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鴨棚鴨從小到大都要開電燈嗎?

Jolie2248


鴨肉在我國的市場需求是非常大得,除了鴨肉之外,鴨蛋的受眾人群也是非常多的。因此現在我國鴨子的養殖面積還是非常大的。而現在隨著溫度越來越低,也要逐漸進入到冬季。對鴨子影響也很大,晚上沒有白天溫度高,燈光對鴨子非常有幫助的,下面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鴨棚光照的好處:

1、保溫作用

冬季是晝短夜長的季節,而且晚上的溫度是非常低的。同樣威脅鴨子生長。因為這大棚肉鴨育肥,是打小鴨一出殼就送進大棚了,小鴨子身體弱,如果保溫工作不做好,鴨苗的成活率就低。

2、增加產蛋

鴨子在充足的光照下,排卵誘導素分泌增加,能促使卵泡發育排卵,提高產蛋量。

光照管理的好:能控制母鴨適時達到性成熟延長高峰持續期,提高母鴨產蛋量。光照管理不好:母鴨開產較早,產小蛋時間長,並且開產後母鴨易出現脫肛現象,影響經濟效益。

秋冬季節因為自然光照縮短影響產蛋,故必須採取人工補充光照一般要求每天的連續光照時間應達到16小時,可在鴨舍內每隔30米安裝一個60瓦燈泡,燈泡懸掛離鴨背2米高,並裝配燈罩。每天早晚2次開燈,即凌晨4時開燈,上午8時 關燈,下午5時開燈,晚上8時關燈。開關燈的時間要嚴格固定,同時還要在每間鴨舍內安裝2只3~5瓦弱光燈泡照明,以免關燈後引發驚群。實踐表明,補光的蛋鴨比不補光的蛋鴨其產蛋率提高20%~25%。

總之,鴨棚的鴨子從小到大對應燈光還是有必要的,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對此你們怎麼看呢?


胖子愛媽媽


大棚養鴨從小到大都需要開燈嗎?大棚養鴨和養雞一樣的,從小到大晚上都是需要開燈的,晚上開燈對養殖鴨子有很大的幫助,白天是否開燈根據天氣來決定。

一、晚上開燈可以避免鴨群發生踩踏

鴨子是群居動物,無論白天還是晚上,它們都喜歡生活在一起。鴨子警惕性很高,如果天黑不開燈,一點點小的動靜,它們都有可能受到驚嚇。受到驚嚇後的鴨子會相互擠壓,聚集在一起,如果是小鴨子就很容易發生踩踏,從而出現死亡或傷殘。晚上有燈光,它們才能安穩睡覺,即使有什麼動靜它們也不會發生踩踏。

二、晚上開燈可以加速鴨子生長

飼料養殖的鴨子,生長週期比較短,一般只有40~45天,時間過長成本就會增加,效益也就降低。晚上開燈的另一個作用,就是可以讓鴨子24小時不間斷的進食,鴨子有食物吃,晚上不受驚擾可以安靜休息,生長速度就會加速。

三、晚上開燈可以提升棚內溫度

鴨子小的時候,羽毛沒長豐,幼小體弱,天氣一冷它們就會扎堆取暖。因此在寒冷季節晚上開燈,可以增加棚內溫度,避免鴨子因為天氣寒冷而扎堆,導致發生踩踏。

白天是否需要開燈根據天氣決定,晚上開燈時間同樣根據當天天氣決定。如果是遇到陰雨天氣,天黑得早,可以早開燈,天氣晴朗,採光性好那就晚一點開。正常情況下,天開始黑後開燈,第二天天亮後關燈。晚上沒什麼事就儘量少去鴨棚,以免驚擾到鴨子休息。


鄉村小滿哥


鴨棚需不需要點燈呢?特別是晚上需不需要打開燈光,因為有些也沒有養殖過這個鴨子,可能不太瞭解這個問題。

那麼今天我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晚上要不要開燈。因為白天不開燈的時候,白天也有足夠的光照,能夠讓他看得清楚。

大棚養殖一定要開燈。

如果在大棚裡面養殖的情況之下,基本上都會開燈的。晚上基本上都會打開燈光,因為晚上呢,由於鴨子的群居性。如果晚上不開燈,他們就會拼命地往一個地方擠。

如果鴨子體積比較小的時候,也就是還沒長個頭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被踩死被壓死的情況。開刀這個問題呢,可以很容易的解決掉一些問題。有可能會避免他沒有出現大面積的踩踏。

容易被驚嚇。

不開燈的情況,由於晚上太黑的情況下,它的警惕性是很高的,只要旁邊稍微有一點點響聲,那麼都會引起一個恐慌的問題。

所以這個時候,鴨子一旦受到外面的影響,恐慌就會發生群體性的財產有可能會造成重大的損失。

鴨子是非常容易受到驚嚇的,所以我們在養殖的過程當中基本上都會把電燈打開,特別是在晚上的時候,讓他有足夠的光照也可以讓我們養殖人巡查的時候不用再次驚嚇到鴨子。

基本上都會開燈。

對於農村裡面養殖鴨子,雖然沒有特別高超的技術,但是對於這個養殖的方法來講,還是會掌握一些。

所以基本上面臨於這個問題來看,都會打開電燈,使得它能夠在安靜中度過晚上的時間。

當然到了一般大的時候就不會再開燈,讓他逐漸熟悉和認清大棚的環境的時候,就不會再需要開燈。

有的人也會從小開到大,其實在我們這邊養只鴨子,基本上都是開單一段時間,大概也就十幾天或者半個月左右吧。


農人莫小道


清理鴨棚及運動場 1、移走料桶、飲水器、塑料網、竹排(或竹杆)等飼養設備。 2、清除鴨糞及墊料、運至遠離鴨舍的地方發酵處理,把棚內外打掃的乾乾淨淨。 2高壓水沖洗鴨棚,注意用電安全 用高壓水由上而下,由淨區向髒區,棚內任何表面都沖洗到無汙物附著(無灰塵、無糞便、無羽毛等),地面無積水,等乾燥後方可消毒。 二、檢查維修鴨舍及設備 1、詳細檢查鴨棚、電線、燈泡、飲水器等,同時鴨棚自然通風乾燥。 2、清除鴨棚外雜草雜物,清理棚外排水溝。 3、仔細尋找棚內、運動場及其附近是否有老鼠洞,如有應填平堵住出入口。 四噴灑消毒 用3%-5%的火鹼水將鴨棚內外及運動場徹底噴灑一遍,火鹼水溫控制在70℃以上效果較好。 五、鋪墊料、安裝設備 1、地面平養鴨棚(墊料區):先撒一扁指厚(約1釐米)的石灰面,上面再撒三指厚(3-4釐米)的曬乾的乾淨河沙,設計育雛室時,沙上面再鋪5釐米-8釐米厚的先曬乾處理好的稻殼作墊料。 2、網上飼養:將消毒好的網架都鋪好。 3、安裝好消毒好的塑料圍網、料槽、飲水器、掛好溫度計(距墊料15釐米)。 4、鴨棚門口要設消毒盆,人員每次進入鴨舍前都要注意消毒(包括鞋子、帽子、衣服、用具等)。 六、燻蒸消毒 1、關閉門窗和所有通風口,將棚內溫度提高到20℃-25℃,相對溼度 70%-75%,如溫度不夠要用爐子提溫。 2、發生過烈性傳染病的鴨舍尤其是育雛室每立方米空間福爾馬林42毫升,高錳酸鉀21克;一般疾病鴨舍每立方米空間福爾馬林28毫升,高錳酸鉀14克;如果是新棚或發病少的鴨舍每立方米可用福爾馬林14毫升,高錳酸鉀7克燻蒸,也可用六和消毒劑或克可威或煙水百毒滅。 3、每兩間可放一個燻蒸瓷盆,盆中先放入高錳酸鉀再放少許水,最後從離舍門遠端的盆開始依次倒入福爾馬林,速度要快,出來後立即將門封嚴。 4、燻蒸時間越長,消毒越好,最短不應少於24小時。 七、通風 打開門窗,通氣孔,自然通風1-2天,至舍內燻蒸氣味完全散去無刺鼻的甲醛味為止,然後關閉門窗及通風孔待用。











廣西農人阿合


我們村就有養鴨子的農戶,一棚養了大幾千只。肉鴨一般41到45天左右就出欄了,在養殖期間鴨子就需要不停的吃。大棚養鴨晚上是必須要開燈的,那麼為什麼呢?

大棚養鴨一棚少則幾千只,多則上萬只,在管理上是需要非常細心的。鴨子是群居動物,一般都是成堆在一起,在白天的時候由於充足的採光可以根據環境決定是否開燈。但是晚上如果不開燈,鴨子擠在一起就容易出現踩踏情況,尤其在鴨子小的時候一旦發生踩踏情況,就容易造成死亡,損失很大。所以在晚上是必須要開燈的,一來是充足的照明可以防止鴨子發生踩踏,二來也方便鴨子進食,更有利於鴨子快速生長。

養殖是個高回報行業,同時也是高風險行業,養殖過程裡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做好精細化管理,悉心呵護,如此才能保持鴨子的健康快速生長。控制死亡率降低踩踏風險是養鴨必須要做的措施,充足的採光就是重要的事情。

養殖還是一個累人的活,經常需要半夜三更打理,查看。大棚內的衛生環境也需要及時處理,減少因為衛生問題帶來的健康問題。

總之,想賺錢都不容易,科學養殖,技術投入,精細化管理是重中之重。


牧野小志




Les零頭


鴨子是一種合群性很強的水禽,成群養鴨如果無燈,夜晚幅舍中的任何袒微的騷動,都會引起全群的亙大慌亂和不安。_特別是當敵獸真正來侵時,群鴨將會聚積成堆,往往因自家踐踏而造成傷亡。

其次,鴨棚裡晚上點燈,是拾鴨子肚膽,如有什麼驚動,全群也不會州荒大亂。這樣鴨子就能充分休息和安靜,因此可以提高產量。鴨苗的時候一定要配置燈光。



鄉村寶媽阿英


從孵鴨蛋開始照燈,直到孵出小鴨子,等小鴨子羽毛出完就可以不用照燈了。如果是在北方就需要多照燈或者開暖氣,主要還是要分季節和鴨棚的溫度,最好不低於鴨子適應的基本溫度就行。




農村清清妹兒


養鴨晚上是否開燈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晚上開燈可以增加鴨子的採食量,促進鴨子生長增重,還可以增加產蛋量。但是長期晚上開燈會導致鴨子的生物鐘紊亂,從而影響鴨子鴨子的質量和出肉率。


萊州莊戶龍龍


鴨棚只是鴨子是幼鴨的時候才需要開燈,長到有一個月左就可以不用開燈了!鴨子本身有鴨毛護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