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仙桃這個萬人社區連續15天“零新增”背後

楚天都市報2月27日訊(記者蔡青 通訊員許立菊)仙桃市新河社區是一個萬人社區。一個月以來,市裡派的包保幹部帶領社區黨員和群眾嚴防死守,志願者越來越多,已經連續15天 “零新增”。

15天 “零新增”

2月27日早上7時,寒風料峭。包保幹部皮斌步行近一個小時,從仙桃南城新區準時來到幹河辦事處新河社區卡口“報到”。清晨的社區,路上無人,家家戶戶大門緊閉,一切寧靜而有序。

皮斌是仙桃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黨組成員。自從他帶領的工作組進駐新河社區後,這裡已經連續15天實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零新增”。

新河社區地處老城區,地理位置特殊,東連船廠社區、好義街社區等6個社區,西臨漢江大橋,是幹河辦事處西北片區居民出入的唯一通道。

仙桃这个万人社区连续15天“零新增”背后

而且,人員密集,居住分散,區域較廣,居民2300戶,8000多人。春節期間,返鄉人員1300人,武漢返鄉660人。工作組進駐之前,新河社區已發現新冠肺炎感染確診病例,疫情防控難上加難。

23個卡口

全市加強城鄉管控後,皮斌和社區支部書記張志偉以及工作專班一起,連夜設卡23個,主要通道卡口設在漢江大橋下與解放西路交叉口。

“我們現在是社區守護人,把門看緊是為了大家健康!”“能不出去儘量不出去。”每天,皮斌耐心細緻跟居民做思想工作,叮囑居民多通風、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為了守住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防線,他們實施了地毯式排查,嚴格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工作專班還分成若干小組,分片劃塊,將近萬居民分成20個“區塊”,組建20個微信群,解決各自“區塊”問題。

一小區宿舍發現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大家都很擔心,“去那裡排查太危險了。”這時,皮斌站了出來,“我是組長,我去!”他帶領工作人員深入宿舍36戶家庭,一一摸排。

對宿舍全封閉管理,給住戶生活帶來不便。每天一大早,皮斌和工作人員就把肉、魚、蔬菜等送到宿舍門口,保障居民日常生活。

仙桃这个万人社区连续15天“零新增”背后

從做好社區封閉管理,加強疫情監測,協助落實“四類人員”分類管理,到測體溫、清垃圾、做衛生;從安排監督密切接觸人員居家醫學觀察,做好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導,到做好居民日常生活保障服務,解決居民各種具體細微的生活難題等,皮斌成了社區的“跑腿員”,用奔波的腳步、辛勤的汗水織就了抵禦疫情的嚴密防線。

一瓶救命藥

皮斌的父母都是古稀老人,身體不好。入駐社區後,母親舊病復發,需要購買治療腦梗的藥片。

利用短暫休息間隙,皮斌急匆匆買了藥,正準備跟母親送過去,突然接到社區5組舒爹爹的電話,“是皮組長嗎?我家裡的藥吃完了,兒女不在身邊,你能幫我買點藥嗎?”皮斌一口應承下來。

說來也巧,舒爹爹需要買的藥,和皮母要買的藥一樣。皮斌連忙直奔舒爹爹家,老人吃了藥後症狀馬上緩解。看到舒爹家的菜已經吃完,皮斌又趕到超市為老人購買了米油和蔬菜,扛進老人家中。舒爹爹和老伴淚水盈眶:“工作組真好,政府真好!”

“下沉社區以來,我的手機成了熱線電話,最多的時候,一天要接幾十個求助電話。”皮斌笑著說。

30多名志願者

從居民最初的不理解、不配合到積極支持,主動參與,皮斌成了社區居民的“自家人”。駿馬雅苑A棟居民張女士深有感觸,“皮組長搞工作認真負責,我們心服口服。”

仙桃这个万人社区连续15天“零新增”背后

由於主要通道卡口就在駿馬雅苑樓下,剛開始張女士沒少向工作組發脾氣,“卡口人來人往,從我門口過,吵死人。”“親戚來了都不能進,你們還要守到幾時?”後來,張女士天天從窗戶看到皮斌認真值守,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吃,有時蹲在地上匆匆扒幾口盒飯,心裡一下軟了,“人心都是肉長的,誰願做這辛苦事呢?我來搭把手吧。”張女士成了熱心快腸的志願者,義務為居民服務,還帶動4個好姐妹一起上陣呢。

在皮斌的發動下,新河社區30多名群眾組成了一支風雨無阻的“志願服務隊”,包括居民夏祖爽、段亞軍、肖雲仿、張旺清、潘斌等20多人,新河小區居民詹翠枝、張老師等4人,個體戶老闆粱雙喜等3人,一起同心抗疫。

“守土一方,就要盡職盡責。守住了卡口,就是守住了居民健康。只要疫情一天不退,我一天不下火線。”皮斌斬釘截鐵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