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王者榮耀:S18賽季哪個位置上分最輕鬆,哪個位置最容易背鍋?

飛玩遊戲


王者榮耀:S18射手支配勝負,中路悶聲發大財,野輔卻成了背鍋俠

Hello,大家好!我是大飛,很高興又見到你。

隨著時間的推移,S18賽季已經參半,星耀鑽石的格局目前已經顯得格外清晰,賽季中期的S18賽季是一個什麼樣的格局呢?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中路悶聲發大財

從S1賽季至今,來自於中路的聲音非常少,在S18賽季也不例外,作為一個悶聲發大財的位置,中路為什麼能一直保持這樣良好的形象呢?原因很簡單!

中路線短,有著良好的發育環境,在王者以下的對局中,找中路麻煩的情況非常少,因此該位置沒有外患。良好的發育環境和優秀的生存空間,為中路的遊戲體驗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雖然,在中路的玩家分為會玩和不會玩兩種,但是不管是那一種,他們都有所得。會玩的中單,善於支援,因為支援打得好,勝率就非常高;不會玩的中單,因為基礎好,所以即使失敗,他們也會擁有良好的戰績。

中路作為一個悶聲發大財的位置,對於目前的鑽星玩家而言,是最適合上分的一個位置,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功能性中單和單體爆發性中單,不如使用AOE範圍大的中單和控制範圍大的中單,因為就鑽星環境而言,配合不太好,而且坑隊友非常多,容易出現拖後打陣地拉鋸戰的現象。

對抗路體驗上升,但在星鑽局卻做不了戰場的主人!

對抗路的遊戲體驗,在同職業對抗劃分以後,就有了明顯的提升,S18賽季注入了“經驗小兵”的元素,是的對抗路的遊戲體驗大幅上升。目前,對抗路英雄在高端局已經有了話語權,但是在星鑽局當中,他們依然做不了戰場的主人。

鑽星對局,對抗路做不了主人的原因有二,第一:鑽星局以射手為核心;第二:鑽星局非常容易託節奏,拖到後期會導致戰士略微乏力,加上鑽星局的對抗路玩家多數呢,在意識上有一些欠缺,經常出現對抗路英雄被射手暴揍的現象。

不過,雖說如此,在鑽星局上分的話,對抗路依然可以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選英雄上要有針對性。機動性強或者是有坦度和控制的英雄,是對抗路最佳上分人選,像只有坦度沒有控制或者是隻有輸出沒有機動性的英雄,最好不好選擇。

機動性強的英雄,方便支援隊友,在逆風或者劣勢的情況下,可以分推或者入侵對方野區,放緩對方的進攻節奏;有坦度和控制的英雄,在對線上通常不會出現劣勢,他們能夠給隊友減壓,同時在逆風或者劣勢的情況下,可以在團隊中擔任副坦的角色,為輸出創造輸出環境。

射手執掌勝負大權!

目前,在鑽星局當中執掌勝負大權的英雄,非射手莫屬,除了上高地這一個優點以外,成就射手的還有鑽星局的環境。

鑽星局在多數情況下,配合有限,易拖節奏,非容易到後期和大後期,在這種情況下,誰最能支配勝負呢?大範圍AOE傷害和控制的法師,還有射程遠,操作成本低的射手,一旦有了輸出環境,就能夠輕鬆地支配戰鬥的勝負。

環境造就英雄,在鑽星局上分速度比較快的,除了法師以外,射手是不二之選,儘管有很多玩會吐槽射手,但是大飛想說,射手的地位,在中低端局當中永遠不會變,伽羅削了有後羿,后羿削了有其他的射手,“鐵打的王者,流水的射手”,不管賽季如何更迭,射手在中低端局當中的位置,永遠不會改變。

野輔易成背鍋俠!

打野是王者榮耀中,最需要操作的位置,也是最累的一個位置,但是他們卻是大家口中的背鍋者;輔助是最王者榮耀中,最需要意識的位置,也是最無私的一個位置,同樣他們也是大家口中的背鍋者。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原因是,鑽星局的玩家很少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只會從自己的戰績或者身上找亮點。打個比方來說,很多玩家在不幫打野保護資源的情況下,埋怨打野不會帶節奏;很多玩家無形之中把戰局在大後期,埋怨打野牽制不參團。再打個比方來說,在輔助提供視野幫助他們的時候,很多C位埋怨輔助不跟他們,不幫他們提供輸出環境,完全否認了輔助的作為。像這些情況,在鑽星局當中經常發生。

作為背鍋俠的打野和輔助,在鑽星局當中適合上分嗎?每個位置都有自己存在意義,打野和輔助也是非常輕鬆上分的,但是就賽季中期的鑽星局而言,金領打野不如容錯率高的藍領打野,軟輔不如硬輔,之所以在推薦藍領和硬輔,不代表金領和軟輔沒用,而是因為環境所致。

結語:遊戲的格局代表著上分環境,在鑽星局目前的環境下,你認為每個位置中選擇什麼樣的英雄上分比較簡單呢?可以在文章的下方,發表一下你的看法。

本文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觀看和關注!我是大飛,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