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第1 夢夢,夢迴故鄉(一)上

《西江月》雲:

夢迴舊時歲月,

小河水深幾許。

畫樑雕棟應猶在,

我欲醉臥芳草。

黃鸝唱綠柳枝,

桃花不惜春紅。

倚窗遙指千疊翠,

可記兒時歌謠?

第1  夢夢,夢迴故鄉(一)上

百年夢魘之青杏

……一條小河平緩地朝東而去。流經一橋時,水流突然變得湍急。橋是一座石橋。兩塊巨大條石並列,組成了兩個巨大的橋墩,撐起了整座石橋。石雕組成的橋護欄,使石橋顯得富麗堂皇。橋南岸西側石壘的幫岸壁立,使橋岸融為一體。河水清澈……我站在河岸邊,似乎在等待著什麼。河的對岸,橋的那端,並沒有看見來人。橋下的水中,波瀾不驚,也不見有魚兒躍出。但我的心中,似乎有此期待。卻又說不出徹底是在期待著什麼……

故鄉,是江南水鄉常見的小鎮。常見的小橋、流水、人家的那種風景。這橋的風景,肯定早已根植在我的記憶深處。所以,常常會在我的夢中泛起。

小鎮原名“鳳喈橋”。據說是古時,因有鳳凰鳴於橋堍而得名。歷來有兩種說法:一是說先有鳳凰鳴於橋堍而擇址建橋;一說是橋建成後,有鳳凰飛來棲於橋欄而後起得橋名。不管是哪一種說法,反正,鎮以橋名是肯定的。

第1  夢夢,夢迴故鄉(一)上

百年夢魘之青杏

小鎮不大,以石橋為中心,橋北堍東西自然延伸,形成一條約莫200米的長街。清一色用青石板鋪就的街道。街道的兩側,是鱗次櫛比的商店。靠河那一側的商店,都建成了水榭的模式,一半架空在河面上。用長條石做成的屋基和橫樑,使商鋪推開窗戶,就能見水汽氤氳,宛如置身於水波瓊樓之中。

街道北側的商店間,隔三岔五會出現一條弄堂。弄堂連接著眾多的分岔小道,小道連接小鎮的住戶。與弄堂對應的街道南側,通常是一個用條石鋪就的石埠。石埠年代久遠,石面已被風雨打磨得十分光滑。以致於冰凍的時節,常有小鎮的善人,使下人在石面上刻意撒一些礱糠,以防鄰里在汲水時不慎滑倒,甚至跌落河中。河埠的最低端,一般與臨水的商鋪外側等齊。枯水的時節,從一個河埠透過水榭式的商鋪挑空層,可以望得見相鄰的河埠。嗓門大的婆子媳婦,在河埠洗刷時,可以和相鄰河埠的人有一搭沒一搭地搭上話。甚至和小河對岸洗刷的人喊上話。

小鎮東西兩端的鎮尾,各有一座橋架通南岸。東首的那一座是鐵橋,所建的年份應該不遠;西側的那一座也是石橋,只是沒有鎮中的石橋堂皇。雖然,也是用長條石並列豎成的橋墩和同樣是長條石並列鋪就的橋面。但沒有雕石做的護欄,使整座橋看起來一副瘦骨嶙峋的模樣。橋名“永鑫”很是氣派,似乎寄託著小鎮人希望多金的夢想。決沒有鎮東的那座鐵橋名字那麼莫名其妙,“吼橋”。這是吼的那一出呵?

第1  夢夢,夢迴故鄉(一)上

百年夢魘之青杏

鎮中石橋的南堍朝南延伸,是一條不長的街道。這條街道遠沒有橋北堍的青石板街道氣派。街道是用細長的麻條石鋪就的,雖與進商鋪的階石吻合,但實在沒有橋北堍東西長街的那份雍容。南街在記憶中不多的幾家商鋪:有雜貨鋪、副食品鋪、藥鋪、還有一家照相館和一家不大的文具鋪。藥鋪的南側是一個加工中藥材的院子。院子的地面用豎著的小青磚鋪成,院子的西牆內側,栽有薔薇。每年的五月間,粉紅色的薔薇開滿牆頭。再南端有一個絮棉加工場。隔老遠就能聽到“軋軋”的軋棉花聲和“嘭嘭”的彈棉花聲。小鎮人的新棉絮製作和舊棉絮翻新,一般都委託這裡加工。在我幼年的記憶中,似乎沒有走街串巷的彈棉花手藝人。一直到我去縣城工作後,才有幸看到揹著長弓彈著棉花的手藝人。但是,後來的印象實在難以與我幼年的記憶對得上號。那“嘭嘭”的彈棉花聲和棉花隨弦起舞的形象,實在是一曲美麗的樂曲和曼妙的舞姿,哪裡是亂絮飛蒙的景象呵。距離街端不遠臨西有一間牙醫鋪。似乎有兩個牙科醫生。一個沉默寡言。一個牛皮連天,也算是絕配了。

南街的底端,西側是一塊很大的桑樹地;東側便是鎮中心小學了。走進小學的大門,是一排構成穹頂的花架。花架上攀滿了藤蘿。春夏的時節,春色遮掩了進門後的甬道;初秋時,青色的藤蔓頂上掛滿了一支支豆莢一般的果實,這果實卻不能吃;冬天時,這豆莢會自己開裂,黑豆一般的籽跌落滿地。寒風已吹落全部的綠色,甬道兩側和穹頂上老藤畢顯,一派蒼然。甬道的盡頭連著一條走廊,讓進門的甬道分成雙向。北向幾步再朝東是一條長廊,教師辦公室和三間教室依序排列。走廊外是花壇,花壇的對面是禮堂和一幢小樓。小樓樓下是教室,樓上是教師的宿舍。

第1  夢夢,夢迴故鄉(一)上

百年夢魘之青杏

甬道的南向幾步也是兩間教室,與甬道平行。教室的東側是一塊空地,空地上有一棵巨大的老樹,樹冠幾乎遮掩了整塊空地。空地的東側南北有兩棵枝幹粗壯的構樹,努力伸展著身姿,似乎是與那棵老樹爭奪陽光。構樹枝壯葉大,在春夏時節,會結出楊梅一般鮮紅的果實,常引來驕小的翠鳥啄食。翠綠的小鳥在鮮紅的果實間跳躍,生機盎然。

空地的南側也是一排教室,教室的南側也是一塊空地,有花壇點綴。東側是一排楊柳,楊柳依大操場邊栽種。大操場的南北側各有一排南北向的教室。南側是兩層樓房,底樓是教室,二樓是教師宿舍。北側是平房,有三間教室,教室前栽有一排白楊。教室的東側是一道圍牆,將教室和操場圍在校內。圍牆的內側同樣栽有一排楊柳,與操場西側的那一排楊柳相呼應。春夏時節,柳枝曼舞,綠意盪漾。與肅立在操場上的那幾對籃球架相得益彰。操場南側的二層樓房附沿著圍牆迤延朝西,將原本是幼兒園的那一塊地盤圈入其中。然後,折而向北,與小學的大門連接,使小學自成一體。

小學裡的老師,除了校長是一個白白胖胖的中年男子外。其它的不論男女,都清一色的文弱和纖瘦。大該文弱和纖瘦的老師更適合在小學工作。

第1  夢夢,夢迴故鄉(一)上

百年夢魘之青杏

在小學的東北側有一扇邊門,出邊門是一條小道,小道西側是鎮上居民的住宅。住宅的北側是一片菜園子。各家的菜園子都用荊條作藩籬,初夏時,荊條綠意蔥籠,開滿淡紫色的喇叭花。沿著菜園子朝北走,有一條稍寬一些的路,沿路折而朝東,僅五十步,便是鎮中學的南門。先是南側門,然後是南大門。中學的南大門不常開,但目光越過圍牆,能看得見兩排高大的白楊。可以想象中學大門開啟後的氣派。

那時的中學是全建制中學,名為縣立第七中學。進出中學的主要通道在學校的西北側。小鎮中心石橋的南堍是一條短短的街道,在街道的起端東側的副食品鋪和藥鋪之間有一條弄堂,弄堂通向鎮中心醫院。弄堂的對面是一塊空地,是鎮大禮堂的出口處,繞過禮堂的北立面,是鎮政府的機關大院。大院的正門與禮堂的正門成倚角。鎮政府大院與鎮禮堂之間有一條路,沿路東拐便是中學的西北側門。

學校的進出主要依賴於此門。進入此門,便是中學的東西軸通道,道側是兩排漂亮的法國梧桐。通道的北側,依次是學校的後勤處,學校禮堂、學生宿舍。禮堂的北側是學校的食堂。食堂臨河而建。食堂的東側是一小塊空地。與禮堂的東側大門出口處連成一體。那一小塊空地東側,是圍牆圍著的菜園子。菜園子的南側,便是學生宿舍。

通道的南側是兩排一字排開的教室。中間有一條朝南的通道,連接著南邊的那排教室,通道與南排教室的內通道成一線,又與通往南大門的正通道成一線。使學校的主幹道成“T”型格局。三大排教室皆為內廊式的平房結構。清一式的青磚平砌到頂,外立面採用水泥抹縫,沒有采取石灰粉面,使教室的外立面十分整潔。平房的教室一律採用平吊頂,斜屋頂蓋面是青色平瓦。教室的南北窗外,都是花圃或草地,四時景色宜人。

……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