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保春耕戰疫情,科學管理中藥材,今年增產又增收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之時,也是春耕農忙的時候。然而當前新冠肺炎防疫形勢依然嚴峻,寶雞綜合廣播《今日新農村》節目近日聯繫了寶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產業服務科,農藝師陳潔老師根據我市生產實際,為廣大藥農朋友在今年春季特提出以下管理意見,供農友們參考。

2020年春季中藥材管理來自廣播寶雞FM93400:0009:56

保春耕戰疫情,科學管理中藥材,今年增產又增收

一 科學有序搞好播前準備

選擇適宜本地種植的柴胡、山茱萸、蒼朮、秦艽、黨參、五味子、黃芪、甘草、丹參和板藍根等優質道地藥材品種,備好種子種苗,認真做好種子種苗倉儲管護工作,防止黴爛和蟲蛀。

備好有機肥、複合肥等農用物資,大力推廣中藥材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及生態化種植技術和模式,積極促進適區適種,確保春播中藥材如板藍根、黃芪、甘草、丹參等正常開展生產。

保春耕戰疫情,科學管理中藥材,今年增產又增收

二 分門別類加強田間管護

總原則:要想增產增收 三分栽種 七分管理。

對於春季播種或栽種的中藥材應多措並舉保增產。一般要進行3次中耕除草,苗期根淺,宜勤鋤淺鋤,做到田間無雜草。結合中耕除草,直播的要進行間苗、定苗,同時查苗補種。春季中藥材萌發後生長迅速,需肥需水量較大。結合中耕除草,根據每種中藥材的生長習性和收穫部位確定迫肥種類、追肥量和澆水量。以莖葉生長為主,在施農家肥的基礎上,適當增加氮肥用量,通常每畝追施農家肥1000-1500千克,餅肥30千克,尿素5-10千克,過磷酸鈣15-20千克。莖葉類和全草類中藥材以有機肥和氮肥為主,根莖類和花果類中藥材要適當增加磷鉀肥。

對於根莖類藥材鬆土施肥保增產。大部分根莖類藥材隨著春季地溫的升高,藥材開始生長,尤其是二年生以上藥材,在立春前後應開始鬆土,除去厚厚的蓋土,疏鬆土壤,這樣有利於主根條和根系的生長,還可防止雜草生長和防治蟲害。

對於週期短的藥材春灌追肥保增產。生長期短的藥材,由於其“短、平、快”的特點,備受農戶的青睞。這類藥材一般是前一年的夏、秋、冬季種植,越冬時,地上部分枯萎,越冬後開始返青、生長,夏季或秋季收穫。立春後隨著氣溫升高,藥材開始重新萌發生長,應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進行追肥、灌溉,幫助植株儘早返青,枯死的儘早萌發,才能保證有一個好的收成。

對於木本類藥材修枝追肥保增產。木本類藥材包括果實類如連翹、花類如金銀花等藥材,一般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對這類中藥材,一定要在早春剛開始萌芽時,結合藥材特性進行修剪,並追施農家肥和有機肥等。還可根據需要植株的哪一部分,針對性的補充微量元素肥料。這樣可以使植株充分利用空間、光線和肥力,提高植株的開花、座果率,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保春耕戰疫情,科學管理中藥材,今年增產又增收

三 科學有效加強病蟲害防控

寶雞中藥材的主要病蟲害種類有斑枯病、根腐病、蚜蟲、紅蜘蛛和小地老虎等。防治上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通過選用抗性品種,培育壯苗,加強栽培管理,科學施肥等栽培措施,綜合採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物導彈”技術等生態控制為代表的綠色植保技術,配合科學合理地使用化學防治,將生物危害控制在允許範圍以內。必要時才能使用農藥來應急控害、力挽狂瀾。

農藥安全使用間隔期遵守《農藥合理使用準則》,沒有標明農藥安全間隔期的農藥品種,收穫前30天停止使用,農藥的混劑執行其中殘留性最大的有效成分的安全間隔期。

溫馨提醒:各藥材種植戶、種植基地、產業龍頭企業落實好個人防護措施,戴口罩,勤洗手,要分區分片勞作,避免人員聚集。(廣播寶雞FM93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