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透過古天樂的星途,看香港娛樂圈的浮沉。

古天樂算是香港最後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大明星,此後,香港再也沒有出現過內地和港澳臺都具有人氣的明星。

1994年,TVB高層宣佈啟動金庸武俠劇系列,一年拍一部金庸的武俠小說,金牌導演李添勝負責這個項目,早年的周潤發,鄭裕玲都是演了他導演的《網中人》走紅的。

透過古天樂的星途,看香港娛樂圈的浮沉。

這部劇也為鄭裕玲往後演都市女郎奠定了基礎。

透過古天樂的星途,看香港娛樂圈的浮沉。


透過古天樂的星途,看香港娛樂圈的浮沉。

話說那時的髮型真的很流行波浪卷,不知道如今的香港人再看自己那個年代的造型,會不會如內地的殺馬特一樣,往事不堪回首,哈哈。

透過古天樂的星途,看香港娛樂圈的浮沉。

那麼,古天樂是如何拿到楊過這個重要角色的呢,要知道,演過楊過的演員基本都紅得發紫,劉德華當年也是靠楊過這個角色慢慢積累資本上升至無線五虎。

那得感謝古天樂在《婚姻物語》裡的驚人亮相,跟當紅的鄭伊健站一塊,氣質完全不輸。李添勝就是無意中看到劇中的他一眼就認定這是他要找的楊過。

透過古天樂的星途,看香港娛樂圈的浮沉。

是不是有一種一見楊過誤終身的感覺,導演選人的眼光真是獨到。緊接著,古天樂成為TVB力捧上位的小生,敲定入組拍攝《神鵰俠侶》。

透過古天樂的星途,看香港娛樂圈的浮沉。

1994年的香港電視圈和電影圈,都格外的繁榮。

那一年,朱茵版的《射鵰英雄傳》開播了,因為這一版引進內地播放比較晚,所以名氣不是很大,但在80,90後心目中已經成為經典。

透過古天樂的星途,看香港娛樂圈的浮沉。

起初,楊康和穆念慈的扮演者一開始定下的演員,並不是羅嘉良和關寶慧。而是古天樂和梁小冰,雖然羅嘉良這版也非常成功,但如果古天樂出演,相信這會成為史上顏值最高的一版射鵰,可惜他當時是新人,已經確定演楊過,沒有那麼多心力再去接演一個這麼複雜的角色。

透過古天樂的星途,看香港娛樂圈的浮沉。

而此時的電影圈,這年就產出了《重慶森林》《東邪西毒》《金枝玉葉》《九品芝麻官》《精武英雄》《國產凌凌漆》。

當時的香港看盜版碟的風氣已經興起,但電影圈並沒有特別精準去打擊盜版,因為那時投資商還是很相信香港電影,肯繼續投錢請大明星。直到臺灣市場完全放開讓好萊塢電影進入本土,港片的重要投資一下子斷了。而香港本土因為過度依賴大明星,後期的新人也沒及時扶持起來,加上1997年亞洲金融爆發,港片的市場一下子萎縮。

日韓電影的發力搶佔了港片原有的市場,臺灣更願意引進好萊塢電影,港片在投資下降的情況下,影片從數量銳減到質量下降,往日輝煌漸漸一去不復返。

透過古天樂的星途,看香港娛樂圈的浮沉。


透過古天樂的星途,看香港娛樂圈的浮沉。

但香港電視圈並沒有因此沒落,1995年古天樂的《神鵰俠侶》播出,這部是史上觀眾最認可的一部。此後,古仔在TVB部部都是男主角。2001年的《尋秦記》,更是成為穿越劇的鼻祖。

在TVB效力將近十年的古天樂,多年來加班加點的拍戲,身體偶爾會出現不適。那段時間,電影圈剛好缺小生,古天樂自己也想去外面闖一闖。

透過古天樂的星途,看香港娛樂圈的浮沉。


透過古天樂的星途,看香港娛樂圈的浮沉。

電影公司老闆真的很看好古天樂,第一部就讓他拍了徐克的《蜀山傳》,跟鄭伊健是雙男主戲份。

不過這部電影劇情不太行,特效倒是很棒,看完後只記住了張柏芝的美貌。這部稱為振興香港電影的作品,票房也不是很高。

透過古天樂的星途,看香港娛樂圈的浮沉。

2001之後,香港電視圈和電影圈正式走在了同一路線,那就是不斷下滑。

縱觀香港娛樂圈從繁華到暗淡,很重要的原因有幾點。

一: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鏈,讓盜版侵吞了電影原創的動力。

二:沒有及時培養新人,一味的貪方便啟用大明星掙票房。

三:日韓及好萊塢電影的強勢入侵,擊垮了本土電影的票房。

我們現在國內票房市場很大,但電影質量卻沒有跟上觀眾的需求。所以現在國家才會出臺政策平衡演員過高的片酬,把控電視劇的集數,讓影視行業漸漸形成完整的商業鏈,有了完善的工業體系才能抵抗未知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