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沈阳工业大学王德喜教授为战“疫”注入科技力量

自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一大批科技工作者投身科研攻关,勇于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为疫情防控贡献科技力量。沈阳工业大学王德喜教授就是这些冲在“科技战‘疫’、知识报国”突击队员中的一位。

科技防控出实招。王德喜教授现任沈阳工业大学辽阳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是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辽宁省首批“兴辽英才计划”创业领军人才,辽阳博仕流体设备有限公司”创始人,多年来一直从事环保工程领域科技研发工作。春节前夕,全国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发生和迅速蔓延,对全国疫情防控体系构成了巨大考验,各类医疗防护消杀物资全面告急。看到疫情的严峻性后,王德喜作为一名环保科研人员,立即投身到这场全民抗疫的大战之中,而实验室就是他的主战场。大年初二,他便集结了团队科研骨干,开始了在实验室里争分夺秒的病毒消杀试剂研发。经过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奋战,终于研制出了针对病毒消杀和预防效果较好的新型消毒系列粉剂。

沈阳工业大学王德喜教授为战“疫”注入科技力量

新产品技术研发成功后,更多的难题仍摆在面前。如何快速办理审批流程、攻克生产线技术难题,全面复工生产,以解决抗疫前线和居民生活之需,一切都迫在眉睫。在全国上下超强的动员能力和战时举措协调下,王德喜一边联系有关部门办理新产品生产审批手续,一边带领科研团队全力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组织本地员工快速复工,借助物流绿色通道把新型消杀产品第一时间送到前线。

研发攻坚解民盼。王德喜及其团队研发的新型消毒粉剂性状稳定、低毒,解决了普通消杀产品存在的易燃、易爆等安全隐患,大大降低了运输和储存风险。其中蓝百洁、绿百洁等系列产品已被列入辽宁省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和辽宁省“专精特新”产品。

沈阳工业大学王德喜教授为战“疫”注入科技力量

在全国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王德喜带领科研团队和生产团队争分夺秒、全速奋战,终于让一批批新型消杀产品如“及时雨”般被送到了全面告急的战“疫”一线。该产品被全国几十家医院应用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杀防护中。同时,这些消杀产品还被大量应用于居民日常消杀防护,大大缓解了居民病毒消杀产品短缺断流的难题。

在研制新型消杀产品的同时,王德喜带领科研团队还为辽宁省一些新冠肺炎定点治疗医院提供污染治理服务,他们针对医院楼宇的粪便污水、洗涤污水提供了“一体化BIO-MBR膜生物反应器”解决方案,确保医院污水实现安全消毒处理和达标排放,为疫情防控再加一道保险。

大“疫”当前勇担当。疫情发生以来,王德喜把他研制的新型消杀产品大批捐赠给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各类机构用于疫情防控。目前捐出的消杀产品超过3000公斤,价值50余万元。“我们研制生产这些消杀防护产品,就是为了助力国家和人民共同战胜病毒,共克时坚,这是我们科研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当前国内疫情还处于严峻复杂阶段,我还会继续向一些有需要的组织提供消杀产品的捐助以及技术支持。病毒不退,我们决不收兵!”

王德喜和他的团队还依据专业知识,整理制作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及防护和消杀知识”电子宣传资料,免费发送给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广泛开展防疫知识宣传工作。同时,他本人还向地方疫情防控机构捐赠了医用口罩2500只。

疫情防控期间,王德喜教授做为导师,十分注重对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价值观的引导和责任感的培养。他鼓励学生们利用专业知识,为所在社区的防疫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并在微信群里进行分享。他通过科研激励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启研究生线上培养模式,每周定期召开视频会议,进行学术讨论和论文指导。采取各种激励措施督促学生科学管理时间,保持学习状态,确保学习效果。同时他十分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情况,为学习提供各类生活服务。

“疾风知劲草,坚韧铸辉煌”,在抗击疫情的严峻形势下,王德喜用科技赋能疫情防控,用科研攻关成果为疫情防控阻击战加固“防线”,以实际行动积极履行一名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为疫情防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