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之下的大時代變革

經典港劇《大時代》影響深遠,很多人身處大時代而意識朦朧,多年以後回頭再看才深刻體會到那個時代的波瀾壯闊。


大時代中都有大事件,大變革,大機遇。


1997年,2003年,2008年,2015年……2019,近期疫情影響深遠。


這是一次典型的黑天鵝事件,這種不可預測的大型事件對於經濟社會的影響是全面甚至顛覆式的。


全國城市發展治理的頂層設計、交通樞紐佈局模式,野生動物及實驗室病毒管理,病毒防治,醫藥研發,現代防疫預警、動員模式、城鄉群眾防疫習慣觀念、遠程問診,遠程教育,遠程辦公等都將產生深刻變革。


黑天鵝事件之後緊接著會在很多方面產生“蝴蝶效應”。


比如:放棄了院線上映的《囧媽》改為線上觀看,開創了中國電影業的先河,完全出乎人們的意料,給傳統電影業又是當頭一棒。


電影行業如此,餐飲、旅遊、線下培訓、線下娛樂等實體行業遭遇的毀滅性打擊也無一例外。


疫情影響下,務工人員返崗時間延後、人員限制流動,這將對人口流入大省的住房租賃市場和商業地產造成一定損失。


同時人們的出行、旅遊、消費大量減少。


服務業、旅遊業和物流業等行業首當其衝,另外由於物流不暢通,網購、外賣等新興零售業也不免受到影響。


另一方面,危機倒逼改革,疫情洗牌產業,重塑民眾工作生活方式,或許能夠對中國的經濟產業升級產生間接積極作用。


在非常時期,很多實體行業進入互聯網+模式。不少企業趁著此次危機悄然蓬勃發展。


互聯網醫療首先走進人們的視野。在以往,人們往往更信賴實體醫院,如今等多個醫療平臺開啟線上義診,這樣既減少了去醫院的交叉感染,又緩解了醫院的壓力。


隨著疫情的爆發,線下的培訓機構、學校這種人員密集的機構勢必不能按時開學,在線教育成為了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


很多企業推出了免費課程,大大增加了平臺的流量,線上學習這一方式也逐漸滲入人們的生活。


與此同時股價大增的還有做在線辦公、在線文件處理的這類企業。


而平常受眾不算非常廣泛的生鮮配送、線上買菜這種電商平臺也迎來了大量新用戶。


由於人們宅在家裡,像手機遊戲、娛樂平臺這樣的企業也獲得了不小的收益。


此次事件引發的新需求還加速了科技的升級融合和對產業的變革。


疫情防治發起對AI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一次錘鍊,生物識別技術或將面臨重新洗牌。


當口罩成屏障、接觸有風險,生物識別技術面臨全新挑戰,無需摘掉口罩識別及口罩佩戴狀態的預警,對人臉識別技術提出新的考驗,技術升級迫在眉睫。


單一識別技術中,虹膜識別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最精準的生物識別技術,並且可以做到無接觸,不受口罩、護目鏡影響。


但對高熱人群的識別篩查,對病毒攜帶者的行為軌跡分析,以及對口罩佩戴狀態的預警等,還需要人臉識別等其他識別手段及熱成像測溫技術的輔助。


學生的遠程教育,醫患的遠程問診,員工的遠程辦公,企業的遠程數字化管理,民眾的遠程消費蓬勃的發展的同時,也對身份認證、信息安全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如何平衡便捷性和安全性,如何同時兼顧快捷的檢測預警和嚴謹的認證授權都給當下的傳統識別認證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戰。


多種生物識別技術進行融合應用的多模態生物識別,或許會成為疫情當下及未來身份識別與認證領域的發展趨勢。


相信經濟層面的負面影響將在疫情過後很快恢復,但這些疫情期中引發的良好生活工作體驗以至於後期形成的習慣將在疫情結束後得以延續,乃至產生規模經濟。


比如疫情之後,“戴口罩”和“無接觸”將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根植於民眾潛意識中的習慣。


再比如遠程辦公,遠程教育,遠程問診或許從此融入人們的生活中,提高社會效率。


類似例子還有很多......


這些引發的新的發展和變革,並不會因為疫情的退去而結束,反而會發展成新經濟,越來越壯大。


疫情造就了大時代的拐點,行業的需求會重塑公司,未來的新龍頭或許從此崛起。


2003的非典事件下,我國一大批互聯網巨頭公司趁勢發展壯大起來。


京東本是一家做光盤實體銷售的企業,在非典的影響下嘗試開始線上銷售商品從而開啟了某東的電商之路。


阿里利用非典時期許多外商選擇線上交易的機會逆風翻盤趕超美國電商巨頭,淘寶橫空出世獲得巨大成功。


非典時期航空行業客運業務十分蕭條,順豐公司順勢開啟空運貨物服務同樣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的情況下,人們對於一些與使用習慣不同的互聯網+企業接受度不是很高。


而這次疫情恰恰提供了新的機遇,使互聯網滲透到更多的實體行業中,新的生活方式誕生,一批企業在此期間獲得巨大發展。


多年之後人們追溯這些龍頭的時候,也許會說:2019年新冠疫情來襲,那是個社會急劇變革的大時代,是一批偉大公司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