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馳援日記|病區裡所有“小事”都要當做“大事”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豔 通訊員 簡文楊 李饒堯)中山六院心內科護長黃曉靜此次馳援武漢承擔的工作室院感護士,“牢牢盯著”隊員按流程穿防護服就是院感護士的責任,力求做到進入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們避免感染。如何讓護目鏡不起霧,從而保障醫護人員進入病房後更好的工作?黃曉靜發現了一個“訣竅”,在進入隔離病房錢,用洗潔精擦拭護目鏡可以解決起霧的問題。她說,病區裡,所有“小事”,都要當做“大事”認真對待。只有嚴謹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讓這場“漫長的馬拉松”快一點到達勝利的終點。

黃曉靜日記:

“我的‘使命’,就是為你們築好‘鎧甲’”

這幾天,武漢溫度在20°左右,病區內沒有通風系統,都是以開窗通風為主,走廊裡比室外溫度還要高上幾度,隊友們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用品在走廊內穿梭,病房裡忙碌,熱氣通過密閉的眼罩蒸發,護目鏡裡面一道道水珠順著鏡片流下來,嚴重影響護理操作。每個班都有隊友跑到緩衝區,讓我給她們更換處理過的護目鏡。

在病區工作,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護目鏡起霧。但我們發現一個好方法:洗潔精可以改善這個問題。趁著隊友穿衣服的間隙,我趕緊將洗潔精倒在紙巾上,給大家的護目鏡內面反覆擦拭,再對著吹風機吹乾,舉起目鏡對著燈管反覆查看清晰度。不行就再擦!再吹!直到目鏡徹底清晰才交給隊友使用。待她們穿好後再仔細檢查,確定沒有暴露的地方,護目鏡不起霧才進入病區。

由於在疫區工作時間長了,大家對日復一日的穿脫防護服流程太熟練,反而容易有所鬆懈。“牢牢盯著”隊員按流程穿防護服就是院感護士的責任。“護長,我這裡會不會露?”、“老師,幫我把後面的帶子系一下”、“姐姐,幫我拉一下衣服”、“幫我把這裡黏一下”……隊友們的呼喚又在耳邊響起,我協助她們一一解決。每一個求助的聲音代表著一個潛在的問題,都不能錯過,“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在這個關頭更是如此。

除了一定把好隊員的穿脫護具“關卡”,院感還是隊友在病區內的“物資保障員”。有次,一名隊友從病區內急急跑到緩衝間,一隻手捂著腰部,拍著玻璃窗示意他的防護服被劃破了。我急忙指引他按流程脫掉防護服出來,重新再到清潔區穿好返回病區。因為一旦任何防護用具在病區內出現問題,都會造成醫務人員的職業暴露,容易感染病毒,決不能讓危險因素“乘虛而入”。

病區裡,所有“小事”,都要當做“大事”認真對待。為了保障一線人員能正常工作,院感護士默默地做著後方保障工作。我們嚴謹做好每一次補給,只為讓這場“漫長的馬拉松”快一點到達勝利的終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