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渡边淳一《情人》:为什么“婚外情”总是有致命的诱惑?

这个春节,由于疫情,大家赋闲在家。很多人婚后是第一次有这么长时间陪伴彼此,大概对对方有了新的了解,对夫妻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有的人本来节前要离婚的,现在怀上了二胎;而有的人本来要结婚的,却因为这次朝夕相处而产生摩擦,分道扬镳。

谈到男女关系,就不得不提日本的“情爱大师”,渡边淳一。《失乐园》《红城堡》《男人这东西》《女人这东西》... ... 渡边淳一往往能深入男女关系的本质,表达对婚姻和爱情的思考。

渡边淳一有一本作品,书名叫《情人》,没有杜拉斯的那本《情人》名气大,可其中对婚姻的理解,对人物心理的细腻描绘,也展现了其深厚的功底。

《情人》讲的是一段婚外情。当爱情套上了伦理的枷锁,会是什么样的?书中给出了一种答案。

渡边淳一《情人》:为什么“婚外情”总是有致命的诱惑?

33岁的修子,在外企担任社长秘书,她工作能力强,收入高,个性独立,深深爱着男主人公远野。远野是所有女强人喜欢的类型:成熟又不失浪漫,稳重又不失幽默。两人性格相合,能力相配,仿佛天造地设的一对。然而,远野已经有妻子儿女,修子是他的情人。

在维持了五年的地下恋情后,远野终于决定离婚娶修子,可修子却选择了逃离。 前一刻还在感受久别后的温存,下一刻就变了脸色。

面对突如其来的转折,读者往往百思不得其解,可事实上,这一切在之前就埋下了伏笔。

渡边淳一《情人》:为什么“婚外情”总是有致命的诱惑?

修子:羡慕琴瑟和鸣的婚姻,却更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情人》中的修子,看上去是个“完美情人”:

她真心对远野好,能读懂他的每个表情,听出他每句话背后的真实想法。

她没有想取代远野妻子的位置,远野与妻子吵架离家时,她会劝他回家,“吵了架,作为男人便一走了之是不恰当的”。

她没有觊觎远野的钱财,生日时,远野送了她一张存了一百万的存折,并表示每个月要为她存二十万,可修子严词拒绝了——她不希望纯洁的爱情中间掺入杂质。

她总是那么温柔、大方、得体,有着十足的分寸感。这恰好能解释为什么她会拒绝远野的求婚——她太爱自由了,甚至超过了对远野的爱。所以她不愿意与远野有过深的羁绊,经济上绝不依赖他,工作上也互不插手,当然更不可能用婚姻缠住彼此。

渡边淳一《情人》:为什么“婚外情”总是有致命的诱惑?

尽管修子也曾羡慕好友琴瑟和鸣的婚姻,但她更惧怕人生的各种可能性被剥夺。

甚至她爱上远野,也是因为他是有妇之夫,不可能与自己结合,侵犯自己的自由。

“修子爱的正是这种处境下的远野,或者说爱着这种提心吊胆、偷偷摸摸的氛围... 修子在这氛围中生活得越来越洒脱、艳丽。”

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说,“与人世间所有的经历相比,爱情是最美好的,最快乐的,最浓烈的,最有趣的,最甜蜜的,也是最疯狂的。”

爱情如此美好,修子这样“想谈一辈子恋爱”的心理,事实上是可以理解的。但修子的错误之处在于:不该爱上远野这样的有妇之夫。

世界上有两种人:第一种人认为爱情的归宿就是婚姻,爱到极致,就要结为夫妻,“永远在一起”;另一种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更是自由的坟墓,为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宁愿放弃婚姻。远野属于前一种,修子属于后一种。


渡边淳一《情人》:为什么“婚外情”总是有致命的诱惑?

普通人都自然而然地认为,感情升温到一定程度,就应该步入婚姻的殿堂,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需求也会越来越强烈。如若两人事先没有达成共识,最终必然会伤害到彼此,伤害到其他人。

在爱情中,越是这样大是大非的问题,越是要寻找同类。


远野:关系的“底色”,决定了关系的质量

《情人》中的远野,撇开婚内出轨不谈,大概是很多女性的理想型——他是领导着两百余人的社长,还签了一笔大单子,说明能保证物质富足;对爱的人信守承诺,出手大方,还注重仪式感,说明能保证精神和睦。为什么这样一个“好男人”,还会出轨?

书中已经给出了答案:

情人的地位不稳定,但同时代表着美丽的存在。


忘记日常生活中的琐碎杂事,相互体贴,相互慰藉。难得的见面,使双方都将自己的美德表现出来

渡边淳一《情人》:为什么“婚外情”总是有致命的诱惑?

是啊,在谈恋爱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打扮得漂亮精致,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费尽心思地制造浪漫氛围。可这样的努力,是很辛苦的。有更多时间,需要处理琐事,需要发泄不愉快,需要完全放松下来,回到家里,人们才会呈现出最真实的样子。

就像故事中,修子的右脚拇指的指甲受伤坏死了,于是这只脚一直羞于见人,只有独自一人的时候,她才会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里,将脚伸开去。连一个脚趾都要藏起来,何况是别的瑕疵呢?

远野也非完人,在气急败坏的时候,竟会出手打人。如果真的结婚,修子又是否能忍受呢?

渡边淳一《情人》:为什么“婚外情”总是有致命的诱惑?

著名主持人梁冬与《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在一期谈话节目中,提到了“关系的底色”这个概念。讲不同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件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

在婚姻关系中,“关系的底色”是婚前建立的美好,而婚后的一点点不如意,都出乎意料的恼人;而在婚外情中,“关系的底色”是空白的,两个人从头开始一点点了解彼此,在这片白色上添加色彩,每一个有共鸣的时刻,都被仔细地记录下来。

所以“原配”总是不如“小三”迷人,毕竟谁挡得住这样偏心的对待呢?

在踏入一段亲密关系之前,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生活就是由琐碎、无聊、重复甚至是不断的摩擦组成的,而要对抗这些的方法,不是重新建立一段关系,而是两个人一起面对这些琐碎、无聊、重复和摩擦,并在其中找到有趣、丰富、幸福的体验。

渡边淳一《情人》:为什么“婚外情”总是有致命的诱惑?

如果在婚后找到了“真爱”,怎么办?

各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但大部分人应该会在二三十岁结婚,七八十岁离世。这就意味着,很多人都在一个比较年轻、不太成熟的时候,要找到一个相伴五六十年之久的伴侣。

所以说,对于结婚这件事,一定要慎之又慎,经过充分考虑、充分磨合之后,再做出决定。“闪婚”的人,往往也会“闪退”。

爱情是美好的,但只有风花雪月的爱情,经不住时间的考量。就像前面所说的,一个人最真实的样子,往往是在自己的家里。所以结婚前,不妨看看对方的家是怎样的,装修、摆设、清洁程度,看看ta对父母是什么态度,在家里是怎样表现的... ...

正如渡边淳一所言,爱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仅仅有爱,一切都无所谓,这是不现实的。

渡边淳一《情人》:为什么“婚外情”总是有致命的诱惑?

在此,我们也不得不谈一个问题:如果在婚后,才意识到自己真的不爱对方,自己的真爱在别处,怎么办?

仅个人不成熟的看法而言,或许像远野一样,选择放开彼此,是一个两全的选择。一来,人生短短数十年,是在太美妙、太重要了,跟错误的人将就一生,实在是愚蠢的选择;二来,对伴侣而言,同床异梦、心猿意马也是一种侮辱,伴侣也有权利从错误的婚姻离开,在别处寻找值得相守余生的人。

当然,以上这些有一个重要的前提:不忠的一方,应当竭尽所能,补偿忠实的一方。这种补偿,应当是超过法律裁判的,出于道德的付出。诚恳的道歉,倾尽家底的经济补偿,以及全力捍卫对方的名誉,是对彼此最后的体面。

这也是违反社会契约精神,所应该付出的代价。

结语

正如钱钟书先生说的,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拼命想冲进来,城内的人拼命想冲出去。

但其实,婚姻并没有那么可怕,在城内的人,不要三番五次地探头看城外的风景,选择正确的人,好好地相守一生。城外的人,要清楚界限所在,莫去破坏城内的美好,并享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