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國產職場劇始終難逃的“懸浮魔咒”,開年三大職場劇齊陷口碑爭議

2月末,電視劇市場掀起了一股行業潮。

華策影視《完美關係》、耀客傳媒《安家》、芒果影視《我在北京等你》接連開播,#斯黛拉懟小三##房似錦搶單# #房產證上該不該加兒媳婦名字# #李易峰氧氣罩吻#……與三部劇劇情相關的話題你追我趕的登上微博熱搜,火藥味兒愈演愈烈。

國產職場劇始終難逃的“懸浮魔咒”,開年三大職場劇齊陷口碑爭議

CSM59城數據顯示,《完美關係》首播收視破2%,自開播第三天起,收視持續盤踞同時段第一位;《安家》首播收視雖未破2%,但後期收視上升迅速,開播第三天,在東方衛視的收視就從1.999%升至2.47%。

國產職場劇始終難逃的“懸浮魔咒”,開年三大職場劇齊陷口碑爭議

此外,《安家》的網絡熱度在三部中最為亮眼,25日更一舉拿下了貓眼電視劇全網絡榜、貓眼電視劇+網絡劇全網熱度榜雙榜榜首。

相對前兩部,最後亮相的 《我在北京等你》收視和熱度都是墊底的,豆瓣短評中一星和五星的比例基本是“五五開”。而《完美關係》《安家》收視和熱度一片欣欣向榮的背後,同樣存在嚴重的口碑問題,蟬聯衛視收視一位的《完美關係》只拿到了4.6的豆瓣分。

層層疊疊的行業硬傷

“業餘”是國產行業劇遲遲未能治癒的一大痛症,也是《完美關係》《安家》《我在北京等你》陷入口碑爭議的一大共同原因。

一位從事多年公關行業的人士對犀牛娛樂表示,團隊協作在公關業務中尤為重要,想成功達成一個公關目標,需要開闊的視野、多維的視角指引,也離不開跨專業的綜合技能和整合多領域的豐富資源支持。而冷靜、客觀、 對事不對人,是一個公關人最基本的職業素養。

從這方面來看,《完美關係》對公關行業的呈現顯然存在偏頗。劇中,男主角衛哲(黃軒飾)被設定為資深獨立公關人,即一人可carry全場,完全不需要團隊輔助。而衛哲的專業能力全靠姿態性話語支撐,比如在酒店大堂,一邊嚼著口香糖一邊讓助理邊走邊高聲背誦“衛哲公關法則”,比如不停的教育或喝令自己的客戶閉嘴。

國產職場劇始終難逃的“懸浮魔咒”,開年三大職場劇齊陷口碑爭議

不僅如此,《完美關係》還賦予了公關人私家偵探的職能。衛哲客戶的出軌視頻被曝光後,衛哲沒有立馬阻止視頻在網絡上的發酵,反而把全部精力放到調查流出源頭上,直到摸清所有來龍去脈才給出實際解決措施——讓客戶發聲明懺悔。

相對《完美關係》,《安家》雖剔除了國產行業劇慣有的浮誇風,但在現實職場還原上依舊存在不少問題。

身為店長的房似錦(孫儷飾)讓一位女職員穿玩偶服發傳單,女職員竟然可以直接高聲回懟“我不去”,然後在辦公室裡大呼小叫。可即便這樣,女職員也沒有被開除,公司的其他同事還聚在一起送安慰。

國產職場劇始終難逃的“懸浮魔咒”,開年三大職場劇齊陷口碑爭議

為了把十幾年都賣不掉的“跑道房”賣出去,房似錦先是不遺餘力的打聽客戶的私人信息,然後把“跑道房”重新精裝修了一遍,打了承重牆,設置了閣樓,開了個大天窗。但接觸過房產經紀的都知道,裝修不屬於他們的職業範疇,探聽客戶隱私更是行業大忌。

最後說《我在北京等你》。與前兩部劇不同,《我在北京等你》“都市愛情創業”的類型定位限定了它對行業的展現深度,但這並不意味著對行業呈現可以隨心所欲,也不能成為劇集“掛羊頭賣狗肉”的藉口。

戲劇效果沖淡現實底色

從《都挺好》到《我們都要好好的》《小歡喜》,“無話題不現實”已經成為國產現實題材劇的一大創作共識。

一方面,現實題材劇本身就以反映社會現實,書寫社會生活圖景作為基本使命。因此,即便不挖掘、設計,現實題材劇也勢必會觸碰到一些社會話題,而這些社會話題往往是劇集製造共鳴、增強生活化質感的關鍵助力。

另一方面,社會話題本質上屬於一種社會焦慮,諸如愚孝、啃老、養老、重男輕女、道德綁架等。接觸過營銷學的人都知道,製造、販賣恐懼,是最有效的營銷手段之一,恐懼正是焦慮的主來源。

《安家》目前的豆瓣口碑雖也並不出彩,但對比《完美關係》《我在北京等你》,該劇在社會話題的植入和探討上顯然更豐富,也更具創新性。

海清飾演的女醫生為了儘可能給孩子6個月的母乳,即便已經顯懷還在堅持上夜班;辛苦了大半生,包子店的老兩口好不容有了自己的家,但為了孫子,在房產本上加上媳婦的名字;為了買房,徐文昌(羅晉飾)和妻子張乘乘協議假離婚,結果張乘乘卻因“激情犯錯”出軌……用房的故事牽出人的故事,從而展現當代都市社會的人生百態,傳遞人性溫暖。

國產職場劇始終難逃的“懸浮魔咒”,開年三大職場劇齊陷口碑爭議

但問題是,社會話題的植入和探討想對口碑發揮正向作用,必須先保證劇集的故事和人物合乎現實、合乎邏輯。《安家》的行業失真已經讓劇集和觀眾拉開了距離,在此基礎上,房似錦搶單、房似錦與徐文昌合租等各種戲劇性極強的橋段設置,又進一步加重了劇集的“懸浮感”,讓觀眾更加無法入戲。

這一問題在《完美關係》《我在北京等你》中,同樣表現明顯。《完美關係》裡,醉酒再加上焦慮症作用,衛哲在酒吧暈倒,並恰巧倒在他懷了孕的競爭對手面前,把對手嚇得驚聲尖叫;《我在北京等你》裡,徐天(李易峰飾)在醫院一睜眼就對盛夏(江疏影飾)一見鍾情,並立馬來了個“氧氣罩”吻,然後用假失憶死纏爛打地追求盛夏。

國產職場劇始終難逃的“懸浮魔咒”,開年三大職場劇齊陷口碑爭議

國產行業劇的“口碑魔咒”

為何難解?

編劇宋方金曾說:“所謂‘偽現實主義’,就是因為創作者沒有吃透生活,沒有貼近人生。現在的影視創作,很多都是從生意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生活的角度出發,這種初衷很難達到現實主義的高度。”

國產行業劇的“口碑魔咒”遲遲難以徹底打破,癥結就在這裡。

當下,市場上真正擁有豐富職業和生活體驗的編劇鳳毛麟角,國內編劇的養成方式又使得他們難以和社會形成全面接觸。因而,大多數的編劇在編寫行業劇時,要麼是靠閉門造車和“想象力”,要麼是找一些二手資料,稍用心的會去採訪一些業內人士。

可問題是,行業劇在專業性和現實性的要求上都很高,如果編劇無法真正浸淫在某個行業中,很難準確把握住個中細節,寫出真正貼近行業現實的作品。

《安家》的編劇六六已經算是足夠用心足夠合格的金牌編劇了,早前為了撰寫《女不強大天不容》,她雖曾親自到媒體行業實習1年,但在劇中對行業的呈現解讀依舊存在偏頗。據悉,執筆《安家》期間,六六也曾多次到各地採風。

另一方面,在劇本創作的過程中,編劇不是核心話語權的掌控者,因而,很多時候他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沒有哪個行業是入行一天便可站在高位攪動風雲的,國產行業劇想切實做到紮實與接地氣,也是無法一蹴而就的。依據各大平臺和影視公司的片單,劇集市場今年的行業劇之爭會越來越熱鬧,包括《人民的財產》《平凡的榮耀》《正青春》《了不起的兒科醫生》《風暴舞》《你好檢察官》等在內的十幾部行業劇將陸續登場。

期望這股行業潮過後,國產行業劇能真正走向成熟,學會帶著敬意,去耐心挖掘不同行業背後的人物命運浮沉,反映現實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