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聊齋說2:今天沒有故事,只有被遊戲編輯器修改過的蒲松齡先生

如果吃零食不要錢的人生就是最高級的人生,我保證蒲松齡先生小時候吃零食一定沒人要錢,給零食的人還得說:“小夥子,夠麼?當官了以後一定不要忘了你王大伯”,然後各種街上鄉親們給的零食湧了過來,只留蒲先生一個人邊吃邊凌亂。

我喜歡《聊齋志異》這本書,但更喜歡蒲松齡先生這個人。

聊齋說2:今天沒有故事,只有被遊戲編輯器修改過的蒲松齡先生

蒲松齡先生

蒲松齡,字留仙,山東淄川人,出生在一個落魄的小地主家庭。19歲那一年第一次參加秀才考試,也就是所謂的童試,就拿到了縣,府,道三個第一,名震山東。開局很好,才氣又大,年齡又小,要知道在清朝不乏有六七十歲還未考中的童生。

按照常理,再努努力考個舉人,博取功名在他來說不算難事。萬萬沒想到啊,科舉時代還有一句話叫做“考場莫論文”。考場上的得失和才氣沒什麼關係,完全靠的是運氣。蒲先生的運氣應該是不太好,此後的五十多年裡,他得經驗條一直卡在秀才這兒,考了一輩子,再無寸進。

蒲先生一輩子的生活來源和上期 《考城隍》裡的宋公一樣,靠國家得救濟糧度日,然後在大戶人家得私塾教書補貼家用,雖談不上窮困潦倒,但也緊緊巴巴。再加上教書的地方離家遠,他雖然和妻子劉氏感情很好,但也是聚少離多,一個人在破敗的草堂裡寫出了這本《聊齋志異》。


聊齋說2:今天沒有故事,只有被遊戲編輯器修改過的蒲松齡先生

大家可能會有些疑問,這有什麼啊?古人有才華不及第的人多了去了,李白什麼的,個個腕兒都很大,杜甫有句詩叫做“文章憎命達”,有才華的人總是運氣不好,沒什麼稀奇的。

但是我覺得,蒲松齡先生真的很不一樣。

李白喝醉了撒酒瘋,舞劍砍人作詩,美譽連連,唐玄宗都是他的粉絲。;杜甫詩作蕩氣迴腸,百姓傳頌,就算在邊關也有四川節度使嚴武關照;柳永大大整日溫香軟玉,宋仁宗也知道他,讓他“且去填詞”,而且青樓姑娘愛他都愛的不行了。

文人需要成就感,有成就感,他的支柱就在。

但是蒲松齡先生什麼都沒有。他卻獨創了一個文體,今天的我們都知道這叫短篇小說,當時可沒有這些認知的概念,寫一些狐仙鬼怪的小說,也沒有任何的人的肯定,頂多喝多了吹吹牛逼:“聽好了,我這是要流傳百世的故事。老兄!能否頂頂酒錢?”

但是,當你翻開《聊齋志異》之後,你會覺得奇特,本該是市井雜言的小說為何隱隱之間有著一股股浩然正氣。鬼怪這種虛無縹緲的事情,在蒲松齡先生的筆下卻是字字珠璣。一筆不苟且,一劃不將就。他心裡的讀者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時至今日我才漸漸有了答案,他是給我們後世的人寫的這一篇篇故事,因為他對標的人不是那些詩文腐儒,不是陳詞濫調,他對標的是史家大佬——司馬遷。


聊齋說2:今天沒有故事,只有被遊戲編輯器修改過的蒲松齡先生

很多故事的最後,都會有一段“異人史曰”,有沒有類似於司馬遷的“太史公曰".,這兩個人都是我心中的大佬,因為他們的孤獨沒有人知道,沒有知音,連曲高和寡的人都沒有,他們的一杆筆面對的是千秋萬代,都花盡了他們一生的精血,個個篇幅巨大,寫的時候他們也不知道會不會流傳下去,他們還是寫了。

能描述這一個事情只有他們自己,借用司馬遷的那一句話,“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沒有理想和願望的支撐,很難想象他是怎麼堅持下去的。

蒲松齡先生這一生,也不是如此單調,他還是過得很開心的,送走了給他零食的王伯之後,他活到七十多歲,剩下的五十年他一直都在很努力地生活,也從沒放棄科舉。五十多歲的時候,他妻子劉氏勸他,算了吧,別考了。他還開心的問劉氏,你不想當誥命夫人麼?現在有記錄的,蒲先生一直考到七十多歲,一直考到走不動路為止。


聊齋說2:今天沒有故事,只有被遊戲編輯器修改過的蒲松齡先生

作為鄉里的讀書人,他還是回報了一直愛他的淳樸的鄉親們。他寫過《農桑經》傳播農業知識,編過《藥崇書》普及治病道理,甚至還寫了《日用俗學》《婚嫁全書》,簡直就是鄉里的孟非老師,偷聽個牆角,關注鄉親的情感需求順帶普及民俗下知識,他還替老百姓寫狀子,參加救災救荒,七十多歲蒐集證據,牽頭檢舉貪官......

回看下蒲先生的一生,19歲那一年的風華正茂,再一路的高開低走,若是我的話心態早就崩掉了,但是蒲松齡先生沒有,還是慫且認真開心的活著。

我年少時開始讀《聊齋》,至今都快到而立之年,這部書一直都是我的枕邊夜燈,在黑夜中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做一個優秀且平凡的普通人,給自己開啟各種各樣的可能,他一直是我的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