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鑑別普洱茶的好壞?

要對茶葉的質量進行審評,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一般來說,品鑑普洱茶的好壞可從茶葉的外形、茶湯、香氣、滋味、葉底等方面來判斷

外形

不管是茶餅、沱茶、磚茶,或其它各種外型的茶,先看茶葉的條形,條形是否完整,葉老或嫩,老葉較大,嫩葉較細。

若一塊茶餅的外觀看不出明顯的條形(一片片茶葉形成的紋路),而顯得碎與細,就是次級品製作的。

茶葉顏色

茶葉的顏色是深或淺,光澤度如何?都能作為鑑定茶葉好壞的一大因素。

正宗的普洱茶應該是豬肝色,陳放五年以上的普洱茶就有這樣的黑中泛紅的顏色。

如何鑑別普洱茶的好壞?

普洱茶餅

茶湯

湯色:好的普洱茶,不論生熟,其湯色也是有共性的,具體什麼顏色我們不論,好的茶湯應該是,通透油亮,清澈而厚重,令人賞心悅目的;所對應不好的茶湯就是,模糊暗啞,混濁而稀薄,發黑發烏的。

粘稠度:茶湯粘稠度的鑑別請勿一點點茶湯喝入口中就來判斷,應該將茶湯稍試大口一些喝入口中,在口中迂迴一週再嚥下,一能感受其茶湯粘度,二能感受茶湯厚實飽滿度及其順滑感。

如何鑑別普洱茶的好壞?

香氣

普洱熟茶的香氣類型,其方式和方法與其它茶葉的嗅香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經過“渥堆發酵”的普洱熟茶,香氣獨特,總的規律是:“以陳香為主導,透出其他植物特殊香氣”。

出產半年左右的普洱熟茶,“水氣”基本消失,“陳香”凸顯漸佔主導香型。此時,香氣類型因原料差異和儲存環境的變化而複雜多樣,主要有陳香、荷香、焦糖香、甜香、參香、棗香、桂圓香等。

如何鑑別普洱茶的好壞?

口感

甜度:此種甜說的是入口後在舌面上的直接表現,千萬不要和回甘混為一談。其甜為高雅清甜,往往被回甘所掩蓋,喝茶有一定年限之後,能夠將各項滋味分離品味,既能領略,新茶客很難品出,甜度也是鑑別好壞之處,但不是關鍵。

回甘生津:回甘和生津為茶的基本滋味,比如臺地茶回甘和生津體現都比較快,但持久度較差,一般6泡之後就開始減弱,古樹茶此項滋味體現比較穩定,快而持久。

苦澀:這也是鑑別茶好壞的關鍵,苦澀是茶的本性,任何茶都有,但表現較重的茶只有兩種原因:

1、一種是茶樹齡較小,吸收土壤的養分較少,其他滋味表現較弱,此時這種原性就體現的尤為突出。

2、另一種則為茶樹施肥,特別是尿素能迅速催長,但它會很快改變土壤結構,所以就會造成苦澀增加。

如何鑑別普洱茶的好壞?

葉底

葉底可以傳達出一款普洱茶的用料優劣、工藝是否得當、浸出物是否豐富、香氣是否純正、存放是否得當等諸多信息。

嫩度:所謂嫩度,就是看一款茶中芽頭、嫩葉的比例和總體葉質的老嫩。茶沒泡開,不太容易分辨其芽頭和嫩葉的含量,而通過葉底則很好辨別。拿起幾片茶葉將其平攤開來,我們就能看出它的採摘級別是單芽、一芽一葉等等之類了。

辨別葉片整體的老嫰程度,除了眼睛看之外,還要用手捏,來感受茶葉的老嫩。

色澤:葉底的色澤能非常直觀地反應一款茶的原料和加工優劣。葉底色澤分辨的總體原則是:

1. 普洱生茶葉底顏色:黃綠光亮,色澤勻整,由新到老葉底顏色變化是由黃綠、淺黃、淺紅、慄黃、慄紅、到深紅。無論任何時期的生茶葉底,都要明亮勻整;花、雜、暗、黑、褐都不是好的生茶應該有的色澤。

2.普洱熟茶葉底顏色:普洱熟茶葉底褐色,或者暗褐色、暗紅色,色澤勻整,有光澤;熟茶葉底黑色或者黑褐色都不是正常的色澤。

勻度:所謂勻度,就是看一款茶的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是不是比較統一。勻度和茶的採摘加工管理有關。採摘時的不重視,以及在加工時,把不同山頭、不同批次採摘的茶不加辨別地混在一起加工,都會出現勻度很差的情況。勻度差,代表採茶做茶不夠規範,或者是經過了拼配。

舒展程度:一般來說經開水高溫沖泡之後,葉片會自然舒展開來,恢復到原有的形狀。但如果沖泡之後葉底完全攤開如紙、或者緊縮泡不開,那都是工藝存在缺陷的表現。

如何鑑別普洱茶的好壞?

耐泡度

在品飲時,如果發現其中一項滋味在任意一泡發生減弱時,就證明此茶的耐泡度就只有到達於此,臺地茶一般6泡之後就會開始減弱,古樹茶都能持續至8-10泡以上,較好者能持續至12泡以上,所以千萬不要說您的茶能泡20幾泡,20幾泡您喝到的是茶的回甘,生津感覺,而且泡法不標準時,只要把茶量多投,水煮沸後停止加溫,能泡的更久,那都是茶店忽悠茶客專用語;耐泡度決定了茶的穩定性,耐泡度越好,穩定性越高。

如何鑑別普洱茶的好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