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但愿疫情和屠呦呦再次落选院士能促进中国科研体系大改革!

最近几个月很多事情都让大家认识到了中国科研体制,包括评价体系存在的根本性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诸如以下的笑话频繁发声:

1、科研成果转化与否无所谓,只要有SCI就行。科研成了国家付钱写论文的笑话;

2、“科学家”的各种头衔和待遇是政府部门给的,政府部门是找专家组来评估的,专家组又不一定是本专业的或者水平怎样不好说。这就让有能力跑关系、组织协调能力好应该去但个管理者的人最终被评选为专业精英,而有能力搞科研的却拿不到科研资源,能力和资源缺位,把科研机构、大学等搞得乌烟瘴气;

3、对做学问人本身的经历评价远远超过了对其学术成果、道德品质的评价。导致大多数科研人员都忙于给自己找身份而疏忽于学术研究本身。于是成果没得,论文找学生写甚至是抄的现象都出来了!

本次疫情和屠哟呦再次落选院士把这个情况再次暴露出来了,这是百年大计,希望各方面高度重视!想想老一辈的院士,哪个不是德高望重、成就斐然、为国献身,再看看现在的院士,让人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