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破解古樹茶「發熱打嗝出汗」之謎,它到底是真實存在還是玄學?


波密在上一篇回答問題的文章裡,提到喝特別好的古樹茶有明顯的發熱、出汗打嗝現象,一位陌讀者朋友提出質疑,其友講述了他自己收藏了三十斤冰島茶的來歷,以及喝冰島茶的過程,並沒有出現發熱、出汗打嗝現象。言下之意,根本不存在這回事,是故弄玄虛和炒作,其言之懇切,情緒之激動,看來朋友是認真的,並不是所謂的槓精一類人,過後,波密感覺當時回覆朋友的問題比較淺陋,解釋的不夠明確。故,波密思之再三,感覺這個問題有可能帶有一定的普遍性,有必要再作一文,認真回答朋友的問題。

朋友拷問之一:“平常心喝茶,哪有你講得哪麼神秘,喝茶出汗(喝開水也會出汗’,打嗝(醫學理論是胃動)等等,(試試在室溫0度喝茶),幾片丙島的樹葉給你們這些所謂喝茶高人炒得變成了天下第一美味茶了,我說靜心常心喝茶,不打藥,健康的,不炒作的,適口的茶才是人間好茶!”

破解古樹茶「發熱打嗝出汗」之謎,它到底是真實存在還是玄學?


朋友文中講了:“用平常心喝茶”。這是對的,波密舉雙手贊成,喝茶不就是平常事嗎,難道整天神秘兮兮地激情喝茶不成。又說:“靜心常心喝茶,不打藥,健康的不炒作的,適口茶才是人間好茶。”對此,波多蜜韻也持欣賞態度,我們不也是一直這樣做嗎!波多蜜韻系列產品的每一款茶都是奔著這個目標來的,完全贊成並擁護之,只是朋友從未了解和喝過波多蜜韻的茶品,只是按一般化的茶品來理解,也就不奇怪了。

那麼,古樹茶打嗝出汗到底是形而上的唯心主義,還是現實存在的物理想象。這個問題,一般化的消費者確實感到困惑。目前,一般化的茶仍然佔據了市場的主導地位,而頂級古樹茶因為比較稀少,量小而價高。能喝到純正冰島和班章純古樹茶的人不多。實際上,好的古樹茶能讓人打嗝出汗的不止冰島和班章,後面還有很多茶山,如易武茶區的茶王樹、白茶園、曼松純古樹、薄荷塘、昔歸等等,還有很多。只要製作工藝沒有問題,身體發熱打嗝出汗是很自然的事情,普洱茶界人所共知。幾乎每個喝名山古樹茶純料的都會有所體驗,沒什麼稀奇之處。這個問題對“茶小白”或只是喝一般茶的,可能理解起來稍有點困難。


破解古樹茶「發熱打嗝出汗」之謎,它到底是真實存在還是玄學?


古樹茶打嗝發熱出汗的原理何在?我們知道,影響茶樹的第一要素是山場,山場包括海拔高度、土壤成分、空氣質量、水源潔淨度、光照的強烈程度、雨霧的多寡以及所處的森林環境植被等。但排在第一位的是土壤,土壤成分至關重要。唐朝茶聖陸羽早就知道土壤的重要性,在《茶經》一書指出:“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所謂的爛石就是風化比較完全的砂質土壤,這類土壤結構良好,能保證土壤的通透性,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等養分齊全,有利於氨基酸的轉化。古樹茶樹齡一般數百年以上,樹大根深,能吸收深層土壤中的礦物質營養成分,具備了更多的能量。現代茶學研究證實,能夠促使人打嗝發熱出汗的主要成分是以鍺為首的礦物質元素,直接證明了發熱出汗打嗝現象的客觀存在。

這個朋友又提到:“同學的親戚在冰島,02年搞了30斤送給我,喝了這麼多年了也沒有感覺那麼神奇。”意思是沒有發熱打嗝出汗。波密根據以往的經驗推斷,這很正常,不奇怪嗎!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裡面有太多的問號?比如送給您的是毛料還是成品?是冰島臺地、小樹、大樹還是古樹(冰島茶裡這幾種都有)?是正宗“黑大葉”種還是柳長葉“英豪”?殺青溫度高還是低?是雨天陰乾的還是曬乾的?毛料製作過程有沒有受到薰染;工藝過程又是怎樣?風選了沒有?靜電除雜了嗎?人工挑選了黃片沒?是手工石磨壓制還是機壓?是快速烘房烤乾的還是逐漸晾乾的?儲存情況又是怎樣?是幹倉還是溼倉?是獨居一室還是共放一堆?生熟有沒有混放等等,問題太多了,這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普洱茶就是這樣,生產工藝製程一環扣一環,環環相連,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會影響到最終的口感。況且,單存儲這一個環節,也會產生許多意想不到的變化。所以,不能單憑一次購買就保證百分百的準確,有些事有些茶得需要反覆地驗證才能下結論。至少,波密是這樣做的。

破解古樹茶「發熱打嗝出汗」之謎,它到底是真實存在還是玄學?


“至於炒作不炒作的問題,行業內看的比較清楚,一個人和一個單位的能量有限,影響不了市場行情大格局,沒有眾多的消費者買賬,就是想炒作也無門可走。比如去年的老班章古樹茶毛料通貨均價在一萬元以上,挑選在一萬五至二萬元之間。如果商家在此基礎上只是加了點包裝、加工生產成本的基礎上,稍微加點利潤,那都是合理的,無可厚非。

同理,冰島茶情況也是這樣,2019年古樹春茶,三百年以內的古樹茶均價在一萬至三萬之間,三百年以上的挑選古樹在五至六萬之間。這只是冰島茶農賣的毛茶價格。至於成品價格,每一家茶商都有自己的定價標準,高高低低都有。這裡邊,當然有人賣價會很高,但至於能不能成交,啥時成交,那很難說。以波密的經驗來看,當今名山茶的價格早已公開透明,誰暴利誰麻煩不斷,為什麼?出不了手唄!賣給誰去,消費“古純”的大部分是成功人士,最起碼智商不會比我們低,沒有真材實料想讓他們下單,難哪!你想,錢在人家手裡,家裡有大把的茶喝著,不急,價格不到位不會出手的,等你用錢時,對不起,講個價錢吧。這時的茶商心裡發毛啊!房租啊、水電費啦、日常應酬開支、廣告宣傳等一大波費用等著你,看你敢拿價不。

破解古樹茶「發熱打嗝出汗」之謎,它到底是真實存在還是玄學?


有朋友說,先不管別人,就問你家怎麼出貨吧。波多蜜韻所有茶品價格統一,每年大客戶一路帶上冰島、老班章古樹茶山,自己去了解價格,等了解透了以後,再跟我們籤合同。十多年來,我們的大客戶一個都沒有掉隊,每年早早地把貨款提前打到賬戶,都不用催的。為啥?因為我們給的價格比線下客戶自己親自上山購買的價格更低,而品質更高。至此,讀者朋友心裡出現了一個個疑團,莫非做假茶乎?這無需擔心,波多蜜韻的客戶是自己親自上山購買樣茶,一對比什麼都清楚了。有朋友又心生疑竇?你的客戶不怎麼懂茶,這請放心,大客戶一般都是開高檔茶樓,不是一般的懂茶,要求必須超過品牌貨,而價格卻低得多。因為他們面對的是高端消費者,有的是茶樣天天PK。大客戶要的是什麼?是茶質,是高性價比的純古樹茶。要讓客戶心甘情願地跟你走,沒有穩定的茶質,沒有過硬的質量門都沒有。貼牌的也好,經銷商也罷,必須讓他有足夠的利潤空間,其它的都是瞎扯。

至此,有朋友好奇,你們如何做到高性價比?我們只能說,製作普洱茶是一項實功夫,來不得半點馬虎。做好茶必須持之以恆,長期堅守茶山一線,深耕當地茶山資源和人脈關係。耐得住寂寞,醉心茶事,不爭一時之長短,不做短平快式的快餐茶品,放眼未來,做當時好喝以後能存的有底蘊的好茶,才能走的更遠。

破解古樹茶「發熱打嗝出汗」之謎,它到底是真實存在還是玄學?


懂茶的朋友可能更關注中期茶和老茶,早就想了解價格:“你的十年陳`一零冰島‘怎麼出貨?“波多蜜韻制定的出廠價比較理性,不高也不低。遠比一大波中期茶明星茶便宜,但茶質更勝一籌,畢竟產於2010年大旱年間的純冰島古樹茶,其生態性和第一次接近成熟的工藝,珠聯璧合,創造了冰島古樹茶質歷史上的新高度(以後,由於過度採摘等原因每年略有下降趨勢)。

波多蜜韻意識到市場消費水平和大環境問題,制定理性的價格,必須大大低於市場價格才行。可按2019古樹茶的價格。想想看,十年前的冰島古樹茶,那時的生態,那時的厚度,豈是今天所能比的。再加上十年的轉化,內質不足有毛病的茶早就原形畢露了。價格問題?就看各家的實力了,你不能指望這家有一提、一件茶就很便宜賣給你,他自己還要喝呢,他自己還要收藏呢。

破解古樹茶「發熱打嗝出汗」之謎,它到底是真實存在還是玄學?


業界一直都流傳著普洱茶適合什麼人乾的問題,有人列舉了一流書法家、二流畫家、三流文人和怪人最擅此道。所謂的怪人就是特立獨行者,這種人不圓滑,說話簡單直接,但做事有原則,卻反而能做出好茶;你見過玲瓏八面的人做過好茶嗎?很少見,原因嗎?對這種人來講,茶太好賣了,有誰能經得住三寸不爛之舌。普洱茶這個行業雖然沒有大的科技含量,但需匠人般的精細,商人般的豁達,所以,怪人和藝術家們反而有了用武之地;原則性不強的”老好人“或粗枝大葉之人很難做出好茶,但這種人緣好,因為他太容易妥協了,啥也行意味著啥也不行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