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領導在公司微信群裡安排工作,但總是隻有幾個人回覆是什麼原因?

兵團那些事兒


只有幾個人回覆領導,這個情況很正常,我們部門的情況就是這樣的!

具體說說我們部門的情況吧。

我們部門建有微信群,部門十幾個同事,全在裡面,其中就有我們的部門經理。

我們部門經理平時工作繁忙,經常開會、出差,有時不方便安排工作,以前一般是打電話,現在大家都有微信,而且建有部門微信群,漸漸的,我們部門經理就習慣於在微信群裡直接安排。

在微信群安排工作完了,我們部門經理會@一下相關人員。比如說吧,這項工作需要張三來完成,科長就@張三,張三看到了,就會及時回覆領導。

與工作相關的同事,會在群裡及時回覆領導,其他不相關的人員,一般不會回覆!

所以,只有幾個人回覆,是很正常的!

在微信群安排工作,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有時下屬忙於工作,可能無暇顧及手機,回覆不及時,也是正常現象,所以,在微信群裡,只適合安排一些簡單的事務性工作,重要工作,最好還是當面交流安排。

領導喜歡在微信群安排工作,作為下屬應該注意什麼呢?

1.回覆領導要及時

領導在微信群安排工作,相關工作人員回覆一定要及時。不能長時間的沒有任何回應,需要下屬不得把手機設置成靜音,做出回應,讓領導知道,你已經接受領導安排的工作。

2.回覆內容要全面

在微信群裡回覆領導,僅僅用好的兩字,是不妥當的。對於領導安排工作,把自己的工作思路,初步打算,預期目標,再編輯三五句話,私聊發給領導,讓領導感受到你對工作的重視。3.微信群不得閒聊

單位微信群,成員全是同事,等同於一個虛擬的辦公空間。不得在微信群閒聊與工作無關的事情,特別是上班期間,閒聊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很容易招致領導批評。

4.不得組群團購

當下,社交電商異常火爆,大家都在微信群裡團購各種物品。單位微信群,功能單一純粹,只是同事之間工作交流的虛擬空間,在單位微信群,組織團購活動是不適宜的。

總之,微信群安排工作,只是方式的不同,渠道的差異,作為下屬,應該在第一時間內做出積極的回應,避免工作遺漏,把工作落實到位。


長鹿生


一個領導要是做成這個樣子,我感覺還是算了吧。我在上一家公司的領導是一個94年的小姐姐,我覺得她很厲害,才畢業三年月薪就已經快2萬,並且在廣州自己買了房。她是那種很挺溫柔的人,但是又能夠樹立權威,管得住大家。我們部門幾個應屆生面試的時候都是她面試的,有的小夥伴就說面試時就感覺她真的很兇。

後來入職了之後,她在群裡發消息,我們都會回覆她。領導和下屬之間的明顯界限還是在,雖然我們不能成為朋友,但是我們都非常地聽她的話和指揮。

只要她在群裡安排工作,看到的人都會立刻回覆,好的收到。從來不會出現像題主所說的這種領導安排工作,但是卻沒有什麼人回覆的情況。

那我認為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由於以下2個原因造成的。

一、領導自身沒有威信

領導在下屬之間沒有樹立起威信,所以才會導致下屬根本就不聽他的話。安排工作下屬也不當回事,根本就沒有人回覆,這樣下去很難開展工作,說不定還會有人和他頂嘴,那這種情況下領導該怎麼樣去做呢?

第一提高自身的能力,用能力來說話,讓大家都信服你,相信你能帶領大家完成任務;

第二樹立規章制度,表示安排的工作必須要在多長時間內回覆,如果沒有完成工作,那麼會扣除獎金和績效。

二、員工對工作積極性不高

如果有一兩個員工這樣那還是正常,但是如果說部門的每一個員工都不回覆,那可能就是我們這個團隊內部有問題,比如可能是大家覺得工資偏低,或者這次的一個項目很不合適,又或者是團隊內部有一些小鬥爭,大家相處不是很愉快,也有可能是公司在福利等等方面都很不如其他公司,讓員工喪失了積極性,所以他不願意好好為公司去出力。

總之我認為如果你是領導的話,就需要先好好找其中的一兩個員工聊一聊,瞭解一下大家的情況,再根據不同的情況去做決定。

安排工作沒有人回覆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這個問題必須解決。

希望能對題主有所幫助,歡迎關注簡屋,和我一起在職場中實現逆襲。

簡屋


這說明領導沒認真地強調過微信群裡的工作紀律呀!

先講講我以前在的公司是怎麼利用微信群開展工作的。

那段時間,簡直是生不如死。幾乎所有人都痛不欲生,卻只能一邊忍著暴怒和煩躁的心,一邊在群裡回覆“收到”。

當時公司裡十幾個微信群,每個微信群的功能不同。因為公司當時除了我們正常做的業務之外,還並行了若干個項目,每個項目組都有一個微信群。

公司領導要求,只要微信群裡有工作安排,所有人必須在第一時間回覆收到,不管是上班時間、下班時間、還是週末休息時間。

項目群更是需要項目組的人定期報數,更新工作進度,幾乎一天要更新2-3次。有的時候數據並沒有變化,但是公司不管,到點了就要把數報上來,後來幾乎大家都形成了條件反射,到報數的時間,群裡就開始接龍報數。

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幾乎大家沒有人敢不回覆的。而且領導也有點強迫症,他有時候會抽查,統計員工回覆的數量,少了誰他都能查出來,然後在群裡@這個員工問他為什麼不回覆。

題主說的這種情況,每次只有幾個人回覆的,肯定是因為領導沒在這個事情上做強調。

真要是強調過了要求每個人都回復,絕對不會只有幾個人回覆。

而且說實話,如果領導不強制要求,很多人也不願意非得在群裡冒個泡。就像平時在會議室開會,領導口頭交待個工作,下屬們也不會挨個回答OK,很多人也只是一邊點頭,一邊默默地記在本子上,回頭把工作做好就行了。

微信群裡也是一個道理,員工覺得我看到了,我按領導的要求去做,到時候交作業就行了,不一定要回復。

  • 要求回覆的領導,可能是怕有人看不到,多數屬於不太有安全感的領導。
  • 不主動回覆的員工,可能是不太愛湊這個熱鬧,多數屬於比較低調的員工。

我的觀點是,安排工作就安排工作,不一定以是否回覆論英雄,還是要以最終完成情況論英雄。但是如果有人真是漏掉了消息沒看到,導致工作沒完成,那就是這個漏消息的人自己的問題了。我要是領導,就接下來安排任務之後,再單獨@他一下,看他長記性不,還好意思漏掉不。

關注@職場綠皮書,職場軍師,用生動的故事和案例講述職場上的那些事兒,與你一起成長。認同我的回答,請點贊、轉發、評論。

職場綠皮書


“領導在公司微信群裡安排工作,總是隻有幾個人回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有兩個。

1.領導沒有強調職員收到信息時回覆。

像我以前在公司上班的時候,我們部門有一個工作群,上司每次在群裡發佈工作安排的時候,都會在末尾加上一句“知曉請回復”這樣的話,她這麼做,就是要確保自己的工作安排已經為相關的同事所知,那她傳達任務的步驟才算完成,這也是領導對工作負責的一種態度。

所以說,如果領導在微信群裡安排工作,只有幾個人回覆,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領導沒有讓職員收到信息時回覆,這是領導的一種失職。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領導在群裡安排工作任務,如果只有幾個回覆,那是否可以認為只有回覆的那個人是知道工作任務的?那群裡的其他人呢,他們沒有回覆,是否可以代表默認知道或者根本不知道?如果後期有員工因為錯過了工作信息而在工作中出現紕漏或錯誤的話,那這個責任是領導來擔還是職員來擔呢?

所以說,這類問題的產生,我認為最大的錯失還是在於領導,如果他能像我以前的上司那樣強調員工在看完工作信息以後回覆“收到”,那根本就不會出現只有寥寥幾個人回覆的現象,這從側面反映了領導的失職和工作的不嚴謹,同時也是管理辦法缺失的體現。

2.反映了職員對領導和工作的散漫態度。

為什麼領導在群裡發佈的工作信息,只有幾個人回覆?這固然有領導工作不嚴謹的成分在裡面,但同時也反映了職員對於領導,對於工作安排的一種散漫態度。

為什麼會造成這樣一種散漫態度呢?我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領導和職員之間存在一定的隔閡或代溝,也許是公司和部門的團建工作做得不好,使員工和領導之間沒有建立起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和合作精神。

第二,職員對工作安排的乏味和敷衍,也許他們對這個工作都不感興趣,又或者這個工作安排就是日常工作安排,每天都一樣,沒有其他特別的區別,回覆不回覆,影響都不大。

正是這兩方面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領導在微信群裡安排工作,但職員卻互動不多,興致缺乏這樣的一種狀況。

那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認為還是得從以上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加強領導與職員的團建工作,使領導和職員擰成一團,消除隔閡和代溝,實現有效溝通和合作。

第二,加強組織內部的紀律管理,設立適當的賞罰體制,培養職員對工作的興趣,以及負責任的態度。

總結

以上就是我對問題的看法和提議。

領導在微信群裡安排工作任務,卻少有人回覆,我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1.領導工作不嚴謹,沒有強調職員收到信息時回覆。

2.職員對領導和工作的散漫態度造成的。

總的來說,如果想要改變這種狀態,我認為關鍵還是得端正領導和職員對於工作的態度,要培養和加固彼此對工作的責任心和合作的精神,這樣才能達成有效的互動和溝通,增進彼此對工作的熱情和嚴謹態度。


小潯姑娘


微信群就是網上辦公室,領導安排工作,員工是不能隨便說話的。這是規矩。

我也有這樣的經歷。

現在,我們單位組建了很多的微信群,有辦公室群,有宣傳工作群,有財務群,有黨建群等等。幾乎是每一項重要的工作都會組建群,方便聯絡和交流。群裡的領導,經常在群裡安排工作。

通常,我在群裡比較安靜。領導安排工作,屬於自己職責範圍的工作,我就會主動接下來。不是自己的工作,我就沉默,不發話。或者,有時候領導點我的名,@我的時候,我才會主動的在群裡回覆領導,與領導互動。

我的做法,其實也是大家通常的做法。工作群,普遍都比較安靜。最熱鬧的時候,就是領導給全體員工下通知的時候,領導下完通知,同事們會在後面跟著回覆,內容也很簡單,就是倆字,“收到”。

對於題主提到的疑問,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一是工作群就是要慎重。微信工作群,其本質就是網上辦公室,是單位在網上的辦公場所。在這裡,可以交流工作,可以安排任務,也可以宣傳好經驗好做法。領導在群裡安排工作,就是分配任務,那麼,理應是誰的任務誰拿走。領導給你安排工作,你就必須在群裡回覆,這表明你領走了任務。

二是工作與責任相對應。

任何工作,都是與職責相對應的。每個員工都有自己的工作崗位,也都有自己的職責。領導安排工作,屬於你職責範圍內的工作,你必須責無旁貸的承擔起來。不是你 工作,你胡亂回覆也是不可以的。而且,單位都是有層級的,職位高的領導,擁有的職責要大。領導在群裡安排工作,通常是他下一級的領導們會回覆,並領走任務。

比如總經理安排工作,那麼分管的副總們就要主動回應,並認領。副總安排工作,那麼,他分管的部門經理就要主動領任務。這是職場的規矩。

三是微信工作群說話要謹慎。微信工作群,是工作的地方,領導同事們都在這一個群裡。員工在群裡發言,必須謹慎小心,該說話的時候要主動發聲,不該說的時候堅決不發言。說話要負責任,要三思而定,不要不著邊際,更不要隨口就說。對待微信工作群,必須小心謹慎。

綜上所述,微信工作群也是職場,也需要規矩。員工在群裡,要像在現實工作中一樣,嚴格要求自己,嚴格約束自己,謹言慎行,細微小心。


職場百靈鳥


這個問題可以從反方向來回答,即從員工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不外乎兩個原因,第一是特殊情況沒有看到,回覆不了,第二是領導安排的工作不是自己範圍內的,不需要回復。這樣想,領導也許就不會感到心裡不舒服了,當然前提是不要遇上太較真的領導。


外甥女琳琳就曾給我說過這樣一件事:

中午,家裡來了客人,琳琳忙著招待,沒有顧得上看手機,等到下午1點半急忙趕到單位才知道,2點鐘上級來人檢查工作,領導在單位群裡下了通知,讓大家上班提前,一點鐘到大廳,把衛生打掃一下。同事中有看到的就提前到了,把衛生都打掃完了。像琳琳這樣還有幾個同事,因為沒看到微信通知,按正常點上班的。為此,領導很不高興地說,”早點來上班不是必須的,你們有事來不了也沒有關係,但最起碼應該在群裡回覆一下,連回復都不回覆,太不把我的話當回事了吧。”


現在,越來越多的單位領導喜歡和習慣了在微信群裡安排工作,有時候就會遇到員工回覆較少和回覆不及時的情況。這時候,領導們就應該換位思考一下,從員工的角度想一想,是不是都是職工的問題,也要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一、看通知時間是否是正常上班時間。中午應該是員工正常休息的時間,員工如果在這段時間裡沒有看到通知,不回覆微信,也屬正常,領導不應過於計較。


據《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權利。下班期間,職工理應得到充分休息。用人單位應該尊重職工的休息權,不應隨意侵佔職工的休息時間。

二、即使是正常上班時間,員工有的工作非常忙綠,因為忙,也許會錯過看微信,畢竟不會人人都是從事辦公室裡的工作,手機就在手邊,有提示隨時看一下,因此,即使回覆不及時,領導也應理解。畢竟下通知,也不是隻有微信一種途徑,這種情況要具體情況分別對待,不能一概而論。


三、反思自己在工作上有沒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或是工作方式有問題,讓員工反感。因而即使看到了微信通知,也不願意回覆。當然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一般員工只要想在公司長久幹下去,是不會有意這麼做的。這種情況下,領導就要多反思,多和員工交流,瞭解他們的真實想法,也許改進一下工作方式或方法,反而更能拉近同員工之間的距離,就不會出現微信不回覆的問題了。


· 如果是非領導方面的原因,員工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不回覆領導在微信群裡正常的工作安排,就要從另外方面查找原因,並積極的採取措施改進,改進方式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一、加強公司企業文化宣傳。任何的公司、企業都有它的企業文化,如果公司的企業文化宣傳不到位,員工對公司缺少認同感和歸屬感,不能自覺地融入進去,對工作沒有熱情,典型的“臨時工”心態。這就要從企業文化入手,加強學習,提高全體員工的素質。既然微信工作群是為了方便大家的工作而建的,就要在不耽誤工作的情況下多關注一下,這也是員工對公司的認同。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遵守、帶有本企業特色的價值觀念。經營準則、經營作風、企業精神、道德規範、發展目標的總和。

二、加強公司制度建設。如果公司管理制度不到位,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公司的規章制度不規範,或者是管理制度不合理,員工沒有約束,不知道哪些是一定要遵守的,哪些是絕對不能做的。如果公司規定,把微信作為一種工作上溝通的渠道,員工就要遵守規定。


三、嚴格公司獎罰機制。公司應該獎罰分明。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不服從領導安排的行為要嚴肅處理,絕不姑息。用制度管人,而不是領導管人,用制度樹立起領導的權威。


頑石觀點:領導在微信群安排工作,員工回覆的少,從表面上看是件小事。但從深層次上能看出公司在企業文化及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上的欠缺,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其中最重要的是企業文化方面的宣傳,也要教育員工,提高自身素質,從關注企業文化做起。


我是頑石,職場中一塊頑強的石頭,二級理財規劃師 , 敬請關注。


職場頑石


我們公司是一家化工公司,研發部和質檢部就成為公司的重要部門之一。為了溝通方便,我們兩個部門的成員組建了一個微信群。

說來也奇怪,可能這個群當初就是定位為工作群吧,大家除了工作的事情,很少在群裡說其他閒話。不過,微信群始終只是交流群,有很多重要任務,還是要通過文件或者當面傳達比較妥當。

有次,領導在群裡佈置任務,說客戶需要一份資料,要求一位同事在下班前弄好發給他,但是,過了好久,那個同事都沒回復領導,後來,我去車間看到那同事,就提醒他,領導叫你弄的資料你弄好沒,他說你下班前要發給他。

果然,如我所料,同事一臉懵,他根本不知道這回事,因為他負責車間的生產事宜,另外,在車間,誰會總是盯著手機去看微信。

領導也有不對的地方,既然這麼急,這麼重要的事情,而且在微信群佈置任務後,同事沒有回覆,應該打電話給他確定才對。

回到題主問題,為什麼領導在微信群佈置工作,總是隻有幾個人回覆?

1、不是時時刻刻盯著手機

每個員工負責的崗位不一樣,特別是車間的員工,他們負責的崗位都是需要高度集中的,根本不可能時時刻刻盯著手機,更不可能有空餘時間去玩微信。

另外,車間空曠且噪聲大,有時候電話鈴聲都不一定能聽到。所以,他們不是不回覆信息,而是沒時間。

2、誰負責誰回覆,不會多說一句話

領導安排工作,除非是@全體人員,否則,都是@誰就誰回覆,這在正常工作環境中也是一樣道理,大家想一想,領導安排工作,如果想指定由誰負責完成,是不是都是直接去到他的工作卡位,跟他說的?

在微信群也是一樣道理,正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是自己的工作任務,誰會主動去承擔?

3、工作群並不是朋友群,說話都會謹慎

大家都把工作和生活區分的很清楚,在朋友群,大家都是認識許久的朋友,可以暢所欲言,無所畏懼。

但是,工作群不一樣,工作群是為了方便大家工作交流,大家都是圍繞工作內容,工作外的事情,都會比較謹慎,生怕說錯話,影響自己在公司的發展。

溫少爺:專注於職場與個人成長分享,關注我,我們一起迭代,一起成為職場達人。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發。【隨手點個贊,對溫少爺是個鼓勵!】


溫少爺


因為大家已經默認為,公司的微信群只是一個接收任務的軟件,並不是用來發言的,當領導安排工作的時候,可能從員工的角度上想,領導安排工作,作為員工接受就好,說太多話容易犯錯,乾脆看到安排下來的工作,直接去做就好了,秉承職場多做事少說話的規則。

我跟大家分享一個我的親身感觸,我在一家公司上班,我們公司的微信群裡面的員工幾乎不會發言,發言最多的就是老闆和老闆娘(沒錯,就是家族式企業)領導在安排工作的時候,下面只有回覆收到,就連平時強紅包員工也不怎麼積極。


大家很會區分什麼是工作什麼是生活,在公司群裡面幾乎不會發言,領導安排工作就回復兩個字“好的”。當然在公司裡同事與同事之間也有很強一個陌生感,平時交流也少,總之能不交流就不交流,公司氛圍顯得格外安靜。


所以這就第一種情況,當老闆在公司的微信群裡面安排工作,卻總是有幾個人回覆,其實他們只是通過微信群去接收這個信息,它的存在只是起到接收信息的作用,並不是用來聊天或者是反饋問題。

當然也會有以下情況:


多做事少說話:我們在進入職場之前,聽過前輩說過最多的一句話是“多做事,少說話”,因為話多了,就增加說錯話的幾率,所以乾脆是老老實實做事,能不說話就不說。


反饋領導也不採納:員工為什麼總是收到“好的”有可能這個工作他並不想做,又可能他並不認可領導的做法,但是還是回覆了“好的”,因為員工知道領導的性格,領導安排的工作,只需要聽命完成就好了,說再多,領導會覺得你是在推卸責任,不想幹。還不如直接回復“好的”滿足領導的所期待的。


那為什麼總有幾個回覆?


我們知道最基本的一個禮貌問題是回覆領導,不管是“好的”或者是“領導,我覺得還可以這樣......”總之,當領導在公司群裡面安排工作,公司群裡面的人總要有幾個人要回復,表示自己已經知道這個工作,並且會按照計劃執行下去,而其他認為,前面有幾個人已經回覆,自己也沒有必要再回復了,所以每次領導安排工作,總是有那幾個代表回覆了。

又或者這跟一個人職業習慣有關,有些人在公司裡面,公司就會要求,當公司在群裡安排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回復,這是基本的禮貌問題,那麼員工就會形成一種習慣,每當看到領導的安排工作消息,就會自己回覆。


當然也會有一些員工在之前的公司是比較寬鬆的,老闆不怎麼重視回不回覆,而是有沒有把事情做好,所以員工也就養成了一種習慣,我看過了我不回覆,但是我會工作做好。


建議:把公司微信群當做接收信息的軟件也好,我們都有回覆,領導安排工作,我們至少在群裡回覆收到,表示自己已經接收到這個信息,而不是當領導安排工作,群裡靜悄悄的,領導看了心裡可能也會不爽,所以最好還是回覆。


關注懂職場,與你一起共同成長,歡迎大家點贊,關注加評論,你的認可是我前進的動力

懂職場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說明這個領導平時在公司沒有確立自己的威信。在平時同同事的溝通中沒有做好硬性的要求。比如每天必需微信簽到。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作為團隊的一個管理者整天馬大哈,那麼當真正問題到來的時候,面對他是他的將是無人問津的尷尬。


我有兩年在海底撈工作的經歷,他們有一個OA系統管理著整個團隊人員,當然私下裡也有很多工作群,比如服務組,後堂,前堂,管理組等等。


門店的最高管理者是店經理,店經理下方設有大堂經理,部門經理等。記得當時在群裡回答問題最多的就“是”和“馬上去辦”。每天的工作和紀律可能比在部隊中那樣,還要緊張和有序。


為什麼會這樣?我覺得首先是管理者建立的規矩:醜話先說在前頭,令行禁止。在門店裡作為一個普通的員工,你首要任務就是服從領導的管理。


當然也有一種情況,現在各個企業包括一些領導追求以結果為導向。凡事只要結果,作為標準,那麼他對於員工平時在微信群中的這種回覆就不會特別在意。因為他覺得只要把工作安排下去,至於員工怎麼做,那是員工的自己的事兒,所以也會存在問題中提到的這種現象。


最後我還是要強調,無規矩不成方圓。作為管理者,在團隊的管理中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威信。讓員工習慣在,健康管理下的工作狀態,不斷的強化管理制度的制定。


楊子翔


領導在公司繳信群裡安排工作,卻總是隻有幾個人回覆,這確實是一件令人很尷尬的事情!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如果我們細細探研一下,便可能會發現有這樣四種可能性:一、領導的工作安排,有很大的不合理性,讓大多數員工都不滿意;二、領導個人工作能力不足,無法樹立自我領導形象;三、公司缺乏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四、員工職業素養的缺失。這些原因都可以導致題主所說情形的出現。為此我將根據這四種情形,來逐一分析,給職場人以標準的解決辦法,供大家在工作中借鑑。

一、領導的工作安排,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讓大多數員工都不滿意。

由於職場領導的個人工作能力與綜合性質的不同,使得他們在工作的安排上,可能會出現問題。

最常見的就是總喜歡把輕鬆的工作,都安排給自已親近的員工,然後把那些辛苦繁重的工作,都安排給其他與自己關係較遠的員工。

這讓其他員工對領導的工作安排深感不滿,看到領導在工作安排上總是偏心極少數員工。於是他們便在領導安排工作之時,故意不回覆,想以此來表現自我的不滿之情。

導致這種情況的產生,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

1、領導素質不夠、任人為親。

在職場中,像這樣的領導其實還是比較多見的,由於其領導素質不足,喜歡在工作中任人為親、搞小團伙。

只有與其關係親近之人,幾乎都是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如果與其比較疏遠之人,往往是連喝湯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在工作中,只要是那一些輕鬆的活,都安排給自己親近之人,把辛苦的工作都安排給其他人幹。

從而在工作中,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這種人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而那些辛苦的人,一天累死累活卻有幹不完的活。

小結:任人為親,是做職場領導的大忌,也是自毀形象的開始,最終只會害了自已。

解決辦法:樹立職場正確的用人思想“任人為賢”,這才能得到員工的接納與認可。

2、領導工作能力缺乏,不能把工作安排到位。

有些領導之所以能夠走上領導位置,靠的不是能力。他們可能靠的是一些特殊的關係與途徑,或者是憑著自己的資格較老,從而走上領導崗位。

而這些人往往缺乏做領導的基本工作能力,可以說是才不配位。就連工作安排上,都不能把它協調處理好。

他們根本都沒有考慮員工的個人情況,而是憑著自己的主觀感受,或者是領導地位在來發號施令。

這很容易導致領導在工作安排上,犯一些低級的錯誤,可領導卻依然一無所知。只是感覺這些員工對待自己安排工作很不滿意,但是卻又不知道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小結:領導個人工作能力,是領導行走職場的保障,離開這點將寸步難行。

總結:領導自身思想素質較低,喜歡任人為親,或者是自身工作能力不足,無法做法工作安排。從而導致員工在領導安排工作時,根本沒有啥回應。

解決辦法:加強領導思想教育,提升領導思想素質,堅持任人為賢的用人思想;加大對領導的培訓力度,提高領導解決處理能力。

二、領導個人工作能力不足,無法樹立自我領導形象。

有些職場領導缺乏個人工作能力,在職場工作中,根本得不到員工的認可和接納。於是當領導安排工作或者是講話的時候,面對面的礙於情面,很多員工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狀態來應付。

如果是在公司工作群中,領導講話或者安排工作,領導看到自己的表現,那麼這些員工就會根本不理睬回應。

說真的,像這種領導在職場工作中,下屬員工根本就沒有把他當做領導看待,一點也不會尊重領導的存在。

因為在他們心目中,根本就瞧不上領導的這點工作能力。甚至還有不少員工私底下會評論,覺得領導還不如自己的這點工作能力強。

從而使得領導在職場工作中,根本就沒有任何領導的形象與氣場,說出的話也很少會被員工接納和相信,嚴重缺乏人心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自然也就無法調動起員工的工作激情和主動性。

造成領導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這樣兩點。

1、領導思想老化,而無法跟上時代需要。

一些職場領導由於他們的上位,很多時候靠的不是能力,完全是一種機會或者是資格。這使得他們在工作中,很多時候難以勝任自己作為領導的職責。

這些人往往思想比較老舊而不願意改變,無法跟上新時代的管理需求和能力素質的需要。他們往往抱著自己以往的思想觀念,來對新時代的員工進行管理。

從而導致職場工作中的管理脫節,或者是根本不相適應,把職場中的領導與員工之間的關係搞得比較僵硬而生疏。

小結:領導管理思想守舊,而不願意改變自我,依然用“舊瓶”來裝“新酒”,無法適應新的需要。

解決辦法:改變自我守舊思想觀念,接受新形勢的工作要求,做到與時俱進,才能適應職場管理的需要。

2、缺乏自我學習更新的能力,或者不願意再繼續自我學習提升。

有些人在做員工的時候,看起來還比較合格,稱職也挺優秀的。一旦他們走上領導崗位之後,發現他們並不具備領導的素質與能力。

其中有一些人缺乏自我學習更新的能力,使得他們在領導工作上處於非常被動的地位,難以勝任領導的工作崗位需要。

也有一些人不願意再繼續自我學習提升,覺得自己已經到達了職場的天花板,學習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和作用,於是他們並停留在現在的階段。

即使有學習的機會他們也願意放棄,而是把自己的業餘時間,花費到一些不必要的人情往來與應酬之中。

因此在對待自己現在的工作,從某種角度來說,就是抱著一種混的狀態與想法,根本沒有更高的人生理想與目標追求。

小結:職場工作就是一個自我不斷學習更新的過程。只有擁有不斷自我學習更新的能力,才能跟上職場的需求。這種能力的缺失或是不願意繼續學習提升,終將會被職場發展所淘汰。

解決辦法:樹立起職場終身學習的思想觀念。善於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來不斷的學習充電,才是我們完善自我的最佳選擇。

總結:領導由於個人工作能力的不足,導致其無法得到員工的認可與接納,無法樹立起自我領導形象,使得凝聚力與吸引力的缺失。

解決辦法:樹立領導氣場,建立領導形象。提高自我工作能力,以能力來獲得員工的認可與接納;養成果斷的做事習慣,建立起自我做事風格,猶豫不決是做領導的大忌。

三、公司缺乏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

作為一個有經驗的職場人都會有一種感覺:只要我們進入某一個工作環境,通過這些員工的走路姿勢、說話狀態,並能夠感知其中的工作氛圍。

而有些公司剛踏入就給人的感覺,是一幅雷厲風行積極向上的工作狀態,而且充滿著生機與活力。

可有一些公司我們一踏入,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蔫不拉嘰的,看不到一絲工作的激情與活力,讓人感到工作的壓抑。

在這種工作氛圍之下,無論是領導講話或者是工作安排,往往會是應者寥寥。所以題主講的這個問題極有可能就屬於這種狀態。

而造成公司缺乏積極工作氛圍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1、公司缺少積極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員工的靈魂與思想,有什麼樣的企業文化就有什麼樣的員工。一個沒有企業文化的公司,就像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讓企業員工無法找到自己思想的歸宿和靈魂的寄託,在日常工作中,他們也會感到迷茫而不知所措。

因此一個公司的優良企業文化,往往可以激發員工的工作激情與工作的主動性,從而在工作中表現出他們的活力與生機。

而這個領導在工作群中工安排工作之後,竟然沒有幾個人來回應領導,則說明員工在對待工作的事情上,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這不得不說是公司的一個怪圈。

如果這家公司有著優良的企業文化精神,那麼這些員工是決不會以這樣一種狀態來表現自己的。

小結:員工這種冷淡的回應領導佈置工作,從某種程度來說,是由於缺乏企業積極向上的文化精神,無法從思想上調動起員工的積極回應。

解決辦法:企業領導應該根據自身的企業特點,積極打造獨特的企業文化,從思想上來激勵員工的工作激情。

2、公司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缺失與不足。

富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公司往往就像一塊磁鐵一樣,可以緊緊的吸附自己的員工。讓公司員工能夠緊緊的圍繞在自身的周圍,做出步調一致的行動。

沒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公司就是一盤散沙,公司員工只能橫七豎八的散落在自身的周圍,這樣的公司很難讓員工形成一致的步調與行動,有的只是各幹各的事情。

造成公司凝聚力和向心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兩種情況。

①、公司缺乏必要的團建活動。

公司之所以要搞團建活動,其目的就是通過活動來增強人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一個公司人心團結積極向上,很多時候都要依靠公司的各種環境活動來吸引他們。

所以必要的團建活動是一家成熟公司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比如我們常用的這麼聚餐、外出遊樂、文娛活動等等一些形式,都可以很好的吸引公司員工的人心,從而激發起他們在工作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②、領導對員工的關心不足,缺少人文精神的關懷。

一個聰明的領導,總是善於利用對員工的關心,來拉近與員工之間的距離,從而在心靈上去打動員工。

所以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有效的抓住員工的心,而不是管理員工的人。做公司的領導在管理上,應該做到張弛有度,既要有原則性的堅持,也要有人文精神的關懷。

“女為悅己者容,客為知己者死”,只有善於抓住員工之心的領導,才能獲得員工的真心效力。

小結:公司團建活動的缺失,領導對員工的關心不足,在管理之中缺乏人文關懷的思想,都可能會導致公司缺乏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

解決辦法:加強公司團建活動的開展,用心關心下屬員工,從心靈上去打動下屬員工,才能真正建立起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

總結:缺少積極企業文化,無法獲得員工的認同感;團建活動的缺失,難以增強公司對員工的凝聚力與向心力;領導關心的遺落,疏遠了員工與領導的距離。

解決辦法:建造起積極的企業文化,增加員工的認同感;通過各種團建活動,增強公司對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用領導的關心來拉還員工的距離,從心底裡去激發起員工的工作熱情。

四、員工職業素養的缺失。

現在職場工作的主體,已經是90後為主角,客觀的說這一代年輕人有思想有主見,喜歡追求個性張揚自我,而且自我意識較為強烈。

他們有技術有能力,但在職業素養上多少卻有些問題。甚至他們還會有意識的想要打破這種職場素養,希望按照自已的思維與想法來行事,故意疏遠它們。

而這種思想上的矛盾衝突,導致這些職場人“異常”的舉動,這讓我們看來是很難理解的,甚至是根本就無法理解。

小結:由於新生代的職場主力軍,在思想上的矛盾衝突,使得他們職業素養的缺失,從而出現領導安排工作卻少有人回應。

解決辦法:公司應該利用各種機會,加強對員工職業素養的培養,掌握職場規矩,從而有效融入公司的管理活動中。

總結:公司領導工作安排不合理,會讓員工排斥;公司領導工作能力不足,難以讓員工接納;公司缺乏積極的工作氛圍,難以調動員工的激情;員工職業素養的缺失,讓他們不懂得回應!正是由於這些原因,才最終形成了領導在工作群中,安排工作而少有人回應的局面。

好了,我就簡單的分析到這裡,希望我的回答能夠給你幫助。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職場創作者,一個有著20年職場生涯的老司機,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