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家庭煮夫、超級奶爸…………防控巾幗身後少不了給力家屬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社區作為防控工作的主戰場,眾多社區工作者、黨員、志願者日夜奮戰在一線,至今,他們已經連續工作了二十幾個日日夜夜。在他們的背後,是更多大力支持、默默付出、無怨無悔的家屬……

除夕夜,四員廳社區的工作人員薛志芬剛剛坐上返回青島探親的火車,就接到了社區要求初一全員返崗的緊急電話。已在社區工作8年的她,連車票都來不及退,立馬下車,拖著行李返回了居委會,在除夕夜裡工作到了12點多。

薛志芬的愛人是一名軍人,在某部隊院校擔任教員,一家人都住在部隊家屬院裡。當部隊家屬院實行全封閉管理後,她兩點一線的生活節奏被打破了。由於家屬嚴禁外出,薛志芬不得不在社區工作和家庭之間作出抉擇。

看著8歲的兒子她實在不忍心離開,可想到在一線堅守的同事她又不能在此時退卻。“去吧,既然選擇了在社區工作,就要擔起這份責任,別忘了,你是黨員。”這時,愛人說話了,“家裡交給我,你放心,孩子也長大了,不會給你扯後腿。”

家人的支持讓薛志芬下定決心搬離了部隊家屬院,四員廳社區特別協調了一間休息室,供她臨時住宿使用。由於24小時駐守在社區,薛志芬主動承擔起了夜間值班的工作。每晚通過視頻和家人聊天時,愛人總是說:“之前都是我上前線,你在後方,現在輪到你衝鋒陷陣,我也做回‘軍屬’!”

家庭煮夫、超级奶爸…………防控巾帼身后少不了给力家属

在中倉街道,像薛志芬夫婦這樣的感人故事還有很多。西上園社區書記張娟的愛人自疫情防控工作啟動後,就做起了社區的“後勤部長”,給工作人員做飯、幫助採買、參與執勤,與社區人員共同堅守在一線;東里社區書記白雪豔的愛人是社區的“壯勞力”,運物資、搭帳篷等重活累活,隨叫隨到;街道黨群辦幹部馬玉玢的愛人為支持妻子工作,第一時間找到居住地濱河社區,加入一線防控隊伍;中倉社區書記張娜的大寶剛滿7歲,二寶才8個月,疫情防控工作啟動後,張娜不分白天黑夜紮根在一線,愛人自覺承擔起了照顧孩子的重擔,經常是回到家的時候,孩子們已經被爸爸哄睡了。

而在轄區更多一線防控人員家裡,曾經“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奶爸們甘心做起了“家庭煮夫”,操持家務、教育孩子;女主人們則將防疫重擔抗在肩上,盡心照顧轄區百姓;父母不僅體諒特殊時期不能近前孝順的子女,還為他們做好堅強後盾;孩子們更加聽話懂事,安心學習,為一線工作的爸爸媽媽提供溫暖和能量……無論是言語的鼓勵、行動的支持亦或是夜晚留著的一盞燈,都是激勵一線工作者前行的珍貴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