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一些合資車偷工減料是我們企業的問題還是外企的問題?為何?

nicole4


誰的問題很難判別,但是無論是我們還是外企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一起賺錢!這種情況下,孰是孰非已經不重要了!一個巴掌拍不響,兩個巴掌一拍而合。



外企進入中國看中的是市場,我們看中外企的技術,拿技術換市場。最後我們學會什麼技術了?換殼?只看到我們的各種妥協,甚至我們能想出更多的賺錢點子!當年捷達生產成本4萬左右,售價十幾萬。可以看到當年汽車利潤有多麼大。而有些人拿條子去X汽就可以花4.8w買出來一臺捷達,轉手賣掉就賺好幾萬。


成本4萬,賣十幾萬。要不是國產汽車的發力,沒有吉利、比亞迪、奇瑞的汽車上市,捷達/桑塔納之類的車型依然賣十幾萬一臺。真正讓老百姓買得起的汽車是吉利、比亞迪、奇瑞,與“我們”沒有一點關係。車子被逼降價後,為了維持足夠的利潤、那麼就得從降低成本的角度出發。畢竟賺錢要兩個人分的,不降低成本哪裡利潤。降低成本自然避免不了偷工減料。尤其在售價優惠幅度越來越高的情況下,並不是 廠家賠錢賣,而是在逐漸的簡配。看不見的地方都在簡配。


你只看到了簡配了防撞鋼樑,你看不到的是零配件供應商的改變。配件標準降級,消費者很難發現,一些功能偷偷的取消掉,也是很難發現的。甚至輪胎都要降級,電瓶容量都在逐步縮減。從偷偷的簡配,到明目張膽的簡配。例如某騰偷偷的把獨立懸掛換成了扭力梁非獨立懸掛,而獨立懸掛的安裝孔位還在。

最後迫於壓力實施召回,但是召回方案讓人哭笑不得,這才是真正的打補丁!簡配後一臺車成本至少降低3000元左右,這錢最後流入誰的腰包了?還不是“我們”與外企。錢都揣起床來了,難道不知道這錢是怎麼賺回來的嗎?

黑心隔音棉、有毒瀝青做的止震材料,這些都是降低整車製造成本的辦法。

不想辦法降低成本,終端動輒優惠好幾萬,七八萬、車廠不倒閉才怪。簡配就像一陣風,席捲全中國。同級別的車型,突然有一個品牌的汽車大幅度下調售價,那麼競爭力就會大大增強。對手在納悶降價之餘也找到了降低成本的辦法,不得不跟著降價。
您看物價漲了多少倍?而汽車非但沒有漲價,反而越來越便宜。大家的目標都是獲得更高的銷量,而更多銷量則要求汽車具備更高的性價比。在人均收入不高的情況下、提高性價比只能通過進一步降低成本來實現,簡配、偷工減料是必然的,


水墨丹青一世情


所謂的合資車,僅僅只是發動機或者說技術來自國外,而車子的其他東西來自於國內生產,至於生產偷工減料,打個比方,為什麼BBA裡邊只要摻雜進口就比國產的貴,關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原因,你的問題已經告訴你答案了,一分錢一分貨!沒有鄙視國產的意思,只是國產車子在用料上邊真的是差點意思。


蘿莉囉嗦


有偷工減料的情況,但是合資車的整體情況還是要超過國產車的。國產車技術現在還是比較落後,偷工減料並不意味著比國產車差,所以人們還是更願意選擇合資車。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小魚兒的歌聲


是誰的問題不能一概而論,首先外企主要提供技術、監管,國企主要提供生產、採購,可能有一部分人為了一己私利從而對質量鬆一下這很正常,但是一個巴掌拍不響,求根問底沒必要。


壹馨項墒


他們不偷工減料哪來競爭力,不偷工減料他們沒錢賺,與其說是中國車企,還不如說是中國車主的原因,只選對的,不選貴的。


源哥聊車


偷工減料沒人監管,當然就是默許了,如果在美國,會罰死它的


小仙女的father


誰的問題重要嗎?

對於消費者來說,買到手裡的怎麼樣才是最重要的!也是直接關係到自身利益的,操心那麼多,不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