密切接触者并正居家隔离,无论出现任何疑似症状(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都要及时上报并听从专业人员指挥就诊。


8使用公共厕所还安全吗?

基本安全,但有细节需要注意。公厕中可能存在接触传播,虽然厕所里大家哪都不想碰......但有时难免遇到衣服蹭到周围、接触到马桶圈的情况,这时候要额外做好洗手、衣物消毒的工作。另外,公厕中也可能存在飞沫传播,请戴好口罩。


9出门后飞沫可能落在头发上,如果晚上不洗头,会把病毒带到被窝里吗?

不用太担心。根据“SARS 病毒在塑料、玻璃、马赛克、金属、布料、复印纸等多种物体表面均可存活 2~3 天”的研究结论,我们推测病毒在头发上也可能存活2~3天。

又因为头发属于“不吸水材料”,所以推测含病毒的飞沫在头发上超过 1 小时就没有传染性了。


所以,就不用太担心带到被窝的问题,不过出于保险起见......懒得洗头还是带帽子吧,记得对帽子做相应消毒处理~


10外出回家后,衣物该如何消毒?

一般只要不接触危险人群,衣物正常换洗即可;如果你实在担心,也可选择用酒精喷洒外套消毒,如果没有酒精,浓度达70%~75%的酒也是可以的。消毒后的外套后翻转对折后让内侧朝外,放在玄关处。


特别提醒:酒精喷雾易燃易爆炸!注意远离厨房和火苗!


最后嘱咐一句,不要因为有小区住户疑似被感染,就盲目自我隔离。保持健康心态,多了解官方渠道的信息、科学预防知识,戴好口罩,认真洗手,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多开窗通风,就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不必过度恐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