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攝影師該如何鍛鍊發現美的眼睛?

青藏趙雲


攝影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視覺藝術,用非語言視覺信息的方式,表達攝影師內心的情感。換句話說,用大自然的視覺元素,來分享攝影師對大自然美的感受。要將大自然的視覺元素經過攝影師的大腦,進行藝術加工,以最精彩的瞬間傳遞給相應的觀眾,讓觀眾內心達到共鳴。

攝影師要能懂得大自然的美,發現大自然的美,表達大自然的美,這就需要攝影師在自己的文化修養和藝術素養方面,不斷的去加強它、提高它。用眼睛去發現大自然的美,眼睛只是我們發現美的工具,當然也是必須的工具,也是不能缺少的工具。

那麼,攝影師該如何去鍛鍊發現美的眼睛?

雖然是說用眼睛去發現美,其實是說我們要用大腦去發現美。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心中的情感要用通過攝影的方式去表達,必須得要眼睛去感受。歸根結底,還是要我們的大腦有想法,才能用工具去表達。簡言之,要鍛鍊一雙攝影眼,必須得先有一個攝影大腦。

大腦是指揮這人的一切行動,因此,攝影師必須要加強文化素質和藝術涵養,否則,是無法感受更高境界的美。以下是根據個人的理解和體會,總結出來的幾點鍛鍊發現美的方法,僅供參考:

1、加強文化知識的學習

做了17年的視覺傳達工作,深深的體會到,文化知識的重要性。攝影藝術與文學藝術一樣,只是表達的方式不一樣而已,攝影是用圖像元素來表現,文學藝術是用文字信息來表現。如果沒有較深的文化內涵,很難拍出有深度的作品。有人會說,我是在給攝影戴高帽子,不就是拍張照片嗎,說得那麼高雅。

舉個簡單的例子,對著同一片樹葉,沒有文化知識的人來說,覺得一片樹葉有什麼好看的,但對於攝影者來說,可能會去從樹葉的形狀、色彩、紋理、斑點、影子等方面去發現葉子的美。

因此,如果不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沒有一定的境界,隨便怎麼鍛鍊眼睛,可能也就是視力好而已。

2、不斷豐富自己的生活經歷

藝術來源於生活,攝影藝術同樣如此,需要我們要不斷去豐富自己的生活經歷。就像吃美食一樣,自己都沒吃過,怎麼會知道某道菜的麻辣鮮香。因此,生活的閱歷越豐富,才有可能拍攝出更有深度的照片。

3、不斷加強審美意識的提升

美是主觀見之於客觀而產生的思維結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因此也會有不同的審美觀。要想自己能夠鍛煉出發現美的眼睛,必須得加強審美意識的提升。又因為美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因此,審美意識又需要不斷的去提升。沒有相當的審美意識,又怎麼能用眼睛去發現大自然的美。

4、不斷加強美術知識的學習

美術知識,是實現表達美的工具,雖然我們知道秋天的樹葉很美,但不能用美的形式去表達,肯定也是不行的。因此,要學習美術相關知識,比如平面中點線面的構成,有利於攝影中構圖。還有色彩構成,有利於攝影中的色彩搭配。以及立體構成,有利於攝影中的空間表達。當然,還有沒學法則等理論知識。

5、不斷提高觀察的敏銳度

大自然的美,我們拍與不拍,它就在那裡。不會因為我們不去拍,美就不存在了。因此,美是需要我們去發現的,攝影不製造美,而是去發現美。發現美就需要我們有敏銳的觀察力。這當然,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拍攝實踐才行,當然,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學會仔細觀察,不能是宏觀還是微觀,都需要我們不斷的去發現,去觀察,提高自己觀察能力的敏銳度。

6、不斷學習別人好的作品

不斷學習別人的作品,除了用自己的眼睛看,還得要和同行交流,學習別人好的拍攝思路和表現思路,不斷的學習,可以讓自己在攝影的道路上,少走彎路。

總之,攝影師該如何鍛鍊發現美的眼睛,其核心就是要充實我們的大腦,從文化領域,到藝術領域,再到自己的生活領域。要做到:上懂天文,下懂地理,中間還得要動數理化。(文章中的照片均由佳能6D+24-105鏡頭拍攝)


腦攝狼圖世界,愛好攝影,且擅長後期處理,敬請關注本頭條號!


腦攝狼圖事界


攝影師該如何鍛鍊發現美的眼睛?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眼睛發現美而言,每一個都有不同的思維見解,但是,對於被攝物體所展現出來的方式是有跡可尋的。


學會構圖


要掌握常用的構圖方法,如:三分法構圖、黃金分割法構圖、井字法構圖等等,學會了這些方法,我們會在拍攝時,第一時間形成構圖思維,拍攝到想要表達的作品


學會用光


光線的魅力是神奇的,透過鏡頭在被攝物體上,加以利用光線會看到明顯的效果


運用色彩

運用好色彩不僅可以表達場景,渲染氣氛,還可以從照片中感受到層林盡染、如詩如畫的意境。

可以說,在攝影中,除了構圖和光影外,最影響照片美觀的就是色彩了。不同的顏色能表達不同的感情和思想,正確地運用色彩,不但可以使黯淡的照片變得明亮,而且還能使毫無生氣的照片充滿活力。


以上就是個人的一些觀點,關注 星辰號 瞭解更多的攝影知識吧!


星辰號


攝影師該如何鍛鍊發現美的眼睛?

這個話題有點大,也特別難。攝影說白了就是鍛鍊自己的眼光。攝影器材容易弄,技術也容易提升,而攝影的構思才是最難的。





攝影和其它藝術一樣對於創作的藝術,所以要想創作出好的攝影作品,要方方面面的積累。很多攝影層面的東西,其實不僅僅只停留在攝影,而更多的是來源於平常的生活。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拍出來的作品往往是溫馨浪漫,充滿人情味的;一個善於觀察的人,他拍出來的片子往往會構圖獨特,細節突出;一個多愁善感的人,拍出來的作品往往會顯得憂鬱,情感複雜……總之,什麼性格的攝影師就會拍出什麼風格的片子。






瞭解了這些,我們再來談談如何去訓練自己的攝影眼光。我覺得要練就一雙“攝影眼”,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多看多想多拍。





多看,指的就是要多觀察身邊的人和事以及風景人文等。因為這些都是我們拍攝的題材,只有看得多了了解多了,才能對拍攝的東西有充分的認識和理解,這是對攝影創作是非常有幫助的。其次,是要多看別人的作品,多去學習別人成功的經驗。





多想,指的就是在創作的時候我們要多思考。思考怎麼構圖,怎麼用光,怎麼取角度,選用什麼樣的器材來表現等等。美的東西大家都會拍,不起眼的東西也能把它拍出美的一面,那才是真正的本事。所以我們在拍攝的時候應該做琢磨,怎樣才能把這對象的特點以及美感用攝影的語言把它表現出來。






多拍,當然指的就是要多去實踐,多去拍攝。掌握了再多的攝影理論,不去實踐運用也是徒勞的。攝影是一門理論與技術相結合的藝術種類,需要我們不斷的去練習和總結技法。即使心中有了構思和想法,如果沒有嫻熟的技術去表現,也是很難把作品拍成功的。





好了,以上就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和看法。大家有不同的意見,也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指正。

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蘇州三憶影像。


蘇州三憶影像


我有幸回答,"攝影師該如何鍛練發現美的眼晴",這個題目。下面就是我的回答:

美的眼晴人人都有,但要要善於發現美的眼晴,那就不是人人都有了,為什麼,這就需要去加以鍛練,以提高發現美的眼睛的能力,怎麼鍛練發現美的眼睛的能力。我從以下3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直觀上的能力鍛練

要鍛練直觀能力,就需要多到外面去看一看大家公認的美的景物,結合自己主觀的審美觀點,比一比自己的審美觀與大家公認的美景有什麼差距,找出原因,總結經驗,要反覆的去看,去想,去比,去實踐,才能提高自己發現美的眼睛直觀上的能力。

二,感觀上的能力鍛練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感覺認知。有些人認為好的景物,你可能認為不好,這種人與人之間的感覺認知差異是很大的,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多瞭解,多接觸美的景物,經過這樣反覆的鍛練後,就會給自已的腦海形成一種條件反謝,在今後發現美的過程中,就會非常敏銳,快捷的形成自己獨有的審美觀,經過長時間的這樣鍛練,就會提高自己的感觀能力。

三,靈感的運用鍛練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靈感,發現美的眼晴有時也需要有靈感,這個靈感就需要我們平時的知識(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水平知識)的積累,積累的知識越多,靈感就越多,俗話說,當靈感來時擋也擋不住,看到美的景物,就會眼睛一亮。這也是有道理的。因此,就得要努力去鍛練學習,實踐的能力,靈感也是從學習和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相互相成的。

下面幾張照片就是我直觀的感覺拍的德國著名古堡,新天鵝堡,舊天鵝堡。

回答完畢。謝謝!











何平416938549911


攝影師發現美的眼睛叫做“攝影眼”,鍛鍊攝影眼的方法有

1.攝影的角度看世界

觀察力的培養並非一定要到名山大川去拍攝壯麗險峻的風光,多留意習以為常的生活環境,以攝影的角度來觀察事物和景物,就會看到細微之處。逐漸地,你會從以前視而不見的景物中發現驚喜。

2.隨心而動

有些照片確實需要強大的前期後期技術才可完成,甚至一張照片同時涉及到包圍曝光、景深合成、堆棧等多項技術,也有些需要綜合天文地理知識結合潮汐分析,做出周密計劃才能抓住極小幾率的拍攝機會。

3.跳出舒適區

當我們拍攝某個題材一段時間後,就會形成慣性思維和熟練工式的拍攝方式,到了拍攝地找前景、低角度、小光圈、待到最佳光線按下快門,一張很有衝擊力的大片誕生。

這時你會覺得自己的技術日趨成熟,在現場拍攝有條不紊,到怎樣的環境都可以出片。但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種慣性拍攝方式把自己套入一個固有的條框,不願去突破,不願改變固有的拍攝思維,不願嘗試新的拍攝方式。

4.發現興趣點

攝影眼與攝影者的構圖能力,發現能力以及安排畫面的能力息息相關。一張內容過多的照片,會令人感到不知所云,什麼都有但又好像什麼都沒表達,欠缺明確的主題。

5.自我命題訓練(很重要)

視角的創新是構圖的重要課題,同樣的景物用不一樣的角度拍攝,能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相互學習相互進步


作育英才


這是 我也在車站等候 瞬間眼睛看到兩位同者 正在用手機拍攝他們要去的哪個地方 和那一個站名 “也許他們的規劃隔天帶著他們的團隊乘做這兩公交線路 去那個站 那個綠野園林攝影採風活動等……,”

A 多觀察 多閱讀 多運用想象力 觀察身邊的細節和思考

B 永保好奇心 攝影、當然更對任何事物每一個人 充滿好奇 去探索 永遠保持發現美的眼睛👁️

C 無論是風景 人像 旅遊 走在街上 養成自己的習慣 看到景物 甚至自拍 還是拍攝……

d 多拍 要培養自己的攝影眼光 多拍絕對是正確 且唯一的方法 而練習 ……



上海蘭香朗


我個人總結是有三點,多看,多想,多拍,多觀察。多看是指:多看攝影技巧類書籍,對自己的攝影器材熟練操控;多看別人拍的好作品,多看大師的攝影專輯,起步階段可以從模仿大師的作品練習。多想是指:在掌握了拍攝的基本技能後,要學會思考。即要在看大師作品時思考拍攝角度、場景、用光等等;也要自己在面對風光、人像、人文等攝影場景和人物時,有自信獨立的見解,和拍攝想法。每個攝影師都是獨立的個體,面對的人事物光都會千變萬化,所以,攝影者要有自己的心得體會,有自己的風格。多拍是指:攝影是一件辛苦的事,上山下海,早起晚睡是常事,但為了出好片,一定要克服困難,堅持拍,技術技巧,往往是在不斷嘗試和磨鍊中成長的。多觀察是指:攝影師要有擅於發現美的眼睛,多留意生活中的細節,會發現有許多可拍攝的素材。以上都是我個人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時光來了


喜歡攝影的同學會經常到圖片社區網站去瀏覽大神們拍的作品,總是會發現為什麼他們總是能拍到好看的景物,自己卻不能。接下來看看攝影師們對於一個場景的取捨來得到一張好看的照片

攝影是減法,簡約的構圖讓人一眼就能看到照片的主體與想要表達的意思。

選取乾淨整潔的一角,進行創作。


生活處處是美景,每個角落都等著你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掘它。

學會避開人群,不要變成平庸的旅遊照。

如今人們生活過於浮躁,我們不妨放慢一點,去尋找自己心中的美景。


時代壁紙


攝影師該如何鍛鍊培養自己發現美的眼光,每當看到美照,這麼美的照片是怎麼拍出來的啊,為什麼我拍的時候想不到要這樣拍,可能就真如你想的那樣吧,攝影師具有非常人的發現美、判斷美的眼光。怎樣才能擁有攝影師般的眼光呢,有幾個非常實用的方法你可以去嘗試多觀察、多閱讀、多運用想象力,多觀察能幫助思考,觀察身邊的細節,身邊的環境,甚至去感受一下陽光、空氣、季節的氛圍等等,當你觀察並感受到了,進而會思考畫面的構成,或者是拍攝時的心情和感觸。另外,也需要多觀察別人的優秀作品,但並不就是去模仿,主要是觀察攝影者為什麼要拍下這張照片,意義是什麼,以及欣賞他人拍攝的手法,並同時在自己大腦裡構思拍攝場景等等。閱讀,不僅僅是補充自己的知識,閱讀能夠讓人從中得到啟發,無論哪種類型的書籍或文章,都可以在閱讀完後嘗試將其轉換為所看見的影像。最後,在尋找影像時,也要多運用想象力,攝影的眼光也意味著這個道理。永保好奇心作為攝影人當然要對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永遠保持好奇心。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太多可以記錄的題材。比如每天坐的公交、地鐵、吃過的餐館、走過的小巷,你可能已經對它們太熟悉而不再感到好奇。這是絕大多數人的“通病”,所以,從現在開始,拿出你塵封已久的好奇心,重新看待你周圍的一切吧,也許換個角度就會發現驚喜。千萬別自我設限,無論是風景、人像、旅遊、美食、甚至是自拍,還是拍攝的角度和手法,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題材和拍攝習慣,以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並不是壞事,但有時不妨勇於嘗試新的題材或手法。這樣的好處在於,除了能讓自己的作品更加豐富以外,由於拍攝不熟悉的題材相對會比較有新鮮感,就如剛接觸攝影時的一無所知,在不設限的情況下自然會發現更多可能。拋開所有的習慣、限制去拍攝,可能會發現更多的驚喜。嘗試每天一拍,要培養自己攝影的眼光,多拍絕對是正確且唯一的方法,練習大於天賦。因為在每次拍攝之前,你學會先去觀察及思考,日積月累之後,攝影的眼光便會在無形之中養成。每天做到一拍是絕好方法。器材方面用相機用手機都可以。這看起來似乎很容易,但其實堅持下來並沒那麼簡單。每天拍的那張照片,對你而言是要有意義的,它或許反映你當天的心情、當時的情緒或是對某件事物的真實想法,也是攝影師如何鍛鍊發現美的眼晴的細節與過程,只有長期堅持下去發現美的眼睛會讓你在攝影中拍攝出嫵媚多姿的好照片!





王安存


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排列的整整齊齊,或者是一個個的複製品呈現在你眼前,這個時候要仔細觀察這些東西,就能拍出不一樣的東西,廢話不多說,看照片說話。之前我們就跟大家講過,攝影眼的重要性 (人眼 和“攝影眼”,到底區別在哪裡)?,那麼攝影眼該怎麼訓練出來呢?看本文。要攝影技巧有進步,訓練你尋找攝影題材的腦袋很重要,只要你擁有一雙「攝影眼」,在構圖和說故事技巧上也會進步不少。

攝影眼是一種能看到可拍之處的觀察能力,同一個景,經過您內心看到的,會不同於旁人看到的,把那些您內心看到的景拍出來,便是您獨到之處。

一般,在拍攝前,我們必須要先看得到!這裡說的看得到,泛指一切包含有形無形的東西。看一棵樹,可以是有形(例如樹型),也可以是無形的,例如在你的眼中,這棵樹是一位年老的長者,或是一位保護、捍衛鄰近小草的巨人,或是一把綠色火焰。無形包括拍攝物背後的意義、隱喻、想象力、擬人化等,你所看到的將會引導你的拍攝方式。

如果我們看到的永遠只是樹型綠意,那麼我們就會一直只拍下樹型綠意,難以突破,跟別人拍的也沒什麼差異,如果我們可以訓練自己,看到更多無形的東西,那麼我們的拍攝方式將會形成與別人的明顯差異,創作思維也將會源源不絕,如同一棵樹將不再只是一棵樹。看到美景要先用心觀察你所看到的一切,由近而遠,由大而小,由明而暗,由深而淺等,觀察光,觀察影,站著、蹲著、從不同位置試著去觀察、去發現。

“墾丁的天空很希臘!”也許就只是一個簡單的想象力跟聯想力,啟發你嶄新的靈感,進而去實現在作品上。多閱讀文學類的書籍也許也能給你許多靈感哦。在彩色的世界,色彩很容易令人分心,若果你能去掉色彩而拍黑白相片,這樣環境中的圖案、重點也更易被髮掘,久而久之便可以讓你自然「看到」值得拍的東西了!

另外一個對攝影眼很用有的訓練便是去尋找紋理圖案來構圖,細心一點看,你會發覺四周也是充滿著漂亮的幾何圖形或紋理,利用填充構圖方法可以很好地把它們紀錄下來,也可以加上其他的構圖如對角線、相框構圖法等,是一個很容易又有效的訓練方法。

留白在中國的水墨畫很普遍,但要用得其所便需要多練習了!雖然填充構圖可以有效地加強張力,但有時適當的留白能讓相片充滿幻想的空間,藝術感更強烈。優秀的攝影眼與高豐富的想象力、聯想力、敏感度有很大關係。需要我們不斷的去訓練,找到攝影眼。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對你的攝影技巧有所好處啊!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可以說是三個不同的人生境界,當然也可以類比要攝影之中,這樣的進度體現的是,將山水景物賦予了人物思考,也就是我們單純從物像中獲取靈感,通過山水來進行情感顏色,內涵的表達。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們通過眼鏡來進行構思,攝影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經常能掃到很不錯的拍攝題材。

那如何練就攝影眼呢。簡單說就是多看多練多分享。之前讀帖子看到過某攝影師,他的拍攝手法就是對一個物象進行精細拍攝,拍透了,想透了,角度拍遍了,每次拍攝都寄予不一樣的感情顏色,當然這棵樹是單獨的一棵樹,沒有太多其他物像影響,有更多的發揮空間。當能把一棵樹拍成365天的樣子。能做到這樣的人,就具備攝影眼了吧。

當攝影作為創作這門藝術來說時,攝影師和攝影本身則成為一個極富個人色彩和創造力的多元化表達。在投身於藝術創作時,每一個攝影師都試圖極力表現出其頭腦中甚至心靈中的意象。這是一個從抽象概念衍生為或具象或抽象的過程,它所表達的可以是一種情緒,也可以是一種思想,甚至可以是一種“使命”。在各種各樣的想法催生下,裂變出無數個多彩多姿的影像世界,它們充滿想象力,可以說,每一個攝影師都擁有一個絢麗的小世界。在他們當中,有著一群眼力非凡的人,他們看到水窪裡裝著連綿青山,看到汽水瓶裡冒出白雲朵朵,看到滿街繁華聲中唯一那顆孤獨寂靜的靈魂……他們用敏銳靈活和對器材精準的掌握,定格下那個被他們視為新大陸的瞬間。是的,在每一個攝影師的“小匣子”裡都藏著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新大陸。你拍或不拍,它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不躲不閃。倘若你眼力非凡,就一定會發現點兒什麼不一樣的!

這就是所謂的“攝影眼”,它是一項包含了閱歷、知識、智慧、審美、感受力、創造力等多種因素的綜合技能。但這世間一切學問,想要學好,都必須腳踏實地從一點一滴做起,攝影也如是。如果想要達到更高更遠的境界,不妨先從對攝影學的認知理解和對相機的熟練操作慢慢積累,這些都會為我們今後的“創作”提供基礎保障,熟能生巧,相信隨著對攝影和相機的認知和了解,也隨著知識的增長,眼界的開闊,智慧的滋養,一個攝影人會得到真正的“恩賜”和禮物。

“攝影眼”是一種形象化的描述,即“攝影觀察的眼力”,也就是那種以相機的視角、攝影語言進行觀察和捕捉拍攝瞬間的能力。 關於攝影眼,我覺得還是應該從生活中學會仔細觀察,平常沒有就出去走走轉轉,看東西的時候換一個角度,也多看一些大師的攝影作品,開闊自己的視野,最重要的還是要多拍,多看,多觀察!

只使用一個焦距。透過使用一個焦距,你再不能利用變焦來輕易改變要拍攝的構圖,只有努力自行去尋找拍攝主題、角度,這樣能有效令你的腦袋多活動,進而拍攝出更好的作品。通常使用定焦鏡是一個好選擇,但若果你沒有定焦鏡,也可以利用膠帶固定變焦鏡的焦距來拍攝。

拍攝黑白相片。在彩色的世界,色彩很容易令人分心,若果你能去掉色彩而拍黑白相片,這樣環境中的圖案、重點也更易被髮掘,久而久之便可以讓你自然「看到」值得拍的東西了!

尋找紋理圖案。另外一個對攝影眼很用有的訓練便是去尋找紋理圖案來構圖,細心一點看,你會發覺四周也是充滿著漂亮的幾何圖形或紋理,利用填充構圖方法可以很好地把它們紀錄下來,也可以加上其他的構圖如對角線、相框構圖法等,是一個很容易又有效的訓練方法。

利用線條。跟上一點紋理一樣,尋找線條可以讓你的攝影眼更進步。只要你細心一點看,每張相片也是由線條組合而成的,直線、弧線充滿著相片,

試試替相片。留白在中國的水墨畫很普遍,但要用得其所便需要多練習了!雖然填充構圖可以有效地加強張力,但有時適當的留白能讓相片充滿幻想的空間,藝術感更強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