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很多人興趣決定工作完成質量,但我覺得工作要與興趣分開,大家覺得呢?

老李拍北京


1.我個人認為找工作還是要找自己感興趣的工作。然而很多人在現實生活的壓力之下,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當然這也與個人能力有關。但是不管選擇了什麼樣的職業,都要認真對待。認真的去做。積極面對。因為求職的路不都是一帆風順的。不會按照個人意願而改變。所以我們只能做好自己。只要兢兢業業安心去做,那也沒有什麼做不好的。

2.還有就是每個人的興趣很多。難道都會成為自己的職業嗎?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說,這個話題對於一部分人來說,也是否定的,工作和興趣的關係並不大。如果你的工作和你的興趣偏離了,只要你覺得有價值就要去堅持。只有堅持才有經驗和技術的積累。對於頻繁換工作的人來說,技術和資源積累不夠,所以很難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這對個人的職業發展也是不利的。只有持之以恆,在日常的工作中認真學習總結經驗教訓才可能慢慢成為行業精英。

3.所以說,如果有幸遇到一份自己喜歡的職業,那樣工作起來不會感到累和有壓力。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努力,提升個人能力,認真負責,長久堅持下去,會越來越喜歡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職業也就成為了專業。一份感興趣的工作,會決定你的態度,態度決定工作質量的高低。那也就決定著生活質量。

所以有一份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將是自己一生的幸福。




8記錄生活品味人生8


肯·布蘭查德把“不同情境,不同管理”的方法論,叫做:情境管理(Situational Leadership)。他認為,同一個員工,面對同一項任務,因為意願(Desire)的高低不同,和能力(Ability)的強弱不同,就有四種情境:

D1,熱心的生手。剛接手一項新任務的員工,通常意願高,很想幹,但是能力弱。

D2,憧憬幻滅的學習者。工作了一段時間,能力有提升,但未達到勝任的程度,員工開始迷惘甚至沮喪。這時他的工作意願降低,能力在弱到一般的水平。

D3,能幹謹慎的執行者。員工繼續進步,有較好的工作能力了,但信心還不穩定。這時,員工的意願不定,能力中等到強。

D4,獨立自主的完成者。員工終於完全勝任工作了,很興奮,這時,他們的意願最高,能力最強。

Ken說,員工的情境,通常是從D1到D4的不斷髮展的。情境管理,就是第一,識別員工所處的情境,第二,運用這個情境的管理方法。

運用:不同情境 - 不同管理方法

知道員工處於哪個情境非常重要。他是釘子,你用錘子;他是螺絲,你用改錐。Ken說,箱子裡有四把管理工具:S1指令,S2教練,S3支持,S4授權,可以分別在D1、D2、D3和D4階段使用。

對於D1,熱心的生手,應該用S1,指令。

管理者應肯定員工的熱情,但在工作上,儘量給出明確的目標,和做好工作的標準,說明工作範圍、權限和責任,期待得到什麼樣的反饋,並讓他明確,只有你能做出決定。一句話:我決定。

對於D2,憧憬幻滅的學習者,也就是韓梅梅處於的狀態,應該用S2,教練。

管理者應經常給員工反饋,允許犯錯,進步表揚,失敗一起分析原因,鼓勵員工多思考,自主地提出方案,允許參與討論和決策流程,但依然由管理者做決策。一句話:我們討論,我決定。

對於D3,能幹謹慎的執行者,應該用S3,支持。

員工已具備很強的能力了,管理者要儘量成為平易近人的良師益友,幫助其建立信心,認可其高超能力,和員工一起討論問題,鼓勵他做最終的決定,訓練他對決定的結果負責。一句話:我們討論,你決定。

對於D4,獨立自主的完成者,也就是李雷處於的狀態,應該用S4,授權。

這個階段,員工的能力和意願都不是問題了,李雷已成為公司的骨幹,很多問題,其實都來自於管理者自己的失落。這時,管理者要懂得給員工自主權、信賴,和由衷的感謝。在對結果負責的前提下,充分授權。一句話:你決定。

再回到開始的案例,這位管理者的問題是:用同一種方法,S3支持,管理韓梅梅的D2情境,和李雷的D4情境。Ken調查過,70%以上的領導者都只會用一種的管理方法,用過三種管理方法的人數不足1%。




十八線學霸日常


剛看到有人分享劉慈欣的經歷,和這個題目倒是有點兒匹配

1. 一份穩定的工作

2. 在工作和工作之餘努力寫作

《三體》、《流浪地球》等書火了之後,劉慈欣就把興趣也當做了工作

無獨有偶,著名歷史書作家二月河和《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年明月也是如此。

在選擇工作的初期,我們往往身不由己,由於家庭的關係,父母的決定,自己的專業,我們無法依據興趣來找工作。

像梁靜茹這樣因為喜歡唱歌就成為一名歌手的人,並不多見。即便如此,你發現,她也需要以一名歌手的名義出席各類活動,以及進行各類採訪工作,這並不是都在唱歌。

工作與興趣分開是在職場初期,我們需要完成一些自己不想完成的事情,才可以追求更大的自由,先自律後自由。

劉玉玲在一次採訪中也提到,她在工作中就是努力賺一筆“Fuck you money ”這樣就可以在你的工作失去樂趣的時候,瀟灑的回一句“我可去你的吧”

工作和興趣分開,就像工作並非生活的全部一樣自然,我想說“去享受你的工作吧,就好像你在做你最熱愛的事情一樣”!



Coco英


很高興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激發內在的潛能。但是當前有多少人做著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呢?又有多少做著和自己大學專業對口的工作呢?又這樣一句話“興趣是可以慢慢培養的”,所以我個人覺得興趣決定工作的質量是不對的。我想從以下幾點說下,希望多大家有參考價值:

1.工作原本就是自己事業的一部分,事業的成功決定自己的生活質量。每個人都追求者更好的更舒適的生活工作環境,如果因為興趣而影響工作的質量,我覺得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否認。其實我們可以做好,為何要因為興趣而打折扣呢?

2.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工作的分配是公司對我們的信任和肯定,我們完全可以從任何一份工作中找到它的樂趣,更大潛能的發揮自己應有的能力,從而提現自己的自我價值。

3.興趣和工作是要分開,很多人對籃球感興趣,但是又有多少人可以拿起籃球,揮舞自己雙手講球投入籃筐之中,?每個人嚮往高大尚的生活,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興趣我們可以作為我們業餘的愛好,在業餘時間發揮興趣愛好,使自己在另外方面得到自我肯定。

4.回頭想想,我們是否常為過去發生的事而後悔,讓那些已過去的,已做過的事使現在更難受?我該何時開始這麼做?下個禮拜……明天……還是今天?

4.行動起來,不要因為興趣而影響我們前進的步伐。興趣不是我們影響工作質量的因素。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那些年的無知


很多人興趣決定工作質量,但我覺得工作應與興趣分開,大家覺得呢?異天視頻為你獨家揭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d650004149139eba40b\

異天新視角


沒必要分開的。興趣是工作的話我們會投入更多的心力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2192453a89ea45f39f3e1b38abcadec6\

西西


也不要刻意去分開,工作固然重要如果能有興趣去工作那可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個人就是機械式的工作,遲早會產生厭倦的情緒,就是越做越累最終跳槽換工作。如果能讓他對自己所做的工作有興趣,那他會越做越好並自覺的去研究怎樣做會更好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會覺的累。



寨主的傳說


興趣要是能成為工作那最好,工作也有熱情。要是不行的話,還是應該對工作有一定的責任心,畢竟工作做不好,收入就會影響。另一方面,如果這份工作既沒有什麼能讓你感興趣的,有沒有什麼好發展的話,倒不如找個機會去換一份自己感興趣的工作。


王者歸來2


最好是將興趣變為工作,實在不行,就給別人講一千次“這工作就是我的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