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孩子一直說普通話,不會說家鄉話,到底好不好?

小豆苗看大世界


曾經也擔心這樣的問題,我們夫妻城鄉結合,妻子廣州人,我是汕尾人,工作的緣故留在廣州,所以兩個孩子最初學習的是廣州話,對汕尾話一竅不通。

每逢回到家鄉,就會產生這樣的尷尬:親戚朋友問孩子會不會說家鄉話,孩子一臉懵逼,大家就會笑話孩子“忘本”。

01 別讓“執念”左右,語言的本質是溝通

執念是一種很可怕的情緒,在家鄉話這一點上,也曾經歷了不少因為執念而起的事件,最終受損的是孩子。

表姐和表姐夫是我們本地人,但是在深圳經商,表姐夫認為孩子不懂家鄉話就不算家鄉人,這種執念使然,他一直堅持用家鄉話教育孩子,但孩子生存的環境中,卻經常要接觸普通話、粵語。

這就讓孩子在多語言環境中形成了語言障礙,直到4歲還不會說話。上不了幼兒園,也與小區內的其他小朋友無法交流。

夫妻兩還以為小孩得了什麼病,到處尋醫問藥無果,花費醫藥費無數。

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統一語言環境,因為幼兒園普遍要求講普通話,所以全家人強制用普通話和孩子交流,很快孩子就說得很流利了。

別讓這份執念左右自己,比起語言,血脈的傳承才是證據。語言的本質是溝通,如果語言無法溝通,那麼它就失去了它自身的意義。

02 首先,我們是中國人

不管處於哪個地區,說著什麼樣的家鄉話,首先我們是中國人,普通話是我們的母語。

多年前很尷尬的一幕,當年小學生時代,跟著父母去廣州,因為不會說粵語用普通話問路,客運站的人態度極差,回到完還伴隨一句“死撈頭”;坐出租車,講普通話還要被宰...

現在就很少這樣的情況,大家都已經清楚的意識到,普通話是我們的根,在有了根的基礎上,我們才能茁壯成長,最終百花齊放,各有特色。

地域語言,同樣如此。

03 不要以此逗弄孩子

強調一下,不要用孩子不會說家鄉話,來逗弄孩子。

就如我們家的情況,一些不注意的親戚,有意無意的告訴孩子“你不會說家鄉話,就不是這裡人。趕緊回廣州去”,而同樣,回去妻子家鄉也是如此“你不會說這裡話,就不是這裡人,趕緊回汕尾去。”(妻子的家鄉話是帶地域口音的粵語,跟標準粵語略有不同)

這讓孩子很難受,女兒曾經問我,他們是不是因為我不會說他們的話就不喜歡我?

孩子很難分辨什麼是玩笑,什麼是認真,但他們能感受到被傷害。


淅爸育兒記


孩子一直說普通話,不會說方言的情況,基本存在於父母不是一個地方的人,兩個人交流需要用普通話的環境。這種情況現在很多見,所以孩子只會說普通話,不會說方言的情況也就越來越多。

舉我自己為例:我河南的,我老公陝西的,我倆交流天天是說普通話。所以,我們帶孩子,都是說的普通話。雖然現在給陝西的公婆帶孩子的時間多一些,公婆說方言,但我家孩子,還是隻會說普通話,方言一句都不會。

我同事是江西的,她老公是上海的,他們在家說普通話,她女兒也是隻會說普通話,不會說上海話,但是可以聽懂上海話。

方言是一個地方人的通用交流語言,會方言就說明他是這個地方的人,畢竟方言給人的感覺比說普通話更親切。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教孩子說方言,但也不可太過強求,畢竟不管是方言還是普通話,都是孩子表達、交流、溝通的一種語言。針對題主的問題,個人認為會方言更好,不會也沒什麼損失。現在互聯網時代,大家的思想也越來越開放,能接受的事物也越來越多。你重點是要如何把孩子培育好!


霄瑤麻麻


西梅媽媽你好!

我和您家孩子一樣,一直說普通話,不會家鄉話,我可以跟你分享一下這種經歷的好處和壞處。

從我有記憶的時候起,就是我只說普通話,但我的家裡人都說家鄉話。到現在我已經成年,一直學不會家鄉話。

一般小孩子開始有記憶也就三歲以後吧,所以,我在剛學說話的時候肯定也是會說家鄉話的,但是長大到三歲以後就只說普通話了。

村子裡只有我是這樣的,這種奇怪的現象家裡人也很難解釋清楚為什麼我不會家鄉話了。

這樣的孩子,有幾個特點:

首先聽懂別人說家鄉話是毫無問題的,因為周圍的人都是說的家鄉話,自然而然就聽懂了。

其次,和別人溝通也沒有問題。普通話只要看電視的人,大都能聽懂。有時候我的普通話裡會加入一些家鄉話的特殊的用詞,和周圍的人溝通習慣了也是沒問題的。

如果您覺得不會家鄉話是一種缺憾,可以潛移默化的教孩子說。如果教不會,就讓孩子多見世面。

這樣的孩子,見的世面越多越不受這個缺憾的影響,見的世面越少越受困擾。

因為家鄉話只存在於我們生活的一小片地方,走出生活的地方,會發現外面的世界還很大,而且在外面的世界,會不會家鄉話根本不是一個問題。

如果一輩子都只能待在村子裡,又沒有突出的技能的話,不會家鄉話肯定會給孩子的人生帶來一點難受的。


真有趣orz


說下只前我小孩到學語言的年齡時,家裡開會研究,鑑於老大一出生我們就和她通過普通話交流,本地白話和本土話都不會說,族裡上一輩長輩都說我們教壞孩子,忘記祖宗,[流淚][流淚][流淚][流淚]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都不教小的說本地話,[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所以覺定,老二一定要說本地話,在不計,也要會說白話,普通話到時上幼兒園了在練說了,於是乎,我們一家人,爺爺奶奶我和愛人開始了針對老二開展本地話的學習,以下爺爺奶奶教他本地話,我們平時對話又是白話,[我想靜靜][我想靜靜]小孩都估計都蒙圈了,一下白話,一下本地話,帶他出去和其他小朋友們玩,他說的小朋友聽不懂,小朋友說的他也聽不懂,雞同鴨講啊[捂臉][捂臉][捂臉]都不是一個頻道的人,鬧了不少笑話,後面實在是不行了,還是教普通話吧,不然沒法和外界交流啊。所以現在我兩個小孩都是說普通話,老人說就說吧,現在沒有這樣的環境,都是說普通話,有時想想也可惜,在過一兩代人,估計說本地話都沒有了,大家都是普通話,跟時代走吧,畢竟我們都是小人物。


2020埋葬了自己的人


我就是這樣的人……

我們的方言是閩南語,讀初中的時候,全班就我一個不會用閩南語交流的(我們也不是全說方言,就是普通話跟閩南語結合的交流),著實尷尬了好一陣子。我不是不會說,只是一開始不想說,逐漸不說閩南語的人設形成了,就慢慢變得不敢說了~,因為在班上說一句都會被人當做大新聞,所以每次想改變人設說一句,都會把自己緊張得不行。。

真正開始說閩南語,還是大學的時候,在宿舍不想被同學知道跟家裡打電話的內容,只好說閩南語了。反正同學來自天南海北,閩南語就是倒著說他們也不會笑我。。

說說我的觀點吧:還是要會說方言的,不然在家鄉會顯得很不合群。。但是,如果,您家鄉的方言是跟普通話差別很大的那種(比如我家的閩南語),就最好別所有時間都說方言,不然出去讀大學的時候,口音會被某些不知趣的人吐槽到抑鬱的~


硬核皮皮


我是安徽的,媳婦是青海的,如果用方言溝通就有問題了,所以我們交流一直是用普通話,所以孩子說話也是學的普通話,不會說方言。個人覺得,會說方言還是很好的,會一種就是會一種技能嘛,明年寶貝就可以上幼兒園了,希望能在幼兒園學會方言,我家閨女說話很早,很清楚,聲音也很好聽,人也漂亮可愛,聰明!哈哈哈,太愛我的閨女了,哈哈哈😁哈哈哈😁



常見小龍蝦


長期在外工作,小孩帶在身邊,老鄉比較少,小孩上學,學校都要求講普通話了,導致小孩都習慣了,自己的方言則變得生疏,不喜歡講,不好意思講,只是會聽,這是沒辦法的,因為城鎮化,農村小孩都往城鎮進軍,小時候一起的玩伴沒在一起玩,方言基本沒說的機會,久而久之,變成有些會聽,有些完全不會聽和說了。

✍也不知道什麼情況,老一輩人,有時也不愛和小孩說方言了,有時說著說著就說成了普通話,叫他們改正,則說長大了自然會講,可實際上長大後,還是不會講,真是有點可惜啊,確實有點忘本一樣,長大後若是出門在外遇到老鄉,當要你說幾句鄉下方言時,而你卻不會說,有點自找難堪,無地自容,不明白的還以為你冒牌的,逼得你不得不出示證件以表身份。

✍為了孩子的將來,我們要努力教會他們,不能忘記自己的語言,要好好學好,主動學好,抽時間回到鄉下,讓他們在和玩伴玩之中更快學好方言。


高山壹客老肖


孩子一直說普通話,不會說家鄉話,到底好不好?

我認為好。

因為現在大多數人都說普通話,在學校也得說普通話,孩子會說普通話更有利於他在學校的生活和學習。



我認識一些孩子,由於是爺爺奶奶帶大的,爺爺奶奶都是說家鄉話,導致孩子只會說家鄉話,到了學校,因為是本地的學校,同學和老師都可以聽懂,但學習方面就很困難了,讀書需要普通話,他適應不了,拼音完全不行,老師經常批評,父母也很著急,孩子也越來越不願意上學。

我和我先生是不同省的,我們一直講普通話,我孩子也一直只會說普通話,我和先生的家鄉話,孩子都不會說,孩子的拼音根本不用操心。

現在,她大了,也會說一點我和先生家的家鄉話。



家鄉話只是一個地方人的象徵。有時候作為某個地方的人,卻不會說這個地方的話,就顯得自己有點冒牌貨。

出門在外,遇到老鄉,難免會說家鄉話,但自己不會說,怎麼證明呢?

其實,家鄉話等孩子以後再學會說也可以。這個不重要。



不要只看現在,現在孩子只會說普通話,不會說家鄉話,不代表孩子以後也不會說,只要多在孩子面前說家鄉話,時間長了,孩子就會了。

但普通話最重要,孩子會說普通話,這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是非常有利的。


周凌溧育兒問答


我是廣東的老公是湖南的,我們長期在廣東上班,兩個孩子也帶在身邊。我們夫妻平時都跟孩子說普通話,導致孩子兩邊的方言都不會說,每次回湖南老家奶奶都跟孩子說家鄉話,因為我婆婆不會說普通話,孩子不願意聽奶奶說話。我也想過這個問題,孩子不會說家鄉話到底好不好,能學會肯定是好的,畢竟是這裡的人,要是學不會我也不會覺得有什麼,成長環境就是這樣了,能怎麼辦呢?總不能為了讓孩子學方言故意把孩子放在家裡兩年吧[捂臉]


有一個人叫做我


我家北京的,我老公是河南的,爺爺奶奶帶孩子一直說河南話,我也能聽懂,老公也是在家一直用河南話跟公婆交流,但是我們倆一直說普通話!我跟我孩子也說普通話,河南話不想讓她學,儘量矯正她的發音,跟老公也說過跟孩子交流的時候別說河南話,孩子也不回老家生活,祖籍河南也就是個擺設,老公戶口,孩子戶口都隨我遷入北京了,還談什麼忘不忘本的!入鄉隨俗,既然選擇紮根北京,就要摒棄以前的習慣!老公他們說慣了就說吧,反正我不會河南話,跟他們也一直說普通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