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好人趙士慶的抗“疫”保衛戰,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每到三四月,報春花盛開,瀋陽的青山綠水間總會美出一道道別致的光景。

這個春天,似有些不同。

嚴冬尚隆,一簇簇繽紛的報春花,早已向著太陽昂首怒放 —— 趙士慶,和他的愛心團隊,這群來自北方的報春使者們,手持“利劍”、逐著春光,在沈城的大街小巷,築起了抗擊疫情的人民防線,拉開了春的序幕。


好人趙士慶的抗“疫”保衛戰,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戰地”花開分外紅

“ 我不是醫生,但我真想去救人啊!”

春節前夕,得知各地醫療隊競相馳援重點疫區前線,瀋陽市政協委員趙士慶第一時間跑到自己所屬的黨組織,繳納了1000元的“特殊黨費”,寫下了自願奔赴一線的請戰書,在純淨的白紙上,他一筆一筆鄭重寫到 :

本人趙士慶,中共黨員,我願奔赴抗“疫”戰場。人民利益高於一切,請讓我上前線!我已準備好,隨時獻出自己的全部,乃至生命。


戰“疫”正酣,全國的目光、最好的醫療救護力量,都在陸續向重點疫區集結,此時,如果有人願意把目光放低一寸,會發現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生活當中,也有很多需要援助的地方。

這,正是趙士慶在做著的事情。

平日裡車水馬龍的瀋陽街道,如今幾乎空空如也,大疫之下,社區成了疫情防控的重要防線 —— 人員構成複雜、流動性大,防止疫情在社區的擴散,成了春節期間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年初一,趙士慶就兌現了他在請戰書上的承諾,他走近群眾,在最接近老百姓的地方、最容易被忽視的地方,向疫情正式宣戰。


好人趙士慶的抗“疫”保衛戰,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很多人要問,一個社區志願者能有多忙?答案是,四個角色隨時切換。

自正式打響疫情阻擊戰的那刻起,趙士慶在社區設立起志願點,當起了街坊鄰里的安全排查員、政策宣傳員、信息採集員、便民服務員。

好人趙士慶的抗“疫”保衛戰,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您好,請問您是這個社區的住戶嗎?”

“過年好,請讓我們為您測量下體溫。”

“大娘,最近您接觸外地來的人了嗎?”


好人趙士慶的抗“疫”保衛戰,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每天早晨六七點,趙士慶都會和愛心團隊在小區大門口值守,凜冽寒風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他們的身影,合作默契、忙而有序,一句句詢問來處、一個個仔細登記信息。


在值守點,我們經常能聽到趙士慶扯著嗓子喊 “ 大爺大媽,現在是特殊時期,不能串門、聚餐,禁止打牌啊!出門,一定把口罩戴上!”


好人趙士慶的抗“疫”保衛戰,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做完這些,得空兒了,他還要協助社區工作者,粘貼宣傳單,挨家挨戶進行地毯式摸排,走訪轄區企業和門店,宣傳非常時期的防護知識,一刻都閒不下來。


好人趙士慶的抗“疫”保衛戰,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 今兒一早我就來了,忙活著,一直挺著沒喝水、沒上廁所,等到想看時間,竟已經過去了四個多小時了……” 趙士慶笑說時間總是過得很快。


從春節到元宵節,連日的堅守讓趙士慶的身子有些吃不消,家人多次催促他去醫院看看,對這些顧慮和擔心,趙士慶總是點點頭說著 “ 等明天吧 ” 。


好人趙士慶的抗“疫”保衛戰,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沒有握手,不能擁抱,但大夥兒的心,比任何時候都捱得更近了。


好人趙士慶的抗“疫”保衛戰,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社區的工作者都說,趙士慶和他的愛心團隊,帶來的既是人手,更是戰勝疫情的巨大信心。


“ 隔著口罩,我也能感受到他給我們帶來的滿滿力量 ” 愛心團隊的人說 “ 那是希望的眼神啊!”

花開無聲,芬芳自溢


做人有擔當 —— 是趙士慶重要的人生準則之一。


2020年2月10日,屋外滴水成冰,屋內暖意融融。


為了向一線的勇士們致敬,這一天,趙士慶來到皇城派出所、瀋河區交警大隊探望,為大家送去緊缺的消毒液,大家推讓了半天才接過來,忍不住鼻子發酸。


為了把疫情消滅在萌芽狀態,他幾乎傾盡所有資源,為多個社區捐助了一批批的消毒用品、生活用品。


好人趙士慶的抗“疫”保衛戰,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為了緩解隔離人員的焦慮情緒,趙士慶為社區請來了自己愛心團隊的心理專家,為居民義務做起了心理疏導工作。


2月11日,一則公告刷爆朋友圈 —— 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防護物資緊缺,接受社會各界捐贈。


趙士慶坐不住了。


“走,咱們得去看看。”


他叫上愛心團隊的其他成員,拉著所剩不多的物資,當天下午,就出現在這個被稱為“離炮火最近的地方”,為醫護人員送去水果、茶葉以及幾十箱消毒液。


好人趙士慶的抗“疫”保衛戰,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別人問:“ 老趙,你這又送水果又送茶葉的幹啥呀 ?”


趙士慶說,“ 別的咱也想不到,但這水果、茶葉都能清熱潤肺,希望咱們的醫生都有個好的身體,自己有勁兒了,才能更好的救人啊。”


從15歲來到瀋陽,趙士慶在這裡已經生活了36個年頭,傾注了極大的心血和情感,作為政協委員的他,對這片熱土知之深、愛之切。


政協牽掛著趙士慶,趙士慶也牽掛著政協。


得知市政協的同志們也在紛紛主動加入戰鬥,趙士慶備受鼓舞,囑咐並肩作戰的親人們,在抗疫的同時做好防護,並捐助了20箱消毒液,通過政協平臺送到需要的人手中。


好人趙士慶的抗“疫”保衛戰,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這個春節,趙士慶前前後後共捐出5000多元的善款,帶著愛心團隊跑了很多地方,儘自己最大所能給老百姓送去幫助。


黨和人民的信任重託意味著什麼?委員履職盡責的最好體現是什麼?一個黨員關鍵時刻應有的擔當是什麼?


在這場疫情防控大考面前,趙士慶心裡的答案變得愈發清晰 —— 那就是要到困難最多的地方去,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


一天一天,從早到晚,多點一線的奮戰軌跡已成常態。


“ 爸爸,你要注意安全呀 ” 女兒打來電話,反覆提醒的,也總是安全兩個字。


“ 聽話,閨女,爸忙完就回家陪你。”


好人趙士慶的抗“疫”保衛戰,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2月2日夜裡10:53,連續在一線奮戰多天的趙士慶回到家中,在朋友圈裡寫下這樣的話。


女兒小小的手臂溫柔地挽住他的肩膀,這一刻,所有的艱辛,都得到了撫慰 。


在趙士慶的身體力行下,這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漸漸感受到了什麼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國好人” 這個曾經聽起來高大上的榮譽,在爸爸一次次與普通人的交匯裡,正一點一滴地變得真實可感。


止於至善,是中華民族始終不變的人格追求,這一追求,在趙士慶的身上,得到了充分展現。


2006年照顧空巢老人;2007年連夜清除暴雪;2010年見義勇為抓小偷;2012年勇救落水兒童;2014年簽署器官捐獻書;2016年,成立趙士慶愛心團隊……


在時間的洪流中,總有一些重要時刻永不消逝,這位“中國好人” 亦在時間的座標裡,一次次感受著政協委員的光榮與夢想 。


“人活著不能光為自己,還要為別人,心中常想著為別人謀福利,活著才有價值,人生才更有意義 ” 趙士慶的回答意味深長。


好人趙士慶的抗“疫”保衛戰,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為春做媒,漫山綻放


“學雷鋒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哪裡需要,我就到哪裡去 ” 這是趙士慶常說的一句話。


榜樣的力量,直抵心靈。


51歲的趙士慶已經成為瀋陽學習雷鋒、宣傳雷鋒精神的一張閃亮名片,幾十年來,在學習雷鋒的道路上,他不僅是一名戰士,更是一面旗幟。


好人趙士慶的抗“疫”保衛戰,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榜樣無聲,卻能凝聚強大力量,榜樣無言,卻能鼓舞磅礴鬥志。

在這場戰疫中,廣大政協委員空前凝結,他們中,無論醫生、企業家、藝術工作者、工程師,還是媒體人、教師、技術研發人、環衛工作者、紅十字會負責人…… 均在各自的崗位上衝鋒在前,用凡人善舉點亮希望之光。


我們看到,政協委員四個字,已成為戰鬥集體共同的名字,崗位就是戰位,基層,就是他們的戰場。


在這樣的特殊時期,有這樣的無私舉動,無疑是 “ 中國加油 ” 最好的註釋。


一顆顆滾燙的心就是這抗疫戰場上一朵朵美麗的報春花。


好人趙士慶的抗“疫”保衛戰,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世上有朵英雄的花

那是青春放光華

錚錚硬骨綻花開

頂天立地迎彩霞


趙士慶的生日是4月28日,正是繁花盛開的好時節。

在去年生日那天,趙士慶去一線慰問沈城交警,以同樣溫暖的方式為自己慶生,迎接春天的到來。


好人趙士慶的抗“疫”保衛戰,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醫院、馬路、工廠、街道…… 前線、後方…… 一束束、一叢叢、一片片,他把芬芳和美好,描摹成世人心間最動人的詩行。

當迎春花開始團團綻放,那就意味著,春,已不遠。

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的數據顯示,2月11日0—24時,全國新增治癒出院病例744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30068人,截至2月13日11時57分,全國累計治癒5950例。

對趙士慶來說,沒有什麼比病人的康復更令他高興;對於他的愛心團隊來說,沒有什麼比不斷增長的治癒人數更令人振奮。

盛開在遼瀋大地上的報春花啊,在你們的身後,是萬山絢爛、山河無恙!

趙士慶說,學雷鋒、獻愛心、做奉獻,他將永遠在路上 ……


好人趙士慶的抗“疫”保衛戰,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