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在星巴克點熱拿鐵時告訴店員不加糖,店員說拿鐵是不加糖的先生,我該說什麼?

三更青岑


在星巴克點熱拿鐵時告訴店員不加糖,店員說拿鐵是不加糖的先生,我該說什麼?大家好,我是城市問答專家@北京範兒。

在星巴克點熱拿鐵時告訴店員不加糖,店員說拿鐵是不加糖的先生,我該怎麼說?這個問題很明顯的是被店員小小的給擠兌了一下。可我覺得對待這個事您要有平常心,不用說,不用理會他。您想啊,星巴克是在中國的美國咖啡連鎖店,可您這個店員是中國人吧,請問您做一個服務員有什麼驕傲的呢?您賣了半天美國的咖啡,您去過美國嗎?您瞭解了這個咖啡的規矩了,就了不起啦, 您知道美國其他東西的規矩嗎?不見得都知道吧?您甚至連英語都不會說吧。您看看,您要是心裡這麼想一下,他此時的沾沾自喜,竊竊私語對您的見識來說,又算得了什麼呢?如果您跟這樣的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悠的假行家置氣,不就顯得您沒水平了嗎?

咱們再說一下這咖啡的規矩啊。我覺得首先就咖啡本身來說,這星巴克是美國的吧,可咖啡這個物件不是美國的吧。您這不也是做著人家的東西賣錢呢嗎?您定的規矩,拿鐵不加糖。那您是賣咖啡的對吧。可誰喝呢?是顧客喝吧?那我就想喝加糖的拿鐵不行嗎?就像是吃牛排,我就要全熟的,怎麼啦?難道全熟的不能吃嗎?您說口感不好,我就喜歡,我還想跟牛排店點醬牛肉呢?你們不是沒有嗎?你們不是不會做嗎?不是抬槓,我是覺得這規矩應該是改成建議,不是必須。尤其是在中國這個美食橫行的國家。這簡單的咖啡類的飲品就不要班門弄斧的提規矩啦。不欺負你們,咱們就說茶吧,這外國人都知道吧。那麼,什麼是紅茶?什麼是花茶?什麼是白茶?什麼是黑茶?什麼是烏龍?什麼是冰片?綠茶怎麼喝?普洱怎麼洗?沏茶的水用多少度的?傻啦吧,所以,我覺得不要跟中國人講規矩。講不過的。

規矩不要在中國講,因為論起規矩來,中國隨便找一個食物的規矩您就應付不過來。還有服務員的態度也應該改正。因為說到家一句話,作為一箇中國人,這咖啡也不是您從小就喝的東西。您不也是到了星巴克打工才明白這個規矩的嘛?那我作為一個顧客,第一次喝咖啡,不懂這個規矩不是很正常嗎?您剛知道幾天啊,就反過來擠兌我。這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嗎?所以,作為一個服務員應該點點頭,說知道了,就可以了。如果您想告訴我這個規矩,您請小聲的提醒一下,我也會感激您。

寫在最後:其實說了半天,這是一個禮貌的問題。作為服務員,不光是會服務就可以了,應該平時有相應的禮貌。不給顧客難堪也是服務員的義務。您說是不是呢?


北京範兒


星巴克的拿鐵是不加糖的,但並不代表其他咖啡館拿鐵是不加糖的。在咖啡行業,對於產品的做法是沒有統一標準的。

以自己的經歷講下:拿鐵並非都是不加糖的。

2017年的時候,自己學習咖啡已有小成。除了公司內部交流之外,我週末也喜歡去當地的獨立咖啡館去逛逛,品嚐品嚐不同咖啡館的咖啡風味。

某日來到了一家當地連鎖咖啡館,點購了一杯拿鐵。在這之前,我認為的是:拿鐵就是不加糖的。一會,服務員將拿鐵送過來,拉花很精湛。

拍了張照片,然後很期待的喝了一口之後,心中大惑:是不是做錯了?拿鐵怎麼會是甜的呢?而且是很明顯的糖漿味道,初步感覺不是風味類型的糖漿,而是果糖之類的。

帶著咖啡來到吧檯,詢問咖啡師:您好!我剛才點購的是一杯原味拿鐵,但這杯裡面甜甜的,是加過糖漿了吧?咖啡師很淡定的回答:您好!我們的拿鐵做法默認是加糖的,不加糖的拿鐵是要提前講出來的。如果您不喜歡帶甜味的拿鐵,那我給您免費更換一杯。我說:不用了,謝謝。

這是我第一次喝到拿鐵裡面有糖漿的,所以這也讓我意識到:咖啡產品沒有標準,不是每家店的拿鐵都是不含糖的。

拿鐵不加糖,這是咖啡行業公認的標準,但這個標準僅限於口頭上,卻無一個標準的行業說明與檢查制度。所以,自此之後,如果去專業咖啡館,點購拿鐵一般我不會說拿鐵不加糖。但去一些偏僻的小咖啡館,尤其是店內設備不太好時,我也會說要一杯拿鐵,不加糖。雖然有時候,會遇到咖啡師的白眼和不屑,但我覺得這樣是值得的。

所以,如果您在星巴克點購一杯拿鐵說明不加糖,店員基本會斷定您是不太懂咖啡的,或者是不懂星巴克的咖啡。星巴克的店員職責中就有傳播咖啡文化的義務,所以店員告訴您拿鐵是不加糖時:

如果您不想多說,禮貌回句“謝謝”即可;如果您跟我有同樣的遭遇,可以將這些事情講給他聽:有些咖啡館,拿鐵確實是加糖的。


咖啡小課堂


其實國內的這個咖啡文化有很大的問題。很多店家總是拿出他們自己的一套標準去衡量,舉個例子,星巴克咖啡的杯子在全世界咖啡行業都是奇葩。我生活在澳大利亞十幾年,連當地人去星巴克點咖啡,都不知道究竟什麼杯子是正常的尺寸。我個人認為,星巴克的想法是引領整個行業,但群眾卻不買單,大家可以查查在澳洲星巴克門可羅雀,在澳洲大規模關門,反而是家門口的小咖啡店熙來攘往。拿簡單的一個拿鐵來說,大家可以的選擇包括:豆奶,杏仁奶,低脂奶,全脂奶,肉桂粉,加重咖啡含量,減少咖啡含量,高溫,超級高溫,雙杯子,無糖,單糖,雙糖,等等等等,只要你能想到。以上的選擇可以適用於基本任何咖啡,所以說,當咖啡變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後,你需要知道的是你自己的口感究竟是怎麼樣的。不需要在意別人怎樣想,他們的標準不是你的標準。如果自己連怎麼喝咖啡還需要勇氣的話,活著真的好累。

p.s 我每天點的咖啡是 Flatwhite Large,Skim milk,no sugar(大杯平白,低脂牛奶,不要糖,不是因為怕胖,只是全脂牛奶不夠熱的話,容易直接去廁所)在家不上班的話,就是瓶裝咖啡粒加沸水,然後倒30ml/50ml 牛奶。


悉尼大叔


我在星巴克買過一次拿鐵☕️,當時沒有關照店員不要加糖!結果給我一杯加了糖的拿鐵,而且甜的發齁的那種!去問店員她還理直氣壯地說:我們的咖啡師傅自己喝的咖啡比這個加的糖還要多,這已經加很少了!我真想把咖啡直接潑到她們身上去!從那以後,每次無論在哪家咖啡店點咖啡,都一再強調不加糖!管他用什麼眼神看我!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不是就正好是那個沒有責任心的工作人員!!面子是什麼,重要的是裡子!


樂山樂水2745949884


關於咖啡 有圖有說明



抽菸的男人61104513


頂級的服務生是不會讓顧客尷尬的 我在上海遇到過一位外籍的服務生 也許是大堂經理 我吃早餐時用刀叉不順手 左右環顧了一下看看有沒有筷子 沒看到正打算作罷 人家過來用英語問我是需要筷子嗎 我當時沒聽懂只啊?了一聲 人家沒多說二句直接拿來了一雙筷子[思考] 我覺得那是我遇到的最高端的服務生了[強]


shinshi


就不能誠實的說麼。“我不怎麼喝咖啡,今天想試試。不知道拿鐵是沒有糖的。不好意思哈 ”。這有啥。我個人都是很直白的。比如吃日料。大大小小的碟那麼多,蘸料我都分不清。我就會問服務員怎麼吃。我覺得沒什麼啊。非要互相嗆幾句過癮些。真是無聊🥱


有一種愛叫平平淡淡


沒必要較真啊,沒必要回答啊。

給他一個眼神讓他去體會。

你喝你的就行了。

有時候人不一定要跟別人爭個輸贏,誰占上峰誰敗下峰什麼的,咱就是喝咖啡,不加糖,這就得了。

我記得我一個朋友發朋友圈在喝咖啡,我就給點贊評論贊賞她會生活什麼的,說了她喝不加糖的好能吃苦,她回我一句她現在都喝不加糖的,那些速溶咖啡都是垃圾[我想靜靜],關鍵是一年前我還送過速溶咖啡給她,因為出差國外帶的最多應該就是咖啡巧克力這些,我這個人品味一般般,就喜歡喝速溶咖啡沒時間沒耐心煮。

看了她回覆的評論我居然沒啥感覺,哈哈😄。就是有一點點覺得她是對的,發朋友圈嘛裝裝是必要的。理解理解[摳鼻]


可可家


讓我想到,60年代我跟我得妻子去北京遊玩。第一次吃烤鴨,去的全聚德,點了一隻烤鴨(當時很奢侈的),服務員問我要餅不要,我跟妻子考慮了良久,還是不要了吧,我們陝西人早上餅中午面的,跑到京城吃個餅,豈不是讓人笑話。

於是乎,油的鴨皮死活咽不下去,吃倆片就已經油乎的不行了。好好一頓烤鴨,硬硬吃了幾口就走了…

後來,西安也有了烤鴨店,從沒去過,始終認為不好吃,不是每一種味道都能讓人接受。直到兒子帶去吃了一回,薄薄的麵餅,油脆的鴨皮,配上甜麵醬,大蔥。那種美味…

怪不得北京烤鴨能名聞中外。想想當年,噗嗤一笑…


約翰騰格爾


我不喝咖啡,但是喝熱巧,之前都是喝costa家的熱巧,他家是不加奶蓋的,習慣了,後來去離家近的星巴克買熱巧,拿到手喝一口蒙了,厚厚一層奶蓋,最後請工作人員幫我把奶蓋撇了出來。前兩天去了較遠的c家買熱巧,順嘴說了句不要奶,c家工作人員回了我一句,我家熱巧本來就是不加奶的,這叫一個尷尬[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