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包含哪二十四部史書?它是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而形成的?

-Travel-


二十四史中國古代歷朝正史的集合,是紀傳體史書的代表。

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是由司馬遷撰寫的《史記》。成書於漢武帝徵和二年(前91),是我國第一部通

史,記載了自黃帝時期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共3000多年的史事。

東漢時期,班固等人沿用《史記》的體例,編纂了《漢書》。它的記事上續《史記》,成為記載西漢歷史的斷代史。

此後朝廷又於東觀設館編修國史,記載東漢光武帝至靈帝時期的歷史,所修的史書稱為《東觀漢記》由於上述三部史書的內容是連貫相續的,因此有了三史之說。

唐朝時《東觀漢記》失傳,范曄《後漢書》所述為東漢一朝史事,便以《後漢書》取代《東觀漢記》,列為三史之一。

東漢以後,又陸續出現了一批各自反映某一時段的正史,因此,在唐代就有了十史的說法。

這十史包括陳壽《三國志》、房玄齡《晉書》、沈約《宋書》、蕭子顯《南齊書、》姚思廉《梁書》、姚思廉《陳書》、魏收《魏書》、李百藥《北齊書》、令狐德菜《周書》、魏徵《隋書》。同時,人們又將三史和十史合稱為十三史,於是,列朝正史形成為連續而系統的規模。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礎上,又加人了李延壽的《南史》與《北史》、歐陽修的《新唐書》與《新五代史》形成為十七史。

宋元時期朝廷與民間曾多次對十七史進行校刻,可見這套正史不僅為官方所提倡,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同。

明朝建立後,將宋元所刻的十七史舊板修補重印,又增加《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四部正史,合計形成為二十一史。

明代主要的正史版本除官刻的南京國子監本與北京國於監本二十一安外,還有明未藏朽家毛晉組織校刻的汲古閣本十七史。汲古閣本選擇宋元諸本為底本,校勘精心,版式美觀,質量較監本更優。

清朝入關之初便下令繁修明史,但直到雍正元年(1723)才完成《明史稿》。次年張廷玉受詔在《明史稿》的基礎加以修訂改編, 於雍正十三年最終定稿,修成《明史》。

乾隆四年(1739)《明史》由武英殿樓版刊行。

隨後,武英殿於乾隆四年至乾隆十二年陸續刊行二十一史, 與此前刻成的《明史》合為二十二史。

接著增刻《舊唐書》成為第二十三部正史。

乾隆三十八年,朝廷開設四庫全書館,委任紀昀等百餘名學者編纂四庫全書。館臣除了修訂殿本《明史》與二十一史外,又從《永樂大典》等書中輯出了《舊五代史》,經乾隆欽定,將以上二十四部史著明確定名為二十四史,歸入四庫全書史部的正史類。

從《史記》到《明史》,二十四史上起傳說中的黃帝時期(約前2550),下迄明朝崇禎十七年( 1644),共計3213卷,約4000萬字。

它反映的是整個中國古代史的悠久歷程,與此相應,它的形成也經歷了漫長的1800餘年,無疑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編纂過程最久的一套叢書,成為中華文明毫不間斷的文字見證。


書子曰


二十四史是我國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總稱。

  即:

  《史記》(漢·司馬遷)、

  《漢書》(漢·班固)、

  《後漢書》(南朝宋·范曄)、

  《三國志》(晉·陳壽)、

  《晉書》(唐·房玄齡等)、

  《宋書》(南朝梁·沈約)、

  《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

  《梁書》(唐·姚思廉)、

  《陳書》(唐·姚思廉)、

  《魏書》(北齊·魏收)、

  《北齊書》(唐·李百藥)、

  《周書》(唐·令狐德棻等)、

  《隋書》(唐·魏徵等)、

  《南史》(唐·李延壽)、

  《北史》(唐·李延壽)、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

  《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歐陽修)、

  《宋史》(元·脫脫等)、

  《遼史》(元·脫脫等)、

  《金史》(元·脫脫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張廷玉等)

  二十四史,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正史 ”。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約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1921年,中華民國大總統徐世昌下令將《新元史》列入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為“二十五史”,而多數地方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將兩書都列入正史,則形成了“二十六史”。


心清致誠


自漢到清陸續 編寫的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清乾隆時定為“正史”。即《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 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 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和《明史》。共三 千多卷,近四千萬字。主要記載從黃帝到明末四千多年的歷史,包括政治、經濟、法律、軍事、天文、地理、學術文化等方面的豐富史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