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有沒有喜歡讀書的朋友,可以分享下你最近讀過的或者正在讀的書嗎,這書為什麼好?

秦之男兒


最近聽了一本書《當下的力量》感覺不錯,解答我作為人的很多疑惑,當然這本書也沒有逃出唯心論的限制。


雲中仙34


最近剛剛閱讀完電子書,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鬱,講述了一個年輕漂亮的女記者左燈在抗抑鬱症的經過,記敘了抑鬱症的各種治療日常,住院期間各種人情世故,各種抗病的戰友以及收貨的愛情,人來人往的醫院,無論是指點職場的大老闆,還是普通老百姓,無論你有多光鮮的職業在蒼白的醫院,都是一張白紙,赤裸裸。以前總以為抑鬱症就是心情不好,可是作者是那種微笑型抑鬱症,前一分鐘有說有笑,下一秒發作時候六親不認。同時,也讓我意思到抑鬱真的不是矯情而是病,是病就得治!

記得自己坐月子期間,輕度抑鬱,也想過不要孩子打人,其實就是病了,然而別人就說你矯情,特別脆弱,現在想想能走出抑鬱真是偉大。這本書真的值得一看,科普了抑鬱是病,不是矯情。


瑤童


我喜歡讀書,但是離開校園之後就不怎麼有時間看書了。 後來上班的時候,在地鐵上看到有人使用掌上閱讀器,感覺挺好的,不傷眼睛,儲存空間也大,後來去某寶查了一下 價格最低也要三百多塊,然後就不了了之。

所以現在也沒有怎麼讀書了。不過最近入手了會計基礎的書,準備自學會計師。


橘子的vlog


閒時跟夥伴們談談心吧!

近來,我在讀高中時候讀過的書,英漢雙譯的,霧孤都兒,簡.愛。為什麼呢,因為本人畢業十年多了,英語撂下來也有個十年多了,有些英語單詞都忘了!英語就是多看多讀,因為我們沒有交流的環境,多交流不可能的啦。學的英語不能荒廢了,不然多可惜啊!還有,孩子也都上學了,小孩兒小學就學英語了,自己重拾起來,可以更好的跟孩子們交流,多跟孩子交流,培養他們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再有,自己好好學習下,像語法,固定搭配,一詞多義等等,說不定高中時能幫助他們一下呢,萬一高考用上呢!!

讀書,不是要立即產生什麼效益!!!而是,用得上的時候,我們有準備!!!你說是嗎?!!!


風清雲淡忠


我來推薦我最近閱讀最有價值的三本書,因為這對我的人生觀以及做事的方法有了根本性的改變,所以也想推薦給大夥參考一下。

在開始講之前,我先來介紹一下我看書的兩個方法論(方便大家看懂我寫的邏輯):

1、一本書要分四個層次去看!

①、看這本書的有價值信息——信息是決定一個人不被社會淘汰的關鍵。

②、看這本書高質量的知識點——知識是拉開人與人距離的關鍵。

③、看這本書蘊含的思維邏輯——思維是決定人與人之間拉開距離有多遠的關鍵。

④、看這本書表達的三觀——三觀(如價值觀)是決定一個人拉開別人距離有多久的關鍵

2、一個理論要選擇四類老師的書來看!

①、理論的創造者:多看原著。

②、理論的傳播者:原著很多知識點不一定能理解,這時需要一些能把理論講解得容易理解的知識傳播者,可以買這類書結合來看。

③、理論的實踐者:有不少理論創造者做企業是失敗的,所以我們也要看看那些企業家寫的書看。

④、理論批判者:也要看看我們學習這些理論的反對者怎麼說。

“人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所以可看可不看的書就不要浪費時間去看了,接下來我就講講最近讓我醍醐灌頂的三本書!

一、《毛澤東選集》

《毛澤東選集》是眾多企業家非常追捧的一本書,如哇哈哈的宗慶後、腦白金的史玉柱、華為的任正非等等,他們都能從眾獲取力量或方法論。像開篇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以及《論持久戰》、《實踐論》、《矛盾論》等文章講得非常精彩。

其中《矛盾論》對我影響最大!

可以說這個理論是今年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條理論,解決了困惑我大半年的一個問題。具體說說我瞭解到這個理論的背景:

我曾經寫過一篇王陽明相關的文章,他的“心學”理論是從“龍場悟道”開始,人生從此步步高昇。當時我從《矛盾論》中瞭解到矛盾法則,也解決我很多疑惑,我稱之為“閣樓頓悟”!

是在暑假的時候,住在天津居民小區的閣樓(因為價格便宜點)。當時找到了一個收稿的公眾號,聯繫上小編說自己暑假能長期提供稿子,你們就不要收其他的稿子了,咱們長期合作。打了情感牌、能力牌、“賄賂”牌、公益牌,統統被拒絕。(現在的閱讀量由原來的兩千多(好的達到三千多)到現在的兩三百,這個公眾號基本沒戲了)

當時他們的定位混亂,文章質量不咋地,做活動除了會搞點抽獎沒其他特色了。但無論怎麼說他總怕被老闆罵,叫他推薦老闆給我溝通也沒有,一頓不順後於是買了一套《毛澤東選集》看。

《毛澤東選集》一到,乾旱的天津連續下了三天大暴雨,閉門不出在閣樓開始看這書。恰恰快看到《實踐論》(下一篇就是《矛盾論》)就回家,當從家回來,白天去達沃斯做志願者,晚上待在閣樓看的。我記得一個晚上把《實踐論》、《矛盾論》一下子看完,那晚突然讓我頓悟,解決了上半年一直在研究品牌的一個關鍵知識點的困惑,後來不斷聯繫各種事情去想,解決的疑惑越多。

好了,不渲染背景氛圍,我來講講這個理論吧!

矛盾法則即對立又統一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根本法則,也是思維的根本法則。毛主席就是一位運用矛盾法則的高手,在《毛澤東選集》中的很多文章,都是運用矛盾法則去分析事物的本質。

唯物辯證法講:

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在於事物的外部,而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

所以我在做畢業設計的時候,其他的同學都是從市場、環境去分析,只有我們組能先從人的角度,從老闆本身的角度去分析,從創業者的能力、思維、慾望等情況去分析。老闆做了15年的託管現在轉型做教育,但做了接近一年才招了幾個學生,為什麼?

因為老闆用作了15年託管的那套舊思維來做教育這種新的模式,所以沒有解決“舊思維vs新模式”這對主要矛盾。

●毛主席說過,中國共產黨的矛盾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來解決,所以我覺得一個人也是如此。

於是我自己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發現這個學期的焦慮的根本原因是:舊的價值觀將要解體與新的價值觀等待重構之間的矛盾。於是我就開始通過看風流人物,進行價值觀的自我塑造。

●時時有矛盾,處處有矛盾,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人是一個社會動物,具有社會屬性,也具有動物屬性。動物屬性與社會屬性產生的矛盾促使人不斷地發展。

人具有動物屬性,決定了人的自私、貪婪、懶惰、好色、貪吃、憤怒等等,具有“魔鬼”的一面(如“七宗罪”),這是人類發展的原始動力;

人具有社會屬性,決定了人的分享、利他、同理心、真誠、自律等等,具有“天使”的一面,這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

人就是在動物屬性與社會屬性的不斷矛盾中,比如動物屬性貪吃,但社會屬性愛美,希望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喜歡。貪吃就會容易胖,所以要減肥。所以“貪吃vs愛美”是對矛盾,這對矛盾的主要方面有時是貪吃,有時是愛美,所以產生暴飲暴食、健身等行為。但健身又涉及到“懶惰vs自律”這對矛盾,而健身的app、健身房等就是靠這對矛盾掙了你們的錢。

比再如,公眾號每隔一段時間火的文章,就是人性在矛盾鬥爭的結果。舉個例子:

《我們總要一個人沉默著努力》

《和優秀的人在一起,就真的越來越優秀》

接著一段時間肯定有對立的文章火起來,如:

《一個人為什麼要興趣廣泛?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你不是時間不夠,而是不夠專注》

一段時間各個情感雞湯公眾號寫了很多勵志文章,舉了很多人如何通過努力熬下來而成功。過一段時間肯定會來一波講“不要用戰術的勤奮來掩蓋戰略的懶惰”的相關文章。

可以說,在“閣樓頓悟”後,我在構建品牌的知識體系、在風流人物分析、在自我焦慮審視、在畢業設計等等,都用上了這個理論。

二、《知行合一|王陽明》

我買的是一套度陰山的《知行合一|王陽明》,還結合《傳習錄》一起看。但度陰山的一套書主要是第一本對我影響最大,其他的兩本其實看《傳習錄》就行。

前面主要寫王陽明的傳奇故事,南贛剿匪成功、平定寧王、平定廣西戡亂,創立心學;後面主要講解王陽明的“心學”,王陽明的傳奇就是靠心學獲得的,雖然看起來唯心,但對我們絕對有很大的幫助,很有價值。

其中'“知行合一”對我影響很大,這已經有很多人講了,我來簡單講一下另外一個對我深受啟發的“事上練”這個概念吧。

我們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可以做得很好,可一旦和人有了聯繫,人性的“魔鬼”一面不一定做得好了。我們的修煉不能空想,不能只在書上,而是到實踐去體會,去學習。

王陽明之所以那麼多人崇拜,就是他不僅創立學說,還利用自己的學說做了很多業績。比如南贛剿匪成功、平定寧王、平定廣西戡亂,從來沒有失敗過,簡直是戰神。

放在現在,就像成功學,就像很多人崇拜馬雲等成功人士一樣那麼吸引人。而這關鍵就在於王陽明不僅有很高的理論,而且能實踐。

我們很多人覺得看書、在教室上課是學習,王陽明強調“事上練”,一定要在實踐中修煉自己。很多人學習了很多理論,一行動起來就亂了套。平時靜坐,一個人時道德很好,體會到很深的人生哲理,一到社會就不知所策。

毛主席說:看書是學習,實踐也是學習。馬雲說:可以少看書,但可以多看人。在社會接觸各種人各種事當作學習。很多人就是想不通這點,現在很多學生背書、看書才覺得是學習,孩子玩就是玩。其實如果從小教育孩子玩或各種工作也是學習,那感覺就不一樣了。

三、《人類簡史》

《人類簡史》這書是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寫的,角度非常新穎,從宏觀的角度展示了人類發展的歷程。他還出版有另外兩本《今日簡史》、《未來簡史》。

開頭我講過,我看書喜歡從四個層次(信息、知識、思維、三觀)去看,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在思維層次,而思維的感悟是從書中的信息和知識得來。

整本書我收穫最大的一個做事思維——要揚長避短!

不要以為揚長避短是老生長談,大家都知道的事,其實我們遠遠低估的揚長避短的使用。

人類幾百萬年的發展就是遵循揚長避短原則進化的,我們人類沒有其它動物力氣大、沒有其它動物跑得快、沒有其它動物靈敏、人類也不會飛、不能在水裡呼吸等等,但人類能統治所以動物,其實是得益於我們的優勢——大腦。

於是人類的幾百萬年發展都聚焦大腦的開發,所以頭部越來越大,女性生孩子越來越困難。於是孩子待在母親肚子裡的時間越來越少,逐漸讓孩子提早出生。所以我們現在的小孩出生不像其他動物一出生能活蹦亂跳,需要有人照顧。

現在反而跑得更慢了,力氣更差了,但大腦發展越來越好,不會飛發明飛機火箭飛,比動物本能會飛還厲害;不會遊發明了船和潛水艇下水。這是人類幾百萬年發展的規律,我們做事同樣需要遵循。

以前的木桶理論是存在很大謬誤,決定一個人的成功不是最低那一塊,而是最高那一項,如果自己的缺點不是關鍵影響因素,那必須要聚焦自己的優勢去做事。

拿個商業的例子來說:

京東早期,在看到淘寶進行品類豐富策略宣傳時,如果他廣告也進行大量宣傳自己的平臺也很多,其實這是給淘寶教育市場。京東的優勢是送快遞快,正品,宣傳時要圍繞這兩點優勢來佔據消費者的心智。因為你是自營的,產品永遠沒有淘寶的品類多,淘寶這是一個大平臺型,你是幫淘寶宣傳它的優勢。

這就是最近影響我最大的三本書,雖然我強烈推薦,但這只是我覺得好,大家可以從多個緯度考慮值不值得你們去讀。


讀人


《死亡如此多情》

採訪者記錄百名醫護人員口述的關於生命最後的故事


我也很多次想要給死亡一個形容詞,卻從沒想過用多情這個詞。


有些病人已經病入膏肓,但家屬不願放棄治療,一遍遍的上呼吸機消磨了病人最後的意志也帶走了病人僅存的尊嚴;有些病人還有希望,可是看到家屬拿著出院證明的時候,眼神裡充滿了乞求與絕望;書中也有一些坦然面對的例子,可讀來心中又總是惋惜。


死亡怎麼會多情呢?大概是因為有患者的不捨,家屬的留戀,醫者的仁心,那些自此兩隔的永別,才有了人的溫情。


我們總是習慣對死亡增加太多旁觀者的情感,我們站在哲學的高度,人性的高度,醫學的高度去想象這件事情,卻忘記了送別本身的樣子。


這本書一直在提到一個概念,


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


願我們歷經歲月,都能懂得。


《明天我要去冰島》

這個女孩,活成了一座島。


我們總在對每一件事情賦予它特定的意義,卻忘記欣賞它本身應該有的樣子。


更年輕時候的出走,假裝成為某個人,嘗試每一種意想不到的自己。當我們日漸找到了自我,後來的每一次出發其實都是迴歸。


嘉倩說她很喜歡這句,“我們為了逃避自己而旅行,卻發現很難離開自己。


是啊,人是一個社會動物,我們無法置身事外。嘉倩在書中寫到,


在我的成長文化中,集體主義(collectivism)很重要,個人是危險的,不合群的,幼稚的。我試圖理解那些集體主義中的被訪者,但是我發現,做到了的被訪者們通常並不快樂,他們告訴我,失去自己,交易靈魂,這一宗買賣不那麼值得。我發現,那些沒做到的被訪者也不是失敗者,他們會遇到和自己類似的人,彼此吸引,安全地默默地生活,不喧譁,在集體主義中低下頭過自己的小生活。”


後來嘉倩回國,兜兜轉轉,最終定居在冰島,在德雷克維亞過著她喜歡的生活。

嘉倩的知乎主頁


有時,我們必須孤獨,必須成為局外人,才能看清自己的模樣。


<strong>

《花田半畝》

經常與死神波瀾不驚的對視的人,是了不起的人


今年再讀,已是三刷。第一次是在自己大病初癒時,第二次在自己心灰意冷時,第三次在自己迷惑茫蕩時。


田維文字所呈現的那一份美好和動容,對生命報以最大的珍惜和尊敬,總是讓我的視線瞬間清晰。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是田維最喜歡的詩句,花田半畝這個名字也取自該詩。


田維在文字裡說,


迎接所有安排,而無所怨恨和悲慼,從容淡定。
這樣的生命,將是驕傲而尊貴的。
我於是決定拒絕狼狽,拒絕一切憂傷。
雖然,我落下來眼淚。
那是因為切膚般感同身受的疼痛,因為太多的深愛。
我要記得,我將遺忘。


田維在文字裡說,


當生命也終於隨浮華遠去,我終於得到安寧。
萬物美好,我在中央。


正如田維的老師,著名作家梁曉聲說:“蝶兒飛走了。


關於讀書,我聽過最好的答案是,


哪怕深陷泥濘,讀書也能讓我仰望星空


希望每一個陌生的讀者,都能在書裡找到自己的世界。


非凡的橙子


最近讀的一本書是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就是電視劇《天道》的原著小說。下面從小說的內容和亮點兩個方面說一下我的理解。

1.小說的內容:私募基金經理丁元英,用他超出常人的手段和對中國“文化密碼的理解”將募集來的資金投入中國股市,短短一年就實現收益翻番。投資人興奮的同時商業怪才丁元英卻陷入深思,後來“良心發現”關閉了基金公司。作為報應,他的資金被凍結窮困潦倒到天天吃泡麵。在古城的隱居生活結識了刑警隊員芮小丹,送給芮小丹一個禮物:利用自己的商業頭腦幫助王廟村脫貧致富,開始了和芮小丹不同尋常的天國之戀的故事。

2:小說的亮點:作者對中國穿透文化的精髓理解的很透徹,對儒釋道文化都有一定的研究,小說中丁元英的大師問道就是最好的說明;故事的展開和結束充滿著宿命論和天道輪迴,為了實現王廟村脫貧可以說是“不擇手段”最終差點斷送了中國音像的民族品牌,民族音像領軍人物林雨峰也因此自殺;商業怪才丁元英和刑警芮小丹的愛情故事也以芮小丹的壯烈殉職而完結,有職業宿命也有性格特點,很現實也很虛幻。

小說矛盾激烈,敘述精彩,是不可多的誠意之作,建議大家有空可以看一下




從前的車馬很慢


我最近在讀這三本書,我發現無論是現實生活,還是在社交平臺,要想把自己的事業做好,必須首先要有一個好的口才,高的情商溝通,而且呢還得有自控力。首先一個好的口才能夠增加我們的自信心,他也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種技能。一個不善言談的人很難把一項工作做好。同時我們還需要有一個智慧的溝通。一個不善於溝通的人很難給自己的家庭經營好,很難給周圍的人際關係處理好。另外我發現自己也有拖延症,可能這也是很多人都有的不良的習慣。自我約束能力差,容易逃避困難,不敢面對現實。看了這幾本書受益匪淺,活到老學到老。每天要提高自己與時俱進!覺得每天都有新的收穫!以後還要讀一些書。讀書使我快樂,自信![微笑]





豔姐生活志


最近重看《易經》。之前看過許多次,之所以重溫,是因為網上充斥著太多的偽《易經》。網上所講的的《易經》,取其糟粕之處,去其精華。誤導許多人對《易經》的認識,以為《易經》是算命的書。

以正視聽,特全面介紹一下,真正的《易經》。

一提及《易經》。一群無知者,拿來算命者,欺騙眾人者,起名測運者。便搖頭尾巴晃,誇誇其談陰陽五行。

《易經》中不講五行,只講陰陽。(凡是講《易經》便說陰陽五行者,皆是騙子。)討論五行的是《洪範》。《易經》不討論五行,同樣,《洪範》不討論陰陽。陰陽,五行本是並行的兩條平行線,互不相交。到了戰國末至漢初,兩條平行線相交,且融合在一起。才有了陰陽五行的並稱。

陰陽的產生來源於人類活動中,非是自然。是對男女結合,生育一種看法。隨著男性之神與女性之神出現,對此產生了男神與女神可以產生世界萬物的構想。兩性便成了陰陽兩種力量的代表,由此產生了陰陽兩氣相生相剋。雌雄兩性轉化成沒有人格的自然後,便成了陰陽家的宇宙論哲學思想。

現實生活中,大談《易經》者,最喜歡把自然的力量加入到陰陽中,來迷惑外行者。以其神秘性達到欺騙的效果。

五行的英文翻譯直白通俗“ five elements”,意思是“五種元素”。五行即是古人對自然的認識,認為世間萬物由五種元素構成。這是中國人懵懂的自然科學觀。雖說幼稚,可人類的早期,本就幼稚,如同今日之嬰兒之幼稚。科學進步後,發現了元素週期表。證明了世間萬物皆由這些元素構成。

而我們一群人拿著人類早期幼稚的科學認識,在今日,繼續著幼稚的分析。真是可悲,可憐。

再說《易經》之書。

《易經》不等同於《周易》。《周易》同樣不講陰陽,只有卦辭,爻辭。而後,孔子修改成《易經》加入陰陽等觀點,使《易經》成為一本有思想的書籍。後被儒家奉為精典之作。

《易經》中反映了許多中國哲學思想。

如乾卦,初九:潛龍勿用;與上九:亢龍有悔,相比較。初九是開始。我們把春天比作一年的開始,冰雪融化,萬物復甦。看那嫩芽,禁不起寒風。需要慢慢成長,才可以屹立於狂風暴雨中。這個時刻,如果,天氣惡劣,她必將夭折。缺少抵抗自然的能力,當然不能為人類所用。潛龍,正在水下茁壯成長的龍,讓她騰飛而起,勢必夭折。屯(淳音)卦中產生的成語即鹿無虞,意思是條件不成熟,草率行事,必定勞而無功。潛龍即有條件不成熟的意思。做為乾坤兩卦後的第三卦屯卦的卦意,即是指出事務初生,事業初創的困難和光明前景。這種思想極具普遍性。

事物都經歷開始,成長,成熟,衰亡四個過程。潛龍勿用是開始,而亢龍有悔是衰亡。所以在《易經》中解釋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用“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詮釋亢龍有悔不可長久,甚為恰當。

始與終皆不是所用之時。什麼時最能發揮其最大能量呢?當然是成熟時期。表現在乾卦中為九五:飛龍在天。

訟卦講爭訟的問題。認為無訟最好,息訟次之,爭訟最壞。無訟的意境是把爭議消弭於萌芽之中。現實生活交往之時,與人融洽,何來的爭論。

謙卦講謙遜的問題。為什麼去謙遜,謙遜的好處是什麼?

以上所舉例,皆是做人的準則。中國古代哲學喜歡用自然現象比喻人類的交往。《易經》不是什麼自然現象的書籍,是人類活動的書籍。而那些偽《易經》者,最善於把人類交往中的困難,苦楚,往自然界中扯。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地。

建議大家讀《易經》,領略儒家思想的精華,摒棄卦辭,爻辭中的迷信。這樣,才不會被偽《易經》者所欺騙。

 


荒寒草舍


做為一個資深的學習愛好者,通過讀書,我形成了一套極其有效的思維體系,通過這套體系,我能夠有效的把在讀的書籍精華內化成我的知識,提升我的能力,並且我採用了這套體系指點我在事業上和生活中取得了大大小小的成績,也讓我現在的人生幸福指數出現了飛躍。

今天很樂意分享一下我正在讀的書,希望也能夠讓你有所收穫:

在分享之前我先說一下我對讀書的看法和認識

讀書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通過讀書以提升認知,用書中學到的方法融合自己的思想形成指導自己人生的思維體系。

第二種:博覽式讀書,這種讀書的方式比較輕鬆、簡單。很多人一年讀書365本,其實也就是這種方式,這種讀書的方式,量大,但不深刻。

我的這種學習的方式主要是提升自己的認知深度,增加自己持續解決問題和洞察世事的能力,這種能力的提升,將使你的人生在讀書之後出現質的變化,原來看不明白的事情,發現不了的規律將會變得極其簡單。用這種方式讀書的代表人物有:富蘭克林、巴菲特、查理芒格、馬雲、喬布斯、成功人士實在太多,不勝枚舉。

而給我帶來思維上改變最大的書籍就是成甲老師的《好好學習》,可以說,這本書讓我改變了整個讀書的習慣。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以下是我的理由:

這本書認為,一個人讀書的目的,其實是要把這本書的精華和思想內化成自己的思想,並且提升自己的能力,這才是讀書的根本意義。

如何最大限度的從書中學會所要掌握的知識,

並且能夠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有幾個步驟:

一學習和理解原文具體表現的意思;

二把原文表現的內容理解成自己的知識並進行提煉;

三把理解的知識對照過去的經驗進行總結;

四這些經驗是否可複用到哪個場景並且如何改變我的生活;

五這本書的行文結構和運用方式可以使用到哪些地方。

六這本書背後的運作方式對你產生的啟發。

舉例:我參加了一個社群讀書群,參加《高能要事》的學習,書中講了如何利用把一生中想實現的願望通過人生規劃的方式寫出來,並且落實到每一天進行行動的書籍,書中講到,每天早上早睡早起高效完成當天最重要的三件事情。

我按照上述的幾個步驟來對書籍進行學習:

1、學習和理解原文具體表現的意思:這本書講的是人生的成就,取決於做重要的事情,並把它做到極致,如何利用把一生中想實現的願望通過人生規劃的方式寫出來,並且落實到每一天進行行動的書籍,它包括了具體的行動步驟和指南,並且配有教練答疑和社群踐行。

2、我按照上述的方法分別用自己的理解重新表述了原文表達的意思。

3、對照著寫了反思我過去因為時間不會規劃和有效利用給自己造成的重大損失,以後要如何提升自己的時間效率。

4、在反思中就開始思考“高能要事”這種原理除了在每一天的時間規劃還可以用到哪一種場景下, 它的應用場景除了和時間有關,其實它還符合二八定律,複利定律、那二八定律應用的場景就特別廣了,適用於各行各業和方方面面。至於複利定律,運用的場景除了時間還有理財,還有平時對一件小事的用心投入。

5、這本書的構成,它除了理論以外,還配有大量的工作表和工具,用於指導學員進行落地。這種方式可以用在理論性很強但是無法落地的課程,這種課程完全可以模擬這種道(理論)+術(方法)+器(工具)+用(踐行)的操作方式,比如現在流行的營銷課程,可以完全採用這種方式,設計全套方法來進行套用。因為現在的很多課程都是隻有理論,並沒有操作的方法和具體的措施,很多人花了很多錢學習卻無法落地。

6、這個書籍的推廣是採用了社群營銷的方式來進行,群裡有教練、有打卡作業、有心得體會,有完整的學員裂變體系和分銷體系,如果我要推廣一個課程,這種社群方式內部管理結構也完全可套用,並且我還可以在這個方式上進行優化。

......通過這種讀書方式,實際上,你已經把它內化成自己的知識,並且進行有效應用。而且,已經透過這本書超越了這本書中老師所教的內容延伸到了自己有關的其它的領域。隨著時間推移,當你遇到不同的場景的時候,馬上就可以套用。

而且這套學習方法已經有老師把它們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理論系統,極大的減輕了需要自己去探索的難度。

其它我非常認可的提升認知類的書籍:成甲老師的《好好思考》;《這樣讀書就夠了》;葉武濱老師《高能要事》;還有一些塑造人生全局觀的作品《毛澤東選集》《道德經》《傳習錄》等這些書都是非常好的,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人生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