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湖北选调生公基政治常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在选调生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不仅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不易记忆,十堰选调生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大量公共基础知识、公基备考资料供广大考生复习备考。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政治知识《公基政治之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的重点,向来在考察中备受青睐,而唯物辩证法中的精髓和实质,也就是对立统一规律,更是关注的重点。对于对立统一规律,今天,我们来学习它的基本属性中体现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相互渗透的倾向的属性,即同一性。

同一性分为两种表现形式,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即“相互依赖”,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其中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就是我们说的相互依赖的矛盾着的对立面,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

另一种表现形式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即“相互转化”。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表达,正确且完整的表述是“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转化”,正确但略有省略的表述是“矛盾着的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错误的表述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直接转化”;其次,经典案例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讲的是塞上一老翁,丢失一匹马而带回一群马,本是坏事变好,谁知儿子却因骑马而摔断了腿,最后却因为腿伤躲过战祸,可谓是好事与坏事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即同一性中“相互转化”。

【试题再现】“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B.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C. 矛盾双方相互对立

D.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答案】D。解析:从资源再利用来看,对垃圾进行合理的分类利用,就可以将其转化成为能够被再次使用的资源,从而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充分发挥资源的价值。这句话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我们可以把垃圾转化成为资源,体现的哲学原理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本题答案为D。

【牛刀小试】《易经》里记载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下列选项中,与其包含的哲学观点一致的是:

A.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C.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D.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答案】C。解析:“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体现的哲学原理是矛盾同一性中的“相互转化”。A强调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体现的哲学原理是质量互变规律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强调君子胸襟开阔、心地纯洁,因而坦坦荡荡,小人营营苟苟、患得患失,因而悲悲戚戚。C强调世界改变了,事情也就随之改变,事情改变了,那就需要对变化进行准备,体现的哲学原理与题干相同。D强调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和整体,体现的哲学原理是片面即形而上学的观点,故本题答案为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