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年媽媽的朋友圈一片哀嚎,為什麼有的媽媽卻過得雲淡風輕?

最近不忍看中年媽媽的朋友圈,無數媽媽在發出哀嚎:“萬獸不歸籠,老母即將集體發瘋!”

她們有的在為24小時與娃貼身肉搏而筋疲力盡,盼著老師們踩著五彩祥雲來救命;有的在家辦公,卻被娃各種搗亂折騰得欲哭無淚;更多的是被娃的各種網課整得從早到晚風中凌亂,分崩解析……

就在這些崩潰媽媽們手忙腳亂時,卻有一類型媽媽面對同樣的情況,不慌不亂,不吼不叫,日子過得雲淡風輕,孩子學得積極主動,真叫人無比羨慕!

中年媽媽的朋友圈一片哀嚎,為什麼有的媽媽卻過得雲淡風輕?


1

噹噹媽就是這樣的一股清流。

她兒子讀初三,自學校的網課大幕一拉開,各種作業打印、視頻下載、學科打卡、體育運動、迎面撲來,家長群裡一片焦躁慌亂。

噹噹媽不急不忙:爸爸負責幫忙打印,噹噹媽則負責關注老師的反饋,而其他重要事項:作業整理、完成及更正、視頻下載、課程動態和學習安排等,讓兒子獨立完成。

與此同時,噹噹媽自己的學習計劃與兒子的網課同步進行,她和兒子每天都早起晨讀,全天各自關門學習,學習累了一起打一場大汗淋漓的羽毛球,閒了一起關注新聞,週末看美劇……日子過得好不快活!

你不要以為這媽當得太不上心,她雖然在學習上讓孩子獨擋一面,自己因此省心省力,但她非常注重每天與孩子的交流溝通:聽兒子吐槽,講學習上小心得,以及偶爾犯二的小笑話……在傾聽的過程中噹噹媽瞭解兒子的思想動態、判斷是否需要給孩子提供幫助。

對於兒子偶爾流露出來的焦慮情緒,她並不會一味跟他講道理,而是放在心上,在看書時她會留意一些知名教授多年的研究案例,把相關的故事講給兒子聽,讓他明白自己努力的意義和方向,憧憬美好的生活方式;看到好的電影,只要認為兒子也會喜歡的,她都會收藏起來和孩子一起看,和他一起探討人性的善惡、家國情懷、團隊合作、階級固化……

樊登在講書時說:“權威型教養方式是通過說理和塑造價值觀來和孩子溝通,在權威的教養過程中,父母和孩子是經常溝通的,而溝通的實質內容,最主要是推進孩子價值觀的形成,所以權威型的教養方式,在各個方面的成果都是最好的。”

而噹噹媽,就是典型的權威型媽媽。

中年媽媽的朋友圈一片哀嚎,為什麼有的媽媽卻過得雲淡風輕?


2

美國心理學家戴安娜·鮑姆林德按照父母對孩子的情感接受度和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和控制度這兩個維度將家庭教養方式分作了四類,第一類為權威型父母(authoritative parents),第二類為專制型父母(authoritarian parents)第三類為溺愛型父母,第四類為忽視型父母。

權威型和專斷型經常被人混淆,以為家長要有權威就得讓孩子們絕對服從,其實這二者有本質上的區別。

專斷型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高,控制慾強,接納度卻很低,他們認為孩子不懂得自己要什麼,只有家長才知道孩子要什麼,該怎麼做,他們要求孩子絕對服從自己的意願,像“虎媽”蔡美兒就是專斷型父母的代表。

蔡美兒對兩個女兒的要求都極高,自稱:“採用咒罵、威脅、賄賂、利誘等種種高壓手段,要求孩子沿著父母為其選擇的道路努力”。

尤其是在她培養二女兒露露的歷程中,母女倆針尖對麥芒、相愛相殺、心力交瘁,女兒對媽媽充滿了不滿和怨恨。

露露三歲時,蔡美兒為了樹立她的權威,竟然在下雪的天氣裡,將只穿著單薄衣褲的女兒關在門外凍得瑟瑟發抖,只因她不聽話。

上學後,她要求女兒每科成績拿A、不準看電視、琴練不好就不準吃飯、不準參加朋友聚會。

哪怕是好不容易外出旅行,也不準女兒對練琴有絲毫放鬆。

女兒們在背後稱她為“母老虎”、“伏地魔”,甚至連丈夫也認為蔡美兒太過了,把家人的關係搞得太緊張,太不自由。

但蔡美兒始終認為自己的教育方式是為了孩子好,絲毫不妥協。

中年媽媽的朋友圈一片哀嚎,為什麼有的媽媽卻過得雲淡風輕?


直到在露露16歲時,有一次全家去莫斯科旅行,只因露露不肯品嚐魚籽受到蔡美兒的人身攻擊,露露終於積怨爆發,情緒失控,不僅把玻璃杯摔地滿地都是,當眾讓蔡美兒顏面盡失,而且放棄了多年來刻苦練習的小提琴。

這件事後蔡美兒才開始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後來在媒體採訪時也表示後悔對女兒過於嚴苛,忽視了她們的個性需求。

“虎媽式”教育雖然在成績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奏效,但親子教育品牌“常青藤爸爸”創始人黃任也提醒家長,“推娃”有用,但一定要注重“推娃”的方式。

正如齊利博蒂所說,現代社會的家長更應懂得運用技巧和理性,以說服的方式激勵孩子邁向成功。

中年媽媽的朋友圈一片哀嚎,為什麼有的媽媽卻過得雲淡風輕?

3

和專斷型父母相同的是,權威型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也高,但不同的是權威型父母對孩子的接納度同樣高。

沃爾費什博士認為:“權威型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最理想的,需要適度的溫暖、愛,教會孩子界限的概念、設定界限,並督促孩子完成自己的任務。”

去年看過一部很火的韓劇《天空之城》,在豆瓣上評分8.8分,這部劇曾經引發了有關家庭教育的熱議。

劇中講的是發生在一個高檔小區的四個家庭故事,四個家庭的媽媽都是貌美膚白大長腿的富媽媽,她們的共同目標是為了把各自的孩子培養進名校,但她們的做法卻各有不同。

英才媽媽、藝瑞媽媽和協調專員,三個都屬於野心型。她們都絕不肯接受孩子的不優秀,一個把天才女兒逼瘋,一個把兒子逼得對媽媽恨之入骨,一個把女兒逼成了冷血動物。

而與這三個家庭不同的是最後搬進來的黃家,黃宇宙的媽媽是個另類,她把家長的電話都拉黑,不想受她們的焦慮影響,她對兒子充滿了信任和尊重,讓孩子感受到爸媽對他滿滿的愛。在別的媽媽出巨資請名師,不擇手段地逼孩子學習時,宇宙媽媽讀書寫作,種花養草,不給孩子請名師,不報外培,卻把兒子培養得出類拔萃,不僅是個學霸,而且還是個溫暖、有愛的人。

中年媽媽的朋友圈一片哀嚎,為什麼有的媽媽卻過得雲淡風輕?


樊登老師說:想成為權威型父母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你要有很高的素養,要懂得教育。

我想權威型父母不一定是關注孩子最多的,但一定是最懂得接納孩子的人,他們對孩子也寄予厚望,希望孩子成長為最好的自己,但他們更願意以一種溫和的方式,一種孩子願意接受的方式,和孩子共同去達成這個目標。

《小歡喜》中最受歡迎的媽媽是劉靜,由於工作關係,她和丈夫錯過了很多陪伴兒子成長的時光,兒子變得叛逆、頑劣,但劉靜不抱怨、不指責,始終對孩子充滿了關懷和愛,她想方設法走進兒子的內心世界。

中年媽媽的朋友圈一片哀嚎,為什麼有的媽媽卻過得雲淡風輕?


她與放縱型媽媽也不同,放縱型媽媽對孩子是低要求、高接納,一味給孩子過多的愛,卻忘了給孩子設置規矩和邊界。

而劉靜並非如此,當兒子開車進學校違反校規時,她會明確告訴兒子這樣做不可以;當兒子當眾頂撞父親,以至父親扇他耳光時,她也不袒護他,而是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

她的愛溫柔而有邊界, 最終以她的智慧和愛,融化了兒子冰冷的心。

真正的教育,都是拼媽,願我們都能成為權威型的家長,一個對孩子不急不躁,不怒不吼的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