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你敢晒你有幾套房嗎?說說看,那些年你買房的故事?

長沙樓市文強


我是一個農村的,就農村有幾間板房,這麼多年了也沒想買過房,也沒考慮過買房,買房壓力太大了不想給自己那麼大的壓力,可能也和孩子有關係我兩個孩子都是女兒,心裡一直沒有買房的概念,我想如果開始第一個孩子是男孩子的話,可能考慮的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我想怎麼也得為孩子將來想想吧,可惜吧是兩個女兒。看到這裡你可別罵我啊[呲牙]。

17年的時候我們這裡傳來消息要建設一個(雄安新區》一夜之間就瘋狂了好多外地的來這邊買房子房價漲的那叫一個快原來六七千漲到了兩三萬一平,我想完了我更買不起了,一天政府就出政策了不讓買賣房了。所有的都不能賣了,就這樣也有人私底下交易買賣房的。

知道今天我們這裡都在討論拆遷的事兒,房子是每人五十平米,我家已經拆遷了我要了四套房,還有兩一百多萬的現金,已經打到卡里了,現在在外面租房住,還沒有搬進新房,看到這裡各位看官是不是很羨慕,我自己也沒有想到,像我這樣的好吃懶做的人突然有一天有這麼個大餡餅從天上掉下來能砸到我的頭上,今年我兒子也兩歲了,國家的一個雄安新區給我帶來了我一輩子的驚喜和意外。







咫尺的夢想18


●作者楊明

我家共有三套房:一套150平,處在最佳位置;另一套130多平,帶著100平米的大院子;第三套是"小別墅",獨門獨院,房子面積140多平。

別看我家房子多,面積大,可自己一共才花了70多萬元。您可能不相信,那就聽我說道說道。

大約十五年前,我們單位抓住自建房最後一次機會,給大家蓋了成本房,價格是每平方1600元。

房子蓋好後,因為位置離上班的地方遠了些,很多人沒有選擇要房。當時,妻子亦沒看好,她勸我“此房不能要。”

我沒有聽勸,而是分析認為,此地看似上班遠了點,但未來地角好,升值的潛力大,應該下手。

就這樣,我當機立斷,迅速報名要房。果然不出所料,10年後,這裡已發展成為市中心,我們小區處在“前衙(市交警支隊)後府(當地學院)”,成為風水寶地。價格每平至少賣到了1萬元。

10年前,正是房地產供大於求的時候。有天,朋友告訴我,玄武街那邊蓋好了一些房子,帶著院子。目前看位置是偏了點,你要不要?

“看看再說!”我不顧妻子的阻止,執意來看房子。當目睹100多平米的大院子,佈局合理的一層樓房,價格才2700一平時,我果斷出手,買了下來。

現在呢?此處的房子賣到了8000多一平米。

五年前,哥哥給我打電話,言外之意是,下一步農村的老家再建房,會控制很嚴格,你現在有老房子,趁著母親健在,抓緊翻建吧!

我一聽言之有理,馬上行動。當時,建材市場比較疲軟,各類材料價格相當便宜。我將老家房子推倒重建,一共花了15萬元,一棟大別墅就建成了,而且檔次還不低。現在呢?要蓋這麼一棟房子,50萬元恐怕也拿不下來。關鍵是,從市裡到老家,才一個小時,說回就回,十分方便。

現在,每到節假日、雙休日,我就熱衷在院子裡忙活。什麼春天的鮮韭菜,夏天的嫩黃瓜,秋天的大白菜,冬天的香菜、油菜等,是應有盡有,取之不盡,美不勝收。既吃著方便,又比較放心,真是其樂無窮。

您看看,找準機會,善於投資,是多麼重要,我當時三處房子一共花了70多萬元,現在一下升值了220多萬元,而且解決了自己買不起別墅的“眼饞”問題,自己在院子裡種菜種樹,有花有果,真是快活無比啊!





柳初


我有兩套房,一套128平、一套102平。這兩套房有著悲慘的故事😭😭😭,想想都氣死人!

第一套房是14年買的,到現在還沒交房!對,沒錯!成爛尾樓了,我的血汗錢啊!當時剛畢業兩年,我的所有積蓄啊,愁的我都懷疑人生了...緊接著就又開始我的租房生活,還得看包租婆的臉色。現在聽說這房子政府接手了,正在慢慢的蓋著,反正有房子住就不管它了,愛咋咋地!不過當時房價還可以,算是意外收穫吧!

第二套房也是現在住的,花園小區,隔壁就是河、公園有四個、運動場有兩個,都在5分鐘生活圈內。用葛優的話講就是:這是我將來要死這兒的地方!太美了!這當然是外在美好的,可誰知道我每個月好幾千的房貸啊,苦啊...等那一套交房了,就是純粹的房奴生活啊!




看有個外星人


不好意思,我只有一套房,而且還是一套二手房。要笑話就笑話吧,能力不行,怨不得別人。

我在買房過程中,聽到兩個至今仍刺痛我的故事。

先說第一個吧。

我是怕麻煩的人,一開始就決定買二手房。大家都知道,買二手房一般都是通過中介公司安全點。那天我和中介公司的兩個年輕小妹妹去一個房主家看房。因上午就已電話聯繫好看房時間,所以下午再去時,我們便直接去,不再給房主打電話。

我們到達後,敲了好久的門,房主才給我們開。一來是夏天,二來可能沒想到陪我來的是兩個小姑娘,五十歲左右的房主幾乎光著身,這時尷尬得一臉猴屁紅。

我問他,就你一個人住嗎?他說,是的。他從冰箱裡拿出四瓶飲料,給我們每人一瓶,說要耽誤我們幾分鐘,聽聽他講他的故事。

他說他三十年前結過婚,老婆是個小學老師,漂亮賢惠,他們彼此很相愛,兩人曾立下地老天荒的誓言。那時他是一家公司的主管,人長得英俊偉岸,公司裡的美眉們都把他當作夢中情人。

有次公司派他和一個美眉出差,談好一樁棘手的生意後,兩人一放鬆便在用餐時多喝了點酒。回到酒店,美眉不肯進自己房間,說一個人寂寞要和他聊聊。美眉到他房裡後,說熱,把自己脫得清涼,然後坐到他懷裡。他那時年輕氣盛,血氣方剛,見這麼一具光潔胴體入懷,瞬間不能自已。

令他沒想到的是,女孩是個心機婊,偷偷拍下他們的魚水之歡。回到公司後,借她閨蜜的手機把視頻發給他的妻子。妻子受不了這樣的打擊,當天爬上五十多層的樓頂,縱身一躍,留給他一生無限的悔恨。

他給我們看他妻子的照片時,泣不成聲。

最後他說,這些年他一直在活在對妻子的愧疚與思念中。許多人都勸他離開這座城市,換換環境,好好調整心情,再找一個。他也試著這麼做過,但直到現在,都沒能成功。現在老了,偶爾生點病無人照顧,所以打算賣房,回鄉下和哥哥一家一起生活。

這麼痴情的男人,讓我心生敬佩,決定買他的房子。我下了定金後,我們簽下合同。

因是一次性付款,手續辦得極為順利。誰想到交房日期,他卻反悔了。他說這房子留下他和妻子太多美好的回憶,現在要把它交給他人,感覺就像第二次辜負她一樣,讓他的負罪感不斷加深。所以房子無論如何不能買,自己決定老死在這裡,就當用剩下的生命補償對妻子的虧欠。他願意賠雙倍的違約金。

我不要他的違約金。並且決定在這附近買房,方便當他老了後,若沒人陪,就陪陪他,幫幫他。

第二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對老夫妻,男的八十整,女的七十四。我第一次去他們家看房時,女的坐在沙發上打瞌睡,男的看著天花板發呆。兩個人靜悄悄的,有點淒涼的況味。看完房我問,這麼好的房子為什麼要賣。男的說,不賣住這裡受不了。我問受不了什麼。男的說受不了寂寞孤獨,到養老院住,那兒人多,熱鬧些。

我起初以為他們沒有子女,卻突然又看到女的懷裡抱著一張全家照。照片上一家人靠得緊緊的,笑得格外燦爛。老的那兩個分明他們夫妻倆,餘下的四個應該是他們的兒子兒媳及孫子孫女。

你們怎麼不跟孩子一起住呢?他們不在這裡?我問。

老人突然老淚縱橫,說,他們前些年去意大利,當時說等一兩年工作穩定些,再帶我們過去。可現在好幾年過去,他們連電話都很少打了。我們打過去想和他們聊聊天,發視頻想看看他們,他們心情好,接你一下,心情不好,乾脆不接,更別說要帶我們過去。當然就算帶,我們也不去,根在哪,我們就在哪。現在國家政策好,這裡的人也好,我們不怕到我們動不了的那一天,沒人照顧我們。

我聽完,心裡無限酸楚。

都說養兒防老,可他們呢,明明有兒,明明兒那麼有出息,最終卻落得這麼個下場,令人噓唏啊。

離開他們回去的路上,我就想,我現在買房子,等買到後就算有家了嗎?不,不,任何一個房子,如果父母健在,那這個家裡一定要有父有母,父母慈,兒女孝,這樣才算一個真正的家。





青蛙十四號


我目前就有一套房子,房子是去年6月份買的,買的是二手房,當時看著房價老往上漲,趕緊買一套,買的時候去58同城找了一個多月,才碰上喜歡的款式。我買房考慮的很多,第一學區房,第二交通便利,第三離市中心近的,只有這樣我以後賣也好賣,我是抱著這種心態。故事剛剛開始,看好房子聯繫中介公司,中介領著我去看房子,房子是老房子,裝修過了,第一眼看看可以弄得也不錯。中介給我介紹說:"房子是老人的,老人出國了,脫這邊親屬給賣,要是誠意我在給你問問,要是誠意買可以少2萬塊"。"這可以啊,你給問問吧",我也脫口答應了。最後買房子這件事也不算是小事要和家裡人商量商量,說好第二天答覆。當時我哥也參與了,他也登了58同城看了看,有個房子他說和我看的這個一樣,價格也比我標的這個少2萬塊錢。但是兩個電話聯繫方式不一樣,我哥打電話問了說看房,去了結果就是就是我看的那套。我的心裡就是一愣,感覺怎麼都不得勁。於是我就打電話給我的中介,要求聯繫老人的家屬,談談房子的事,中介也答應了。找了個時間,老人的家屬和我都在房東家碰了面。家屬說價位少不了了,最後談到可以把燃氣費給付了大概一年就是1500左右。過後我哥給他的中介打電話,說買房子,中介是這樣說的她姑娘上學急用錢,房子是她自己的,要是誠心要可以在我哥看的58標的基礎上再少一萬。我怎麼感覺都不對。開始更深入的調查起來,走訪鄰居,問電廣局工作人員可以問下戶主聯繫方式,可是人家不洩露。唉!突然本小區貼著廣告還有一家賣房子,我也看了,內容格局幾乎一模一樣可是價錢比我之前看的那套就高了8萬塊錢,我也用了別的號碼打電話中介,在一探究竟原來家屬就是中介,中介用了各種手段推銷方式。後來一位知情人暴露,房子是中介把這個小區壟斷了,還是中介自己炒房咋的,買了從新裝修,這樣裡外翻新,賣一套房就能賺10萬左右。我再一次看房,仔細看了一下裝修結構,果然如此用的都是性價比差的材料,裝修一套也就2萬左右。後來還是放棄了,過了幾個月在挨著的小區,碰上了真的房東賣的房子,同樣是一樣的樓層,一樣的面積,房子是2001年裝修的,也不錯看著。世界之大,買房之可怕,小心騙局,這是防不勝防,不小心吃虧上當的就是自己,希望我的經歷能給沒買房的你一些買房經驗。



關新聞看天下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我大學畢業三年多,目前陸續買了5套房子,其中兩套西安,一套鄭州,兩套武漢。

第一套房子是在上大學的時候喜歡在學校做一些小生意,比如倒賣些新生用品,組隊銷售電話卡,做勞務派遣寒假工等等畢業後攢了一些錢買了第一套,在西安,17年買了一套萬科的房子,價格現在翻了一倍。第二套是18年8月份去鄭州,通過低首付的方法花了幾萬塊買了一套商住兩用的二手房子,當時低於市場價20萬,帶租約,租客是一家品牌培訓機構,出租後基本能抵月供,沒啥壓力,年後還漲了30萬,很幸運。後面就是在武漢開了公司在光谷買了兩套,今年回到西安開公司又沒忍住買了一套,爭取這次疫情結束再買一套房。

謝謝您的閱讀。


梓程房產


說句掏心窩子的話,我住的市區房子是哥們贈送的,心裡總不是滋味!一次偶然的機會,一八年,在四線城市小鎮買的二手房。售樓處價格三千五,五證齊全。實地考察,帶裝修的房子八萬90平米,買頂層買一增一,獨立開門,另加庭院,太完美了。小區設備齊全,一梯兩戶我買了兩套,可是搬進去就紮了大心了,取暖基本靠太陽🌞,供暖十一月中旬開始,正月十五結束。空房要交納百分之三十,出租每月三百元要包對方水電費,供暖費、你說扎心不,進城早出晚歸[捂臉][捂臉]始發地到零公里票價八塊,距離七七五公里,車次四十分鐘一趟。不過在此養老是個不錯的地方[呲牙][呲牙]現在不同了,自從前進大街修通,交通四通八達,房價連番三倍[贊][贊][贊]


放牛娃186


我有兩套房,一套130平方米,一套37平方米。如果你以為我憑這兩套房子,已然成了一個衣食無憂的人,那就錯了。因為這兩套房子不在北京,而是在老家,一個四線小城市,房價不敢跟京城同日而語。

從看中一套房開始

兩套房子都是同一年買的,2007年。那時候的房價不用我說,你也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北京當時都不算高,何況是我的老家。具體數字我就不提了,怕你們太吃驚。我就說說買房的過程吧。

當時,聽說市裡有了一個新樓盤,大家對這個樓盤口口相傳的不是什麼環境格局,也不是促銷優惠,而是質量特別好。說是外地開發商到本市開拓市場,準備樹品牌、打標杆的精品,所以既用心又用料,貨真價實。

正有買房打算的我就趕去看了看,房子確實不錯,從環境到格局,從位置到價格,特別是房屋質量,果然一級棒。

決心來自岳母一句話

晚上去岳母家吃飯,談起房子的事,老太太隨口說了一句話:反正也是買,既然各方面條件都行,買了也就買了。

想想也是,越猶豫越難買。於是第二天就去了售樓處,交首付辦貸款。就在這時候,聽到一個為樓盤提供塑鋼窗的供應商得了幾戶小面積抵賬房,正要低價處理。我們打聽了價格,果然很便宜,再算算手裡的錢,還夠一個37平米的首付。這次沒猶豫,當場下單,當場成交。

說來,這房子還真是買對了。因為第二個月,房價就出現了小幅度上揚,而後越漲越高,越漲越狠。

總結一下

買房這事兒,講究個穩準狠,最忌諱猶豫不決。看好了就下手,想得多,耽誤事。


愛讀公社


現在手裡有兩套房,一套自己買的商品房,一套單位分的福利房。

我結婚時沒有自己的房子,開始租房子,後來我媽幫我照看孩子,我們就一起住在我孃家。

2004年,我們全款11萬多買了一套83平房的商品樓。終於有了自己的房子,那是2室1廳,別提心裡有多高興。

2012年,我們調到山東濰坊工作,這時房價已經漲起來啦,走前這房賣了43萬。

到濰坊用這錢買了現在住的這套房子,老公說,咱老百姓,炒不起房,咱權當房換房,漲也好降也好,跟咱沒關係。

2012年末,我們居然分到了單位最後一批福利房,多層90多平方,不到10萬,因為兒子當時已經讀大學,我們就一直出租著。

最近有消息說,這套房要拆遷,我還猶豫是要房還是要錢,兒子在北京科學院工作,單位也給解決了戶口,我壓力山大,北京的房子對我們工薪階層來說,是天價。

可兒子說,為什麼要買房,讓自己天天活在房貸下多累啊,租房子住一樣生活。

我覺得兒子說得對,不管買房還是租房,只要自己住得舒心,生活得開心就好。


一道浮萍開


前後買過四套房,目前還剩2套。但我絕對不是炒房客,基本都是根據需要不斷換房需求。

先說第一套房,畢業3年購買的。作為一個農村畢業大學生,內心無比期盼能留在這座讀書學習的城市繼續工作甚至成家。決定買房時身上只有不到2萬塊,東拼西湊到處借了5萬多湊了2成首付款,剩下30來萬辦的按揭買了套挑高的50平兩居,當時也是年輕就想給自己多施點壓,也沒考慮那麼多,反正不還貸款每個月也是把工資敗光,想想還不如還貸款,就當存銀行了。不到一年房子交付,發現沒錢裝修,反正也單身暫時也不住,恰好遇到市場好房子漲價了,就掛出去賣了,小賺了10幾萬。

由於換工作,就在公司附近又買了人生第二套房80平的兩房,交房後想想也不折騰了,就趕緊裝修自己住也省得租房了。還沒住幾個月,想結婚了,覺得房子有點小,於是又賣再了個120的三房,只是越換越遠離市中心了。

再後來有了孩子,考慮孩子讀書,就又再主城區買了這輩子的第四套房,所謂的學區房。

人這輩子,不同階段有不同需求,對房子也是一樣!房子夠住就好,生活夠味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