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還原歷史:秦檜是給皇帝背黑鍋,真相是皇帝趙構要害死岳飛

公元1142年1月27日,抗金名將岳飛被趙構﹑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於臨安(今杭州)。

還原歷史:秦檜是給皇帝背黑鍋,真相是皇帝趙構要害死岳飛

很多人以為是秦檜想殺死岳飛。


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岳飛是北宋王朝的最強大武將,令敵人聞風喪膽,堪稱皇帝趙構的左右手。


秦檜有這個膽子敢隨便殺皇帝的人嗎?


其實真相只有一個,真正想殺岳飛的人是當朝皇帝——趙構。


那麼,趙構到底為何要自斷手臂、害死岳飛?


首先,岳飛等武將功高蓋主擁兵甚多,讓皇帝恐懼。


當時為了抵禦金兵入侵,以岳飛、韓世忠﹑劉光世等為代表的武將集團迅速崛起,麾下軍隊帶有濃厚的個人色彩,“岳家軍”“韓家軍”“劉家軍”威名遠播,各成一統,這是皇帝和文官集團所不能接受的。特別是岳家軍,擁有十萬之眾,戰力最強,而且對主帥岳飛極其擁戴,這就使多疑的趙構充滿擔心和猜忌。以至於他不顧郾城大捷、朱仙鎮大捷的大好局面,連下12道金牌催促岳飛撤軍,使抗金反攻的大好形勢毀於一旦。

還原歷史:秦檜是給皇帝背黑鍋,真相是皇帝趙構要害死岳飛

歷朝歷代的帝王都很防範臣子坐大,在趙構看來,內部防範武將擁兵自重比防範金人還要重要。趙構曾對岳飛說:“卿雖忠,然握重兵於外,此事非卿所當與也。”


後來秦檜等人羅織罪名,汙衊岳飛“可能會謀反”,這對趙構來說是“寧肯信其有,不肯信其無”,因為岳飛在軍隊中的影響力巨大,忠心的部屬很多,不除之趙構內心難安。


所以,如果沒有皇帝鬆口,就算秦檜有殺岳飛的想法,他也沒有這個膽子。


其次,朝中主流輿論逐漸形成已經以求和為主。


前線武將率領士兵奮勇拼殺,朝中無論是皇帝和文臣都越來越希望和平,厭倦了打仗。


在他們看來,停戰求和不過是損失點金錢物資,而打仗則充滿著風險與意外,很有可能輸了戰爭損失更大。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即使打了勝仗卻簽下了喪權辱國的“紹興和議”,寧願暫時偏安一隅。


還原歷史:秦檜是給皇帝背黑鍋,真相是皇帝趙構要害死岳飛

最重要的一點,岳飛的終極目標雖然是一雪靖康之恥還我河山,但隱含著“迎取二聖還朝”的目標。


要知道,趙構就是在兩位宋朝皇帝在靖康之恥中被金國俘虜中上位的。


而岳飛天天嚷嚷著打仗,且經常取得勝利,這就讓趙構時刻擔心萬一真的金國被打趴下了,兩位舊皇帝回來了,自己將如何是好。


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這兩位皇帝永遠不要回來,才不會損害他們的利益。這也是朝中支持趙構的一批人的想法,恐怕秦檜就是其中一個。

還原歷史:秦檜是給皇帝背黑鍋,真相是皇帝趙構要害死岳飛

還有,岳飛對立太子的進言干預。紹興七年,岳飛在覲見皇帝趙構時,本著國家長治久安的想法,正式宣讀了請求冊立皇太子的奏章。要知道,趙構因為受到驚嚇喪失了生育能力,沒有子嗣繼位。他本來擔心哥哥宋欽宗回來後,即使不取代他,但哥哥的後代卻是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這是趙構內心所不能接受的。岳飛後來再次提到了“立儲”這個問題,引起了趙構的不安。


岳飛極力推薦誰當太子,那麼就代表他認可誰,如果皇帝不喜歡這個人,那麼岳飛手握重兵是不是要起來造反啊?


最後,金國意欲以幕後交易除掉岳飛。“岳家軍”是金軍的剋星,金軍屢遭打擊,悲哀地喊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主帥岳飛則成了金國的心頭大患。可能也是考慮到趙構很想除掉岳飛,於是就以殺死岳飛作為了兩國議和的重要條件,“必殺岳飛,而後和可成也。”


借刀殺人永除後患,金人達成了一個戰場上實現不了的願望!


還原歷史:秦檜是給皇帝背黑鍋,真相是皇帝趙構要害死岳飛

正是這些因素重重交織,觸怒了皇帝的危機感,再加上秦檜揣測聖意,從中作梗,一個莫須有就要了一代武將岳飛的命!


嗚呼哀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