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早春絲瓜苗煉苗要不要控水?

用戶6747882552093


早春絲瓜煉苗與管理方法

在農村有很多地方種植早春絲瓜比較廣泛,絲瓜也可以做菜品,做湯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絲瓜子的藥價值也很大,用於做藥引子。在農村用途廣泛,市場前景可觀。

一.絲瓜培育與煉苗方法

大棚種植:大棚種植絲瓜是很成熟的方法,好管理,成長迅速結瓜率高。容易移栽,成活率高。生長比較快的一種農作物,容易上手。

1.種植面積

絲瓜在培育之前,首先要選良好的種子。確保種子的健康性,保證絲瓜出苗質量成活率高。如果你種兩個大棚的絲瓜,那麼培育成活率不能低於1500株移栽的絲瓜苗。

2.培育方法

在大棚內選一分地,作為培育種苗的地方。進行土地翻耕平整,施肥,碳氨化肥2.5公斤。土家肥兩翻斗車,進行培育前的底肥施工。把選好的種苗以網格式種植,網格式種植,對於以後栽培方便。進行澆水噴灑之後用地膜鋪蓋,進行保溫。兩週後查看出苗率,進行種苗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每週澆一次水,定期施肥。

3.移植方法

大棚在移植前,進行雜草清除。土地土壤耕耘平整,按行起壟。這樣有便於管理,澆水,採摘施肥,病蟲害防治工作。壟寬50釐米,每壟距離65釐米。種植距離為40釐米,便於絲瓜搭架管理。溝深20釐米用於澆灌施肥。

二.管理方法

1. 移栽種植完成後進行一次澆水,澆水透墒即可。每週兩次澆水,為噴灑模式最好。定期查看大棚溫度和溼度。檢查移栽後的病蟲防治,做到成活率高。沒有成活的,一定要補栽秧苗。

我的回答如果能幫到你的話,請你轉發。更多諮詢請點擊關注,我會再第一時間給你回覆 謝謝。


農村風光老魏


大家好,我是大山區先生,很高興回答你問題,歡迎參考早春絲瓜的種植技術,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早春利用冬暖式大棚種植絲瓜,可填補早春蔬菜的一項空白,能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早春絲瓜的種植技術,希望對您有用。

  早春絲瓜的種植技術

  1、適時育苗 播種期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選用瓜條較長、結瓜多的種瓜留種,溫水浸種24小時,然後放在25-30度條件下催芽,每天用30度溫水淘洗一次。在大棚內備苗床,每平方米施優質糞幹5-8公斤,深翻、整平,劃溝播種,覆土2釐米,覆蓋地膜。幼苗出土後撤去地膜。兩片真葉展開後移栽。栽前5天低溫煉苗。

  2、定植 每畝施優質有機肥5000公斤,磷酸二銨60公斤,深翻整平,按小行距60釐米,大行距80釐米整成小高畦,按株距50釐米刨坑澆水定植,覆蓋地膜。為增加收益,大行內可間作矮生菜豆等小作物。

  3、定植後的管理

  (1)溫度控制:絲瓜生長適溫是20-30度,前期適當蹲苗,白天保持20-25度,晚上15度,地溫13-18度。坐瓜後適當提溫,保持白天25-30度,夜間15-20度。

  (2)水肥管理:坐瓜後,每株穴施餅肥250克,尿素50克。每隔20天左右澆一次水,並每畝追施尿素20公斤。5月中旬,當外界氣溫在20度以上時撤掉棚膜,使瓜蔓在棚架上生長,並加大肥水,以形成結瓜高峰。

  4、適時採摘 當絲瓜長到30-40釐米,達到商品成熟時適時採摘上市。

  絲瓜種植技巧

  一、選擇良種。

  選擇主蔓結瓜性好、坐瓜節位低、坐果率高、抗病性強、抗高溫的系列品種。

  二、播種育苗。

  因早春氣溫低,絲瓜直播發芽率低,必須催芽露白後才能播種。絲瓜播前將種子用55~60℃的水處理15分鐘,再用25℃的水浸泡4小時,漂洗去種皮表面黏液後,把種子用溼紗布包好放在溫箱中催芽。選出芽好的種子每缽播種1~2粒,一般畝用種500克左右。出苗前保持溫度28~33℃,出苗後適時通風降溫,以免造成秧苗徒長,溫度掌握在23~25℃為宜。關鍵是絲瓜苗一定要在出第一張真葉前移栽,否則會影響成活率。 夏季溫度高,出苗快,一般直播就可以,播種前浸種3~4個小時或浸種後催芽24小時再播。單行雙株,穴距30~40公分,每穴放3~4粒種子,蓋土1.5公分,蓋上紗網,淋水。出苗後,每穴留苗2株。

  三、適時定植。

  播後4~5天出苗,當秧苗有4葉1心時,在4月中旬選擇晴天定植。定植前要施足基肥,一般畝用優質農家肥5000公斤、過磷酸鈣80至120公斤、尿素25~30公斤,然後深耕20釐米,耙平後建畦,畝栽苗2800株左右。

  四、整地播種

  夏絲瓜對土地沒有什麼特殊要求,只要前作不是瓜類的就可以種植。由於夏季雨水多,露地種植絲瓜整地要深溝高畦;畦溝寬1.6米,畦面寬1.2米。雙行“品”字形種植,每穴2苗,穴距75釐米,密度為每667平方米2300~2500苗。定植時穴施農家肥0.5千克,複合肥少量。

  五、田間管理。

  定植後用小拱棚覆蓋,儘量少通風,以提高小拱棚內溫度,促進緩苗。緩苗後一般要噴120ppm的乙烯利或2000ppm的比久,以防苗徒長,促進多現雌花。同時還要澆一次透水,而後轉入蹲苗。當苗高30釐米時搭支架,並採用“之”字形綁蔓上引。以主蔓結瓜為主,側蔓一律摘除。當瓜蔓同時生長時,要重水肥,原則上2~3天一水,5~6天一肥。追肥每畝每次用人糞尿500公斤或硝酸銨20~25公斤。

  肥水管理 良種絲瓜前生育期短,植後30~40天結瓜。夏絲瓜苗期淋糞水2~3次,初花期重施追肥,每畝施50公斤複合肥或50公斤花生麩,每採收2~3次,再追肥一次,每次用複合肥15公斤、尿素10公斤、鉀肥5公斤。夏絲瓜苗期水分不能太多,太多了不利於根系生長。抽蔓開花期需水較多,晴天要早晚淋水,採收期除淋水外,溝內要保留10~20公分的水層,雨天要及時排水。

  理蔓打花打葉,插竹引蔓 當蔓長30公分時可插竹,插入字架。插架後,不要馬上引蔓,要適當窩藤、壓蔓,有雌花出現時再向上引蔓,並使蔓均勻分佈。絲瓜在主蔓留種能成瓜2~3個。吊瓜。絲瓜彎曲時,要吊瓜,用小包裝繩一頭綁瓜蒂,一頭綁一小石塊,把瓜拉直,一般摘瓜後2~3天進行。搞除老葉。夏絲瓜採收後期,下面的病葉、老葉影響通風,又易傳播病害,要及時摘除。

  六、病蟲防治

  絲瓜主要病害為霜黴病,可噴70%代森錳鋅500倍液或72%雷多米爾600倍液防治,一定要在霜黴病初發生時用藥。蟲害主要有白粉蝨、菜青蟲、斜紋夜蛾,可結合敵敵畏800倍液、樂果800倍液、殺蟲雙500倍液噴霧防治。噴藥時間一般選擇在傍晚。

  七、及時採收

  採收要及時,否則遇雨後瓜條內部溼度大,種子易發芽。開花後10~14天,在果實充分長大且比較脆嫩時要及時採收。採摘宜在早晨進行,用剪刀從果柄處剪下,包裝整理好後上市銷售。


大山區先生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早春絲瓜苗煉苗要不要控水?

當然要控水了

俗話說的好:苗好三成收。農作物苗子健壯、抗逆性高、環境適應能力強,中後期自然就能長得好,不但能降低不少的水肥與病蟲害人工管理,在後期也往往能獲得更高的產量和種植收益。大家也許會問:如何才能培育出健壯苗、增加農作物後期產量呢?很多有豐富種植經驗的農民朋友會告訴你——在幼苗移栽定植前一定要進行煉苗!這一些在溫室大棚蔬菜種植上,表現效果最為明顯,煉苗也是蔬菜作物種植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對於煉苗,也許很多農民朋友都知道,但同樣是通過煉苗來培育健壯苗,有的人煉苗移栽後苗子的成活率高、長勢茁壯、抗抗抗寒抗病害能力特別好,但也有不少農戶進行煉苗移栽後,作物在各方面就明顯要差出很多,苗小苗弱定植後長勢不好,大苗旺苗定植後不利於中後期花芽分化。那麼問題出在哪?煉苗看似簡單,其實也是一個很有講究的技術活兒,緩苗慢、苗勢差、成活率低的原因,就出在煉苗的步驟環節和煉苗方法上,因為很多人不能很清晰的判斷各類蔬菜定植時的壯苗標準,也不能科學合理的進行煉苗管理。

健壯的蔬菜苗,是蔬菜後期正常生長髮育、實現早熟高產的根本。總體來說,蔬菜苗在移栽定植前應當達到以下標準:幼苗株高適中;苗子大小均勻整齊;植株健壯有活力,沒有旺長或老化現象;根系發達、鬚根較多;葉片舒展、肥厚、寬大、色澤濃綠,無早落現象,無病蟲害現象;花芽分化較早且發育正常。

煉苗時間一般為一週左右,在移栽定植前7-10天進行,前5-7天一般進行控溫、控水、適當通風、適當撤掉覆蓋物增光,後3-4天一般進行繼續控水(低溫煉苗要控水、高溫煉苗要適當澆水或噴水)、全面通風、撤掉覆蓋物增加光照,以促使幼苗完全適應外部環境。降溫要逐步進行、控水要溼度、通風要由小到大、覆蓋物要分次撤掉。

控水不代表一點水不用。在低溫煉苗前,可以噴施800倍的新高脂膜提高幼苗的保溫保水功能和抗逆性。煉苗控水期間,只要秧苗中午時不發生萎焉現象,儘量不需要澆水,如果有萎焉現象,可以適量澆點小水或噴灑水,使幼苗恢復到正常長勢即可。

如果不想控水,可以通過延長通風的時間進行降低苗棚溼度。





小甜人


絲瓜由播種至幼苗養成的過程中水分或養分幾乎充分供應,且在保護設施內幼苗生長良好。當絲瓜苗達出圃標準,被定植至無設施條件保護的田間,面對各種生長逆境,如干旱、高溫、低溫等等,往往造成絲瓜苗品質降低、定植成活率差,影響正常生長,從而影響生產正常進行。如何經過適當處理保證絲瓜苗在移植、定植後能迅速、正常生長,穴盤種苗的煉苗就顯得非常重要。

絲瓜育苗過程中在供水充裕、溫度適宜的環境條件下生長,地上部發達,有較大的葉面積,但在移植後,田間日光直曬及風的吹襲使葉片蒸散速率加快,容易發生缺水為害,導致通過幼苗葉片脫落來減少水分損失,並伴隨光合作用降低,直接影響幼苗恢復生長能力。若出圃定植前進行適當控水,可使植物葉片角質層增厚或脂質累積,從而達到反射太陽輻射減少葉片溫度上升、減少葉片水分蒸散、增加抗缺水的適應力等目的。

夏季高溫季節,採用蔭棚育苗或在有水簾風機降溫的設施內育苗,使種苗的生長處於相對優越的環境條件下,這樣一旦定植於露地,則難以適應田間的酷熱和強光,出圃前應增加光照,儘量創造與田間比較一致的環境,使其適應,可以減少損失。冬季溫室育苗,溫室內環境條件比較適宜蔬菜的生長,種苗從外觀上看質量非常優良,但定植後難以適應外界的嚴寒,容易出現凍害和冷害,成活率也大打折扣,因此,在出圃前必須煉苗,將種苗置於較低的溫度環境下3~5天,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鄉村關中人


絲瓜由播種至幼苗養成的過程中水分或養分幾乎充分供應,且在保護設施內幼苗生長良好。當絲瓜苗達出圃標準,被定植至無設施條件保護的田間,面對各種生長逆境,如干旱、高溫、低溫等等,往往造成絲瓜苗品質降低、定植成活率差,影響正常生長,從而影響生產正常進行。如何經過適當處理保證絲瓜苗在移植、定植後能迅速、正常生長,穴盤種苗的煉苗就顯得非常重要。

絲瓜育苗過程中在供水充裕、溫度適宜的環境條件下生長,地上部發達,有較大的葉面積,但在移植後,田間日光直曬及風的吹襲使葉片蒸散速率加快,容易發生缺水為害,導致通過幼苗葉片脫落來減少水分損失,並伴隨光合作用降低,直接影響幼苗恢復生長能力。若出圃定植前進行適當控水,可使植物葉片角質層增厚或脂質累積,從而達到反射太陽輻射減少葉片溫度上升、減少葉片水分蒸散、增加抗缺水的適應力等目的。

夏季高溫季節,採用蔭棚育苗或在有水簾風機降溫的設施內育苗,使種苗的生長處於相對優越的環境條件下,這樣一旦定植於露地,則難以適應田間的酷熱和強光,出圃前應增加光照,儘量創造與田間比較一致的環境,使其適應,可以減少損失。冬季溫室育苗,溫室內環境條件比較適宜蔬菜的生長,種苗從外觀上看質量非常優良,但定植後難以適應外界的嚴寒,容易出現凍害和冷害,成活率也大打折扣,因此,在出圃前必須煉苗,將種苗置於較低的溫度環境下3~5天,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鄉野阿文


由於當前保護地種植絲瓜的面積比較小,而市場需求量卻比較大,所以絲瓜的市場行情還是不錯的。由於市場效益的驅動,選擇在保護地種植絲瓜的越來越多。保護地早春茬絲瓜如何種植才能取得不錯的產量?有哪些關鍵技術環節?下文給大家做詳盡解答。

絲瓜

(1)選擇大苗定值

採用大苗移栽,經過緩苗期,在緩苗過程中,營養生長受到抑制,生殖生長量加大,能有效地防止絲瓜秧子的前期徒長,促進生殖生長,達到早熟高產的目的。

絲瓜早春保護地栽培的大苗,一般要求7-8片真葉,株高在35釐米左右,開始甩蔓為最佳移栽時期,一般苗齡為 65-70天。定植時按80釐米行距開溝,施肥後鋤勻,澆水造墒,趁溼封溝變壟,將絲瓜苗定植在壟上,株距建議35-40釐米,定植後點澆壓根水,定植深度以埋住土坨為準。定植後升溫,白天為33度 ,夜間為17度左右,保持2-3天,促使絲瓜快速生根、緩苗。緩苗後,即可進入正常管理,白天28-30度,夜間15度左右。

(2)環境調控

絲瓜生長適溫為20-30度,前期適當蹲苗,白天保持20-25度,夜間15度,地溫13-19度。坐瓜後適當提溫,保持白天25~30度,夜間15-20度。

絲瓜甩蔓期、開花結果期要防止空氣溼度過大而造成莖蔓徒長和開花結果受阻。上午氣溫升到28度時開始通風排溼,下午氣溫降至20度左右時關閉通風口。陰雨天氣也要開窗換氣,目的是排出溫室內的一些有害氣體,防止葉片植株受害。

加強光照管理。溫室要早揭苫、晚蓋苫,儘量延長透光時間。另外,要及時擦拭棚膜,清掃膜上的灰塵,防止汙染過重影響光照度。

絲瓜種植

(3)植株調整

絲瓜在生長髮育期間要及時進行植株調整,減少營養的消耗促使多結瓜結好瓜。植株調整一般包括打老葉、打側蔓、及時放蔓和化控等措施。

a、打老葉 是指待下部葉片進入老化階段時及早打掉,可減少營養的消耗,增加通風量。

b、側蔓整理 由於棚室校培密度大,空間有限,在生長期間必須限制側蔓的數量和長度,達到少消耗、不都閉的效果。莖基部側蔓一般要求全部摘除。10片葉以上生成的側蔓可留1-2葉後摘心。一般側蔓第一、第二葉都帶有雌花,能結1條瓜。若不摘心,側蔓基部瓜不易坐果。

絲瓜種植

c、落蔓管理 絲瓜蔓在生長到近棚頂膜時應及時落蔓,高度視情況而定。落蔓後要把蔓的生長點排列平齊,以利於採光。

d、化學控旺 當前可採用化學藥劑控制莖蔓生長


茅臺陳小勇


適當控水,可使根系扎的深,對後期苗壯有益。




村裡的王哥


春季絲瓜露地栽培的育苗技術

育苗時可直接播種在育苗缽中養苗,直到定植。也可先用育苗床使種子出苗,至2片子葉展平、要出新葉時移至育苗缽或育苗畦中,移植前也要進行適當的低溫鍛鍊。

(1)育苗床或營養缽的準備:

絲瓜育苗可依據當地的氣候及設施條件,選擇在小拱棚、大棚或溫室等設施中進行。播種前苗床需施足基肥,做成2米寬的畦,澆足底水,提前扣膜以提高地溫,等待播種。

用營養缽育苗,應採用直徑為10釐米×10釐米的苗缽,苗缽可選用自制的紙筒或市售的塑料育苗缽。

?紙筒:絲瓜育苗用的紙筒直徑為10釐米。製作時取一個直徑大小相當的罐頭筒,底部安上一個把,把舊報紙裁成35釐米×10釐米的紙條。將營養土裝入罐頭筒內,用報紙條對齊筒的下端,裹起來,再用報紙的另一端封住筒口,然後把它倒置擺到苗床裡,再拔出罐頭筒就裝好了一個。在苗床內擺放的時候,要使紙縫的一側有依靠,免得紙筒散開。各紙筒都要相互擠緊,播種時即可澆水使用。

育苗缽:育苗用的塑料營養缽有廠家專門生產,型號規格不一,絲瓜育苗一般用直徑10釐米的營養缽較為合適。由於這種營養缽比較耐用,可以連續使用多年,用時只要將營養土裝入,擺在床內即可,簡單方便,省時省力。

(2)苗期管理:

培育壯苗是絲瓜栽培獲得早熟高產的前提,育苗期間對設施內溫度、水分、光照等環境條件的控制十分重要。出苗前應保持苗床溫度在30?,35?、以促進出苗。苗出齊後,揭開地膜,逐漸降低溫度,白天溫度控制在25?左右,夜間溫度在12?,15?。由於此茬口的育苗時間已經處在春季的回暖季節,如果是晴好天氣,育苗棚內即可達到上述溫度要求。但是也會遇到陰雨或寒流天氣,就需要採取措施以提高苗床溫度。因此,在氣溫不穩定的階段,應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和棚內的溫度情況,注意防寒保溫。

強光照是培育壯苗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苗期管理過程中,只要溫度條件許可,應儘可能地延長幼苗的光照時間,即早上8時就可以揭開草簾或其他覆蓋物,晚上4時半以後再重新蓋上保溫。隨著苗齡的增長,外界氣溫也開始逐漸回升,就可以逐漸揭掉覆蓋物,使幼苗充分接受光照了。

苗期不宜多澆水,但要保持床土溼潤。絲瓜苗不耐澇,溼度不宜過大。在陰雨天和低溫、光照不足的情況下,如果水分供應過量,會產生高腳苗、瘦弱苗。因此,此時適當控水有利於培育壯苗。一般澆水適宜安排在早上或晚上進行,這樣不會使苗床的溫度變化太大。

如果是用營養缽育苗,隨著幼苗的不斷長大,苗體加大,植株擠在一起,相互重疊,影響生長。因此,需要適當地疏開苗缽,加大苗缽間的間距,使幼苗有充分空間生長。

定植前1周左右注意進行低溫煉苗,以便幼苗逐漸適應定植後的環境條件。


農村小夥1987


答案是肯定的,控水有利於早春絲瓜苗的根系扎的更深,這樣後期在護理的時候比較容易;


凡事有個度93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