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什麼說苦難會讓一個人快速成長而快樂卻會使人更像溫室裡的花朵?

挑燈看劍n


苦難並不是人生的必修課程,而快樂是人生的追求目標!

“苦難會讓人快速成長,快樂會使人變成溫室的花朵”的觀念老套了!

這種觀念源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大家都知道“天降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的勵志名言,但是,大家應該也知道“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好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這些千古絕唱!中國傳統文化的包容性蘊含了一個矛盾的兩個方面,苦難和快樂是相輔相成的!作為現代人,許多人的觀念早已超出俗套!

我們應當怎樣面對苦難和快樂呢?

如果你正經歷苦難,那麼請一定看到未來的光明,儘快擺脫目前的狀況。人生的快速成長並不需要苦難的磨鍊,苦難只是人們迫不得已的選擇!苦難耽誤了多少人的大好時光,毀掉了多少人的大好前程,而從苦難中衝出來少數人如果沒有苦難則大多會取得更大的成就!人生不得不經歷苦難是不幸的!不用樂在其中,要儘快擺脫困境!

如果你正在享受快樂,那麼就盡情享受吧!幸福快樂是我們很多人的追求目標,也是我們時代進步、社會發展的體現,我們幾代人的努力就是為了讓大家都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當然,快樂不能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不能損害他人的利益!

人生的道路往往是不平坦的,當我們經歷苦難時,要看到光明,儘快擺脫困境;當我們享受快樂時,要居安思危,揚鞭奮蹄,青雲直上!

祝願看到我回答的朋友天天快樂!


洪水源清


這話說的很對,很有哲理性。怎麼回答呢?還是用我的親身經歷來證明它的正確性吧!這樣更有說服力:

兒時的順境,就像溫室的花朵,受到丁點挫折就會凋謝。我出生在六十年代末,魯西北平原上一個較大的村子裡,父親是支書,家庭條件相對比較好。家裡有三個姐姐,二個妹妹,就我一個男孩,你說能不慣著嗎?

因此初中畢業,由於學習成績差沒能考上高中,在家待著唄,啥也不幹。可是二年後由於種種原因父親不再擔任支書了,優越條件一下子沒了,隨之而來的是遭白眼,受排擠,出工去挖河,下地掙工分等等。溫室的花朵經歷了暴風雨般的冼禮。

少年時的逆境,促人奮進,讓人拚博,知恥而後勇。遭到變故後,通過關係又去上學了,從初中開始讀書,雖然比同級孩子大,但知道了珍惜,發備苦讀。從初中到高中基本都是前幾名。

通過不懈努力,終於迎來了春天,花朵又一次盛開。就在八十年代末,我考上了大學,實現了多年的願望,也為父母爭了光。應驗了那句話,苦難中會讓人快速成長。

親身經歷更能證明這句話的哲理,比空洞的論述更有說服力。有句歌詞說的好:不經歷風雨怎麼能夠見彩虹。


德州水上泉城


(一)苦難,在堅強不屈的人面前,就是一種禮物,是一種人格上的成熟,一種意志上的頑強,一種對人生和生活的深刻認識。而對於溫室裡成長的人來說,苦難就是他們的惡夢,是災難,甚至是毀滅性的打擊。

(二)苦難是最好的大學。當然,你必須不被其苦難擊倒,然後才能成就自己。所以說在強者的眼裡,苦難就是天使,是會讓我們變得便加堅強,更加理智。而對於在溫室裡成長的人來說,苦難就是魔鬼,是他們的絕境,更是他們的末日。





梧洺


人生漫漫,有歡樂也有痛苦,苦難也許就會在突然間毫不留情地降臨我們身上。

如眼下的冠狀肺炎它在短短的時間內吞噬了多少寶貴的生命,將一個好端端的世界弄得面目全非人人自危!

是啊,苦難常常把人逼到無奈甚至絕境的地步,可你也往往因此得以最大地發揮自己的潛能,體現自己的價值。

看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人應該都知道海倫的不幸,一個又聾又啞又盲的人,在一般人眼裡估計一生就這樣廢掉了,然而海倫憑著一顆倔強不肯向命運低頭的心,最終在逆境中崛起,讓世人驚歎矚目。

也讓人們看到了人身上所潛藏的無限能量,哪怕像海倫這樣重度殘疾的人,只要堅定信念,一切苦難最終只能成為一塊墊腳石!


蘭花幽香


常言道,窮則思變,有膽識有骨氣的人,不可能在苦難生活中停滯不前的,一定會把膽識和骨氣化為動力,擺脫困境,戰勝困難的,從而開闢新的生活。

快樂對建康是有很大幫助的,常言道建康快樂就是這個道理,快樂就是一朵鮮花,釋放著生活的芳香,綻放著生活的色彩。


霍三虎


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有“亞聖”之稱的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因為苦難中有失敗、有挫折、有教訓,可以激發我們去覆盤、去反思、去認識和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推動我們快速成長。快樂會讓人處於放鬆的狀態,沉浸於快樂的情緒時,一般大腦是完全敞開很少思考的。但每一種環境或情緒都不能過度,在苦難中尋找光明和快樂,在快樂後也積極投身思考和奮鬥,方能成就多彩的人生。小一大書悅讀會分享一本講述苦難成長的經典圖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週四白色思考日快樂!

本書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飽嘗了生活的苦難,煉就了革命精神和反抗性格。十月革命爆發後只有十六歲的他,就參加了紅軍,無論在戰炮火中,還是在國民經濟復時期,柯察金都表現出大無畏精神,鋼鐵一般的意志,強烈的愛國主義和對人民的無限的無限忠誠。由於在戰爭中多次負傷以及勞累過度,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被牢牢禁錮在床上,但他佔勝了精神與肉體的打擊,拿起筆來歌頌為建立蘇維埃政權而奮鬥的英雄。

尼·奧斯特洛夫斯基:蘇聯作家。出生在烏克蘭一個貧困的工人家庭,11歲便開始當童工。由於他長期參加艱苦鬥爭,健康受到嚴重損害,到1927年,健康情況急劇惡化,但他毫不屈服,以驚人的毅力同病魔作鬥爭。同年底,他著手創作一篇關於科托夫斯基師團的“歷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風雨所誕生的》)。不幸的是,唯一一份手稿在寄給朋友們審讀時被郵局弄丟了。這一殘酷的打擊並沒有挫敗他的堅強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頑強地同疾病作鬥爭。1929年,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戰鬥經歷作素材,以頑強的意志開始創作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說獲得巨大成功,受到同時代人真誠而熱烈的稱讚。

【精彩摘錄】

1.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

2.要是一個人不能改掉壞習慣,那他就毫無價值。

3.要抓緊時間趕快生活,因為一場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個意外的悲慘事件,都會使生命中斷。

【悅讀者薦】

也許你和我一樣,從父母師長的叨唸裡熟知保爾的故事,能靈活得在舌尖蹦出“奧斯特洛夫斯基”這個名字,能一氣呵成、氣壯山河地背誦出“一個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那段名言,卻從未完整得讀過這本書。我們離那個年代太過遙遠,以至於蘇聯的暴風雪成了火爐旁溫暖依偎時窗外的風景。那些革命、政治、戰爭、階級……當時或是不懂,或是不感興趣,都只粗粗得略過。在迅疾翻過的嘩嘩書頁中,我想到了國際歌的歌詞:“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拯救不了世界,人總可以拯救自己。保爾不可以選擇沉淪,黨不會給他沉淪的權力。他是英雄,不管是蘇共報紙裡的還是真正意義上的。他的失明彷彿一個隱喻,什麼也看不見或許是他最好的歸宿。活在書裡,活在回憶裡,活在曾經的夢裡。那個為自己而戰鬥的保爾,死於精神安樂死,只留下軀殼。有的人死了,但卻永遠活著。

他反覆問自己:“為了掙脫生命的枷鎖,為了能夠重新戰鬥,為了實現自身的價值,你是否盡了最大的努力了呢?”

他每次都堅定地回答:“我盡了最大的努力了!”

那麼你的答案呢?

世界是一本書,共享閱讀之悅


小一大書悅讀會


人往往都是經歷了才真正體會,不到黃河心不死一樣的道理,前人的教訓都不聽,一定要自己經歷了才能成長,所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懂得都是經歷種種千辛萬苦換來的結晶。大多數的成功者都是買了無數次失敗而總結到的經驗,所以磨鍊就是經歷風雨,可以見彩虹。我是真正有體會的,從一知半解的懵懂少年,到成熟穩重的中年,在經歷父母離世,老公去世,期間是生病照料,還有年幼的孩子,加上公公婆婆的橫眉冷眼,十幾年間一個個親人的離世,沒有精神支撐,靠一份責任和意志支撐自己,生活中人們好像都看死你了,現在雖然一個人,安靜下來了,這些經歷讓我更加堅強,讓我懂得了我要什麼,我的善良要有選擇,不要把自己圈死在框框架架裡,我要從生,我一個人做好自己,不要向別人證明什麼,相信好的自己會有好的後半生,下半生只對,對我好的人好,相信美好未來會到來。


餘生等你來


隨著地動山搖的那一瞬間,中國人民乃至全世界的目光都彙集一點----中國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地震。這次地震,讓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國領導者以及中國人民的精神。

地震是一種破壞性極強的災害,它能夠摧毀一座發展數百年的城市,但它摧毀不了人們的求生意識,他們不斷地創造生的奇蹟,在廢墟里掩埋了數百小時,他們的求生精神,在苦難面前不低頭的那種意志不正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嗎?他們雖然遭受了巨大的苦難,但他們樂觀的精神留在了我們的心中,在面臨著截肢的處境時,他們微笑面對,笑著活下去,去迎接生活裡的困難。

中華民族遭受了巨大的苦難,這災難如夏天的雨,說來就來,來的那麼突然,讓人措手不及,多少學生在上課,他們有的人卻永遠掩埋在了廢墟下,他們的夢想,生活,對未來的憧憬都消失的無影無蹤。有個學生,當地震來臨時,被埋在廢墟下的她,還在讀書,拿著手電筒學習,她說:在下面,只有學習才能使她忘記飢餓,忘記寒冷。

地震來臨了,沒有一個國家的領導人除了中國在第一時間趕到災區,指揮救人,他愛民如子,在救人時,總理摔傷了胳膊,可他卻推開了來給他包紮的醫生,他說:你們要去救人。總是在看到那些因地震而造成的傷痛時,他留下了眼淚,總理難過。災難發生時,全國上下動員捐款,獻愛心,來獻血的人們排成長隊,醫護人員告訴他們血庫已經滿了時,他們還不願離開。多少志願者冒著餘震的危險來到災區。在災難面前,中國人民的心連在了一起,他們眾志成城。

苦難面前,最能體現一個民族的精神,一個民族的偉大,有了這些堅強的意志,不屈的精神,就必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華民族是一個苦難的民族,在苦難來臨時,他們表現出來的正是那種不屈,頑強的精神,受災人民的不屈,樂觀,中國人民的團結一致,他們都繫上綠絲帶來表達自己的愛心,他們祈福,點亮希望,他們做了許多許多。

在默哀日,我們哀悼逝去的生命,我們傳遞愛給更多的人。苦難面前,中華民族只一個優秀的民族,中華民族也必將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標峰理評論


苦難,對一個人的成長,可能並非是不幸,反而是一個寶藏;一個人在人生前行的道路上,經歷了令自己難忘的苦難、磨難,使得他在任何場合,任何困難面前,他會拿眼前的艱苦、困難來跟自己以前所受的苦難來比較,想起自己以前的經歷,任何困難他都能克服,”以前那種苦難我都能承受,難道克服不了眼前這點困難?“遇到困難,他常會在心裡暗問自己。

苦難能讓一個人快速成長,成熟,能讓一個人變得堅強、強大,雖然那句俗語不怎樣:”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但是,一個人歷經一次磨難,他便會成長、成熟一次,無數次的苦難,是他獲取

勝利的法寶。而那些從小就在父母的庇護下,在舒適環境中成長的人。就像一枝在溫室中長大的花朵,在野外一遇上風雨,便立刻枯萎夭折了。

就拿眼前這次新冠肺炎來說,它給我們中華民族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停產停課歇業禁足,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首次,但是,在這次災難面前,中華民族沒有退縮,而是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湧現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平凡但偉大的英雄人物。災難,讓中華民族變得更加堅強團結,今後,不管遇上什麼樣的困難,都會被我們踩在腳下。


新鐵湯元


溫室的花沒有經受過寒風的刺骨,沒有體會過事態的炎涼,經歷過苦難的人品嚐過世間的冷暖,社會的複雜,人走茶涼的薄情,落井下石的險惡,經歷了苦難人才會長大,成熟,所以我們還得感謝苦難,讓我們認知這個社會,如果人像花一樣,始終呆在溫室裡,一輩子也不會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